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上千億美元賬款逾期難歸
部分企業忽視對合作方信用的調查了解
有些外方提供假材料中方企業無法驗證
主持人:羅 蘭
嘉 賓:王錦珍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秘書長
王勝利 全國整規辦信用管理組副組長
陳經緯 中國經濟社會理事會常務理事
阿妮塔·斯皮爾曼 國際金融、信用及商業協會總裁
陳世歡 美國新澤西州世界貿易委員會榮譽董事
日前,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全國整頓和規範市場經濟秩序領導小組辦公室、國際金融信用及商業協會等單位共同主辦了第三屆中國國際信用和風險管理大會。會上,記者就中國企業信用交易現狀、差距以及如何與國際接軌等問題,採訪了有關人士。
信用交易降低成本
問:何為信用交易?它對經濟發展有什麼好處?
王勝利:信用交易是指不通過現金、物物交易,而是依靠信用手段,用信譽擔保,實現物流資金流的交易。一個社會若有良好的信用體系,交易雙方會因對彼此信用信息的了解和信任而敢於做生意,使交易成本下降,交易頻率上升。若每家企業多成交一筆交易,對整個國家就意味著GDP增加,帶動經濟的發展。
阿妮塔·斯皮爾曼:一個企業對國際信用和風險的了解是在世界舞臺上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信用是對未來的一種信任,有時候信用交易比直接收現金或者預付付出更多的成本,這個成本包括信用部門的成本,還有管理應收賬款以及呆壞賬的成本等等。但是,不管信用風險的成本有多大,它所帶來的好處遠遠超過風險。目前,世界各地都如此,那就是如果沒有辦法做信用交易,很多業務可能就沒有了。實際上,企業信用交易做得越好,就會越成功。
陳經緯:隨著我國企業間國內外商務的活動日益頻繁,競爭也日益激烈,傳統的交易往來方式已經越來越廣泛地被信用衍生産品所取代。因此,如何管理由“信用”而産生的風險已成為中國現代企業管理的重中之重。
信用風險造成海外呆賬
問:中國的信用交易情況如何?存在什麼問題?
王錦珍:西方信用制度建立有100多年曆史了,目前擁有成熟的信用體系,而我國起步較晚。當前我國的信用信息分散在各部門,沒有把它們做成綜合和更加權威的信用信息資料為全社會所用。我國信用交易和風險管理水平與西方比還有較大差距。有關統計顯示,西方信用交易佔整個交易總量的70%—80%,我國只佔10%—20%,而西方的風險率很低,只佔總交易量的0.25%—0.5%,而我國則佔到10%。
陳經緯:中國企業在信用風險的管理理論和實踐方面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還存在很大的差距。我國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對信用風險管理大多數還是以經驗決策,憑感覺,缺乏理論依據,在很大程度上束縛了企業的發展。
陳世歡:中國這幾年在信用管理和建設上有進步,但還存在很多不足,比如信用培訓不夠,信用報告更新不夠快,很多公司財務報告不是按國際通用的規則做,不願意向別人公開自己公司的信用資料,做國際生意時對國際風險缺乏研究和調查等等,這些問題對中國企業做國際生意都有不利的影響。
問:對於一些外貿企業面臨著一個信用風險,就是海外壞賬的不斷增長。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孫曉鬱在大會發言時提到,有關資料顯示,中國現在至少有上千億美元的海外應收賬款逾期無法收回。請問這些呆壞賬産生的原因?
王錦珍:這種問題的産生緣于中國企業對國際慣例不很了解,沒有充分利用國際信用做交易而導致。有些企業做生意心切,忽視了對國際合作夥伴信用的調查和了解,大筆一揮簽合同,有些外方掌握中方心理而造假材料,中方企業也無渠道驗證。
王勝利:有些企業對對方付款能力等信用信息不太了解就急於簽合同,最後被騙。同時,我國信息仲介又不發達,所以風險加大。這幾年一些大的企業,如聯想等都建立了自己的信用和風險管理體系,而一些中小企業做一單生意是一單,沒有在信用方面建立長期管理的機制。
分享信息獲得共贏
問:今後中國在信用和風險管理方面應做哪些工作?如何與國際接軌?
王錦珍:今後要做的工作包括,首先是要將部門分散的信息轉變為全社會所共享的信息資源;其次,我國企業要學會尋求信息渠道,這也是最基本的問題,通過進一步了解國外信用管理體系和做法來提高貿易成交量。
王勝利:我國社會信用體系進一步發展還有許多路要走,比如要有關於信用和風險管理方面的法律實踐。其次,要加大信用仲介機構的建設和發展,目前信用仲介機構還未真正形成市場地位,未被社會廣泛認可。第三,企業要樹立信用和風險管理意識,敢於把自己的信用信息與別人分享。我曾問美國人,為什麼敢把信息給別人,他們説互信才能共贏,而我國企業在這方面的意識還很落後。最後,行業仲介組織也要在企業自律守信方面發揮作用,共同打造誠信環境。
陳經緯:我國企業怎樣才能降低自己的信用風險呢?我認為,第一,要制定適合企業發展和符合自身條件的信用管理政策,如果企業處於創業初期,競爭力比較低,發展策略以快速擴張為主,它的信用運作辦法就應該相對比較寬鬆和激進,如果企業已經發展到一定規模,産品競爭力比較強,發展策略以穩健發展為主時,它的信用運作規律相對應該比較嚴格。第二,有了管理制度之後,企業需要一個有效的管理規章和操作流程來保證制度的正確實施。這意味著企業的管理從“經驗決策”進入了“制度決策”的階段,將大大減少決策的盲目性和局限性。最後,企業還要多參加國際交流,注重培養信用管理方面的人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