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 著力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6-01-11 10:29 來源: 中國經濟時報
【字體: 打印本頁


“‘十三五’時期是中國對外開放非常關鍵的一個調整期,國際、國內的情況都發生著深刻的改變,中國的對外開放面臨著‘三期疊加’,即世界經濟處在深度調整期;全球經濟治理變革和新一輪的經貿規則構造期;中國的對外經濟關係,特別是中國的比較優勢的深刻轉換期。”1月10日,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國強在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指導、中國經濟時報社主辦的第七屆中國經濟前瞻論壇上發表致辭時表示。

在如此複雜的國際、國內環境下,中國的對外開放需要做哪些調整?隆國強講了三點意見:

首先,要深刻地認識中國競爭力升級的重要性與緊迫性。過去30多年,中國在全球分工中的地位實現了一個大的跨越,即實現了從過去主要依賴初級商品在全球的競爭跨越到以製成品為主要的競爭。在1985年時,中國的出口領域50.5%的産品還是初級商品,大宗商品包括資源、能源、大宗的農産品等等。到了今天,中國的出口領域95%産品是製成品。但與此同時,在95%的製成品中,儘管海關統計數據顯示,其中有30%的出口是高新技術産品,而實際上絕大部分是勞動密集型的産品。只是因為全球分工的深化,形成了全球生産價值鏈,所以我國大量的出口高新技術産品,比如電子産品,但是像iPhone這類高新技術産品在中國的增值環節依然是勞動密集的環節。

隆國強指出,隨著我國比較優勢的變化,我們發現,中國參與全球競爭的優勢不得不進一步升級。在改革開放之初,支撐我國勞動密集型産品的低成本勞動力價格,當時的人均GDP約為148美元,而如今該數值已達7000多美元。與上世紀90年代初比,中國的藍領階層工人的工資是我國周邊東南亞國家的三分之一左右,而時至今日我國該階層工人工資已是其三倍。多年來,我們靠不斷地提高勞動生産效率,來保持勞動密集型産品的國際競爭力。但是,如果再往前看,勞動密集型産品的競爭力面臨著非常嚴峻的挑戰。在這個時期,人口的數量紅利基本上已消耗殆盡。因此,需要我們儘快實現國際競爭力的升級。也就是,需要實現我國的國際競爭力從勞動密集型産業、勞動密集型的增值環節,向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産業轉移,從而實現升級。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家調查系統的最新調查結果顯示,確實産能過剩是非常突出的矛盾,但是並不是所有行業都面臨同樣的産能過剩問題。産業間的分化非常清晰,産能過剩矛盾較突出的主要有兩類産業:一類是競爭力受到嚴峻挑戰的勞動密集型産業,比如紡織服裝,其正受到來自其他發展中國家的嚴重競爭及外需不足等方面的影響;另一類是近年來主要面向國內市場的資本、技術密集型産業,包括鋼鐵、水泥、平板玻璃、工程設備等等。産能過剩從根本上來説是源於競爭力的不足,這也是為什麼中央説去産能的重點是要鼓勵重組,實際上就是把這些生産要素,集中到更有效率的企業中去,通過提升這些産業的國際競爭力,來化解産能過剩的矛盾。

“如果我們不提高自身的國際競爭力,那麼,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將成為一句空話。所以,我們必須從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必須從為中國經濟‘新常態’尋求新動力的高度,來認識中國國際競爭力升級的重要意義。留給我們的時間非常有限,我們必須要認識到其緊迫性。”隆國強説。

其次,要打造我國參與國際競爭的新優勢,需要牢牢地把握好戰略機遇期。眼下,我國面臨如此多的外部與內部的挑戰,為何中央還明確指出“我們面臨著大有可為的戰略機遇期”呢?與以往相比,戰略機遇期的內涵與挑戰發生了改變。在此新環境下,我國將面臨哪些新機遇,在他看來,新機遇體現在“引進來”與“走出去”兩方面。在“引進來”方面,高端産業與人才正加速向中國匯聚。2014年,中國成為吸收外資最多的國家。

同時,在吸收的外資中,其結構發生了較大變化,服務業的比重超過了製造業,且製造業中更多的是高端製造業與先進製造業。從“走出去”的視角來看,我們也面臨很多新機遇,比如危機帶來海外低成本並購的機遇,通過海外低成本並購,中國企業可以在全球範圍內整合資源,可以獲得先進的技術、獲得研發能力、獲得國際品牌和國際銷售的渠道,加速提升中國企業的國際競爭力。

隆國強説,隨著我國經濟規模的不斷擴大,國際影響力也在大幅度提升,我國可以通過發揮自身的影響力創造新機遇。“一帶一路”戰略就是我國主動提出倡議來創造良好外部發展機遇的典範。同時,我們也要認識到,國際影響力是一把雙刃劍,運用得好會創造機遇,運用得不好便會帶來挑戰。因此,中國要進一步增強自身的軟實力,運用好已經壯大的硬實力。

第三,打造中國參與國際競爭的新優勢要有體制保障,要從競爭力升級的實際出發,進一步加快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眾所週知,生産力決定生産關係,經濟體制要服務於生産力的發展,超越發展階段的經濟體制不可能發揮它應有的作用。所以,新階段的中國改革和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也要從當前的發展階段出發,根據中國參與全球分工升級的現實條件和目標來設計。十八屆三中全會制定的關於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總體設計,明確要求在2020年之前完成構建基於現階段的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隆國強指出,在“引進來”方面,要進一步改善中國的投資環境,營造出法制化的、高效的、透明的營商環境。上海自貿試驗區和去年批准建立的三個自貿試驗區都已經在開展試點。與此同時,我國也在對外國投資進一步擴大開放。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要對包括養老、育幼、審計、會計、建築設計、物流、電商等行業加快對外開放。服務業是我國新一輪對外開放的重點,高端製造業也同樣需要進一步對外開放。

我們將對外商實行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的管理新體制,這對政府管理的理念、管理的體制、管理的運作等方面都提出了很多新要求。

在“走出去”方面,我國也需要進行大量的改革。在過去的一段時間裏,政府曾對對外投資進行嚴格的限制,到後來變為逐漸放鬆。隨著我國崛起成為世界第三大對外投資國,我國的企業需要在全球更加順暢地配置資源。因此,政府相關部門要進一步精簡對外投資的審批、管理,更要加強企業對外投資的服務和保護。在此過程中,要把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和對外開放的戰略相結合,用深化改革構造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來保障中國打造參與全球競爭的新優勢。(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隆國強)(記者 張倪 孟慶一)

責任編輯: 張倩倩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