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形成的土地,在人類社會經濟的發展中起到了十分重要而獨特的作用,它是人類生産與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自然資源。中國的農業問題或者説糧食問題實際上就是土地問題,我國人均糧食産量是加拿大的1/5,人均棉花産量是美國的1/3;人均肉類是加拿大的1/4。
我國土地資源的特點是“一多三少”,即總量多,人均耕地少,高質量的耕地少,可開發後備資源少。雖然我國現有土地面積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僅及世界人均1/3;耕地面積列世界第二位,而人均排在世界第六十七位。在這有限的耕地中,缺乏水源保證、乾旱退化、水土流失、污染嚴重的耕地佔了相當大的比例。後備資源2.01億畝,其中可開墾成耕地的僅1.2億畝。考慮到生態保護的要求,耕地後備資源開發受到嚴格限制,今後通過後備資源開發補充耕地十分有限。
截至2006年10月31日,我國的耕地面積比上年度末又凈減少了460.2萬畝,已從18.31億畝降至18.27億畝。我國目前的人均耕地僅有1.39畝。這是國土資源部對全國2006年度(2005年11月1日至2006年10月31日)土地利用狀況進行調查和逐級匯總的最新結果(未包括香港、澳門和台灣地區)。
據《全國土地開發整理規劃》提供的測算數據,全國土地開發整理補充耕地的總潛力約合2.01億畝。其中,土地整理補充耕地潛力約合9000萬畝,佔補充耕地總潛力的45%。“十五”期間,通過土地開發整理,全國補充耕地2140萬畝,同期建設佔用與災害損毀耕地的面積為2022萬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