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9月18日14時30分文化部副部長周和平、山東省文化廳廳長杜昌文和安徽省太湖縣圖書館館長曾玉琴接受中國政府網專訪就“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有關問題與網民在線交流。
[網友 城市風標]文化共享工程已經實施5年,這5年來,文化工程已經取得了哪些進展?多少人受益?
[周和平]一是網絡的發展比較快。從網絡的情況來看,每個省都建立了分中心,一批地(市、縣)也都建了分中心,到基層縣、鄉兩級,特別是農村這一級,現在我們通過與農村黨員遠程教育和農村中小學遠程教育共建基層點達到35萬多。
二是資源得到不斷豐富,已經達到65個TB(1TB相當於近一千個小時),所以65個TB是6.5萬個小時,其中國家中心建了13TB,地方中心建了52TB。
三是傳輸方式不斷拓展。原來我們設想是通過互聯網、衛星、移動硬盤、光盤等方式,而最近幾年各地有很多創新,一個創新就是利用IPTV模式,所謂IP是計算機寬帶網絡,所謂TV是電視,就是利用計算機的寬帶網絡傳輸信息資源,終端利用電視機加一個機頂盒接收。這個模式在一些省推廣以來,由於它操作比較便捷,圖像清晰,效果很好。再一個就是數字電視模式。剛才我談到數字電視已經有25個城市1267萬戶在搞數字電視整體轉換,共享工程的數字資源通過數字電視頻道播出,信息量很大,已經進入千家萬戶。還有一種模式是通過有線電視模式進行播出。
四是信息化程度比較高的地方,像上海,共享工程和城市信息化建設相結合,通過城市的寬帶網傳輸這些資源,為基層服務,效果也是比較好的。隨著我們國家信息網絡技術的發展,各地還會創造出很多新的模式。
點擊進入本次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