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國民體質監測公報

來源: 體育總局網站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國家國民體質監測中心發佈《第五次國民體質監測公報》

國民體質是國家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國民體質監測是國家為系統掌握國民體質狀況,以抽樣調查的方式,在全國範圍內對監測對象進行統一測試和對監測數據進行分析研究的工作。自2000年以來,每五年一次,我國已經完成四次國民體質監測工作,掌握了我國國民體質基本情況和變化規律,為國家科學制定發展群眾體育事業、增強國民體質的相關政策提供了重要依據。國民體質監測結果已經成為制定和評估全民健身計劃及其實施效果、評價健康中國建設成效的重要指標和數據來源。為落實《“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和《體育強國建設綱要》相關目標和任務,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 《全民健身條例》《國民體質監測工作規定》,2020年國家體育總局在全國開展了第五次國民體質監測。

為適應新時代社會發展與國民體質的特點,國家國民體質監測中心在科學試驗和論證的基礎上制定了《第五次國民體質監測工作方案》,本次監測人群年齡覆蓋範圍由69歲上延至79歲;強化了心肺耐力、體脂率、力量等重要指標;全面升級了測試儀器的自動化水平,實現數據實時上傳和實時質量控制;首次以行業為抽樣單元,對金融、煤炭、公安和建築行業的部分典型工種開展專項體質監測。

本次監測內容主要包含身體形態、身體機能、身體素質指標的檢測和相關因素的問卷調查;監測對象為3~6歲幼兒、20~59歲成年人和60~79歲老年人[1]。蓋我國大陸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採用多階段分層隨機整群抽樣的方法,于2020年8月至12月從全國1732個機關、企事業單位、學校、幼兒園及行政村中抽取監測對象,獲得有效樣本202123人,其中幼兒40222人、成年人121928人、老年人39973人;同時,採用方便抽樣的方法,從金融、煤炭、公安和建築行業的典型工種從業人員中抽取監測對象[2],獲得有效樣本10514人。現將主要監測結果公佈如下:

一、國民體質基本狀況

(一)國民體質單項指標

1. 幼兒

第五次國民體質監測幼兒各項體質指標平均數見表1。

表1 第五次國民體質監測幼兒各項體質指標平均數


2. 成年人

第五次國民體質監測成年人各項體質指標平均數見表2。

表2 第五次國民體質監測成年人各項體質指標平均數



3. 老年人

第五次國民體質監測老年人各項體質指標平均數見表3。

表3 第五次國民體質監測老年人各項體質指標平均數


(二)國民體質基本特徵

1. 幼兒

除體脂率和坐位體前屈外,幼兒各項體質指標平均水平均隨年齡增長而提高,呈現生長髮育的主要特徵。

身體形態,與3歲組相比,6歲組男性、女性幼兒身高平均值分別高17.7厘米和17.6厘米。除體脂率外,男性幼兒各指標平均值均大於女性幼兒。城鎮幼兒各指標平均值均大於鄉村幼兒。

身體素質,幼兒靈敏、協調和平衡素質在5歲前快速發育趨勢比較明顯。除柔韌和平衡素質外,男性幼兒其他各指標均優於女性幼兒。城鎮幼兒下肢爆發力、靈敏性指標好于鄉村幼兒,而鄉村幼兒柔韌、平衡素質好于城鎮幼兒,城鄉幼兒握力水平基本一致。

2. 成年人

身體形態,男性、女性均在20~24歲年齡組平均身高最高,平均值分別為172.6厘米、160.6厘米,與20~24歲組相比,55~59歲組男性、女性身高平均值分別低5.1厘米、3.6厘米。成年人體重、腰圍、臀圍、體脂率等指標隨年齡增長先增後降,但總體呈增大趨勢,其中35歲前男性體脂率隨年齡增長而增大,隨後趨於平穩,女性體脂率呈持續增長趨勢。男性身高、腰圍、臀圍高於女性,但女性體脂率高於男性,且體脂率的性別差異隨年齡增長而增大。城鄉成年人身體形態有一定差異,表現為身高平均水平城鎮高於鄉村,且城鄉差異隨年齡增長而增大;體重、體脂率、腰圍和臀圍平均值女性鄉村高於城鎮,男性城鎮高於鄉村(男性腰圍城鄉基本一致)。

身體機能,成年人身體機能各指標平均值隨年齡增長呈下降趨勢。男性身體機能指標平均值大於女性。城鎮成年人肺活量高於鄉村成年人,心肺耐力的城鄉差異不明顯。

身體素質,以握力、背力為代表的最大肌肉力量隨年齡增長表現為先升後降,其中男性開始下降的年齡拐點比女性早約5~10年,其他各項身體素質指標均隨年齡增長呈下降趨勢。女性平衡能力和柔韌素質好于男性,其他身體素質指標總體趨勢男性優於女性。除背力外,城鎮成年人身體素質優於鄉村,但該差異均隨年齡增大而減小。

3. 老年人

隨年齡增長,老年人各體質指標平均水平均呈下降趨勢。

身體形態,與60~64歲組相比,75~79歲組男性、女性身高平均值分別低1.7厘米、1.8厘米。女性體脂率高於男性。城鎮老年人體脂率相對平穩,鄉村老年人60歲後體脂率下降較為明顯,其中男性降幅更大。

身體機能,男性肺活量高於女性,城鎮女性心肺耐力高於男性,鄉村老年人心肺耐力性別差異不明顯。城鎮老年人身體機能指標均高於鄉村老年人。

身體素質,男性最大肌肉力量、反應能力優於女性,女性柔韌素質優於男性,下肢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的性別差異均不明顯。城鄉差異表現為城鎮老年人身體素質均好于鄉村老年人,其中男性城鄉差異更為明顯,鄉村老年人各指標下降速度快於城鎮老年人,城鄉差異逐步增大。

(三)國民體質達標率

採用與第四次國民體質監測相同統計口徑對本次國民體質監測數據進行分析,2020年全國達到《國民體質測定標準》[3]“合格”等級以上的人數比例(以下簡稱“合格率”)為90.4%,與2014年監測相比,提高了0.8個百分點,其中3~6歲幼兒合格率為94.4%,20~39歲成年人為87.2%,40~59歲成年人為90.6%,60~69歲老年人為91.4%;男性為88.8%,女性為92.0%;城鎮為91.1%,鄉村為89.3%。

二、國民體質變化情況

(一)幼兒

與2014年監測相比,2020年男性幼兒的身高、坐高、體重、胸圍、走平衡木平均水平有所提升,變化幅度在0.1%~11.8%之間;雙腳連續跳、坐位體前屈、立定跳遠平均水平有所下降,變化幅度在1.3%~6.6%之間(圖1)。

與2014年監測相比,2020年女性幼兒的身高、坐高、體重、胸圍、走平衡木平均水平有所提升,變化幅度在0.2%~14.2%之間;雙腳連續跳、坐位體前屈、立定跳遠平均水平有所下降,變化幅度在1.6%~5.3%之間(圖2)。


圖1 3~6歲男性幼兒各項體質指標變化率


圖2 3~6歲女性幼兒各項體質指標變化率

(二)成年人[4]

與2014年監測相比,2020年男性成年人的身高、體重、腰圍、臀圍、縱跳平均水平有所提升,變化幅度在0.1%~3.0%之間;肺活量、握力、背力、俯臥撐、坐位體前屈、閉眼單腳站立、選擇反應時平均水平有所下降,變化幅度在0.2%~10.6%之間(圖3)。

與2014年監測相比,2020年女性成年人的身高、體重、腰圍、臀圍、肺活量、握力、縱跳、1分鐘仰臥起坐、坐位體前屈、閉眼單腳站立平均水平有所提升,變化幅度在0.1%~6.4%之間;背力、選擇反應時平均水平有所下降,變化幅度在2.2%~6.0%之間(圖4)。


圖3 20~59歲男性成年人各項體質指標變化率


圖4 20~59歲女性成年人各項體質指標變化率

(三)老年人[5]

與2014年監測相比,2020年男性老年人的體重、腰圍、臀圍、坐位體前屈、閉眼單腳站立、選擇反應時平均水平有所提升,變化幅度在2.1%~18.2%之間;身高、肺活量、握力平均水平有所下降,變化幅度在0.1%~2.8%之間(圖5)。

與2014年監測相比,2020年女性老年人的體重、腰圍、臀圍、握力、閉眼單腳站立、選擇反應時平均水平有所提升,變化幅度在0.8%~28.8%之間;身高、肺活量、坐位體前屈平均水平有所下降,變化幅度在0.1%~3.2%之間(圖6)。


圖5 60~69歲男性老年人各項體質指標變化率


圖6 60~69歲女性老年人各項體質指標變化率

三、主要趨勢與特點

(一)運動增強體質作用明顯

監測數據表明,參加體育鍛鍊的成年人和老年人的身體機能、身體素質好于同性別同年齡組的不參加體育鍛鍊者,且呈現鍛鍊頻率、運動強度越高,體質越好的趨勢;參加體育鍛鍊人群的合格率比不參加體育鍛鍊者高6.1個百分點;且在反映心理健康維度的指標中,參加體育鍛鍊的成年人和老年人抑鬱、焦慮[6]得分均比不參加體育鍛鍊者低,表現出更加積極、健康的情緒和心理狀態。

同時,監測顯示,父母體育鍛鍊行為對幼兒的體質有正向促進作用,其中母親的影響尤為明顯。母親每週參加2次及以上體育鍛鍊的幼兒的各項身體素質均好于母親不參加體育鍛鍊的幼兒,且其合格率比母親不參加體育鍛鍊的幼兒高1.5個百分點。

(二)城鄉居民體質水平差距縮小

與2014年監測相比,我國城鄉居民體質水平的差距有縮小的趨勢,表現為身體形態、身體機能和力量素質的城鄉差異均進一步減小,其中以鄉村人群體質水平的增長為主要貢獻。但鄉村老年人,特別是鄉村男性老年人隨年齡增長而體質快速下降的趨勢依然明顯,需持續關注。

(三)女性體質水平總體向好

與2014年監測相比,成年女性的心肺耐力、最大肌肉力量、肌肉耐力、柔韌性以及平衡能力的平均水平均有所提高。表明繼2014年國民體質監測成年女性體質總體水平呈提高趨勢後,我國成年女性的體質狀況有持續向好的態勢。

(四)體質較弱群體的體質水平提高幅度較大

系統分析歷次國民體質監測數據發現,各人群中相對體質較弱者的體質平均水平有所提高。與2000年監測結果相比,各年齡人群中低體質水平者多數體質指標的平均水平有明顯提高,例如,2020年男性、女性幼兒立定跳遠的第10百分位數值較2000年同百分位數值分別高3.7厘米和6.1厘米。與此相同,幼兒身高、雙腳連續跳、走平衡木,成年人和老年人的身高、體重、閉眼單腳站立、選擇反應時,女性的肺活量等指標均具有上述特點。表明近20年我國國民體質水平有一定提高,特別是體質較弱群體的體質水平提高幅度較大。

(五)體質水平高為健康提供基礎和保障

分析監測人群的部分常見慢性病發生情況,成年人和老年人的體質水平越高,自我報告的患病[7]百分比越低。成年人和老年人中達到“合格”等級及以上的人群與“不合格”等級人群相比,自我報告患病百分比分別低5.0和8.5個百分點。表明良好的體質為高水平的健康提供了基礎和保障。

(六)成年人和老年人的超重肥胖率[8]持續增長,部分人群低體重情況需關注

與2014年監測相比,我國成年人和老年人超重肥胖率繼續增大,其中肥胖率的增長幅度明顯加大。2020年成年人超重率、肥胖率分別為35.0%和14.6%,較2014年分別增長了2.3和4.1個百分點;2020年老年人超重率、肥胖率分別為41.7%和16.7%,較2014年分別增加了0.1和2.8個百分點。成年人超重肥胖率的增長,以鄉村人群超重肥胖率的快速增長為主要變化特點,且成年男性的城鄉差異已不再明顯,但進入老年期後,鄉村老年人超重肥胖率迅速降低,城鄉差異增大(圖7)。縱觀2000年以來國民體質監測數據,我國成年人和老年人超重肥胖率呈持續增長的趨勢,但本次監測顯示,肥胖率增長幅度明顯增大,需引起注意。

同時,低體重人群在30歲前和60歲後均佔有一定比例,特別是女性和鄉村老年人。低體重也存在健康風險,需倡導健康體重(圖8)。



圖7 20~79歲人群超重肥胖率


圖8 20~79歲人群低體重率

(七)成年人力量素質仍然呈下降趨勢

監測顯示,成年人的最大肌肉力量持續下降的趨勢依然明顯,男性握力和背力繼續下降,女性背力繼續下降,但女性握力有所改善。同時,與2014年監測相比,男性力量耐力指標的平均水平也有所降低。

(八)典型工種人群的體質各具特點

本次監測分別以金融、煤炭、公安和建築行業為抽樣總體,採用方便抽樣的方法對各行業的部分典型工種進行了監測,各典型工種人群體質特點不同,與同年齡、同性別的全國平均水平相比,呈現以下特點:

金融行業的櫃員,肺活量、柔韌性、反應能力優於全國平均水平;男性下肢爆發力好于全國平均水平,女性與全國平均水平接近;45~49歲組男性上肢肌肉耐力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煤炭行業的採掘工人,肺活量和最大肌肉力量優於全國平均水平;心肺耐力40歲後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平衡能力與全國平均水平相差不大。

公安行業的治安警和交通警,背部最大肌肉力量、平衡能力、反應能力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女性超重肥胖率較低,下肢爆發力好于全國平均水平。

建築行業的房建工人,超重肥胖率均低於全國平均水平;心肺耐力、柔韌素質較好;最大肌肉力量在35歲前好于或與全國平均水平持平。

註釋:

[1]  7~19歲兒童青少年體質狀況另由教育部門負責監測及結果發佈。

[2] 金融行業:櫃員,男性20~49歲,女性20~49歲;煤炭行業:採掘工人,男性20~49歲;公安行業:治安警和交通警,男性20~59歲,女性20~49歲;建築行業:房建工人,男性20~59歲。

[3] 《國民體質測定標準》從身體形態、機能、素質三個方面對體質進行測試與評定,《標準》採用單項評分、綜合評價的方法,適用人群為幼兒、成年人和老年人,綜合評級分為優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個等級。

[4] 背力、縱跳、男性俯臥撐、女性仰臥起坐指標變化情況根據2020年和2014年監測中20~39歲人群數據計算得出。

[5] 老年人體質變化情況根據2020年和2014年監測中60~69歲人群數據計算得出。

[6] 抑鬱測量採用抑鬱篩查量表,焦慮測量採用廣泛性焦慮障礙量表。

[7] 調查疾病種類包括高血壓、血脂異常、糖尿病、心臟病、消化系統疾病、呼吸系統疾病和骨質疏鬆症等。

[8] 依據身體質量指數(BMI)進行判定,計算公式為體重/身高2(千克/米2),評價標準:BMI<18.5為“低體重”,18.5點BMI<24.0為“體重正常”,24.0點BMI<28.0為“超重”,BMI點28.0為“肥胖”。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馬娟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