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首頁 | 今日中國 中國概況 國家機構 政府機構 法律法規 政務要聞 公文公報 政務互動 政府建設 人事任免 新聞發佈 部門服務
文 字
 
[主持人]各位網友,大家好,這裡是中國政府網在線訪談。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提出,糧食安全任何時候都不能放鬆,必須常抓不懈。今年,在自然災害頻發、國際環境複雜多變的不利條件下,我國糧食生産再次取得豐收,實現連續5年增産。糧食生産和保障有效供給問題受到網友和媒體廣泛關注。今天,農業部種植業管理司副司長胡元坤接受中國政府網專訪,就“抓好糧食生産,保障糧食有效供給”與網友在線交流。歡迎您,胡司長。[10-31 15:00]
[農業部種植業管理司副司長 胡元坤]謝謝主持人,各位網友,大家好!我很高興回答大家的問題。[10-31 15:01]
[網友 算盤王]據了解,今年夏糧已經連續5年豐收,目前各地正在加緊收穫秋糧,從目前來看各地秋糧情況如何?請預測一下今年糧食總産量能達到一個什麼樣的水平?[10-31 15:01]
[胡元坤]當前全國秋糧收穫正在緊張進行,除了晚稻以外,其他糧食收穫已經基本結束。從預計情況來看,今年全國糧食總産量有望超過歷史最高水平,將實現改革開放以來首次連續5年增産。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突出亮點,也為國民經濟平穩運行、控制物價過快上漲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今年糧食生産有五個特點:第一,面積增加。農情調度顯示,今年糧食播種面積大體在16億畝左右,比去年增加1000萬畝以上,其中水稻、玉米和大豆的增加面積比較多。第二,單産提高。跟去年相比,四大糧食作物單産都有提高,四大糧食平均單産達到歷史最高水平。第三,季季增産。夏糧增産了61億斤,早稻增産1.3億斤,我們預計秋糧也是增産的趨勢,應該説是秋糧豐收已成定局。第四,大多數省份普遍增産。除了個別省因災害原因略有減産以外,其他大部分省區市都是增産的趨勢。第五,優質率進一步提高。四大糧食品種綜合優質率達到65%,比去年提高4個百分點。[10-31 15:05]
[網友 豫農11]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提出,到2020年農民人均純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請問:農民增收和糧食生産之間是怎樣的關係?今年雖然糧食豐收了,但怎樣才能防止谷賤傷農的現象發生?真正保證農民種糧的積極性?[10-31 15:05]
[胡元坤]糧食增産和農民增收都是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主要目標。應該説糧食增産了有利於促進農民增加收入,農民收入增加了,也有利於調動農民發展糧食生産的積極性,同時也使農民對糧食生産有更多的投入,從而能夠促進糧食生産的穩定發展,這是二者之間的關係。從今年情況來看,據國家統計局統計,今年前三季度我國人均居民現金收入同比增長11%。在這個過程中,來自出售農産品的收入增長20%,其中出售種植業收入增長了16%。從這幾個數的關係可以看出來,今年糧食等主要農産品的豐收,再加上市場價格比較好,應該説為促進農民收入的增加發揮了積極作用。為了切實保護農民的利益,防止出現“谷賤傷農”的現象,最近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歸納起來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實行臨時收儲政策。主要是在東北地區收儲粳稻、玉米和大豆,在南方水稻主産區收儲中晚秈稻。第二,提高小麥的最低收購價。在今年提高最低收購價的基礎上,明確明年進一步提高小麥最低收購價,白小麥、紅小麥、混合麥提高的幅度都比較大,在10%以上,這是近年少有的。第三,搞好糧食市場流通,包括加強“北糧南運”的運輸協調,還包括繼續實行粳稻(大米)入關的運費補貼政策,鼓勵銷區的企業積極到東北主産區採購稻米,把東北地區今年的稻米能夠及時運出來,轉化成農民的現金收入。[10-31 15:06]
[網友 宇宙風80]去年以來,國際市場糧食供應緊張,造成很多國家局勢動蕩,老百姓也一度擔心我國糧食是否能夠保證供應,糧食價格是否會大幅上漲。請問:我國糧食供求前景如何?作為一個人口大國,我國的糧食安全對國際市場有什麼影響?[10-31 15:12]
[胡元坤]中國是一個糧食生産大國,也是一個糧食消費大國。中國的糧食生産和供求情況不僅關係到中國13億人口的吃飯問題,而且會影響國際糧食的供求和價格狀況。我們掌握一些資料顯示,近年來國際糧食貿易量每年大體在4800億斤左右,今年可能會低一些。4800億斤是什麼概念呢?大體相當於我國糧食總産量的50%。這個數有一個什麼樣的含義呢?我們如果進口糧食消費量的1%,就相當於進口了國際糧食貿易量的2%。如果我們大量從國際上進口糧食,一是造成國際糧源的緊張,二是拉動糧食價格的上漲。基於此,我們有一個非常明確的方針,就是我們要“立足國內,基本自給”,要堅持這個糧食安全的方針。國際市場對我們來説只是作為調劑餘缺。[10-31 15:13]
[胡元坤]另外就是我國糧食前景問題。應該説2004年以來,我國糧食連續5年豐收,有力地保證了糧食供給,保障了國家糧食安全。這是一個基本情況。但是從長遠來看,我們糧食安全的形勢不容樂觀,主要從兩方面來看:一是人口在增加,糧食的消費在增加,這是剛性的。二是受資源、氣候、技術、效益等多因素的影響,我們大幅度提高糧食的産量難度非常大,這種情況下決定了我國糧食供求緊平衡將長期存在,所以我們要保障國內的糧食安全,必須堅持做到“手中有糧”。這樣不僅可以解決自己的糧食安全問題,也對世界糧食安全作出了重大貢獻。我們現在是用9%的耕地養活了佔世界20%的人口,這是一個了不起的巨大成就。[10-31 15:20]
[網友 發展不息]年初,我國南方地區遭受了嚴重的雨雪冰凍災害;5月份四川地區發生強烈地震;8-9月份東南沿海多次遭受颱風襲擊……種種不利條件都讓人對我國今年糧食形勢十分擔憂,但是,現在從新聞媒體上看到今年的糧食豐收了。請問:在今年這種年景下取得豐收,是怎樣做到的?[10-31 15:21]
[胡元坤]應該説網友有這樣的擔心是可以理解的,因為今年的糧食生産是在連續四年增産基數較高的基礎上實現的,在多種自然災害頻發重發的情況下實現的,在農資價格持續上漲的情況下實現的,能夠克服諸多困難實現今年糧食連續五年增産,確實來之不易。主要得益於以下幾方面:第一,得益於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糧食生産。大家知道,今年在年初中央就出臺了第五個一號文件,繼續加大對農業和糧食生産的支持力度。在農業生産和抗災救災的關鍵時刻,胡錦濤總書記、溫家寶總理、回良玉副總理等黨中央、國務院領導,多次深入糧食生産和抗災救災第一線指導生産、指導抗災救災,對糧食發展提出明確要求。還有就是國務院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糧食生産工作,對穩定發展糧食生産作出了全面安排和部署。第二,得益於政策的支持更加有力。今年國家用於“四補貼”的資金達到了1028.63億元,是去年的一倍,而且增幅之大、撥付時間之早都是超過往年的。應該説通過這些有利的政策措施,調動和保護了地方政府抓糧和農民種糧的積極性。第三,得益於農業部門的指導、服務及時到位。在春耕、“三夏”、秋冬種等關鍵農時季節,各級農業部門組織專家深入基層、深入田間地頭,為廣大農民提供及時有效的技術指導和服務,幫助他們解決生産中遇到的技術難題,促進各項增産增效措施落實到位。[10-31 15:22]
[胡元坤]第四,得益於高産創建的示範帶動。農業部從今年開始在全國全面開展糧食高産創建活動,帶動農民學技術、用技術,提高技術的貢獻率。從今年實施活動情況來看,取得了非常明顯的成效。143個小麥示範片的平均畝産達到540公斤,比全國平均畝産高221公斤。63個早稻示範片畝産519公斤,比全國平均畝産高150公斤。此外,玉米、大豆的高産創建活動都取得了明顯成效,通過高産創建帶動了糧食大面積平衡增産。第五,防災減災成效顯著。面對低溫雨雪冰凍、地震、乾旱、洪澇、颱風等嚴重自然災害,各級部門見勢早、行動快,通過狠抓防災減災和災後恢復生産,最大限度地減輕了災害損失。我這裡有一組數字,今年1月到9月,全國因氣象災害損失的糧食是486億斤,比去年同期少損失了410億斤。災後改種補種農作物5300多萬畝,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400萬畝,因此挽回的糧食産量是546億斤,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54億斤。在病蟲害防控方面,我們也取得非常明顯的成效。針對今年草地螟、蝗蟲、水稻“兩遷”害蟲重發態勢,我們加大監測預報,加大專業化防治力度,有效地把病蟲害損失降到最低限度,挽回糧食損失800億斤,實現了“蟲口奪糧”。[10-31 15:32]
[網友 五穀雜靚]今年談到糧食生産經常提到一個詞叫"高産創建"。請問:"高産創建"是什麼意思?它對我國糧食生産有什麼意義?[10-31 15:33]
[胡元坤]高産創建活動是農業部在總結近幾年來農業特別是糧食生産實踐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來的,是一項促進糧食穩定生産的重大戰略措施。提出這項措施的背景或者目的,主要是為了突破耕地水資源的約束,走依靠科技提高單産的糧食發展道路。高産創建的內容主要是集成技術、集約資源、集中力量,打造一批萬畝連片的高産示範片,通過高産示範片的建設來集成展示推廣優良的品種和配套的高産栽培技術,來輻射和帶動大面積的平衡增産,從而提高糧食的整體單産水平。高産創建對糧食生産的意義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第一,有利於推動區域平衡增産。目前糧食生産中比較突出的問題就是在同一個生態區裏面,單産水平差異比較大,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主要是增産措施在地區之間推廣不平衡。通過高産創建就是要加大技術推廣,特別是加大技術向落後地區的輻射速度,減少地區之間的單産差異,實現大面積的平衡增産。[10-31 15:34]
[胡元坤]第二,有利於推動科研成果的轉化。高産創建強調的是組裝配套,就是以單項技術為基礎,探索適應不同區域、不同作物的高效增産技術模式,通過這種技術的推廣和帶動,能夠加快這些技術的普及步伐,從而使這些技術能夠及時地轉化為現實生産力。第三,有利於提高技術的到位率。高産創建既是一個點上創高産的過程,同時也是一個面上輻射帶動的過程。通過萬畝連片推廣展示這些技術,讓農民一看就懂,一學就會,這樣就能有效地提高品種和技術到位率。第四,有利於發揮行政推動的作用。我們老講糧食省長負責制,它得有個抓手,通過這兩年的實踐,我們覺得高産創建就是一個很好的抓手。因為通過開展高産創建,我們圍繞創高産田塊和抓技術普及這一目標,能夠把行政、科研、推廣和農民等各方面力量整合起來,形成促進糧食增産的合力,所以高産創建是新形勢下促進糧食穩定生産或者是落實糧食省長負責制的一個重要抓手。[10-31 15:41]
[主持人]網友問,説到高産,我們就會想到技術的重要性,我們知道袁隆平發明的技術給糧食生産帶來的效果。有些網友一直有個想法,下一個袁隆平什麼時候能夠出現?就是這麼好的技術什麼時候會再出現?農業部在推進技術開發以及技術轉化為實際生産力方面做了哪些工作?[10-31 15:42]
[胡元坤]從我國情況來看,在耕地資源減少不可逆轉的大背景下,我們要保持糧食長期穩定發展,必須走依靠科技、提高單産的道路。圍繞這條道路,這些年來我們做了富有成效的探索,也積累了相當豐富的經驗。我們可以回顧一下改革開放30年來我們糧食生産走過的路程。從改革開放到今年30年間,糧食先後跨上了7000億斤、8000億斤、9000億斤、10000億斤,在跨越四個臺階的時候,突破技術的推廣應用都發揮了重要作用。每跨上一個臺階,除了其他方方面面因素共同作用之外,其中一個很重要因素就是我們有一批突破性技術得到了大範圍的推廣。所以我們也認識到,下一步要推進糧食再上新的臺階,還需要在技術上面做更多的文章,不僅需要開發帶有革命性的突破性技術,還要對現有技術進行組裝配套,促進技術的整合和升級,這也是一種技術研發的過程,集成也是一種創新。還有一個就是,不管是集成技術還是突破性技術,我們都要加快推廣。[10-31 15:44]
[胡元坤]農業部和各級農業部門都在不遺餘力地推進這項工作,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果。比如西北地區的甘肅,它有一項叫“全膜雙壟溝播覆蓋”的技術,這是一項旱作節水技術,主要是通過覆蓋地膜達到保墑、保水的效果,能夠充分利用好自然降水,從而解決西北地區資源性缺水的問題。地膜覆蓋技術在80年代的時候就在推廣,現在這個技術是在原有技術的基礎上進行了改造和提升,現在這項技術已經成為西部乾旱半乾旱地區成效非常顯著的技術,在玉米方面使用這項技術可以實現增産20%—30%,近幾年來,甘肅省政府拿出專項資金大力推廣這項技術,經過短短幾年的時間,現在這項技術在玉米上的應用普及率已經達到了38%。我舉的是一個例子,實際上這些年在技術推廣方面,農業部門做了大量工作。再比如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在中央財政的支持下,我們從2005年在全國推廣這項技術。從試點開始,然後逐步擴大,到今年這項技術已經推廣到了1861個縣,佔到全國三分之二的農業縣,技術的增産增效效果也非常明顯。[10-31 15:47]
[網友 五穀雜靚]有人説,"高産創建"的關鍵是上萬畝農田集中連片,然而在農村這樣的田地還是少數。請問:對於沒在"高産創建"範圍內的那些地區,怎樣來提高産量?[10-31 15:51]
[胡元坤]這位網友的擔心是沒有必要的。目前各級農業部門在抓高産創建的同時,還通過科技入戶、新型農民培訓等多種形式來加快農業實用技術的推廣和普及。今後我們會從三個方面進一步加大技術推廣力度。第一,擴大示範片的輻射範圍。也就是逐步擴大示範片的規模,增加示範片的密度,這樣來發揮示範片的輻射帶動作用,使更多的農民、更多的耕地能夠用上示範片上示範的這些高産技術。第二,豐富示範的主體和示範形式。在抓好萬畝示範片建設的同時,我們要求各級農業部門因地制宜地把農民合作組織、種糧大戶逐步納入高産創建活動的範圍,通過他們這些主體建立不同層次、不同規模的示範平臺,形成上下有機銜接、層次比較分明、分工比較明確的示範推廣平臺體系。第三,多渠道搞好農技推廣工作。包括繼續抓好科技入戶、新型農民培訓等活動,把這些活動和高産創建互為補充、互為配合,共同推動實用技術的推廣普及。[10-31 15:51]
[網友 薯木村光]各種數據顯示,我國已經能夠自給自足,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了。那是不是意味著以後就不用狠抓糧食生産,可以騰出一些土地來進行工業開發了?[10-31 15:55]
[胡元坤]我剛才提到,我國用世界9%左右的耕地養活了佔世界20%的人口,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這幾年糧食連續5年豐收,也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了突出的貢獻。但同時也應該看到,中國是一個13億人口的大國,始終面臨糧食安全的壓力,一旦糧食出了問題,誰也救不了我們。從這個角度上講,儘管我們連續5年糧食豐收了,我們也鬆懈不得、麻痹不得。歷史經驗告訴我們,糧食生産下來很容易,上去很困難。所以糧食生産一旦滑坡以後,要經過很長時間的努力才能逐步恢復。我們任何時候都不能放鬆糧食生産。制約我國糧食生産的因素是很多的,如技術、氣候等等,具體來説,至少有四方面。第一,耕地資源減少,1996到2007年減少了1.25億畝耕地,年均減少1136萬畝,這個速度是相當快的。除了耕地面積減少以外,我們還面臨一個問題就是耕地質量下降。現在現有耕地中有三分之二是中低産田。[10-31 15:55]
[胡元坤]第二,水資源短缺。正常情況下,每年農業缺水大體上是在300億—400億立方米,農業用水資源長期是面臨不足的狀況。即使在水資源不足情況下,我們還面臨著問題,就是水資源的時空分佈不均,另外水資源利用效率也比較低。第三,勞動力素質下降。主要由於近幾年農村青壯年勞動力大量外出,留在農村從事農業生産的勞動力大多數是婦女和老年人,所以出現了勞動力素質呈結構性下降的現象。這個現象影響農業技術的推廣普及,因為畢竟這批人的接受能力不像青年人來得那麼快。第四,氣象災害和生物災害呈加重趨勢。應該説近幾年來隨著全球氣候的變暖,極端氣象災害頻發、多發,對農業部門來説面臨著嚴峻的防災減災形勢。2004年因災損失糧食是610億斤,2005年因災損失糧食是690億斤,2006年因災損失糧食是894億斤,2007年因災損失糧食是1079億斤,並呈逐年加重的趨勢,這是指氣象災害造成的。除此以外還面臨著種糧成本上升,種糧效益下降等問題,也對糧食生産造成了不利的影響。所以在這種情況下,要保持糧食生産的穩定發展是相當不容易的。任何時候都鬆懈不得、麻痹不得。[10-31 16:02]
[網友 棒子棉]據分析,國際糧價上漲最重要的因素是一些國家發展乙醇生物燃料對玉米等糧食的需求迅猛增長,我國存在這個問題嗎?我國目前對玉米加工乙醇的政策是什麼?[10-31 16:03]
[胡元坤]應該説能源安全和糧食安全是人類面臨的兩大問題。但是中國的國情不同,中國人多地少,糧食安全的壓力長期存在,所以説中國不可能以犧牲糧食安全為代價來發展能源作物,這就要求我們走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生物質能源發展道路。始終要堅持“不與人爭糧,不與糧爭地”的基本原則。具體來説,應該把握好三個方面:第一,要嚴格控制利用玉米、油料等作物來製作生物質原料。第二,堅持充分利用秸稈、畜禽糞便廢棄物發展沼氣,秸稈氣化、固化,部分代替化石能源。第三,在不與糧爭地的前提下,適度發展能源作物,生産生物質原料。特別想説的,我國在利用農村廢棄物方面還是有很大潛力的。我國每年産生的農作物秸稈是7億噸,畜禽糞便近30億噸,農村垃圾3.6億噸,這些都是開發生物質能源的巨大潛力所在。目前,我們已經探索了一些成功的路子,比如這幾年來,我們一直在農村大力發展農村沼氣事業,把畜禽糞便甚至是生活垃圾處理,轉化成生産生活用的能源。到2007年底,農村沼氣用戶已經達到2650萬戶,年産沼氣102億立方米。102億立方米是什麼概念呢?相當於1600萬噸標準煤,相當於減排4400多萬噸二氧化碳。這個我們認為是最大最現實的生物質能源。[10-31 16:07]
[網友 我在4樓]今年,化肥、種子、農藥價格紛紛上漲,農民種糧成本大幅提高。如果糧食價格跟不上,農民就掙不著錢,影響種糧積極性;如果糧食價格漲幅過大,又會推動CPI上漲,影響整個國民經濟。請問:現在糧食價格到底該不該漲?[10-31 16:11]
[胡元坤]這是大家比較關注的問題,糧食價格是基礎價格,是百價之基,糧價可以説和每個人都息息相關。糧價的特殊性就是一頭連著消費者,一頭連著生産者。糧價太高,會對消費者,特別是城市低收入群體産生影響;糧價太低以後,又會影響農民的收入,不利於農民增收,進而會影響農民發展糧食生産的積極性,甚至影響到糧食的持續穩定發展。所以在一高一低之間如何找到一個恰當的平衡點,對於保持國民經濟平穩運行,保持糧食穩定發展都十分關鍵,可謂事關全局。結合我國近幾年糧食生産來看,近幾年農資價格持續上漲,勞動力成本也在增加,在這種情況下,推動糧食生産的成本大幅度增加,這是從生産角度來看。從價格上來看,儘管去年以來糧價在上漲,但總體上仍處於較低水平,農民種糧的收益還是持續下降的趨勢,如果這樣長期下去,不利於調動農民種糧的積極性,也不利於縮小城鄉之間的收入差距,不利於促進農民增收。所以逐步理順糧價,最近國家較大幅度地提高了幾種主要糧食品種的收購價,應該説這是一項積極的調控措施,對於保護種糧農民的收益,促進糧食生産穩定發展意義重大。[10-31 16:12]
[網友 薯木村光]這幾年糧食連年增産,依靠科技提高單産是一個重要因素。但是單産提高也是有限度的,並不是"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産"。請問:目前,我國糧食單産在世界處於一個什麼樣的水平?單産提高的潛力還有多大?[10-31 16:15]
[胡元坤]2004年以來,我國糧食單産連續5年突破歷史最高水平。其中小麥畝産5年提高了54公斤,這個幅度是相當大的。但是也應該看到,我國糧食單産的總體水平依然還是比較低的,與國際先進水平差距還比較大。分品種來看,水稻單産只相當於國際先進水平的85%。小麥和大豆都僅達到國際水平的55%。玉米和馬鈴薯更低了,還不足50%,這是目前的狀況。我們感覺到,有差距就有潛力,我們跟國際先進水平之間的差距比較大,但同時也表明我們提高糧食單産的潛力還很大。要實現單産水平的提高,挖掘糧食生産的潛力,主要做好三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強化科研創新,重點研究開發一批具有突破性的新品種、新技術。二是抓好成果轉化,也就是加大先進實用技術的推廣力度,實現良種良法配套,品種技術挂鉤,把專家的試驗産量轉化為農民的現實産量。三是抓好平衡增産。也就是縮小同一生態區域內地區間的單産差異。比如以小麥為例,山東和安徽屬於同一個生態區,小麥生産的大環境差不多,但是2007年山東的平均畝産比安徽的平均畝産要高60公斤。這就是差距,這也是潛力,如果我們把安徽的單産水平提高到山東這樣的水平,那我們就可以增加很多小麥的産量。[10-31 16:15]
[網友 江蘇人好得很]我了解老家農民很苦,種糧賺不了幾個錢,很多農民都出去打工了。你們作為負責全國糧食生産的部門,怎麼看待和解決這個問題?[10-31 16:21]
[胡元坤]應該説近幾年來,農村勞動力的轉移步伐加快,這個現象是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結果。通過勞動力的轉移,一方面支持了城市和工業的發展,另一方面也帶動了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但與此同時,也帶來了一些新情況、新問題,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從事農業和糧食生産的勞動力素質呈結構性下降。第二,一些地區出現了糧食生産兼業化的現象,也就是農民一面在外打工賺錢,一面在家裏種糧食。出現這種現象,他就不可能集中精力或者全心全意種糧食,就會影響一些栽培措施以及實用技術推廣不能及時到位。第三,增加了糧食等農産品的需求。轉移出去的這部分勞動力過去是在農村種糧食、養豬的,進城務工以後,肯定要買糧食吃、買肉吃,從農村到城市的轉移過程中,增加了糧食和農産品的消費需求。[10-31 16:21]
[胡元坤]針對這些問題,我們覺得需要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從幾個方面加大工作力度。第一,提高生産的組織化程度,也就是在穩定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的基礎上,按照依法自願有償的原則,允許農民通過轉包、出租、互換、轉讓、股份合作等多種形式來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提高農業和糧食生産的組織化程度。第二,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主要是通過加大政策的引導和政策的扶持來促進農機大戶、農機合作社等經營服務組織的擴大,擴大農機裝備量,提高機耕機播機收的水平,減輕勞動強度,提高勞動生産率。第三,大力發展農村生産型服務業,就是建立新型農業服務化體系。[10-31 16:26]
[網友 瞬間永恒]現在化肥、農藥漲價快,而且假冒偽劣的也不少。請問:國家採取哪些政策措施來保障種糧農民的利益?[10-31 16:27]
[胡元坤]應該説去年以來,國內的化肥、農藥等農資價格不斷上漲,導致糧食生産成本的大幅度增加。國家統計局有關資料顯示,今年上半年農資價格同比上漲26%,據農業部監測,預計今年全年農資價格漲幅將在20%以上。針對這一情況,國家和有關部門採取了多種措施來應對農資漲價問題,概括起來是四方面:一是加大補貼力度,中央財政在年初預算安排482億農資綜合直補的基礎上,又兩次增加補貼資金的規模,今年全年農資綜合補貼的規模達到了716億元,比去年增加了440億元,這個幅度是非常大的。二是增加肥料供給。主要是加大化肥生産扶持力度,限制肥料的出廠價和批零差價,同時還出臺政策措施嚴格控制化肥出口,來保證國內化肥的供應量。此外,針對柴油供應緊張的局面,在“三夏”、“三秋”等關鍵農時季節,有關部門積極協調,保障柴油的供應。三是加強農資監管。農業部會同工商、質檢等有關部門,在春耕、“三夏”、“三秋”等關鍵農時季節,集中開展了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嚴厲打擊制假售假和哄抬物價行為,規範農資市場秩序,確保農民用上放心農資。四是加強指導和服務。主要是加強對農民施肥用藥的指導服務,幫助農民選好肥、選好藥,提高肥料利用率,減少不合理投入,促進節本增效。據農業部初步統計,今年上半年在全國推廣測土配方施肥面積達到5.4億畝,免費為8000萬農戶提供了指導服務,減少不合理施肥量56萬噸,節本增效80多億元,這是一個相當可觀的成效。[10-31 16:27]
[網友 Helen88]近期,國家有關部門預計2033年左右我國人口將達到峰值15億。請問:這將對我國的農業政策和糧食生産有怎樣的影響?[10-31 16:31]
[胡元坤]近十年來,我國糧食的自給率基本上保持在95%以上。2007年糧食人均佔有量是380公斤,人均消費量是388公斤。即使按照目前的人均消費量來計算,到2033年15億人口糧食消費總量將超過5800億公斤。在這種情況下,要保持95%的糧食自給率,必須採取綜合措施,千方百計穩定糧食生産。有幾個方面:一是要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堅決守住18億畝耕地這條紅線。二是鞏固和完善強農惠農政策,抓好政策落實,確保政策及時落實到位,調動和保護地方政府重農抓糧和農民務農種糧的積極性。三是加強農田基礎設施建設,提高糧食綜合生産能力。四是加快技術推廣,實行科技興糧,提高糧食的單産水平。五是抓好防災減災,牢固樹立抗災奪豐收的思想,抓好抗災救災和災後生産恢復,最大限度減少災害損失。[10-31 16:32]
[主持人]非常感謝胡司長回答網友這麼多問題,也感謝網友的積極參與,本次訪談到此結束。[10-31 16:34]
[胡元坤]感謝大家對農業,特別是糧食問題的關心、支持,希望全社會都來重視農業特別是糧食生産,形成合力,共同促進糧食生産持續穩定發展,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更大的貢獻![10-31 1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