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來明:堅持深化改革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12-01 10:56 來源: 中國發展觀察
【字體: 打印本頁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提出了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鬥目標、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必須遵循的六項原則,其中一項原則就是堅持深化改革。發展是目標,改革是動力。沒有改革,就沒有發展。人類社會發展歷史就是一部不斷改革創新的歷史。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對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部署,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對今後五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部署。這是兩個緊密聯絡、相輔相成的部署,經濟社會發展要靠全面深化改革來推動,全面深化改革的成效要以經濟社會發展的成果來體現、來檢驗。我們要深刻認識全面深化改革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推動作用,堅定不移推進各領域改革,通過深化改革不斷開拓發展新境界。

一、堅持深化改革是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的內在要求

眾所週知,我國改革是從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起航的。在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改革持續推進了30多年,推動中國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2013年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戰略決策,標誌著我國改革邁上新的歷史起點、進入新的歷史階段,表明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開放的政治意志。

更為重要的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毫不動搖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勇於實踐、善於創新,深化對共産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形成一系列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為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深化改革開放、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提供了科學理論指導和行動指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就是一個極為重大的理論和戰略創新成果,集中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治國理政的總思路、總綱領、總方略。今後五年,我們能不能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就要看我們能不能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正是從這樣的戰略高度出發,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把堅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佈局確定為“十三五”時期我國發展的指導思想的重要內容。

實現今後五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必須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必須十分清楚地認識到,這是一個整體性佈局。在這個佈局中,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奮鬥目標,全面深化改革是發展動力,全面依法治國是制度保障,全面從嚴治黨是政治保證,四者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關係。講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就是每個方面都要推進,一個方面也不能少,不僅不能少,而且要相互聯絡、相互照應、相得益彰。沒有全面深化改革,經濟社會發展就缺乏動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就建設不起來,黨的建設也得不到加強和改進。我們堅持深化改革,就必須把握好“四個全面”戰略佈局,按照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總目標,以經濟體制改革為重點,加快完善各方面體制機制,破除一切不利於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為發展提供持續動力。

二、堅持深化改革是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必然要求

改革沒有完成時,只有進行時。因為發展沒有止境,發展必須依靠改革源源不斷地提供動力,發展過程中層出不窮的問題必須靠不斷深化改革來解決。鄧小平同志早在1985年就明確指出:“改革的意義,是為下一個十年和下世紀的前五十年奠定良好的持續發展的基礎。沒有改革就沒有今後的持續發展。所以,改革不只是看三年五年,而是要看二十年,要看下世紀的前五十年。這件事必須堅決幹下去。”講的就是改革的長期性和改革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必要性。

當前,我們的改革到了一個新的歷史關頭。習近平總書記講得十分透徹:“中國改革經過30多年,已進入深水區,可以説,容易的、皆大歡喜的改革已經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既講了改革的長期性,又講了改革的艱巨性。改革和發展一樣如同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正是著眼于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突出問題,繼續有力推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歷史進程,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作出了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對今後一個時期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生態文明體制和黨的建設制度等方面的改革作出全面部署。把這些部署貫徹落實好,是推動包括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在內的中國各項事業發展的關鍵。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建議》是一個發展文件,同樣也是一個改革文件,因為它從頭到尾貫穿著深化改革的精神,是一個以問題為導向、以依靠深化改革解決經濟社會發展問題為主題的文件。這既體現在把堅持深化改革確定為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必須遵循的原則之一上,又體現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目標內容上、發展理念創新上和推動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和黨領導經濟社會發展的具體改革措施上。

必須深刻認識到,我們搞改革、搞全面深化改革,不是為改革而改革、為深化改革而深化改革,而是唯有改革、唯有深化改革才能推動發展。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應對當前我國發展面臨的一系列矛盾和挑戰,關鍵在於全面深化改革。”我國發展走到今天,發展和改革高度融合,發展前進一步就需要改革前進一步,改革不斷前進也能為發展提供強勁動力。因此,在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過程中,要發揮改革的突破性和先導性作用,增強改革創新精神,提高改革行動能力,依靠改革為科學發展提供持續動力。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向全黨全國人民擺出了當前我國發展面臨的問題,這就是:發展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仍然突出,主要是發展方式粗放,創新能力不強,部分行業産能過剩嚴重,企業效益下滑,重大安全事故頻發;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資源約束趨緊,生態環境惡化趨勢尚未得到根本扭轉;基本公共服務供給不足,收入差距較大,人口老齡化加快,消除貧困任務艱巨;人們文明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有待提高;法治建設有待加強;領導幹部思想作風和能力水平有待提高,黨員、幹部先鋒模範作用有待強化。要解決好這些問題,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就必須確立起全面深化改革的思路、運用好全面深化改革的舉措。這既是成功的歷史經驗,更是現實的迫切需要。

三、以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總目標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深化改革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做出的重大戰略決策,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做出的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重大戰略決策、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對“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的戰略部署在深化改革上都堅持、豐富、發展了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確定,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的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這一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個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的具體化。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的目標要求一共有五項,其中一項就是“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具體要求就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取得重大進展,各領域基礎性制度體系基本形成。人民民主更加健全,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明顯提高。人權得到切實保障,産權得到有效保護。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基本形成。中國特色現代軍事體系更加完善。黨的建設制度化水平顯著提高。”這同樣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個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的展開。

正是考慮到經濟社會發展領域的深化改革必須牢牢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建議》在闡述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必須遵循的原則之一“堅持深化改革”時,強調“改革是發展的強大動力。必須按照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總目標,健全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的制度體系,以經濟體制改革為重點,加快完善各方面體制機制,破除一切不利於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為發展提供持續動力”。我們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建議》關於堅持深化改革的精神,要抓住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個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把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四中全會、五中全會關於深化改革的部署統籌起來貫徹落實,緊緊扭住經濟體制改革這個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突出抓好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加快形成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體制機制和發展方式”和“構建發展新體制”的貫徹落實,為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提供重要制度保障。

責任編輯: 白宛松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