當前位置: 首頁>> 上海世博會>> 重要信息
 
2010年上海世博會開幕倒計時兩週年園區建設綜述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8年05月02日   來源:新華社

 萬人搭建世博會“大舞臺” 五大永久建築“春筍破土”
──上海世博會開幕倒計時兩週年園區建設綜述

    5月1日,市民在展廳裏參觀。當日,“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展示中心”在上海淮海路商業街正式亮相。展示中心通過展板展示、實物展示和網絡、多媒體展示的方式,回顧中國與世博會的關係以及世博會的百年發展史,讓觀眾了解世博會的基本概況。展示中心將根據上海世博會的籌辦進展,每季度作一次內容更新,使遊客能從這裡了解上海世博會的最新進展。新華社記者 任瓏 攝

    新華社上海5月2日電(記者吳宇)5月1日,是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開幕倒計時兩週年的日子。俯瞰位於上海中心城區黃浦江兩岸的世博會園區,昔日密密麻麻的廠房煙囪、危棚簡屋,已被一片開闊的大工地取代,在星羅棋佈的建築塔吊和打樁機的“臂膀”下,世博中心、主題館、中國館、演藝中心以及世博軸等永久性建築,猶如春筍般破土而出。上海世博會為全世界搭建的“理解、溝通、歡聚、合作”的“大舞臺”呼之欲出。

    中國最大工地 世博最大“舞臺”

    據上海世博會事務協調局副局長、上海世博工程建設指揮部副總指揮丁浩介紹,佔地5.28平方公里的世博會園區,新建和改建的各類建築物面積達200萬平方米,不僅是當前全國規模最大、城市化標準要求較高的集中連片工地,也是世博會150多年曆史上面積最大的一個園區。自2006年8月園區建設工程陸續啟動以來,已有20個大項的近100個單體建築開工興建,其中包括“一軸四館”等永久性建築。迄今為止,各項目建設基本上按照節點目標穩步推進。

    與此相呼應,截至目前,已有205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確認參展上海世博會,創造了世博會歷史上參展規模的新紀錄。記者在世博會園區浦東部分看到,為大約40個國家的自建展館準備的一塊塊土地已拆遷、清理完畢,圍上了整齊的藍色擋板,與新栽的行道樹一起,期待著各國建築師和能工巧匠大顯身手。

    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上海世博會事務協調局局長洪浩強調,作為第一個舉辦綜合類世博會的發展中國家,中國政府規劃建設世博會歷史上面積最大的園區,匯聚超過200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參展,並不是為了創造新紀錄,也絕不是為了一個“名聲”,而是為了盡可能發揮世博會作為人類“理解、溝通、歡聚、合作”的“大舞臺”的功能,盡可能避免任何國家和國際組織被邊緣化。同時,也是上海加快改造舊城區的現實需要,是對上海世博會“城市,讓生活更美好”主題的生動演繹。

    如今,原來居住在世博會園區內的1.8萬多戶居民已在兩個新建的“世博家園”安居樂業,戶均住房建築面積由30平方米擴大到75平方米左右;272家需搬遷的企事業單位,絕大多數已告別陳舊設備和落後工藝,易地建起了現代化新廠。

    目前的世博會園區工地,來自全國各地的施工隊伍已超過一萬人。按照計劃,今年第四季度,園區將形成建設高峰,2009年進入“立體施工”階段,建築、裝潢、布展同時進行,屆時園區施工隊伍人數將達二三萬人甚至更多。

    大工程 短工期 高要求

    張忠平,49歲,混凝土澆築工,來自江蘇南通。近10個月來,經過他和1000名工友日夜奮戰,世博中心長414米、寬99米的超大規模地基工程如期按質完成。作為園區內首個新建永久性場館,世博中心建築面積達14.2萬平方米,2.5萬噸的鋼結構相當於國家體育場“鳥巢”的一半。

    “我們這座建築,世博會期間是慶典活動中心、指揮運營中心、新聞中心和論壇活動中心,世博會結束後是上海的會議中心,作用舉足輕重。雖然工期緊,壓力大,但我每天都提醒自己,要把混凝土澆築得更密實些、更平整些、更光潔些,日後不能讓國內外賓客説咱幹得不好。”張忠平説。

    在開工僅4個多月的中國館建設工地,項目經理夏正華告訴記者,中國館高63米,而其最深的地樁同樣要打60多米深,常規地樁也要打30多米深,總共5000根地樁的工程量,目前已完成七成。

    據了解,考慮到上海世博會半年會期內,平均每天可能涌入四五十萬人次參觀者,總客流量高達7000萬人次,以“一軸四館”為代表的世博會永久性建築,都開挖了彼此連通的龐大地下建築,總建築面積約30萬平方米。其中,主要用於人流通行的世博軸,長1.1公里,寬近100米,兩層地下空間深12米,其上還開有6個由大跨度鋼結構組成的“陽光谷”,以便讓自然光照進地下一層和二層,節省能源。

    “這些都是世博工程的難點。但進入世博會園區的幾十支建築隊伍,想的決不僅僅是如何克服困難、完成工程,而是相互競賽,借世博工程創出品牌,將中國人對世博會的熱情和承諾融入一磚一瓦。我想,這就是中國工人能高標準完成世博大工程的信心所在。”上海世博局工程部部長席群峰説。

    “綠色建築”探索城市可持續發展

    到2009年底即世博會開幕前4個月,世博會園區將完成建設、裝潢和布展,進入試運營。屆時,因世博會誕生的一座座融入高科技、使用新材料和新能源、節能減排特徵明顯的“綠色建築”,將會一展身手。

    建築面積8萬平方米的世博演藝中心利用江水冬暖夏涼的特點,引入身旁的黃浦江水代替傳統空調,同時使用氣動垃圾回收系統、屋面雨水收集系統、程控綠地節水灌溉系統等多項環保節能技術。建築面積達12萬平方米的主題館,在設計上強調盡可能利用自然採光和節能效果明顯的半導體照明燈具。世博中心大空間會議廳同樣將採用玻璃頂採光系統,同時將隔熱、隔離輻射等功能加入其中。

    作為上海世博會籌辦工作的難點和重點,中國館共收到了全球華人344個應徵設計方案。最終入選、實施的“東方之冠”方案,採用層層出挑的造型,在夏季可形成上層對下層的自然遮陽,外墻選用可利用太陽能的合成材料;景觀設計加入了小規模人工濕地,可實現循環自潔,成為生態化景觀。中國工程院院士、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院院長、中國館設計團隊主持人何鏡堂教授認為,傳統風格濃郁的中國館,不僅要在造型設計上融入現代工程技術的力度美與結構美,而且要特別注重節能環保,以此顯示中國社會對環境、能源等當今世界重大問題的關注與重視。

    據了解,除了永久性建築,世博會園區內大量的臨時性建築將採用可拆卸、可循環使用的環保綠色建材,如再生木材和塑料、玻璃纖維板、輕鋼結構等,透水地面、風光互補燈具、太陽能滅蚊、局部噴霧降溫等新技術也將得到規模化利用。許多參展國在設計自建館時,也將高科技和環保節能放在第一位。

    在世博會園區5.28平方公里範圍內,共規劃了33個場地用於開展文化演藝活動,總佔地面積約0.48平方公里。以每天早、中、晚演出3場計,這些場地預計每天可吸引觀眾20萬人次左右。屆時,來自全世界的參觀者有望在這些“綠色建築”中思考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問題,領略世界文明的和諧樂章。

俞正聲5月1日參觀新亮相的上海世博會展示中心

    新華社上海5月1日電(記者吳宇)5月1日,在中國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進入開幕倒計時兩週年之際,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上海世博會組織委員會第一副主任委員、上海世博會執委會主任俞正聲在此間參觀了新亮相的上海世博會展示中心。他指出,上海世博會籌辦工作已進入衝刺的關鍵階段,時間緊迫,任務艱巨。今後兩年要加快籌辦工作步伐,在辦博工作中真正體現“更美的城市,更好的生活,更深的情誼”。

上海:世博會主要軌道交通線29日開始全面鋪軌

    新華社上海4月29日電(記者陸文軍)作為服務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主要軌道交通線——上海軌道交通7號線,經過近萬名建設者兩年多的建設,29日開始全面進入鋪軌及機電安裝階段,預計今年底主體結構將貫通,明年內完成通車試運營。

    據介紹,29日開始全面動工的7號線鋪軌工程,總里程約70公里,明年3月底前完成施工任務。同時,軌道交通7號線首列車預計在今年四季度可到貨,車輛上線調試工作也將陸續展開。

上海世博會:觀眾足不出“園”就能享受全球文化盛宴

    新華社上海4月25日電(記者 孫麗萍)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舉辦期間,將輪番上演來自世界各地的精彩文藝演出和主題娛樂活動,讓中外觀眾足不出“世博園”就能夠享受到全球文化、藝術的盛宴。這是記者從25日召開的“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文化演藝活動需求溝通會”上獲悉的。

    據世博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上海世博會的重要內容之一,就是展示世界各國文化創新成果,傳承世界文明,弘揚民族文化。世博會舉辦期間,預計每天有20萬人次中外觀眾能夠參與各類演藝娛樂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