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國務院:新建小區要按規定配建健身設施,支持線上運動平臺發展帶動常態化疫情防控下居家健身

2020-09-24 19:32 來源: 每日經濟新聞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日常生活中,不少人都有想健身卻找不到合適運動場地的苦惱,而這種情況有望得到改觀。

9月23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加強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建設的措施,促進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會議指出,順應群眾需求,加強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建設,既能增強人民體質,也有利於撬動健康産業發展和消費擴大。

新建居住小區要按規定配建健身設施

《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指出,我國城鄉居民經常參加體育鍛鍊的比例為33.9%,缺乏身體活動成為慢性病發生的主要原因之一。正因如此,全民健身行動成為健康中國行動的重大行動之一。

提倡全民健身,就需要對健身場地設施提出要求。事實上,國內的體育配套嚴重缺乏。

正是由於這樣的現狀,全民健身行動提出:到2022年和2030年,學校體育場地設施開放率超過70%和90%;人均體育場地面積分別達到1.9平方米及以上和2.3平方米及以上;城市慢跑步行道綠道的人均長度持續提升;農村行政村體育設施覆蓋率基本實現全覆蓋。

中視輝煌(北京)國際體育傳媒有限公司總經理張金偉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除了健身場地設施不足以外,健身場地分佈也不是很合理,各種大型場館建得不少,但大部分都處於閒置狀態,總體而言市場化程度不算高,沒有得到合理的運營,造成極大的資源浪費。

而另一方面,小區的健身場地相對較少,即使有利用率也不高。再加上缺少全民健身人才,除了參與馬拉松的人多一些之外,其他運動的全民普及率相對比較低。

對於這些問題,本次國務院常務會議也提出了針對性措施。

會議確定,一是重點建設好群眾身邊的健身設施。各地要制定公佈可用於建設健身設施的用地、建築目錄,盤活空閒地、邊角地等資源,規劃建設貼近社區、方便可達、面向公眾開放的多功能運動場、體育公園、健身步道、球場等。

二是簡化健身設施建設審批,新建居住小區要按規定配建健身設施,並與住宅同步規劃、建設和交付;既有小區要結合老舊小區改造,統籌建設健身設施。

首都體育學院校長鐘秉樞曾表示,提供公共服務要重在建設群眾身邊的健身場所。既要增加場地的數量,還要儘量做到“一場多能”。“公共資源有限,特別是小區的公共資源有限,這種情況下場地一定要是多功能、多元化的,而不是一場專用。”

支持社會力量參與體育場地建設

本次國務院常務會議還要求,要加強政策協同,支持社會力量參與。各地可在符合相關規劃前提下,以租賃方式向社會力量供地,健身設施建成開放達到約定條件和年限後可協議出讓。充分挖潛利用城市公共體育健身設施,推動進一步向社會開放。培育社會體育指導專業人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髮現,鼓勵引導社會力量參與體育場地建設是國家的一貫措施。

2017年9月,國家體育總局和浙江省政府簽署了《關於聯合在溫州市開展社會力量辦體育試點的框架協議》,全國唯一的社會力量辦體育試點正式落戶溫州。鼓勵社會力量投資建設與運營體育場所是試點的重要任務之一。

目前,社會力量投資建設與運營體育場所在溫州已有一定的發展基礎,但當前還面臨要素制約多、審批程序不清晰等問題。在這種背景下,溫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近日印發《關於鼓勵社會力量投資建設與運營體育場所的意見》。

《意見》從加大體育用地供給、完善非體育用地使用辦法、提高體育場所使用效率、激發社會力量活力、建立健全議事協調機制五方面提出對社會力量投資建設與運營體育場所的支持措施,以此發揮政府和社會兩方面積極性,推進體育場地設施建設,提升體育場館運營效率。

國務院常務會議還指出,要推進“互聯網+健身”,豐富線上線下結合的全民體育活動,支持線上運動平臺發展,帶動常態化疫情防控下居家健身和網絡賽事活動,拉動相關消費。

在張金偉看來,“互聯網+健身”是個很好的概念,他認為“互聯網+健身”要從産業角度來整合相關資源,把大眾運動的積極性調動起來,讓運動與每個人的利益息息相關,讓運動成為生活方式和社交方式,這樣才能促進消費。(記者 張蕊)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黃頔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