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中外交往>> 國際合作
 
2005年中國積極開展對外人道主義緊急救援工作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6年01月05日   來源:商務部網站

    近年來,世界各地海嘯、地震、颶風、旱災、疾病等自然災害頻發,造成受災國家大量人員傷亡和財産損失。國際間廣泛開展緊急人道主義援助。我國雖然是發展中國家,但積極履行國際道義準則,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參與了國際間重大緊急救援行動,如印度洋地震海嘯、美國颶風災害、巴基斯坦大地震、東南亞禽流感、俄羅斯遠東地區水污染等。2005年,我國政府共向印度尼西亞、斯裏蘭卡、巴基斯坦、讚比亞、莫桑比克、美國等20個國家提供了26筆人道主義援助。

    (一)

    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部分國家發生由地震和海嘯引發的災難後,我國政府次日即宣佈提供總額為2163萬元人民幣的人道主義緊急救災援助,並先後追加5億元人民幣救災援助和2000萬美元多邊捐助。除及時提供救災物資和現匯援助外,我國政府還向災情較重國家派遣了醫療隊、國際救援隊和DNA檢測組。在提供緊急救災援助的同時,中國政府還積極參與災後重建工作,儘快落實有關援建項目。對於中國政府及時提供的“雪中送炭”般的無私援助,受災國領導人和駐華使節在不同場合向中國政府和人民表示了衷心的感謝,並稱“我們深切地感受到了中國人民的深情厚誼”。此次中國政府對外緊急救援行動,無論規模還是金額,都是中國對外緊急援助歷史上最大的一次。它充分體現了中國政府積極參與救災和災區重建工作的真誠意願,是中國積極貫徹“與鄰為善、以鄰為伴”睦鄰友好政策的具體行動。

    (二)

    2005年8月29日,美國南部地區遭受“卡特裏娜”颶風襲擊,造成數千人死亡,數十萬人無家可歸,損失慘重。為幫助災區人民度過難關,重建家園,中國政府宣佈向美國提供500萬美元救災援款和一批緊急救災物資。我國政府相關部門立即啟動了緊急人道主義救災援助機制,確保此次緊急救援工作得以迅速、高效完成。當中國援助的緊急救災物資運抵美國小石城空軍基地時,美方打出了“歡迎中國朋友,感謝你們的支持”標語以示感謝。

    (三)

    2005年10月8日,巴基斯坦北部地區發生芮氏7.8級強烈地震,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産損失。中國政府向巴基斯坦政府和人民表示了深切同情和誠摯慰問,並先後四次宣佈向巴提供了總價值2673萬美元的緊急人道主義援助。在獲悉巴地震災情後,我國政府有關部門緊急啟動對外人道主義緊急救災物資援助應急機制,翌日即將第一批救災物資(2000條毛毯)隨中國地震救援隊專機運交巴方。自10月9日至11月29日,我國共向巴空運了26批次救災物資,總重量達1930噸,受到了巴方熱烈歡迎。此次緊急救災援助,空運批次之多、物資總量之大,是我國開展對外緊急人道主義救援工作以來所沒有過的。此外,中國政府還派出了地震救援隊、醫療救援隊,深入災區一線,幫助巴方開展救災行動。我醫療隊在災區累計診治2000多人,受到了巴官方和其他國際救援組織的高度讚揚,穆沙拉伕總統親臨醫療現場視察並給予了高度評價。

    (四)

    2005年11月13日,中石油吉林石化分公司雙苯廠發生爆炸,導致松花江局部水段嚴重污染。為消除該爆炸可能導致的俄羅斯水域污染,本著中俄戰略協作精神,中國政府向俄政府緊急提供了6套液體色譜儀和配套設備及150噸活性炭,並於12月2日運抵俄哈巴羅夫斯克市。此後我再次宣佈向俄無償提供2套氣相色譜儀和1000噸活性炭。

    此外,我國政府還向朝鮮、越南提供了防治禽流感緊急援助,向羅馬尼亞水災、伊朗地震、幾內亞比紹蝗災和霍亂、讚比亞炸藥廠爆炸、厄瓜多爾登革熱、烏拉圭颶風提供了物資或現匯緊急援助,並向尼日爾、布隆迪、萊索托、吉布提、讚比亞、莫桑比克提供了緊急糧食援助,在這些國家最需要幫助的時候給予了積極回應,深受當地歡迎和國際社會的讚譽。

    我國政府今後將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繼續履行國際人道主義和世界大家庭成員的道義準則,加大對外提供緊急人道主義援助力度,為推動人類社會和諧、穩定、健康發展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相關鏈結
· 中國紅十字會在印度洋海嘯救援工作中表現突出
· 中國向巴提供的地震救援物資價值超過2000萬美元
· 2005─中國積極參與國際救援
· 巴國人民和政府對中國國際救援隊的表現給予高度評價
· 中國呼籲加強聯合國在國際人道救援中的主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