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政務互動>> 建言議政
 
堅持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 大力培養造就創新型人才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6年09月19日   來源:經濟日報

    黨中央、國務院提出建設創新型國家,是事關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的重大戰略決策。建設創新型國家,就要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國家戰略,貫穿到現代化建設各個方面,激發全民族創新精神,培養高水平創新人才,形成有利於自主創新的體制機制;就必須堅持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思想,造就有利於人才輩出的良好環境,充分發揮科技人才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一、優化育人環境,建設有利於創新型人才生成的教育培養體系

    創新型科技人才的成長是一個綜合培養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首先要從教育這個源頭抓起。我們必須從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科學技術事業發展的需求出發,進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加強素質教育,努力建設有利於創新型人才成長的教育培養體系。要以系統的觀點統籌小學、中學、大學直到就業等各個環節,形成培養創新型科技人才的有效機制。

    1.更新教育理念。教育要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高度重視人才的培養,特別是創新型人才的培養。要突出對學生的人文關懷,促使學生在輕鬆和諧的學習氛圍中主動培養創新意識,參與創新活動,激發創新潛能;鼓勵教師潛心研究、嚴謹治學、敢於創新、求真務實,樹立崇高的師德和思想境界,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才觀和價值觀,形成師生教學相長、積極探索、共謀創新的生動局面。

    2.探索創新型教育的方式方法。創新型人才應具有高尚的人生理想、追求真理的志向和勇氣,具有嚴謹的科學思維能力、紮實的專業基礎、廣闊的國際視野和敏銳的專業洞察力,具有強烈的團結協作精神和踏實認真的工作作風。培養創新型人才,必須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為重點,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要改變單純灌輸式的教育方法,探索創新型教育的方式方法,在尊重教師主導作用的同時,更加注重培育學生的主動精神,鼓勵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要努力把中小學生從課業負擔下解放出來,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使廣大青少年在發掘興趣和潛能的基礎上全面發展。要改革和完善高等學校的課程設置,更新教學內容,重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能力。要高度重視技術科學的發展和工程實踐能力的培養,提高把科技成果轉化為工程應用的能力。

    3.完善教育制度。應從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出發,進一步完善教育制度,為創新型人才的培養提供教育制度保障。進一步完善組織模式,努力建立有利於學科交叉、融合和匯聚的科研體制,促進科學研究、學科建設與人才培養的有機統一;進一步完善教學評價制度,建立科學的教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把提高學生創新能力作為教師教學效果的重要評價標準,引導教師把教學的重點向開發人的創新潛能傾斜;進一步完善考試製度,著力考查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促使學生提高培養創造力的主動意識。

    4.加快建立終身教育體系。要多層次、多渠道、大規模地開展在職科技人員的繼續教育,加快建立網絡化、開放式、自主性的終身教育體系,使廣大科技人員不斷掌握新知識新技能,不斷提高進行科技創新的素質和能力。著力整合各類教育培訓資源,積極發展遠程教育和在線教育,形成多層次、多渠道、大規模的教育培訓體系,加快教育培訓社會化進程。積極發展成人教育,鼓勵在職學習,鼓勵自學成才。積極推進社區教育,充分發揮現代教育網絡在社區教育中的作用。適應學習形式的多樣化發展,建立對各種非正規、非全日制學習與培訓成果的學分認證和學習積累制度。

    二、優化創業環境,建立有利於創新型人才成才的體制機制

    源源不斷地培養造就大批高素質的具有蓬勃創新精神的科技人才,直接關係到我國科技事業的前途,直接關係到國家和民族的未來。我們必須加快建立充滿生機活力的創新體制機制,全面貫徹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方針,以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需求作為基準,遵循創新型科技人才成長規律,用事業凝聚人才,用實踐造就人才,用機制激勵人才,用法制保障人才,不斷發展壯大創新型人才隊伍。

    1.搭建創新創業平臺。要積極搭建各類創新創業平臺,為創新型科技人才施展才幹創造條件。要依託國家重大人才培養計劃、重大科研和重大工程項目、重點學科和重點科研基地、國際學術交流和合作項目,積極推進創新團隊建設,努力培養一批德才兼備、國際一流的科技尖子人才、國際級科學大師和科技領軍人物,特別是要抓緊培養造就一批中青年高級專家。要善於利用國內國外兩種人才資源,堅持自主培養開發和引進海外人才並重,立足國內進行人才資源開發,堅持自力更生培養人才,同時加大引進人才、引進智力工作的力度,加快各層次重點學科、重點研究基地、實驗中心、工程中心、高科技園區和留學生園區的建設,千方百計為留學人才提供用武之地,採取多種方式吸引廣大出國留學人員回國創業,尤其是要積極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和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緊缺人才,積極推進回國人才與現有人才的互相合作,形成創新團隊。要努力營造鼓勵人才幹事業、支持人才幹成事業、幫助人才幹好事業的社會環境,形成有利於優秀人才脫穎而出的體制機制,最大限度地激發科技人員的創新激情和活力,提高創新效率,特別是要為年輕人才施展才幹提供更多的機會和更大的舞臺。

    2.營造團結和諧的組織機制。要營造團結和諧的組織機制,大力發展奮力攀登的創新文化,培育相互友愛的人際關係,保持寬鬆自由的工作氛圍。科技團隊的領軍人物和管理者要提高科技領導和管理的能力,爭當發現創新型科技人才的“伯樂”,做到知人善任,促進人盡其才、才盡其用。要大力促進學術界的開放交流和不同學科、學術觀點之間的交融撞擊,培育寬鬆的學術氛圍。要積極推動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協調發展,瞄準學科前沿,組織學科聯合攻關,力爭産出填補學科真空,具有學術前瞻性、知識原創性的重大成果,並加快向産業化、市場化的轉變,形成明顯的科技創新優勢和重大經濟社會效益。要建立健全一套有針對性的管理制度和方法,堅持在公平競爭中識別人才、發現人才、培育人才,摒棄論資排輩、攀比學歷等做法,為優秀人才特別是年輕的創新型科技人才施展才幹提供更多機會。要全面關注和充分滿足創新人才的各種合理需求,使創新人才既能在生活待遇、研究經費、設備條件、國內外學術交流等方面獲得妥善安排,又能在精神上獲得應有的榮譽和尊重,為創新型人才排除一切干擾和後顧之憂,使之把最大的精力放到科學技術工作上去。要鼓勵創新人才之間既相互合作又積極競爭,以創新實力和創新成就獲取各種發展機會。建立健全鼓勵人才創新的分配製度和激勵機制,堅持向關鍵崗位和優秀人才傾斜的政策,對作出突出貢獻的給予重獎,真正形成崗位靠競爭、報酬靠貢獻的激勵機制,讓優秀人才得到豐厚報酬。

    3.完善制度和政策保障。要充分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和市場在科技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堅決破除束縛人才成長和限制人才充分發揮作用的做法和體制。從人才強國戰略高度,把人才資源視為第一資源,抓緊培養造就創新型人才,優化資源配置,設立創新創業基金,為培養造就創新型人才提供有力的物質保障;完善知識産權保護的相關法律法規,加大執法力度,保障創新成果不被侵犯。對仲介體系、科技創新、知識管理等知識産權的各個方面進行整合,最大限度地發揮知識産權制度的作用,從而鼓勵創新、保護創新,為創新型人才提供有效的法律保障;完善品德、業績、知識、能力等要素構成的全面的人才評價體系,克服人才評價中重學歷資歷、輕能力業績的傾向。改革和完善職稱評審制度,以引導和激勵各類人才積極進行知識創新、技術創新為導向,更加關注重點行業和人才密集單位,更加關注邊遠貧困地區和基層科技推廣、工農業生産第一線,更加關注取得顯著社會經濟效益的各類企事業單位,更加關注中青年專業技術人員。

    三、優化社會環境,營造有利於創新型人才成長的氛圍

    培養造就創新型科技人才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各級黨委和政府、有關部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全社會的共同努力。

    1.營造鼓勵創新的社會氛圍,為創新型人才成長提供肥沃的土壤。破除因循守舊的陳舊思想,培養敢為人先、敢冒風險的創新精神,進一步弘揚中華民族崇尚創新、鼓勵創新的優良傳統,努力形成自強不息、革故鼎新的全民共識。要允許和寬容創新失敗,關心和愛護在探索中受挫的人才,支持他們在總結經驗教訓的基礎上繼續前進。要理解創新型人才的個性特點,鼓勵他們不畏挫折失敗,允許他們在學術上發表新見解新主張,最大限度地激發和保護創新型人才的創新激情和活力。破除急功近利、急於求成的浮躁情緒,加強榮辱觀和道德觀建設,倡導和培養淡泊名利、志存高遠、堅忍不拔、堅持不懈、追求真理、頑強拼搏、“十年磨一劍”的精神。破除固步自封的落後思想,培養勤於交流、勇於開拓的開放意識。對創新型人才進行開放式培養,鼓勵科技工作者經常與國外同行進行交流,加強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同國際科技界和海外研究開發機構多種形式的交流合作,積極參與國際重大科學工程和國際學術組織,充分利用全球科技資源和人類文明成果,及時汲取先進的創新理念和最新的科技知識,從而加快培養造就國際一流的科技尖子人才和科技領軍人物。

    2.努力形成崇尚科學的社會風尚,為創新型人才創造良好的文化氛圍。一是在全社會廣為傳播科學知識、科學方法、科學思想、科學精神,進一步形成講科學、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社會風尚;二是大力加強科學普及宣傳教育工作,使我國廣大青少年從小就樹立從事科技創新的理想,立志成為未來科技創新的生力軍和我國科學技術事業發展的接班人;三是大力宣傳科技創新的典型事跡和典型人物,讓人民群眾了解科技創新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推動作用,引導全社會樹立創新光榮的價值觀,使科技創新成為全社會尊敬的工作和活動。大力加強榮辱觀教育,使整個社會形成以崇尚科學為榮、以愚昧無知為恥的良好風尚。(教育部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 執筆:周紹森)

 
 
 相關鏈結
· 中科院院長:推進教育體制改革 培育創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