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發展健康産業,促進健康中國建設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6-01-26 15:14 來源: 中國經濟時報
【字體: 打印本頁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張來明

2013年9月,國務院印發《關於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功能完善、規模適度、覆蓋城鄉的養老服務體系,養老服務産品更加豐富,市場機制不斷完善,養老服務業持續健康發展。2015年7月,國務院發佈的《國務院關於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也明確提出“促進智慧健康養老産業發展”。所有這些無疑都會大大推動健康産業的快速發展。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推進健康中國建設”並作出戰略部署,為我國健康産業的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打開了更加廣闊的前景。

一、從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高度認識發展健康服務業的重大意義

健康是人的最重要的需求,也是人們追求的最主要的生活目標。聯合國人類發展指數有3個衡量指標,健康和人均預期壽命是位列第一的指標。在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的8個具體項目中,有3個是關於人的健康的。這足以顯示出全世界對人的健康的重視程度。

我們國家同樣高度重視人的健康。我們推動發展,最終是服務於人的全面發展,包括全體人民健康素質的提高。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有多方面的具體目標,健康就是其中不可或缺、十分關鍵的一個目標。習近平總書記講,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他還強調,人民身體健康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內涵,是每一個人成長和實現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礎。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的目標要求中,就有人民健康素質明顯提高這一條。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還作出了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重大部署。這反映出黨和政府對保障人民健康的高度重視。推動健康産業的發展,提供豐富的與健康相關的産品與服務,可以有效提升人民的健康素質,改善人民的生活質量。

必須清楚地看到,在人們衣食住行的基本條件得到滿足、人民生活跨越溫飽階段之後,健康日益成為人民所追求的更高生活水平、更高質量的一個重點內容。而且,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和物質條件的不斷改善,人民群眾的健康需求必定會日益增長。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增進人民健康福祉,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的健康需求,既要發展健康事業,也要發展健康産業;既要完善保障和促進健康的制度安排,也要強化保障和支撐健康的物質技術基礎;既要政府出力,也要市場使勁。發展健康産業,無疑是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和全面小康社會建設的必由之路。

二、發展健康産業是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方面

健康産業是與人類健康相關的産業的統稱,涵蓋範圍較廣,至少涉及醫藥産品、保健用品、營養食品、醫療器械、保健器具、休閒健身、健康管理、健康諮詢等多個與人類健康緊密相關的生産和服務領域。不少專家認為,繼蒸汽機、電力、IT技術、新能源之後,生物健康技術突飛猛進,健康産業附加值和發展潛力巨大,已經呈現引領新時期全球經濟的趨勢。比爾·蓋茨在新世紀初曾經將其喻為“未來能超越信息産業的重點産業”。

目前,我國的健康産業發展已經到了一個關鍵階段。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經濟發展的動能開始進入傳統動力衰減和新動力培育的接續階段,健康産業具有覆蓋範圍廣、産業鏈長的特點,直接影響到國民經濟多個行業的發展。從國外健康産業的發展來看,很多發達國家的健康産業已經成長為國民經濟的支柱性産業,對經濟增長具有較強的拉動作用。比如2009年,美國衛生總費用超過2.5萬億美元,佔GDP的17.6%,健康産業增加值佔GDP比重已經超過15%。

還要特別看到,發展健康産業是應對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必然要求。人口老齡化是未來影響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長期性重大問題。

根據權威機構預測,2013—2021年是我國老齡化快速發展階段,年均增加700萬老人;2022—2030年為老齡化急速發展階段,年均增加1260萬老人,接近當前的2倍。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通過的《“十三五”規劃建議》提出“通過購買服務、股權合作等方式支持各類市場主體增加養老服務和産品供給”。推進健康産業發展,滿足老年人的服務與産品需求,是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現實而緊迫的要求。

從近幾年我國健康産業的發展現狀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來看,健康産業將會成為我國新的經濟增長點。實踐證明,中央作出的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決策,是完全正確的,也是十分及時的。之所以正確和及時,一是因為順應了人民群眾的現實需求,二是適應經濟結構調整的需要。而且這兩者是具有內在聯絡的,因為人民群眾的現實需求是市場的生命力所在,也是經濟結構調整的決定性力量。我們講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要見物,更要見人,要準確認識和把握人民群眾的消費需求,及時提供相應的産品和服務。我們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最終要與人民群眾的需求對表,切實解決資源錯配問題,不能是消費者不需要的你還在那裏不斷地加大供給、而消費者需要的你卻提供不出來。現在,我們的産業結構、産能結構出現的就是這樣的問題。所以習近平總書記講,我們看到的需求不足是表面現象,實質上是供給不足,也就是不能及時提供人民群眾消費升級後所提出來的新産品、新服務。因此,中央突出強調要強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就包括要解決好健康産品和服務的供給問題。發展健康産業,無疑是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方面。

三、我國健康産業蘊含著巨大的發展潛力

從國際經驗看,自上世紀下半葉以來,美歐日等發達國家逐步將發展健康産業上升為國家戰略。目前,美國健康産業佔GDP的17.6%,德國和日本分別佔11.3%和10%,成為其支柱産業,是經濟轉型升級的主要動力。據統計,目前我國健康産業增加值僅佔GDP的4%—5%,不僅遠遠落後於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甚至與一些發展中國家相比也有很大差距。從積極的角度看,這種差距意味著我國健康産業的發展前景廣闊。事實也是如此,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市場需求不斷增加的態勢逐漸顯現。隨著老年人口不斷增加、人民收入水平的逐漸提高以及健康意識的日益增強,對健康相關的産品與服務的消費需求必然會不斷增長。據有關機構預測,至2020年,整個健康産業的增加值可以達到10萬億元左右。二是發展的政策環境日趨完善。近幾年,黨和政府十分重視健康産業的發展,2013年9月,國務院發佈《關於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對健康服務業的發展進行明確的規劃與部署,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蓋全生命週期、內涵豐富、結構合理的健康服務業體系,打造一批知名品牌和良性循環的健康服務産業集群,並形成一定的國際競爭力,基本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健康服務需求。三是國內健康産業發展速度逐漸加快,行業發展基礎逐步夯實。通過多個地方的調研來看,各地普遍十分重視健康産業的發展,為促進健康産業的發展提供了很多便利條件,使得近幾年來健康産業得到了快速發展,一些具有競爭力的特色品牌企業開始逐漸出現。

我國健康産業展現出方興未艾的良好勢頭。我們要看到我國健康産業的巨大發展潛力,搞好戰略規劃,完善相關制度安排和政策體系,積極借鑒國際有益經驗,把我國健康産業做大做強,加快推進健康中國建設,不斷增進人民的健康福祉。

責任編輯: 白宛松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