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8月9日下午3時,商務部機電和科技産業司司長王琴華和海關總署加工貿易及保稅監管司司長何力接受中國政府網專訪,就加工貿易限制類目錄調整相關問題與網民在線交流。
[主持人]網友雨花飄舞:加工貿易限制類目錄調整利弊幾何?網友wentixiaozi:加工貿易限制類目錄調整是否對企業收益産生影響?企業對此次調整什麼反映?網友feifangirl:請問司長,此次調整的加工貿易限制類目錄較之以前的目錄給企業帶來最大的實惠是什麼?
[何力]這種實惠得從長遠來看,近期內可能看不出來,甚至會感到成本提高了,有一些影響。但從長遠來説,如果企業按照這個政策導向來調整它的市場、調整它的經營生産方式、調整它的結構,實現真正轉型,它的利益應該是在長遠的目標和方向上轉型發展,會更健康的成長。
[王琴華]我很贊成何司長對利弊的分析,利弊有一個短期和長遠的關係。從目前公佈的限制類來看,它就是要限制這些相對技術含量比較低的,有一些還是消耗能源、資源過大、出口增長過快的商品,這有利於減少貿易摩擦,緩解貿易不平衡。對從事這些被限制的加工貿易産品的企業,短期來看,肯定增加了它的經營成本。原來全部是保稅的,出口核銷,現在按照應繳稅款的50%繳納保證金,這個保證金出口的時候雖然是退還的,但還是要佔壓一部分資金,真正實際增加的成本就是這些資金的利息,這塊增加了它的成本。
從長遠來看,有利於它轉型升級。如果能夠在比較短的時間內,把自己的産品附加值提高上去,或者自己有自主知識産權、自主品牌的産品,可以用更高的價值量來獲取自己的利潤,而不像過去似的,很低的加工水平,掙很少的加工費,確實增加一點點成本企業都受不了。如果説反映的話,這個政策肯定得到了中西部地區的歡迎,因為他們發展勞動密集型産品還是有潛力的。東部地區感到了壓力,這個壓力對他們來説也是轉型升級的動力,希望通過這種政策,再加上市場的引導和企業的自主決策,能夠加快産業升級的過程。
[網友 Mofcom]調整加工貿易限制類目錄與加工貿易轉型升級有什麼關係?在政策內容上都有哪些傾向性規定?
[王琴華]調整加工貿易限制類目錄,我覺得是直接體現了促進加工貿易轉型升級這樣一種思路,因為列入限制類商品目錄的,大部分都是加工附加值不太高的,或者説技術含量相對偏低的一些商品,我們從中獲得的收益相對來説也會偏少。所以這些商品不是國家禁止開展的,之所以叫限制類,就是還可以做,但是收取50%的保證金。
實際上是加大了企業一部分經營成本,希望通過這種措施:一是控制出口的過快增長。二是希望給它一種信號,促進轉型升級。即使他不轉別的産品,在本來的産品上也應該增加技術含量、增加自主品牌,通過品牌和技術的提高獲得更高的價格,他就可以在這裡抵消成本的增加,減少過去單純靠低價的勞動力賺取很低的加工費這種運營方式。我們覺得限制類目錄出臺和優化結構是直接相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