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應新常態謀劃“十三五”氣象改革發展
——中國氣象局黨組書記、局長鄭國光答學習時報記者問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10-21 10:55 來源: 氣象局網站
【字體: 打印本頁

氣象改革發展面臨的形勢與挑戰

  記者:改革是堅持和發展中國氣象事業必由之路,是實現氣象現代化的必由之路。謀劃和推動“十三五”氣象改革發展,要求高、任務重、責任大。請您談談,怎樣才能使氣象改革務實功,得實效?

  鄭國光:要把這項工作落實好,首要的任務是明大勢、看大局,把當前氣象改革面臨的形勢與挑戰搞明白,進一步解放思想,保持戰略定力,立足優勢、科學謀劃、積極作為。

  展望“十三五”時期,氣象改革發展將展現出新的特點。一是全面發展,即全面推進氣象現代化、全面深化氣象改革、全面推進氣象法治建設、全面加強氣象部門黨的建設,實現氣象業務現代化、氣象服務社會化、氣象工作法治化。二是創新發展,即創新發展理念、轉變發展方式,創新服務方式、創新管理方式,真正走出一條高質量、高效益、可持續的氣象現代化道路。三是開放發展,即深化合作、擴大開放、共享資源、共同發力,實施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提高開放型氣象業務、服務、管理水平,以擴大開放促進深化氣象改革,以深化改革促進擴大氣象開放,為氣象發展注入新動力、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間。四是協調發展,即統籌協調區域氣象事業發展,統籌協調東、中、西部氣象事業發展,統籌協調各層級、各業務、業務與服務、業務與管理等發展,更加重視基層氣象現代化建設,更加重視西藏及四省藏區、新疆等民族和邊遠地區的氣象事業發展,實現全國氣象事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現在距2020年基本實現氣象現代化還有最後5年,任務很艱巨。我們有信心、有能力到2020年基本實現氣象現代化,但也要清醒地看到,當前氣象服務能力與日益增長的社會需求和要求不適應依然是氣象事業發展的最根本矛盾,氣象預測預報準確率和精細化水平依然不能滿足社會需求,氣象軟實力不強,自主創新能力和科技支撐氣象業務服務的能力明顯不足,氣象核心科技水平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依然很大,思想觀念與體制機制、隊伍整體素質不適應氣象現代化等問題依然突出,全面推進氣象現代化的挑戰和壓力依然很大。

  面對極端天氣氣候災害頻發重發的形勢,進一步提升氣象服務能力,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挑戰和壓力很大。“十三五”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廣大人民群眾追求的生活品質和幸福指數越來越高,對藍天綠水、健康身心、安全福祉的保障需求越來越迫切。可以預見,氣象防災減災、應對氣候變化、保障氣候安全、推進綠色發展等要求也將越來越高,進一步提升氣象服務保障能力的挑戰和壓力很大。如果我們不能勇於面對這些挑戰和壓力、提升氣象保障服務能力和水平,氣象工作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的職能、作用和地位就會被弱化。

  面對國際氣象科技快速發展的態勢,加快提升我國氣象核心技術水平、實現世界先進水平的氣象現代化的挑戰和壓力很大。當今科技進步日新月異,創新已成為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標誌。發達國家氣象部門憑藉已有的雄厚技術積累與固有優勢,充分利用新技術,氣象業務理念發生了深刻變化,氣象業務核心技術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其成果和産品已經向全世界全面滲透,對許多國家氣象業務服務産生了巨大的甚至是致命的衝擊。如日本發射的氣象衛星擁有美國研發的最先進的衛星技術,韓國氣象衛星的質量也很好。核心業務技術不強、科技支撐機制不暢,發達國家對我們的高技術封鎖短期內還難以破除,“借槍打鳥”的氣象業務依舊,氣象科技實力不強、自主創新能力不強是我們實現氣象現代化的最大“短板”。到2020年要建成整體水平與同期世界先進水平相近的氣象現代化體系,挑戰、壓力很大,任務很重。如何抓住機遇,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大力實施國家氣象科技創新工程,實現氣象業務核心技術的突破,充分利用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智慧化技術等,大力推進氣象信息化,加快發展智慧氣象,打造更加智慧高效精準的現代氣象業務體系,提供更加及時普惠智慧的氣象服務,挑戰、壓力很大,任務很重。培養能擔負起氣象現代化重任的高層次領軍人才,提高隊伍整體素質,適應氣象現代化要求,挑戰、壓力很大,任務很重。

  面對國家全面深化改革的態勢,進一步解放思想,全面深化氣象改革,創新體制機制的挑戰和壓力很大。隨著國家各項改革的深入推進和改革舉措的密集出臺,全面深化改革進入了深水區、攻堅期。全面深化氣象改革也面臨著深層次利益格局和體制格局的調整。氣象部門雙重領導管理體制下的經費來源與人員身份多元化越來越不適應國家改革的大形勢;中央和地方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的確定,對堅持和完善氣象部門雙重領導管理體制和雙重計劃財務體制提出了新問題;市場化進程的加快和服務市場的開放,對氣象部門在氣象服務提供中的主體作用,以及開放氣象服務市場和加強市場監管提出了新挑戰;統籌設計和有效落實各項改革舉措,突破體制機制障礙,激發內生動力,主動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又要保持部門穩定,鞏固和加強氣象部門在氣象基本業務和公共氣象服務中的主體地位,等等,已經成為我們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必須面對的重大課題和挑戰。

  面對到2020年全國基本實現氣象現代化的衝刺形勢,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協同推進、提質增效的挑戰和壓力很大。全國基本實現氣象現代化到了最關鍵的階段。然而,氣象信息化、集約化、標準化水平還不高,上下發展、區域發展不平衡,各業務之間不協調等問題還仍然存在,氣象科技整體水平還不高,人才和隊伍還不適應,事業發展過於依賴規模、硬體、投入的局面仍然存在,發展質量和效益亟待提高。這都是我們必須面對的現實問題和嚴峻挑戰。

  應對挑戰和壓力的關鍵之舉

  記者:“十三五”氣象事業發展面臨各種挑戰和壓力,需要解決的問題很多,要想在推動氣象改革發展的全局性工作上取得實質突破和進展,既需要問題導向,還要有目標導向。為此,我們要採取哪些舉措來應對?

  鄭國光:關鍵是我們要善於發現和利用好國家全面深化改革、經濟結構轉型升級、治理體系完善、新型國家戰略實施,以及科技進步帶來的良好機遇,變壓力為動力,變挑戰為機遇,全面發展、創新發展、開放發展、協調發展。

  一是緊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機遇,加快提升氣象服務保障能力。“十三五”時期,我國發展水平將再上新臺階,服務業將成為我國主導型産業,城鄉經濟社會結構將發生深刻變化,互聯網經濟快速發展,國家“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等三大戰略的實施,將對公共服務、社會治理、城市管理、法治建設等提出更多更高的需求。這是拓展氣象服務領域、提升氣象服務效益、促進區域氣象事業協調發展的新空間,也是氣象事業發展的保障所在、動力所在、潛力所在。我們一定要牢牢抓住機遇,開放發展、協調發展,著力提升氣象保障服務能力,推動氣象事業再上新臺階。

  二是緊抓全面深化改革的機遇,加快形成有利於全面推進氣象現代化的體制機制。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央就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目標和全面推進法治建設,不斷推出改革措施,對氣象服務體制、氣象業務科技體制和氣象管理體制帶來深刻影響。長遠來看,這些改革將促進國家行政管理體制更加合理高效,事權與責任體系更加清晰協調,依法治國和建設服務型政府更好推進。這些改革也為氣象改革發展帶來了新機遇,例如,對解決困擾了我們多年的事業經費不足、事權與支出責任不匹配、體制機制不順等問題有可能是個機遇。因此,我們要緊緊抓住全面深化改革新機遇,認真謀劃破解體制難題、制度難題、發展難題的新舉措,加快形成有利於全面推進氣象現代化的體制機制。

  三是緊抓當前科學技術快速進步的機遇,加快提升氣象現代化的質量和效益。當前,科學技術突飛猛進,信息化步伐明顯加快,其中蘊藏著經濟發展與社會變革的巨大動力。國家“互聯網+”、“中國製造2025”等一系列重大政策舉措,蘊藏著推動科技第一生産力的巨大潛能。國務院剛剛印發的《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提出2018年底前建成國家政府數據統一開放平臺,率先在科技、氣象、海洋等重要領域實現公共數據資源合理適度向社會開放,帶動社會公眾開展大數據增值性、公益性開發和創新應用,充分釋放數據紅利,激發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力。這對於釋放氣象服務消費潛力、激發個性化多樣化潛在消費需求、拉動氣象服務産品供給、提升氣象服務質量,無疑是新機遇、新動力和新潛力。因此,我們一定要主動適應和及時跟上科技發展的新潮流,以全球視野、發展眼光去謀劃和推進“十三五”氣象改革發展,力爭在氣象核心業務技術水平、提升國際氣象競爭力上取得新突破。

  氣象改革發展的總體思路與目標

  記者:您曾經強調,“十三五”氣象事業發展的總體目標必須要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緊密銜接起來。氣象改革的目標要與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標銜接起來。請您介紹一下具備這樣一個鮮明特點的氣象改革,其總體思路與目標是什麼?

  鄭國光:概括地説,創新發展理念是我們謀劃“十三五”氣象改革發展的重點。推動“十三五”氣象改革發展,就是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緊貼經濟發展新常態,緊跟科技發展新步伐,堅持公共氣象發展方向,以人為本,服務民生、促進生産、支撐決策;堅持氣象現代化這條主線,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強化科技引領,發展智慧氣象;堅持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科學發展、協調發展;堅持改革開放,加快構建新型氣象事業發展體制機制,依法發展、開放發展,為到2020年全國基本實現氣象現代化、更好地服務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努力奮鬥。

  堅持公共氣象發展方向,認真貫徹落實李克強總理“圍繞公共氣象發展方向,創新工作機制,發揮職能作用,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認真履行公共氣象服務基本職能,不斷增強公共氣象服務能力,把切實保障經濟社會發展需求、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生産生活需要,作為謀劃氣象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堅持面向民生、面向生産、面向決策,做好各項氣象服務,加快構建中國特色現代氣象服務體系,著力提升氣象服務民生、促進生産、支撐決策的能力和水平,把服務國家重大戰略、氣象防災減災、應對氣候變化作為戰略重點;堅持主業意識,集中氣象部門的資源和力量大力發展公共氣象,切實履行好《氣象法》和國務院賦予氣象部門的基本氣象業務、服務、管理的職能;堅持發展安全氣象,高度重視氣候安全,為保障國家公共安全、軍事安全、國土安全、生態安全、環境安全、能源安全、食物安全、空間安全、水資源安全、公共衛生安全、人民生命財産安全等,提供全方位的天氣氣候服務,更好地發揮氣象事業對國家安全、社會進步重要的基礎性作用;堅持和完善雙重計劃財務體制,堅持政府在發展氣象事業上的主體地位,加大國家公共財政氣象投入力度,提高公共財政保障氣象事業發展的能力和水平。

  堅持全面推進氣象現代化主線不動搖,把全面推進氣象現代化作為“十三五”中心任務,作為提高氣象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能力的基礎,作為提高氣象綜合實力的舉措,把氣象現代化引入到大力推進氣象業務現代化、氣象服務社會化、氣象工作法治化同步發展的新階段。堅持氣象業務現代化的核心地位不動搖,大力提升氣象核心業務能力和預報預測精準化水平。大力推進氣象服務社會化,充分調動社會資源和社會力量,加快培育氣象服務市場,實現氣象服務多元化、個性化發展。不斷深化氣象改革,推進氣象工作法治化,加快完善有利於全面推進氣象現代化的體制機制法制。

  堅持以提高發展的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加快轉變氣象發展方式,促進發展方式主要由規模、硬體、投入為主向系統集成和成果應用並重的質量效益型轉變,氣象業務結構向分工更合理、結構更優化、資源更互動、運行更集約的現代氣象業務轉變,氣象發展動力向依靠科技進步、隊伍素質提高和管理創新轉變。統籌協調區域氣象事業發展,統籌協調東、中、西部氣象事業發展,統籌協調各層級、各業務、業務與服務、業務與管理等發展,更加重視推進基層氣象現代化。

  堅持以深化改革加快完善適應氣象現代化的體制機制,把全面推進氣象現代化作為氣象事業發展的中心任務,把全面深化氣象改革作為基本動力,把全面推進氣象法治建設作為基本保障,把全面加強氣象部門黨的建設作為政治和組織保證,統籌兼顧、協調推進氣象改革發展重點任務,形成攻堅合力。圍繞氣象服務保障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總目標,加快完善適應氣象現代化的體制機制,進一步轉變公共氣象服務職能,為氣象事業發展提供持續動力。深化全方位對外開放,妥善應對事業發展外部環境變化,推動合作共贏、開放發展。

責任編輯: 張倩倩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