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偉:信息化影響力尚未完全呈現 有助經濟優化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6-01-25 09:20 來源: 中國新聞網
【字體: 打印本頁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李偉23日“信息化促進中國經濟轉型升級”論壇上發表演講。

在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以物聯網、雲計算、移動互聯網以及大數據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正在發生深刻的變革,從方方面面影響著我們的經濟生活。今日,“信息化促進中國經濟轉型升級”論壇在北京舉辦,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李偉在會上談到,信息化發展日新月異,其難以預測的影響力還未完全呈現,信息化技術的廣泛運用,有助於我國國民經濟的優化,促進資源要素的合理配置。

對於我國發展信息化的影響,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編發的《信息化促進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戰略與政策選擇》報告中提到,對我國而言,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把握好信息化推動經濟轉型升級的機遇,不僅可以為經濟發展提供新動力,還可能實現針對發達國家的“彎道超車”,具有十分重大的戰略意義。

上述報告還指出,從“硬環境”來看,我國在信息領域核心技術設備方面與國際水平差距明顯,信息安全形勢嚴峻,信息化基礎設施發展相對滯後,“提速降費”等問題亟待解決。從“軟環境”來看,創新導向的金融服務體系尚不完善,我國大部分成功的互聯網企業如百度、阿裏巴巴、騰訊,均在境外資本市場上市且外國投資者佔據相當比例股份,適應“互聯網+”發展所需要的相關制度亟待建立,特別是信息化治理環境有待完善。

李偉也在會上提到,如今信息化發展日新月異,對於人類發展難以預測的影響遠未完全呈現,對中國經濟轉型的作用也尚未被認識。發揮信息化的關鍵作用,推動經濟轉型升級有許多課題需要深入研究,比如説如何防止信息資源的壟斷對市場競爭造成的危害,如何防止大數據運用對公民財産和隱私的傷害,如何防止監管滯後與信息化的發展影響經濟運行的穩定和安全等。

在李偉看來,要發揮信息化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作用,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第一,運用信息化,優化國民經濟管理,提高資産配置效益。我們實施的“互聯網+”戰略,要注意三方面的內容,一是要研究大數據的管理條例,對數據的採集、歸集和使用做出明確規定。二要整合政府和企業的數據資源,建立社會數據資源的共享數據庫,提升數據資源的經濟社會效益。三要結合國情,提高大數據分析運用能力,及時準確預判經濟社會發展的趨勢,提高宏觀調控的精確度。

第二,運用信息化,優化城市治理,提高各類城市資源的使用效率。需要朝著以下四點努力,一是加大智慧城市的建設,我國目前已有北京、南京等多個城市正在建設智慧城市,科學運用大數據改善城市規劃、道路管理,優化城市生産、生活、生態空間。二是大力發展智慧交通,提高精細化交通管理水平,提升交通資源的運用效率。三要建立智慧能源,更好的對接能源生産和消費,四是鼓勵和規範閒置資源的共享,比如汽車、住房方面,促進分享平臺的建設運營,引導分享經濟健康發展。

第三,運用信息化,優化産業結構,提升産業國際競爭力。在經濟“新常態”下,我國傳統産業優勢趨弱,不僅需要改造傳統産業發展壯大新産業,培育新業態,形成新的産業競爭優勢,還要提高傳統産業的智慧化水平。一是要利用新一代信息技術改造,優化生産流程,適應勞動力結構和成本變化的大趨勢,積極穩妥的推進智慧物流管理、3D打印技術等在生産中的運用,在提高生産要素的利用效率,提升産品質量的同時,降低單位産品成本。二要大力發展高端數控機床、機器人和高端智慧裝備産業。三要提升互聯網大數據、移動互聯網和電子商務等新業態的發展。

第四,是運用信息化,優化企業管理,提升企業運行效率。一是要提高企業智慧化管理水平,通過信息化的建設,提高企業信息集成能力,打通企業研發設計、生産製造、經營管理、市場營銷等各環節信息通道,實現各個部門之間,集團和分支機構的信息共享。二是企業要充分利用互聯網平臺,按照市場需求進行生産,摒棄此前的標準化、規模化生産方式,向個性化、分散化、定制性轉變。三是要提高市場營銷的效率,開展網絡營銷,及時對銷售數據、客戶數據進行分析,及時根據市場和客戶變化情況調整營銷策略,盡可能的減少庫存,加快資金週轉速度,提高利潤率。

責任編輯: 白宛松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