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機銷售回暖透露積極信號

2019-03-24 07:59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體: 打印

2月份銷售挖掘機械産品18745台,同比漲幅68.7%
挖掘機銷售回暖透露積極信號

觀察經濟運行,既需要一系列重要的宏觀指標,也離不開諸多“看得見、摸得著”的微觀指標。工程機械領域最具代表性的挖掘機的銷量變化,就是其中之一。近日,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挖掘機械分會發佈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月份至2月份,納入統計的主機銷售企業共計銷售挖掘機械産品30501台,同比漲幅39.9%。其中,2月份單月共計銷售挖掘機械産品18745台,同比漲幅68.7%。專家指出,作為強週期性産品,挖掘機銷量不斷回升,與設備進入更新週期、製造水平不斷提高、投資需求穩中有升等因素密切相關,釋放出宏觀經濟未來走強的積極信號。

設備進入更新週期

挖掘機銷量的回暖,並非只在今年前兩個月。相關數據顯示,2017年9月至2018年底,國內挖掘機單月銷量已連續15個月超過萬台。從2018年全年來看,國內挖掘機銷量已超過2011年高峰時期的規模,創歷史新高。

分析人士指出,儘管今年以來,挖掘機銷量整體環比增速有所放緩,但由於今年春節時間早于去年同期,銷售旺季比去年提前開啟,使得2月份單月銷量仍處於較高水平,超出預期。從中長期來看,全國多地基建工程開工回暖帶動總需求上升。有關機構調研顯示,今年春季基建項目開工量逐步增加,且中國存量挖機年限較高,大部分為國二標準産品,隨著行業發動機標準升級以及環保政策不斷趨嚴,設備更新換代的需求也為新增銷量形成托底。

三一重機營銷公司總經理袁躍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從作業順序來看,挖掘機需求普遍比其他工程機械産品提早釋放6—8個月。“目前挖掘機銷售持續回暖,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各地鐵路、公路等基礎設施投資穩中有升,為挖掘機等工程機械産品提供了充足的需求空間;二是國內環保標準不斷提高,很多客戶開始淘汰舊機購買新機來進行裝備升級;三是工程機械設備更新週期通常為8至10年,上一輪需求高峰是2009年至2011年,目前已經進入新的需求上升週期。”袁躍説。

興業證券分析認為,在基建需求、更新需求、環保升級等因素的刺激下,工程機械行業自2016年下半年起進入新一輪上行週期;預計2019年全年挖掘機、起重機、混凝土機械的銷量增速有望分別達到20%、50%、50%以上,工程機械行業的高景氣度有望延續。

中國製造質量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2月挖掘機銷量中,出口銷量3073台,同比漲幅21.8%,貢獻較為明顯。

中國機電産品進出口商會副會長王貴清表示,一方面,中國工程機械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目前已形成了完整産業鏈,並涌現出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和知名度的優秀企業;另一方面,近年來中國大力推動外貿自主品牌建設,通過商務部“中國工程機械品牌宣傳系列活動”持續加大自主品牌海外宣傳力度。因此,作為“一帶一路”倡議中基礎設施建設互聯互通的樞紐型行業,以挖掘機為代表的工程機械産品“走出去”的步伐不斷加快,銷售不斷升溫。

面對機遇,很多國內工程機械企業正在積極準備。在徐工集團的起重機生産車間內,整個18道工序生産過程裏,1名工人可以控制10台機器,機器人智慧化焊接水平突破75%,生産效率提升150%,智慧化物流工序覆蓋率超60%。中聯重科打造“中聯智慧産業城”,全面聚焦混凝土機械、路面機械、消防機械、土方機械、高空作業機械、智慧農機等領域研發試驗、新品孵化,打造人工智慧研究應用中心。

“與上一輪週期相比,目前這一輪挖掘機等工程機械産品銷售回暖過程中,國內工程機械企業市場份額和受益程度明顯提升。這與國內企業紮實進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提升産品質量息息相關。”袁躍説,以三一重工生産的挖掘機産品為例,其在材料焊接、操作性能、液壓系統、熱處理系統、節能降耗、耐用程度等方面都比過去有了顯著提高。其中,單臺挖掘機安全使用時長由過去的4000多小時提升至如今的1萬至1.5萬小時,快速趕上世界領先水平。

經濟回暖預期增強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挖掘機銷售的回暖以及國內廠商受益程度的提升,更多反映出宏觀經濟企穩回升態勢的鞏固。

“挖掘機是工程機械行業的一個風向標。目前挖掘機銷售回暖,不僅意味著起重機、混凝土攪拌機、路面機械等其他品類工程機械産品在未來將隨之陸續回暖,更釋放出實體經濟需求穩中向好的積極信號。比如,我們發現,隨著農村自身建設需求的增多,農村地區小型挖掘機需求也增長迅速,越來越多的施工方更願意用小型挖掘機來替代傳統的人工作業,彌補勞動力轉移留下的空白。”袁躍説。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變化是,4月1日起,中國製造業等行業增值稅稅率將由16%降至13%,交通運輸和建築等行業增值稅稅率將由10%降至9%。在分析人士看來,這無疑也將有助於提振各領域內需,促進實體經濟進一步回暖。

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周民良告訴本報記者,挖掘機雖然只是一個細分行業,卻牽涉到建築、鐵路、公路、礦山等諸多重大投資和消費領域的需求,是觀察宏觀經濟走勢的一扇獨特窗口。“從國內來看,目前中國各地都在積極尋求基礎設施建設對於穩增長、調結構的作用;從國際來看,‘一帶一路’相關國家自身經濟增長較快以及加強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也都産生了大量的資源開採和建設施工需求。”周民良預計,隨著減稅降費措施的落實,國內實體經濟供需兩端的良性循環有望進一步加強。記者 王俊嶺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祁培育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回到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