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政務互動>> 權威訪談
 
發展改革委就加快水泥工業結構調整答記者問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6年04月25日   來源:發展改革委網站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國土資源部、建設部、商務部、中國人民銀行、國家質量監督局、國家環保總局等八部門聯合下發了《加快水泥工業結構調整的若干意見》,記者就相關問題採訪了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

    問:總體上如何評價“十五”期間我國水泥工業的發展?

    答:水泥是國民經濟建設的重要基礎原材料,其産值約佔建材工業總産值的40%。2005年底,全國規模以上水泥企業共有5100多家,資産總規模4000多億元,從業人員約135萬人。

    “十五”期間,我國水泥工業取得了長足發展,突出表現為:産量高速增長,去年全國水泥産量10.6億噸,較2000年凈增4.6億多噸,五年平均年增長12%。技術進步明顯,大型新型幹法水泥技術裝備先進性、可靠性提高,建設工期縮短,噸水泥投資大幅度降低,綜合能耗明顯下降。目前代表水泥工業先進水平的日産萬噸的特大型新型幹法生産線全世界僅有7條,而我國就有4條。企業兼併重組步伐加快,産業集中度日益提高,去年排名前10位的大集團水泥産量超過1.5億噸,市場份額由2000年4.4%左右提高到目前的15%。國際競爭力日益增強,我國已擁有大型成套水泥裝備技術自主知識産權,具有從設計、施工、製造、安裝,到工程總承包的系統集成服務能力。水泥成套裝備工程建設服務出口快速增長,在國際市場上的份額不斷提高。水泥工業發展在滿足國民經濟建設日益增長需要的同時,也創造了較好的社會效益。據統計,“十五”期間由於發展新型幹法水泥減少粉塵排放500多萬噸,水泥工業年消納工業廢渣已超過2億噸,佔工業廢渣總利用量一半以上。

    我國水泥工業近年來雖然發展很快,但總體上與國外先進水平仍存在一定差距,表現為行業整體經營發展粗放,資源、能源消耗高,綜合利用水平低;結構不合理,産品檔次低,落後生産能力比重大;企業數量多、規模小,産業集中度低等。針對當前國內水泥工業發展狀況,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八部委聯合印發關於加快水泥工業結構調整的若干意見,可以説,這是指導整個“十一五”水泥工業發展的重要文件。

    問:如何看待去年水泥工業增速減緩、效益回落?

    答:2005年,全國水泥産量10.6億噸,比上年增長10%,增幅同比回落2.1個百分點。規模以上水泥企業完成工業産值(現價)2684億元,同比增長13.3%。平均産銷率為98.4%,高於去年同期0.2個百分點。完成銷售收入2608億元,同比增長16.2%。全行業盈虧相抵後實現利潤總額80.5億元,同比下降38.7%。規模以上5149家水泥企業中虧損企業達1851家,虧損面35.9%,比上年增加8.9個百分點。虧損額48.9億元,同比增長74%。

    去年水泥行業效益下降的原因:一是隨著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增幅回落,水泥市場需求出現合理回歸,總量供過於求,市場競爭加劇,産品價格下降。江浙一帶水泥出廠價格由2004年初近400元/噸下降為去年平均200多元/噸。二是原燃材料漲價,企業生産成本提高。煤炭價格上漲影響較為突出,除西北等少數地區外,全國大部分水泥企業生産用煤進廠價比上一年同期提高100元/噸以上,僅此一項水泥單位成本就提高20多元。面對原燃材料漲價和水泥降價的“兩頭受擠”,水泥行業出現整體效益回落在所難免。

    同時也要看到,水泥工業整體效益下降是對2004年非正常利潤的調整和回歸,將有利於抑制局部地區的投資過熱,加快行業結構調整,促進企業技術進步,提高水泥工業的競爭力。

    問:當前水泥工業發展中面臨的主要問題有哪些?

    答:當前影響水泥工業結構調整亟待解決的矛盾和問題主要有:

    一是落後産能退出緩慢。由於對淘汰落後小水泥缺乏有效的政策支持,一些地方出於社會穩定需要和財力限制,對關閉淘汰落後小水泥企業不積極,致使新型幹法水泥的發展受到影響。二是地區間結構調整進展不平衡。雖然新型幹法水泥比重在少數地區已達70%,但多數地區仍然偏低,有的還不到10%。三是行業集中度低。國內水泥企業規模普遍偏小,排名前10位的大型企業集團水泥生産總能力也只相當於世界水泥工業排名第一位的法國拉法基集團一家的産能。四是低標號水泥使用過濫。有的生産企業單純追求降低成本,大量超標摻用混合材,致使普通水泥産品中32.5級及以下低標號水泥佔80%以上。有的施工單位片面追求降低建築造價,大量使用低標號水泥,直接影響工程質量,造成維修浪費。五是行業及市場進入門檻過低。一些地方不問資質和條件,批准大量新上水泥項目;落後水泥在建築使用中得不到有效限制。六是節能利廢工作進展緩慢。關於水泥利廢和消納有毒有害廢棄物和城市建築生活垃圾方面尚缺乏政策配套,扶持力度明顯不夠。

    問:為什麼説水泥行業潛在産能過剩?

    答:當前水泥工業由於落後産能退出緩慢,面對新型幹法水泥快速發展,産能潛在過剩、市場競爭更為激烈。2005年國內水泥市場需求不到10.5億噸,而水泥生産能力已達13億噸,其中60%左右為立窯等落後産能。水泥工業作為基礎性原材料行業,與國民經濟整體發展水平關聯度較高。“十一五”期間,隨著工業化、城鎮化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進程加快,城鄉居民住房水平升級,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發展,水泥消費需求將保持一定增長。但另一方面,隨著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加強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規模增長過快的勢頭受到抑制,水泥消費需求的增幅比前幾年會有所回落。2005年,由於水泥産能增長過快,需求增幅回落,原燃材料漲價,水泥行業已經出現産量增加,價格下滑,效益大幅滑坡,虧損明顯增加的局面。預計“十一五”期間,水泥消費需求年增長3-3.5%,2010年國內水泥需求量為12—12.5億噸,比2005年增加1.5-2億噸。要實現2010年新型幹法水泥的比重要達到70%以上的目標,必須在發展新型幹法水泥的同時,加大淘汰落後生産能力的工作力度。只有這樣,國內水泥市場才可以保持供需基本平衡,才能在大力發展水泥先進生産力的同時,把結構調整過程中出現的某些負面影響降低到最低限度。

    問:“十一五”水泥工業結構調整的指導思想和目標是什麼?

    答:指導思想: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切實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堅持總量控制,依靠發展促調整,通過調整促提高。加強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發展循環經濟。推動企業重組,提高産業集中度。積極參與國際競爭,實現水泥工業由大變強和可持續發展。

    (二)調整目標:2010年水泥預期産量12.5億噸,其中:新型幹法水泥比重提高到70%,水泥散裝率達到60%;累計淘汰落後生産能力2.5億噸。企業平均生産規模由2005年的20萬噸提高到40萬噸左右,企業戶數減少到3500家左右。水泥産量前10位企業的生産規模達到3000萬噸以上,生産集中度提高到30%;前50位企業生産集中度提高到50%以上。新型幹法水泥噸熟料熱耗由130kg標準煤下降到110kg標準煤,採用餘熱發電生産線達40%,水泥單位産品綜合能耗下降25%。粉塵排放量大幅度減少,工業廢渣年利用量2.5億噸以上。石灰石資源利用率由60%提高到80%。

    問:加快水泥工業結構調整的主要政策措施有哪些?

    答:為加快推進水泥工業結構調整,引導水泥工業持續健康發展,根據國務院頒布的《促進産業結構調整暫行規定》(國發〔2005〕40號)和《國務院關於加快推進産能過剩行業結構調整的通知》(國發〔2006〕11號)精神,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八部委日前聯合印發了《關於加快水泥工業結構調整的若干意見》,提出如下政策措施:

    一是要加強總量控制,有保有壓、區別對待、分類指導。對水泥産能增長過快、新型幹法水泥比例已經較高的地區,發展速度要適度控制;對落後産能比重較大的地區,繼續鼓勵上大壓小,扶優汰劣。新上項目必鬚根據市場需求、資源狀況和交通運輸條件,合理佈局,防止盲目。

    二是要嚴格市場準入。把環保新標準納入水泥生産許可證發放的審核條件,堅決取締無證生産。適當修訂水泥標準,提高水泥標號。嚴格執行污染物排放許可證制度。認真執行2006年7月1日開始生效的《水泥工業污染物排放控制標準》。提高建築市場應用水泥的準入標準,禁止立窯水泥進入重點建設工程和建築物結構工程。大中型城市禁止現場攪拌混凝土。

    三是要建立落後産能退出機制。抓住水泥市場總量供大於求的有利時機,採取上大關小、補貼及贖買等多種方式,淘汰一批落後生産能力,改善環境質量,緩解資源、能源壓力。

    四是要加快提高産業集中度。鼓勵水泥企業兼併、重組、聯合,提高生産集中度。確立一批國家重點支持的大型企業集團,增強其在區域市場的調控能力。

    五是要鼓勵國內水泥企業“走出去”。對大型水泥設備出口提供信貸政策支持;支持有實力的大型企業(集團)走出國門開展水泥建設工程總承包和直接投資辦廠,使我國水泥工業由産品輸出向國際化經營方向發展。

    六是要加大對水泥工業發展循環經濟的政策支持。要抓緊完善現行資源綜合利用政策中有關水泥利廢稅收優惠規定。研究制定鼓勵水泥工業資源綜合利用和處理工業、城市垃圾方面的配套政策。

    八部委聯合《通知》最後還特別強調要發揮行業協會作用。加強水泥行業經濟運行監測分析,及時發佈市場供求信息,引導企業投資決策。推廣先進企業的技術和管理經驗,指導和幫助落後企業改進管理,挖潛降耗,提高經濟效益。

[背景]

加快結構調整是實現水泥工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

    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八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加快水泥工業結構調整若干意見>的通知》,這是針對當前水泥工業發展狀況,具體貫徹國務院關於加快推進産能過剩行業結構調整通知精神所採取的一項重要舉措。

    水泥是國民經濟建設的重要基礎原材料。“十五”期間,我國水泥工業取得了長足發展。2005年水泥産量10.6億噸,較2000年凈增4.6億多噸,五年平均增速為12%。特別是水泥工業結構調整取得突破性進展,代表水泥先進生産力的新型幹法水泥佔全部水泥比重已由2000年不足12%提高到目前的40%,主要技術經濟指標基本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大型企業集團迅速成長,産業集中度日益提高。水泥技術和裝備成套出口快速增長,在國際市場上的份額不斷提高。水泥工業發展不但滿足了國民經濟建設日益增長的需要,而且創造了較好的社會效益。據統計,“十五”期間由於發展新型幹法水泥減少粉塵排放500多萬噸,水泥工業年消納工業廢渣已超過2億噸,佔工業廢渣總利用量一半以上。

    但就總體而言,我國水泥工業與國外先進水平仍存在一定差距,突出表現為:行業整體經營發展粗放,資源、能源消耗高,綜合利用水平低;結構不合理,産品檔次低,落後生産能力比重大;企業數量多、規模小,産業集中度低等。這些矛盾和問題的存在,直接影響到水泥工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十一五”期間,伴隨我國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加快,城鄉居民住房水平升級,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發展,水泥消費需求仍將增長。但隨著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規模增長過快的勢頭受到抑制,水泥需求的增幅比前幾年會有所回落。中國水泥工業總量的進一步擴大,其發展不但越來越受到環境和資源的制約,市場競爭也更加激烈。去年,由於水泥産能增長過快,需求增幅回落,原燃材料漲價,水泥行業已經出現産量增加,價格下滑,效益大幅下降,虧損明顯增加的局面。説當前水泥行業潛在産能過剩並非危言聳聽。

    不久前召開的十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進一步強調,要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由於水泥工業特點,決定其對節能、利廢和改善環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發展循環經濟的重要領域。近年來,國家對水泥工業開展綜合利用、發展循環經濟給予了高度重視,已經出臺了一些政策和措施。下一步,將繼續抓緊研究制定鼓勵水泥工業資源綜合利用和處理工業及城市垃圾方面的配套政策措施。可以説,未來五年,將是中國水泥工業發展的關鍵時期,機遇與挑戰並存。要實現中國水泥工業由大變強和可持續發展,必須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結構調整,切實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當前和今後一段時間,各方面需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具體落實好八部委聯合通知,堅持總量控制,依靠發展促調整,通過調整促提高。加強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發展循環經濟。推動企業重組,提高産業集中度。增強自主創新和研發能力,積極參與國際競爭。(完)

 
 
 相關鏈結
· 一季度經濟形勢分析:從水泥行業起伏看投資走勢
· 2005年水泥工業結構調整效果顯著 發展態勢良好
· 我國水泥行業企業重組工作情況及存在的問題
· 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於制止鋼鐵電解鋁水泥行業盲目投資若干意見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