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形成全民族奮發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團結和睦的精神紐帶,是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提出的一項重大戰略任務。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內涵豐富的系統工程,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無疑是其中的核心之一,是和諧中國之魂。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精神,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大力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
具有重大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的理論創新
●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提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對馬克思主義價值理論的一個重大創新。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提出,為發展和諧文化和構建和諧社會提供了思想指南。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提出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它體現了我們黨對馬克思主義價值理論、思想道德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理論的豐富和發展,是建立在對社會主義價值觀念全面思考、系統認識和整體把握基礎上的重大理論創新。
馬克思主義認為,價值的本質是事物(客體)的性質、屬性對人的需要的滿足關係,價值觀就是人們對這種關係總的根本看法。價值觀是由具體的價值觀念構成的,這些價值觀念是一種有著內在統一關係的、系統的存在。這種系統的存在,人們稱之為價值結構或者價值體系。在階級社會中,價值觀念以及由其構成的價值體系是有階級性的。社會主義價值體系以消滅剝削、實現社會公正、實現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發展為核心,以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為指導,以集體主義為原則,以人民利益的實現為出發點、歸宿和檢驗標準。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提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一方面把我們黨和我國人民堅持和建立起來的社會主義價值觀念中基本的、核心的內容進一步明確地、突出地提煉了出來;另一方面把這些提煉出來的內容有機地、系統地整合在一起,使之成為具有內在統一關係的、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結構體系,這是對馬克思主義價值理論的一個重大創新。這一創新進一步揭示和確立了我國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價值體系的基石和支柱,從而把我們黨關於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體認識,特別是關於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認識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同時進一步揭示和闡明了我們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理論的核心內涵以及建設和諧文化的根基和支撐,從而豐富和發展了這一理論。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提出具有重大的實踐價值,為發展和諧文化和構建和諧社會提供了思想指南,為激勵全國人民朝著共同目標努力奮鬥提供了強大的思想動力,為中華民族大家庭的團結和睦和興旺發達提供了堅強的思想紐帶。在改革開放日益深化的今天,我國綜合國力不斷增強,國際地位不斷提高,人們的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極大增強,全民族的思想道德水準也有了明顯進步。但應該正視的是,在外來的和內生的一些錯誤、落後、腐朽的思想觀念影響下,價值失落、價值混亂、價值扭曲現象在一定範圍和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這不僅給我們國家和民族的形象帶來負面影響,而且對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造成思想和道德障礙。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提出,旗幟鮮明、極具針對性地昭示了我們黨和我國各族人民所崇信和踐行的價值觀,對在全黨全社會樹立與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相匹配的價值取向、思想觀念和道德操守,打牢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礎,將會發揮巨大的作用。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建設和諧文化的根本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和諧文化的根基和主幹,對和諧文化建設具有決定性的意義和作用。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指明了和諧文化建設的指導理論和靈魂,確定了和諧文化建設的方向和目標,揭示了和諧文化建設的精髓和動力,規定了和諧文化建設的道德規範和行為準則。
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決定》指出:“建設和諧文化,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任務。”同時指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建設和諧文化的根本。”這就告訴我們,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宏大工程中,建設與之相匹配的和諧文化是一項重要任務,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和諧文化的根基和主幹,對和諧文化建設具有決定性的意義和作用。
指明了和諧文化建設的指導理論和靈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首要內容是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這是和諧文化建設的指導理論和靈魂。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之本,也是構建和諧社會和建設和諧文化之本。我們黨在長期的革命、建設和改革過程中,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走出了一條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道路,先後創立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黨的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緊密結合國際國內形勢的發展變化,先後提出了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等一系列重大戰略思想。這些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已經成為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中具有中國特色和時代特徵的重要組成部分。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建設和諧文化,就是要以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當今時代,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進程仍在不斷向前推進。以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指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包括指導和諧社會與和諧文化建設,這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根本任務和工作大局。
確定了和諧文化建設的方向和目標。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基本內容中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共同選擇、共同為之奮鬥的理想信念和目標追求。我們經過長期實踐探索,開闢了一條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嶄新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集中體現了全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表達了黨和人民的共同理想和目標追求,成為引領、激勵黨和人民緊密團結、不懈奮鬥的巨大精神力量。和諧文化的建設乃至和諧社會的構建,都應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作為基本內容,這樣才能堅持正確的前進方向,也才能把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緊密地團結起來,為實現共同的理想和目標而努力奮鬥。
揭示了和諧文化建設的精髓和動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基本內容中的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不但揭示了和諧文化的精髓,而且指明了和諧文化繼往開來、革故鼎新、開拓進取的動力所在。中華民族在五千多年的發展進程中,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這是和諧文化的精髓和底蘊。我國優秀傳統文化中與時俱進、除舊布新的內核與當今時代特徵相結合而形成的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是推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使中華民族自立於世界先進民族之林的強大精神動力。把這兩種精神結合起來加以弘揚和培育,將為和諧文化建設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
規定了和諧文化建設的道德規範和行為準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基本內容中的社會主義榮辱觀,為和諧文化建設規定了基本的道德規範和行為準則,並且成為和諧文化的重要內容。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艱巨而複雜的,需要處理各種關係、解決各種矛盾。在處理這些關係、解決各種矛盾的時候,離不開道德的規範和調節。無論是處理和解決人與社會之間的關係和矛盾、實現人與社會的和諧,還是處理和解決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和矛盾、實現人與人的和諧,抑或是處理和解決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和矛盾、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都需要人們提高思想道德修養,明是非、辨真假、分善惡、知美醜、曉榮辱。實現人的全面發展,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人的道德素質的提高,不僅是人的全面發展的重要內容,而且對其他素質的提高起著引領和保證的作用。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把貫穿和滲透于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以及生態文明建設之中並保證其和諧發展的本質性東西揭示了出來,為其提出了正確而鮮明的道德規範和行為準則。只有堅持這樣的規範和準則,才能卓有成效地建設和諧文化。
在全體人民中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在全體人民中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需要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持續不斷地努力奮鬥。
●堅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國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全過程,貫穿于現代化建設各方面。
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70週年的講話中,胡錦濤同志提出了“要在全體人民中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任務。這一任務的完成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工程,需要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持續不斷地努力奮鬥。
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使廣大黨員和人民群眾形成並堅持正確的思想觀念和價值判斷。當今世界,和平、發展、合作成為時代潮流,但國際環境複雜多變,我們既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又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今日中國,改革發展進入關鍵時期,經濟體制深刻變革,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利益格局深刻調整,思想觀念深刻變化。國內外形勢的迅速發展和社會變革的日益深化,給我國發展進步既帶來巨大活力,也帶來種種矛盾和問題。在這種情況下,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就顯得極為迫切和重要。需要明確的是,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並不是要取消人們思想觀念的差異性和價值追求的多樣性,而是要從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實際出發,尊重差異,包容多樣,最大限度地形成社會思想共識,最大限度地激發社會活力,最大限度地調動和發揮億萬人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努力形成團結和睦、萬眾一心、共創和諧偉業的生動局面。
堅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國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全過程,貫穿于現代化建設各方面。融入國民教育全過程,是指從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到社會教育,從學前教育、普通教育、高等教育到繼續教育,都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和滲透其中,使之成為貫通教育全過程的核心內容;融入精神文明建設全過程,是指精神文明建設所涉及的各個方面、各項工作從始至終都要融入和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使之成為精神文明建設的統領和支撐;貫穿于現代化建設的各個方面,就是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和現代化建設結合起來,既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對現代化建設實踐的指導作用,又在現代化建設實踐中檢驗和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當前,應特別關注黨員幹部、大中學生、新社會階層、進城務工人員、低收入者的思想道德狀況,在充分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做好宣傳教育工作。同時,應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把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中國和諧文化、和諧理念、和諧精神廣泛深入地傳向全世界,使世界上更多的人了解中國、親近中國,成為中國人民的朋友,推動建設和諧世界。(趙存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