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虎城部長出席“展望十三五”系列報告會並作專題演講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6-04-13 09:49 來源: 商務部網站
【字體: 打印本頁

以“一帶一路”建設為統領 開創對外開放新局面
——高虎城部長出席“展望十三五”系列報告會並作專題演講


2016年4月12日上午九點,由中宣部等六部委聯合主辦的“展望十三五”系列報告會進行第三場,商務部部長高虎城作大會發言,來自社會各界的代表約800人參會聆聽報告。

主持人:同志們,報告會現在開始。經中央領導同志批准,為深入學習宣傳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中宣部、中央直屬機關工委、國家機關工委、教育部、中央京委工作部、北京市委聯合舉辦“展望十三五”系列報告會。邀請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門主要負責同志,深入解讀“十三五”規劃綱要,展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美好前景。今天,我們舉辦第三場報告會,請商務部黨組書記、部長高虎城同志作報告。報告的題目是以“一帶一路”建設為統領,開創對外開放新局面。參加報告會的有在京黨政軍機關幹部,首都各界群眾和高校師生代表約800人,下面讓我們以熱烈掌聲歡迎高虎城同志作報告。

高虎城:同志們,非常高興按照中央的安排出席今天的“展望十三五”系列報告會,就未來五年我國的對外開放同大家做一個交流。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始終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形成了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深度的融入了世界經濟的發展,開放型經濟發展取得巨大成就。“十二五”以來,開放型經濟取得了新的發展和飛躍,我國貨物貿易自2013年成為全球第一大國以來,連續3年保持世界第一的位置。佔全球貿易市場份額比“十一五”末提高了3個百分點;服務貿易過去是我們一個短板,在“十二五”期間保持了快速發展,年均增長14.5%,服務貿易全球排名從“十一五”末的第四位上升至第二位;我國利用外資在“十二五”期間累計達到6331億美元,連續24年位居發展中國家首位;我國對外投資在“十二五”期間年均增長13.1%,中國已經成為位居全球第三的對外投資的大國。我國的國際地位顯著提升,在國際舞臺上的影響力和話語權明顯增強。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不斷擴大對外開放、提高對外開放水平,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是我國發展不斷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寶”。

“十三五”期間,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決勝階段。在我國經濟深度融入世界經濟的大背景下,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把開放發展確定為必須牢固樹立的五大發展理念之一,強調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創造性地提出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大倡議,為新時期我國對外開放作出了頂層設計。未來五年,我們將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以“一帶一路”建設為統領,豐富對外開放內涵,提高對外開放水平,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創造更好的條件。下面,我著重從六個方面給大家做一個介紹和交流。

一、“十三五”時期我國對外開放的國內外環境。從國際看,當今世界和平和發展的時代主題沒有改變,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文化多樣化、社會信息化在深入發展,世界經濟在深度調整中曲折復蘇,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革命蓄勢待發。全球治理體系在發生著深刻的變革,同時,國際金融危機深層次影響在相當長時期依然存在,全球經濟貿易增長乏力,外部環境不穩定不確定因素明顯增多。這個因素既有政治的,也有經濟的,也有我們來自方方面面的,包括地域的不穩定,包括恐怖勢力等等。

世界經濟在深度調整中曲折復蘇。全球經濟進入一種新的“再平衡”狀態,這個“再平衡”步履維艱,增長動能明顯不足,低速增長態勢難以改觀。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測,2015-2020年發達經濟體、新興經濟體潛在增長率分別為1.6%和5.2%,明顯低於2008年金融危機之前的2.3%和8.5%的水平。國際市場需求持續疲軟,全球貿易增速已經連續4年低於世界經濟增速,市場成為各國競相爭奪的稀缺資源。後面會解釋為什麼區域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的安排,這個發展的這麼快,實際上背後一個主要的動因就是市場成為各國競相競爭的稀缺資源。世界經濟格局分化態勢明顯。美國經濟復蘇態勢相對較好,背後的深層次的問題,從美國的大選就可以看得出來。其中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兩極分化。那麼目前推出的一些想不到的候選人,不管最後結果是什麼,反映了傳統的美國中産階級和在近十年來實際收入水平的下降。

歐盟、日本經濟可能長期低迷;我國經濟基本面良好,印度增長潛力較大,俄羅斯、巴西等新興大國未能及時轉變過度依賴能源資源的增長模式,短期難以走出低谷,新興經濟體困難和風險明顯加大。與此同時,看出來為什麼我們的經濟是一枝獨秀,為什麼我們從高速增長到中高速的增長,仍然為全球的經濟發展做出了將25%以上的貢獻。為什麼講我們的經濟韌性強、迴旋餘地大、政策儲備多,就在於此。同時,地緣政治關係複雜變化,中東局勢、烏克蘭危機、歐洲難民、恐怖襲擊等等問題,都會通過各種渠道影響世界經濟發展。這些問題,同志們在研究經濟和開放當中千萬不要忽略了,把它單純的當成一個孤立或者説對其他方面影響不是很大的事件來看。比如説最近在歐洲發生的這個恐怖襲擊,這對經濟影響是非常大的。大家知道這個城市是一個旅遊城市,每年有三千萬的旅遊人口,那麼這個事件發生以後,這個行業和圍繞著這個行業的所有的服務業,在比較長的一個時期面臨很大的困難。與此同時,相關的機構和政府還要在已有的預算上新增預算來加強反恐和防恐的措施。這對經濟影響是很大的,其他方面的問題不展開講了,比如説歐洲的難民潮,後面的影響其實是非常大的。難民潮幾百萬人的話,談何貿易,談何生産?這個背後的一系列問題,都會對全球的經濟産生深刻的影響。大家知道敘利亞打了多少年了?所以當我們看到這些情況的時候,就要想到為什麼這個經濟是這麼一個情況,為什麼全球性的過剩?我們同志們一講,就是中國的這個去産能,三去一降一補。其實石油不也是産能過剩嗎?至少石油的價格長期低迷的一個主要因素還是供大於求。大宗原材料,包括糧食上漲,都與供需關繫緊密相連。當然有其他的因素,都在發生作用,但是經濟的作用是最主要的,供需關係是最主要的。所以大家要看這個,為什麼我講地緣政治的複雜變化,這都使供需關係發生變化。不要一想産能過剩,就是我們的鋼鐵、煤炭,其實我們國家的鋼鐵如果講工業化到了第二個二百年的時候,本世紀中葉的時候,人均的鋼鐵所使用,包括城市建築建材各方面的方方面面,還不足現在發達國家人均的鋼鐵産量。所以呢,這個要相對的看。

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蓄勢待發。大家看,工業機器人、物聯網、雲計算、3D打印、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等前沿技術産業化進程加快。“互聯網+”向服務業和製造業全面滲透,智慧工廠、互聯網金融、分佈式能源、遠程教育和醫療、電子商務等新産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不斷涌現。全球産業鏈、價值鏈、供應鏈加速整合,這個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依託互聯網經濟,它本身就是經濟業態,又是其他經濟業態的工具。國際産業分工和競爭格局正在發生深刻變化,部分産業已由離岸生産轉向近岸或在岸生産,製造業從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的轉移放緩,新興經濟體依靠低勞動力成本比較優勢發展加工型貿易的空間再收窄。因此,主要大國都在紛紛搶佔未來發展的戰略制高點,重塑競爭新優勢。包括在我講的一系列新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蓄勢待發當中的規則的競爭。因為過去我們整個的規則體系是適應當時的新的科技革命尚未成型時候的傳統産業。那麼現在,我指的一系列的變化,其中就牽扯到了一個重要的制度安排和規則當中的話語權問題。比如説大家很敏感的數據移動的問題。幾乎每個行業我講的都可以作為一個專題報告來講。比如美國以工業互聯網為抓手,大力發展先進製造業,力求在革命性技術上率先取新的突破;德國推出“工業4.0”戰略,“工業4.0”李克強總理形象的説,就是工業化+互聯網+信息化,通過利用信息物理融合系統推動製造業向智慧化轉型;日本發佈“機器人新戰略”,以自動化、網絡化重塑工業競爭力;新興經濟體積極推進工業化進程,大力引進外國資本和先進技術設備,努力提升本國製造業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我國提出了“中國製造2025”,我國的産業發展既面臨實現“彎道超車”的歷史性的機遇,也面臨差距被拉大的風險。為什麼我們講彎道超車,我們講的很多的領域起步跟發達國家是同時的,現在的發展狀況在某些領域當中絲毫不比發達國家弱。無論是科技創新,還是市場規模,所以我們完全具備這個彎道超車的能力。因為這可以講,我剛才講的所有的産業和科技的發展,意味著第四次工業革命,也可以叫第四次科技革命,它是一個顛覆性的時期,所以才有規則的重構。只有規則的競爭,才有我們在跟它在同一個起跑線的歷史機遇。

全球經濟治理體系深刻變革。這個就是我講的制度性的安排,多邊貿易體制和區域貿易安排是驅動經濟全球化向前發展的兩個輪子。多邊貿易體制是解決全球貿易問題的主渠道,就是世貿組織和相應的配套的機構,對世界經濟發展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世貿組織多哈回合談判是2001年啟動,當時為什麼叫發展回合,2001年有一個特點,認為全球的危險來自發展的問題,現在依然如此,只是大家解釋不同,但是發展仍然是一個主題。當時世貿組織的主要成員,我們還是屬於看客,還沒有登上表演的舞臺,主要認為發展問題是“911”的根源。這是當時發展,多哈回合各項議題確定的主要動因。那麼現在這些主要推動多哈回合議題談判的主要成員,對形勢的看法發生了變化。他們對這些議題已經沒有興趣了,或者説他從中所得到的利益沒有所期待那麼多了。甚至有些人認為多哈回合的某些議題只會對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有利。最表象的一個提法就是自由貿易到公平貿易。過去我們都是倡導自由貿易,現在有些人不斷的在宣講公平競爭、公平貿易,也就是説我對社會福利的安排,我對勞動者的保護,我對環境的保護力度和投入。兩百多年的工業化就不談這事了,現在你得跟我一樣,這就叫公平貿易。這裡邊使大家有一個認識,為什麼15年談不下去,好像進展非常緩慢,我們要對這個背景有一個了解。這15年確實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是發展仍然是核心的問題。否則,怎麼解釋恐怖分子的問題?怎麼解釋地區動亂的問題?核心問題仍然是一個發展的問題,只是表現的形態不一樣,為什麼有些國家的移民政策是失敗的?它仍然是發展問題。對這一點,我們在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十八大以來,新的外交的思想、理論和戰略要求,一定要有定力,定力來源於對形勢的判斷和對自己的認識。這也是中央要求始終貫徹的其中的導向之一。

15年來,多哈回合雖然一波三折,但也取得了諸多成果,比如2013年巴厘部長級會議達成了《貿易便利化協定》和其它一攬子早期收穫成果,在當前信息發達的時代,如果我們全球貿易便利化按照國際上的標準實行,對全球貿易和商品交易是一個多大的推動。有些智庫認為可以讓全球的成本節省七萬億美元。當然這裡邊有各種因素的疊加和計算,好多成本不是説它用一個數學模型能夠解決的,但是確實是一個非常大的一個進步,而且在這個當中,中國所發揮的作用和我們第一大貿易大國的地位是相稱的,和我們第二大世界經濟體的地位是相稱的。我們是一個參與者,是貢獻者,也是一個建設者。再比如2015年在非洲肯尼亞首都內羅畢首次召開的世貿組織貿易部長會,達成了《內羅畢宣言》和9項部長決定,在全球範圍最終徹底取消了農産品出口補貼。這個中方也是做出了非常大的貢獻。在座的有些同志可能了解這個情況,我們國家在入世的時候就宣佈取消農産品補貼。這是很大的一個舉措。因為農業貿易歷來是被扭曲的。我們的關稅現在8%-12%,在農産品當中,最多的國家有40%多的,個別還有200%的。補貼政策那就更多了。最近大家可能看到牛奶的供應來源渠道比較多了,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歐盟取消了對牛奶的補貼,同時放開了對牛奶生産的配額。它過去是什麼呢?我不讓你生産,每個國家都有一個生産的配額,你生産這麼多,我給你補助多少錢,它現在把這個通通取消了,不補貼了,所以我們最近進口奶源開始多了。這是我跟大家舉一個補貼的例子。過去長期是這麼補貼的,因為補不起,所以用配額來限制,歐盟的成員國根據你的配額來給你補貼。

多哈回合談判的未來難點在於能否繼續按照既有多哈發展授權和框架推進談判。發達國家強調全球經濟貿易形勢已發生變化,應探索推進談判的新思路,納入新議題。發展中成員主張繼續堅持多哈發展授權,優先推進現有框架下的談判,實現發展目標。在內羅畢會議上,各種成果,在這一點上分別表述了。內羅畢會議之後到現在,全球貿易體制陷入一個思考的階段,究竟下一步怎麼走?目前,各方分歧明顯,談判前景仍充滿不確定性。中國將積極呼籲談判各方按照多哈發展授權穩步推進談判,同時也主張在各方取得共識的基礎上,啟動電子商務等一些新議題的多邊討論。因為當時多哈回合起步的時候,很多新業態還沒有出現。包括當時的互聯網還是在一個初步的發展階段。當時我們還叫做計算機革命,後來又叫虛擬經濟等等。現在沒人再談虛擬經濟了,它就是通過一種科技手段實實在在的一种經濟行為。中國作為全球第一大的貨物貿易大國和第二大經濟體,提出了我們的方案。我們的方案就是兩條腿走路,我們在共同一致的基礎之上,確實有新議題要討論,但是不能不解決發展的問題,不能不堅持多哈回合談判。把這個放在一邊,討論所謂的新議題,這是我們不贊成的。所以我們最主要的立場與大多數新興國家和發展中國家觀點是一致的。

區域貿易安排是多邊貿易體制的有益補充,世貿組織經過九輪談判,從戰後到現在,特別是冷戰結束以後,當時有的關貿協定,都納入了世貿組織。近年來在多邊貿易體制的推進比較緩慢的情況下,區域貿易安排蓬勃發展、方興未艾。截至目前,向世界貿易組織通報並生效的區域貿易協定近400個,絕大部分是近10年出現的。我們這幾年做了些什麼?僅十八大以來,大家看到了中瑞自貿協定,中韓自貿協定,中澳自貿協定,中國和東盟的自貿協定升級談判完成。我們跟中韓的自貿協定不僅水平高,而且規模非常大。中韓間的貿易將近三千億美元。中瑞自貿協定開放水平是非常高的,大家現在議論的由美國主導推動的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和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夥伴關係協定(TTIP)。TPP已於今年簽署開放水平高、涵蓋議題多,關稅減讓、服務和投資準入等傳統議題較WTO開放水平高,國有企業、電子商務、勞工標準、環境標準、知識産權等新議題和邊境措施,我們講邊境後,比如説環境標準、勞工標準,這些都是屬於本國自己政策,我們把它習慣上稱為邊境後的措施。推行與美國等發達經濟體國內法相一致或相近的標準,和它的發展水平相一致的,這些內容將深刻影響國際經貿規則走向。

從國內看,我國物質基礎雄厚、人力資本豐富、市場空間廣闊、發展潛力巨大,經濟發展方式加快轉變,新的增長動力正在孕育形成,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這些很多同志都有專門的介紹。我給大家舉幾個比較容易的理解的。一些很中性的研究機構認為中國最具競爭力的領域之一就是人力資源。這就是為什麼現在我們創新走的這麼快,這點是非常了不起的。我們不僅人口多,而且我們受的教育好,受高等教育人多,這是非常大的一個競爭優勢。我們物質雄厚表現在技術上,也表現在整個産業佈局的完整性上。可能我們現在還在中端水平,有的甚至在低端水平,但是最大一個特點就是産業鏈條非常的完整。就拿鋼鐵來説,我們是一個鐵礦石進口的大國,將近50%進口,同時我們也是鐵礦石的生産大國。我們進口石油三億噸,同時自己産量也有兩億七八千萬噸,我們曾經是一個石油凈出口國。我們的優勢就在於産業鏈非常的完整,剛才我講鐵礦石,到現在説老實話,幾乎鋼鐵行業每一個品種都有,而且檔次越來越高。過去我們國家進口最高達8400萬噸鋼鐵,主要是板材和管材。我們現在出口當中就有板材和管材,管材量非常大,這都是這15年之內發生的。打開一個鏈條看都非常的完整。農産品的加工,紡織品,紡織品從種棉到最後的服裝消費品到你的手上。這其中有什麼?種棉花,紡紗、織布、印染、設計、加工整個鏈條。我這邊不想點一些我們的鄰居,或者跟我們一樣人口非常龐大的國家,你看沒有這個。它曾經某一段非常強,這麼長的鏈條是沒有的。我點出這一個方面來,主要是讓大家容易理解。為什麼提出“一帶一路”的戰略,就是因為發展潛力巨大,都是我們潛在的市場。

這就是我們講新的動力沒有改變。大家現在老議論這個海淘,這就是我們在30多年來社會保障體制不斷完善,儲蓄仍在不斷增加,熟知叫“五險一金”,我敢花錢。與此同時,經濟進入新常態之下,我們的人均收入水平仍然高於GDP的增長,所以個人家庭的財富在積累,而且收入比較高的,或者説收入增長比較快的,特別是比較年輕的這一代人,消費觀念也在發生變化。我一會會講到供給側如何結構性改革,滿足這個市場需要的問題。同時,我們要看到發展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仍然突出,經濟發展的顯著特徵就是進入新常態。

經濟增速從高速轉向中高速。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年均增長接近10%,高速增長持續達30多年,在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不要説這麼大的人口國家,工業化國家保持兩位數增長也是沒有歷史的。二戰後以七國集團為代表的發達經濟體,只有日本在上個世紀60年代時經濟增速曾連續十年達到兩位數。但當時日本經濟規模總體較小,與我國目前的經濟規模和所處的國際資源環境不可比擬。現在我們經濟增速6.9%,美國GDP18萬億美元,我們今年將近11萬億,你怎麼個增長法。美國能有3%的增長,相當了不起,我們6.9%,大家還不過癮,6.9%的增長相當於印度尼西亞一年的GDP。當前,我國經濟增速從10%左右的平台下降到7%左右的平臺,既有國際經濟形勢變化和短期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也有由於勞動力、土地等長期供給條件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和資源環境約束加劇,難以支撐大體量經濟的持續高速增長的原因,這也是一個事實。

今年我們宣傳系統經過廣泛的調查,第一個首要關注的十大問題,第一個是空氣質量。我們黨是為人民服務的。總書記講廣大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努力奮鬥的目標。那得和我們的社會實踐社會發展方向,和我們奮鬥目標聯絡在一起。這些都是我講的新常態下的特徵,為什麼在“十三五”當中做出這樣一個規劃。2015年我國勞動人口9.1億人,比2014年末下降487萬人,已經連續4年在下降;流動人口2.47億人,比2014年末減少568萬,首次出現了流動人口減少現象;這是首次改革開放出現的一個情況。沿海部分城市新增建設用地零增長,一些地區生態環境承載能力接近了極限。這都是新常態下的,我們為什麼提出這樣的論斷,一些基本的依據。

經濟結構從增量擴能為主轉向調整存量、做優增量並舉。我國已進入工業化中後期時代,製造業增長放緩並逐步向中高端邁進,服務業發展速度呈加快趨勢。一些傳統産業産能嚴重過剩,如鋼鐵行業産能利用率僅為67%-70%,我們的産能達到11億多噸,但是我們的産量去年將近8億噸。煤炭行業産能利用率68%,全國煤炭總産能為57億噸,而消費總量將近40億噸,産能過剩17.5億噸;此外平板玻璃、水泥産能利用率都沒有超過70%。裝備製造業、戰略性新興産業、高新技術産業發展勢頭日新月異,非常良好,推動整體製造水平由中低端向中高端邁進。第三産業增加值已超過第二産業,2015年佔GDP首次第三産業超過了GDP的50%,達到50.5%。當年佔比在20%、30%的徘徊,當時33%、34%的我們就很高興了。現在發達國家最好的時候是70%多,我們這麼大一個國家,東西南北差異這麼大,去年第三産業首次超過整個經濟總量的50%,這體現我們轉型和發展的一個趨勢。

發展動力從主要依靠資源和低成本勞動力等要素投入轉向創新驅動。我國勞動力素質普遍提升,科技創新能力顯著增強,高儲蓄率積累了充裕資金。跟大家講一個數字,在我們的消費規模不斷擴大、方式不斷豐富多樣的情況下,例如網上,海淘,出境遊,我們國家居民儲備還增加了四萬億。當然我們現在在加緊研究如何使這些資金更好得到有效的一些,更多的産品,更多的投資趨向,對經濟發展做出更多的貢獻,同時為持有人帶來更好的收益。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蓬勃興起,新的增長動力正在積聚。比如,2015年,我國研發經費投入總量達1.4萬億元,僅次於美國。專利申請受理數接近280萬件。當然有些分類,比如説原創性的,基礎性的,有的屬於加工型、使用型的,還有屬於商標型的,各式各樣的專利都有。但是從數量上來説,我們全球第一。據調查,我國64.6萬家規模(限額)以上企業中,有26.6萬家企業開展了創新活動,比重達到41%。就是説企業已經知道不創新是不行了。

總體來看,我國發展仍處於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有條件主動謀劃新的對外開放戰略佈局,這是要靠實力的,同時也要看到面臨著諸多風險和挑戰。這是相輔相成的,一個問題的兩面。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導致落後”,“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走自己的路,必須順應世界大勢”。我們要主動順應經濟全球化新趨勢,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堅定不移地擴大對外開放,更好地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更好地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在開放中增強發展新動能、增添改革新動力、增創競爭新優勢。這是我介紹的第一個問題。

二、充分發揮“一帶一路”建設對新時期對外開放的引領作用。2013年下半年,習近平主席在出訪中亞哈薩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亞時,提出了共建“一帶一路”的重大合作倡議,在哈斯克斯坦提出的絲綢之路經濟帶,在訪問印尼期間提出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一帶一路”的重大倡議,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和許多國家的積極響應。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是新時期我國對外開放和經濟外交的頂層設計。大家記住這句話,這是在五中全會中央在“十三五”規劃《建議》當中提出來的。“十三五”時期是“一帶一路”建設全面實施的關鍵階段。我們要在準確把握“一帶一路” 深刻內涵的基礎上,紮實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引領我國新時期的對外開放,為世界和平發展作出貢獻。我在這裡著重講一下我的學習和理解,跟同志們做一個交流。

“一帶一路”倡議的建設是促進全球發展合作的“中國方案”。“一帶一路”倡議借用古絲綢之路的歷史符號,秉承開放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旨在通過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和民心相通,深化全方位的務實合作,促進全球互利共贏和共同發展,打造更加緊密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為什麼我們講中國方案、中國建議呢,作為全球第二大的經濟體、第一大的貨物貿易大國、第三大的服務貿易大國和第二大的對外投資大國,我們都在前三甲之內。那你對世界的和平和發展這個主題沒有改變,你的倡議是什麼?假如説我們的比例很小的時候,我們的作用也很小,你不需要發聲什麼,現在到了這樣一個位置上,你得有你的建議,你的方案。因為你承擔了很多的責任義務。所以“一帶一路”就是中國促進全球和平發展的中國建議,中國方案。我們有些同志一想,就想到當年一些詩歌,一些歷史,包括一些和周邊國家幾千年往來的一些歷史這個符號,這是對的。當年是什麼?當年就是有了這些交流才沒有戰爭,才會有和平,才會有發展。絲路精神就是這個,絕對不僅僅是一個地域的概念。當年的生産條件就是這麼一個條件,就是駱駝,就是木船,現在是這樣嗎?但是這個精神是沒有改變的。

我們所提倡的“一帶一路”是開放包容的,它不以意識形態、政治制度、發展道路、發展模式、治理方式劃線。當年也是這樣,大家看看西安,大家看看漳州,是“一帶一路”始發地,其實中國很多地方是開放的,你這可能是茶葉,那邊是絲綢,都是在互相交流的。當時我們就是,大家可以看到那個東西都是從那個時候傳進來,那個時候傳出去的,特點就是不以意識形態,當時也有宗教,現在也有。我們都不以這些作為標準和劃界,凡是有意願的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不分域內或者域外,都可以參與進來。為什麼現在這麼多國家,有70多個國家參與,遠遠超出了這個概念。有的國家認為什麼,我是一個積極的參與者,因為最後的貨物到我這了。有的説,我是在中間,這都是在歷史符號當中在秉承這種精神,成為“一帶一路”建設者、貢獻者和受益者。

“一帶一路”不替代現有合作機制,不挑戰現行的國際經濟體系,而是與現有體制互為助力、相互補充,但是有中國的烙印。它是一個兼容並蓄的中國方案和中國倡議。它致力於推動各國擴大相互市場開放和貿易投資便利化。我國發起設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就是為了緩解全球基礎設施融資瓶頸,為國際金融體系提供一個有益補充。為什麼這麼多國家響應?為什麼有那麼多域外國家進來,歐洲、拉美,各大洲都有,並不是挑戰現有的體制,包括現在有的全球一些金融機構也好,發展機構也好,客觀的講,現在都公開的承認是一個有益的平臺,公開願意和亞投行合作。“一帶一路”建設以共商、共建、共享為原則,共商就是集思廣益,加強溝通協商,就是我們講的政策溝通,兼顧各方利益和關切,體現各方智慧和創意;共建就是各施所長,各盡所能,共同參與,充分發揮各方優勢和潛能,持之以恒加以推進;共享就是堅持互利共贏,尋求各方利益契合點和合作最大公約數,共同把我們的利益蛋糕做大,讓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國人民和各國的經濟發展。這個形象的説,參與進來的人,有的是資源富集的國家,我們可以在這個方面合作,有的是基礎設施落後的國家,我們可以在這個方面合作,有的國家比我們強,我們可以向別人學習,不是千篇一律的,這麼多參與者,我經常講,宜商則商、宜工則工、宜學則學。有的就是旅遊,馬爾代夫是旅遊,適合什麼我們就共同發展什麼,但是中國這個倡議,中國的聲音,中國的方案是符合全球的大勢的和平和發展。

經貿合作是“一帶一路”的基礎,政策溝通可以推動各國增進共識、對接發展戰略、加強政策協調,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可以為經貿合作提供更為便捷的通道,金融合作可以為貿易投資提供更有力的融資支持,人文交流可以使各國開放合作夯實民意基礎。總體上看,“一帶一路”順應了世界各國求和平、謀發展、促合作的共同期盼,為各國發揮各自比較優勢、參與全球經濟合作和發展提供了新思路和搭建了新的平臺。目前已有70多個相關國家和國際組織對參與“一帶一路”建設表達了積極態度,而且很多國家在表示研究,深度的研究中國的方案,它的影響是什麼?它會給世界帶來什麼?當然也有這樣那樣的説法,甚至有一段時期説中國的馬歇爾計劃,由此可以看出“一帶一路”充分的體現了深厚的民心基礎和在全球廣泛的親和力、吸引力。

“一帶一路”建設是構建全方位我國開放新格局的總抓手。我國改革開放初期,國家對東部地區給予了特殊的優惠政策,再加上地理區位、發展基礎和要素稟賦的差異,我國內陸沿邊地區的對外開放一直相對落後,對外開放“東快西慢、海強陸弱”的特徵明顯。中西部地區面積佔全國的86%,人口占全國的58%,而進出口貿易僅佔全國的15%,利用外資僅佔16%。“十二五”的初期,我們中西部利用外資佔全國不到10%,貿易當時整個加起來也不到10%,對外直接投資僅佔19%。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加快內陸沿邊地區對外開放,“一帶一路”使我們對外開放的腹地弱和慢的地方,一下變成了開放前沿,加上我們這幾年建設形成的強大的基礎設施。所以現在這個方向發展的非常快。比如説中亞這一帶,比如説南亞這一帶,發展的非常快。積極承接東部産業轉移,促進跨境互聯互通,發展外向型産業集群,形成各有側重的對外開放基地;提升沿海開放水平,發揮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地區對外開放的門戶作用,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經濟區;促進東中西互動開放,推動我國對外開放從沿海、沿江向內陸、沿邊進一步延伸,逐步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開放的全國對外開放新格局。這一點非常重要,包括我們的脫貧攻堅,我們相當一部分的貧困人口,都在老少邊窮地區,有些邊境地區少數人口多,貧困人口多。這都是和我們“十三五”發展的規劃,和我們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四中全會、五中全會的全會精神高度契合。

經過兩年多來各方共同努力,“一帶一路”建設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和早期收穫,積極效應正在逐步顯現。2015年,我國企業對“一帶一路”相關國家直接投資148億美元,增長18.2%;新簽對外承包工程合同額926億美元,增長7.4%。我國與俄羅斯簽署絲綢之路經濟帶與歐亞經濟聯盟對接的聯合聲明,與歐盟就“一帶一路”與歐洲投資計劃對接達成重要共識,與哈薩克斯坦、蒙古、印尼等國也都進行了發展戰略和規劃對接等等,就不一一列舉了。實際的項目當中,印尼雅萬高鐵、匈塞鐵路、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巴基斯坦瓜達爾港、中哈連雲港物流合作基地等一批示範項目已經建成或者積極推進。中白工業園、中馬欽州産業園和馬中關丹産業園、中印尼綜合産業園、中埃蘇伊士經貿合作區等建設已經成為全球矚目的成功的合作典範。

“十三五”時期,我們將與相關國家共同推進中蒙俄、新亞歐大陸橋、中國-中亞-西亞、中國-中南半島、中巴和孟中印緬六大經濟走廊建設,大家可以看為什麼剛才講的東西相繼,陸海相繼,東西共建。共建海上絲綢之路戰略支點,暢通“一帶一路”經濟走廊。推進沿線大通關合作,建立國際物流大通道。充分發揮邊境經濟合作區、跨境經濟合作區和境外經貿合作區的功能,這個建設非常快,我們看到和哈薩克斯坦建的霍爾果斯的跨境合作區,和老撾建的磨憨-磨丁跨境經濟合作區,和蒙古和其他國家商談的跨境經濟合作區正在推進。跨境經濟合作區,兩國邊境劃出屬於自己的領土,形成一個開發區,這也是中國的一個創舉。組織開展貿易投資活動,擴大與相關國家貿易往來,推進國際産能和裝備製造合作。發揮好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和絲路基金作用,共建“一帶一路”建設金融合作平臺。密切人文交流合作,加強教育、文化、旅遊、體育、衛生、科技等領域合作,這裡面有很多的內容,都是和這個聯在一起的。互辦文化年、藝術節、博覽會等活動,鼓勵豐富多樣的民間文化交流。十八大以後,我們第一個舉辦的就是中俄交流年,這幾年都在這方面發展非常快。總書記講過“國之相交,在於民之相親”,這是一個基礎。這是我為大家介紹的一些關於“一帶一路”我們的一些認識,學習的理解供同志們參考。我希望大家能夠記住兩句話,一句話就是在五中全會講的“一帶一路”是新時期我國對外開放和經濟外交的頂層設計。第二句話就是“一帶一路”重大倡議是中國對世界和平發展的中國方案,中國建議。

三、推動我國從外貿大國邁向貿易強國。世界經濟近現代發展史表明,外貿強則産業強,産業強則經濟強。英、美、德、日等大國崛起,對外貿易都發揮了關鍵作用。改革開放以來,我們抓住經濟全球化的機遇,承接發達國家産業轉移,發展加工製造業出口,外貿年均增速達到15.3%,迅速躍升為世界貿易第一大國。2015年我國貨物進出口3.96萬億美元,比第二位的美國多1424億美元。去年大家看我國貨物貿易雖然下降了,但是與主要經濟體相比,下降幅度是最低的。出現的一個現象,去年中國的外貿進出口下降,在全球的貿易份額當中又是上升的,這就説明我們的下降速度比世界下降速度低,所以在全球的貨物貿易份額還是比較高的。同時,外貿大而不強的問題仍然突出,在外貿質量上我國與發達國家仍然存在較大差距,出口産品技術含量和附加值不高,具有自主知識産權和自主品牌的産品熱烈比較少,服務貿易發展相對滯後。這是我們的一些特點。我講的鋼材來説,現在我們去年還進口一千四百多萬噸鋼材,這些鋼材,説老實話非常昂貴。我們去年出口的一億多噸鋼材,是600多億美元,我們進口的一千四百多萬噸鋼材花費111億美元。這就是大和強的關係。

新形勢下,我們應該調整思維,對外貿易確實到了傳統行業要提質增效、新的行業要創新發展的階段,這裡面也有一個速度的轉換,這也是我們要成為貿易強國必須邁過的門檻。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加快從貿易大國走向貿易強國,鞏固外貿傳統優勢,培育競爭新優勢,拓展外貿發展新空間,積極擴大進口”。“十三五”期間,我們將著力推動對外貿易從數量擴張轉向質量提升,從大進大出轉向優進優出。“優進”就是要從我國的長遠和根本利益出發,根據國情,有選擇地進口緊缺先進技術、關鍵設備和重要零部件以及部分資源和原産品。“優出”就是不僅要出口高檔次、高附加值的消費品,更要推動出口資本性商品和技術服務的“全産業鏈出口”。 這是國家強的一個根本所在。任何一個貿易強國,它出口是資本品。當然了,我們也要鞏固和傳統行業的優勢,比如説紡織、鞋帽、玩具等等,包括電子産品當中的消費品。但是要想做強,必須在資本品方面,要走到世界的前列,這又跟創新聯絡在了一起。比如説紡織,咱們早就是全球第一大國,去年是2300億的出口。但是也有很多品牌現在慢慢的起來了,但是要問一些年輕人,問一些中年人,大多熟悉的都是外國品牌。而且現在在紡織當中,很多産品的質量是絲毫不差的,差在什麼地方呢,就是品牌和營銷。這營銷當中不僅僅大家講的是我直接賣給零售商,直接賣給批發商不僅僅是這樣的,營銷當中很重要的一個環節是設計。這個確實是我們,雖然發展的很快,但是還是要加強。傳統産品都存在這個問題,我僅僅舉了一個紡織的例子,家電也是如此。我們的家電是很強的,但是就是某些關鍵的地方,需要加強,比如説通訊産業,就是某些關鍵地方需要加強。這關鍵的地方就很貴。不但貴,它還制約你這個産品的生産和銷售。這就是需要我們突破的地方。

比如説大家老熱議海淘買的東西,這個説老實話,這個確實得兩面看。我以為最重要的還是從供給側的結構性改革,它現在有這個需求,你究竟有沒有滿足這個需求?要麼你安全有問題,要麼你品種有問題。我經常跟同志們講,咱們家就兩三把切菜刀,都是東方人,有些國家居民最起碼有15、16把刀,品種特別多。問過一個同志説,為什麼跑到這買水果蔬菜壓汁的機器,他給我們講的,就是一個清洗方便,榨完,拆開以後,拆一次就沖洗完就行了,咱們的就得大卸八塊。我有一組數據,大型超市連鎖,我們的品種就有兩萬到三萬種,發達國家同類的企業七萬到八萬。很多的方面,所以中央提出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非常符合我們國內的需要。很多的東西,在座我看到很多的年輕的面孔,80後,90後,你們比我感受要多。

二是加快培育外貿新的出口主導産業。以軌道交通、工程機械、電力設備、通信設備等重大裝備為代表的資本品,技術含量高、産業帶動力強,因此,資本品出口比重較高是貿易強國的重要標誌之一。我國裝備製造業産業鏈完善,産品性價比高,近年來國際競爭力顯著增強,正在成為出口的新熱點。2015年,在整體出口疲軟的大背景下,大型成套設備出口逆勢增長10%。今年3月份,中車集團中標美國芝加哥地鐵車輛採購項目,採購總數達846輛車,金額13.09億美元,這是我國軌道交通裝備企業向發達國家出口的最大地鐵車輛項目。我舉這個不是説金額,也不是説數量,它是一個標誌。進入美國市場就是一個標準,不僅考慮你的産品,還要考慮你其他的一大堆因素,但是我們進去了。去年習近平主席訪問巴基斯坦期間,中核集團與巴基斯坦簽署協議,向巴方出口5座具備完全自主知識産權的“華龍一號”核反應堆,總金額達150億美元,這是迄今為止我國核電業規模最大的出口項目。同樣也是一個標誌。因為核電華龍一號的出口,核反應堆的出口,這裡面反映的除了技術,還有很多的要求,比如説安全。這也是一個標誌性。

三是大力發展服務貿易。隨著“互聯網+”等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服務貿易領域技術升級和産業重組步伐加快,在全球貨物貿易持續低迷的形勢下,服務貿易仍保持了較好的發展勢頭。2008-2014年,全球服務貿易出口從3.98萬億美元擴大到4.94萬億美元,這個和貨物貿易是相反的。年均增長3.7%,明顯高於同期貨物貿易2.7%的增長率。貨物貿易量和貨物貿易額是兩個概念,一個是對全球貨物貿易有一個估計。這個估計每年增長了多少,它指的是貨物貿易的量。比如説去年2.5,今年他估計3.1,這都是量。但是它還到每年4月份公佈一下貨物的貿易額,這是兩個概念。就是説在去年全球大多大宗商品價格下降的時候,量沒有下來。你會看到一個數字,世界貿易增長了2.5%,但是你看這世界貿易額下降了10%以上,大家要注意看後邊的貿易後邊跟了什麼,要注意這個數,否則會發生一些混淆,解釋起來就讓不是從事這個行業的人,要向專家領導同志,多詢問幾句。從總體上看,我國服務貿易發展水平仍然不高,服務貿易佔對外貿易的比重僅15%左右,低於全球20%左右的平均水平,美國是30%。所以我們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而且我國服務貿易長期還是逆差,主要是三個領域,旅遊、留學、運輸。這也是我們發展服務貿易也是開放的一個空間。特別要在金融保險、物流、研發設計、營銷、售後服務、諮詢、法律、會計等服務貿易出口。同時,努力擴大文化、中醫藥、軟體和信息服務等新興服務出口,優化服務貿易結構,把服務貿易打造成為外貿新增長點。大家不要小看這個。中國各個方面是很多是非常具有競爭力的,原先認可中醫和中藥的國家不多,現在是越來越多。現在中國的軟體,包括中國的動漫,就看中國的電影都能看出來,為什麼好萊塢加了這麼多中國的元素在裏面?當然我經常講,不要看到一面就放大另一面,你有責任就有義務。你一講我是第一大貿易體,我是第二大服務貿易國,同時你是有責任的,也是有義務需要履行。

四是提升進口綜合效益。進口是全球範圍內配置資源要素的重要途徑,不僅有利於彌補國內短缺資源、促進國內結構調整和産業升級,增加供給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同時有利於發揮我國的市場規模優勢,帶動相關國家的經濟社會發展,實現互利共贏。2015年我國進口整體下降,但許多商品進口數量不降反升,這是講的量和質的關係的問題,原油進口達3.3億噸,同比增長8.8%,鐵礦石進口達9.5億噸,同比增長2.2%。説中國拖累世界經濟,簡直是無稽之談。我們還要在去産能,我們的調整,我們過剩産能去庫存,去年鐵礦石增長2.2%。化肥進口1115萬噸,同比增長16.7%。隨著中高收入群體不斷壯大和居民消費結構升級,我國居民對進口消費品需求也在日益增加。2015年,我國消費品進口額達1316億美元,佔進口比重較2014年提高了0.5個百分點。這是海關統計,不含通過電子商務,通過經過電子商務和這個旅遊這樣的方式,個人或者電商的情況。

五是提升利用外資和對外投資水平。相對於國際貿易而言,跨國投資是對外開放的更高級形態,是我國深度融入世界經濟的有效途徑。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推動對外開放從簡單買賣型向相互投資複合型轉變。改革開放前30年,我們對外開放主要是打開大門引進來,跨出國門走出去相對慢一些,對外直接投資存量僅為美國的1/10、德國的1/3、日本的一半,這是發展階段決定的。近年來,企業走出去的能力和意願增強,對外投資進入快車道,2015年對外投資達到1276億美元,與利用外資基本相當。如果加上並購,中國是一個資本凈輸出國。我們利用資本也要堅持的,總書記在五中全會有明確的講話,總理的政府報告當中講的要使中國始終成為外商投資興業的一片熱土,這個政策是不會變的。中國的投資也在迅速的對外增長。我們要在繼續擴大開放領域、積極有效利用外資的同時,加快對外投資步伐,促進引進來和走出去協調發展,優化全球産業佈局,不斷提高全球資源配置能力,深度融入全球産業鏈、價值鏈、物流鏈。大國都是奉行這樣一個複合經濟,發展的一個基本取向。像第一位,第幾位都是,利用外資的大國,也是投資大國。

一是積極有效引進境外資金和先進技術。這是我們所缺乏的,有是30年來的經驗。當前一個特點,就是我們的利用外資從製造業當中為主,在逐漸的往創新和服務業轉型。去年利用外資1360億美元,增長了5.6%,70%是服務業的。實際上利用外資和我們國家産業結構調整是同步的。我們過去製造業發展也是往這發展,現在我們製造業在調整,它也在調整。這個投的內容和領域發生的變化,但是還是在增加。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利用外資是我國的長期方針。利用外資的政策不會變,對外商投資企業合法權益的保障不會變,為各國企業在華投資興業提供更好服務的方向不會變”。我們一般講的要利用外資三個不會變的政策。科技服務、互聯網和信息服務,文化教育服務、金融服務、商務和旅遊服務,健康醫療服務等六大領域,這是我們目前看到的也是服務業開放的重點領域。2015年首先在北京進行試點,我們希望通過一些試點,構建與國際規則相銜接的服務業擴大開放基本框架,試點取得成功經驗後,將推廣到全國。

二是推動國際産能和裝備製造合作。近年來,我國鋼鐵、有色、建材、電力、鐵路、機械等很多行業,都具備了較強的製造能力和較高的經營管理水平,加之部分産業産能過剩矛盾比較突出,企業輸出優勢産能、先進産能的意願增強。在這跟大家講一個事,也是給大家澄清一個事,我們講過剩産能並不是落後産能,就是我多了,我大量搞基礎設施的時候,擴張很快,與此同時國際上的需求也使我們的産能為國際市場預留了一塊。在全球産能過剩情況之下,這個矛盾點就突出了。但是千萬不要和落後挂在一起。最近英國有一個鋼廠,兩百萬噸的鋼廠倒閉了,我們國家鋼廠動輒上千萬噸,都是非常先進的設備。像平板玻璃、水泥,機械化程度非常高,所以千萬不要把這個過剩,這個落後放在一起來,這個大家要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它是我們的優勢産能,你看我們的製造基建,建築基建,性價比非常好,就是多了。現在説老實話,像我們高速公路、房地産,一大堆很多産業都跟著起來了,現在速度稍微慢一點,就成了過剩了,但並不意味著落後。所以説,與此同時,許多發展中國家正處於工業化進程之中,對這些産業的潛在需求很旺盛,相關産能合作空間和潛力很大。2015年裝備製造業對外直接投資超過70億美元,增長1.5倍。鋼鐵、有色、建材等國際合作勢頭良好,包括在馬來西亞、在東亞、印尼、埃塞俄比亞項目,不一一贅述了。另外一方面加強國家經濟技術開發區和境外合作區等投資平臺的建設,這個既是一個利用外資,也是一個走出去,對外投資的一個重要平臺。

對內繼續把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打造成經濟發展的強大引擎,對外開放的重要載體和體制機制改革的實驗區,大家都知道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始終在國家對外開放當中起到一個托揚的作用。目前國家級開發區有219家,促進了開放型經濟的發展,帶動的産業積極的發展,科技創新的發展,綠色集約的發展。現在開發區面臨著一個轉型升級、繼續發揮好作用的一個時機,國務院剛下發的一個文件,我們按照文件要求繼續實施。當前國家經濟開發區面臨國際國內形勢和肩負的歷史使命,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急需機制體制的創新。這個我們剛按照國務院的趨勢推動結合“一帶一路”的建設和長江經濟帶的戰略,以及京津冀協同發展來共同推進。盛的傳統市場和新興市場;産能富餘的優勢産業貼近原料來源地和市場,鼓勵開展加工製造,延伸産業鏈;勞動密集型産業有序向勞動力資源豐富、生産成本低、貼近目標市場的國家投資建設。

對外,把境外經貿合作區打造成我國走出去的重要載體、國際産能和裝備製造合作的重要平臺、“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抓手。自2006年開始,我們大力建設境外經貿合作區,複製推廣國內産業園區發展經驗。目前我國企業在境外建設的合作區有75個,分佈在34個國家,吸引了1200多家企業入區,其中中資企業720多家,創造了上百萬當地就業。境外經貿合作區不僅促進了我國企業對外投資,也為當地經濟發展創造了重要機遇,實現了互利雙贏。可以到泰國、柬埔寨,埃塞俄比亞,尼日利亞看看,而且還在有一批在推。有一個講一下,就是和孟加拉的合作,我們的紡織聯合體和孟加拉有一個合作,這個區域開發了一個紡織,這個建成之後,將在這個紡織城內就業達到20萬人。

六、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推進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體制機制是保障。經過多年努力,我國涉外經濟法律法規逐步完善,初步建立起符合自身國情和世貿組織規則的開放型經濟體制。但隨著十八大,三中全會、四中全會、五中全會以及兩個一百年的目標的要求,與之相適應的法律法規和風險管控、安全保障等都難以滿足現實需要,支持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體制機制的建設,亟需在制度和規則層面進行改革。我們將兩手並重,一手抓好國內改革試點工作,擴大開放,提高監管水平,營造良好經商環境;一手推動對外商簽高水平的貿易投資協定,健全有利於合作共贏、同國際投資貿易規則相適應的體制機制。

在國內方面,一個重要的抓手就是建設好自由貿易試驗區。2013年9月、2014年12月,國務院先後批准設立上海和廣東、天津、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這是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在新形勢下為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探索新途徑、積累新經驗的重要舉措。兩年多來,自由貿易試驗區堅持以制度創新為核心,全力推進外商投資負面清單管理、貿易便利化、服務業開放、金融開放和創新、事中事後監管等各項試點任務,除了創造積累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我們還要測試我們開放的水平的監管能力。形成了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做法和改革成果,取得積極成效。以外資負面清單管理為例,我國是對外商投資一直採取逐案審批和産業指導目錄的管理結合的方式,就是將禁止和限制的外商的領域列入清單,未列入的領域外資均可進入,內外資企業享受同等待遇。這就叫做準入前國民待遇和負面清單的模式,而我們過去是審批制,現在拿出一個單子,這個是禁止的,或者有條件禁止的,有條件進入的,剩下的都可以進入,這是負面清單。準如前國民待遇,就是中國人和外國人擁有同樣一個待遇。2013年,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公佈了第一批負面清單,條目數為190條,2014年縮減到139條,2015年在4個自由貿易試驗區實行的負面清單條數進一步縮減到122條,90%的投資項目都在清單之外無需審批。這是我們在對外開放當中很大的在投資領域,很大的制度性的一個安排。金融、航運、商貿等服務領域多項擴大開放措施全面實施。截至2015年底,4個自由貿易試驗區新設企業9萬家,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新設企業數相當於浦東開發開放25年來新設企業總數的十分之一。到現在只有兩年的時間。其中外商投資企業佔比從5%提高到20%;廣東、天津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新設企業同比增長2倍,新設外商投資企業數同比增長2倍多。“一線放開、二線安全高效管住”的監管模式穩步實施。國際貿易“單一窗口”部分內容全面上線運行,外貿經營企業只要和一個“窗口”打交道,只要一次性申報材料,不用再跑多個部門,通關效率平均提高了約40%。22項措施已向全國推廣複製,6項措施向其他海關特殊監管區域複製推廣。

下一步我們將建設好、管理好、發展好現有4個自由貿易試驗區,進一步擴大開放,壓縮負面清單,全面實行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放寬市場準入,繼續做好自貿試點經驗複製推廣,研究擴大自由貿易試驗區試點工作,努力營造更加公平、透明、可預期的投資環境。

七、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隨著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我國逐步走向國際事務的前臺甚至是中心,有些同志上思想上的問題已經解決了,但是感情上的問題我也有。講走到前臺,走上舞臺,甚至走上中央的時候,很自信,有時候對發揮作用,感覺到能力不足。我們面臨著一個學習的任務,這一點我談出來也是和大家共勉。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 “我們不能當旁觀者、跟隨者,而是要做參與者、引領者,在國際規則制定中發出更多中國聲音、注入更多中國元素”。剛才我講的就是這一點。我們要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對外工作的新部署、新理念,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承擔國際責任和義務,樹立負責任大國的國際形象。這既是我們追求民族復興、國家富強的應有之義,也是我國對世界和平發展的應有貢獻。實際上“一帶一路”提出為什麼剛才我注重介紹了這一點,這都是和我們在全球的治理當中發揮作用的密切相關。

一是推動國際經濟治理體系改革和完善。二戰後形成的一整套國際貿易、金融、發展合作制度安排,營造了穩定的國際環境,促進了當時世界經濟發展,但經過70多年的演變,這一體系經過了冷戰和冷戰後期等等,已難以適應當今世界格局深刻調整的現實和變化。面對全球經濟治理體系變革的新趨勢,我們將維護世界貿易組多邊體制和全球貿易投資自由化中的主渠道地位,穩步推動多哈回合談判取得積極成果,促進多邊貿易體制均衡、共贏、包容發展的分享推動,形成公正、合理、透明的國際經貿規則體系。推進二十國集團從危機應對機制向長效經濟治理機制轉變,加強貿易投資機制建設,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國際協調,促進全球經濟平衡、金融安全、經濟穩定增長。今年二十國集團峰會將在我國杭州舉行,我們將發揮中國主場優勢,與各成員一道,精心設計議題和成果,確保這次會議會取得圓滿成功,為世界解決的治理做出中國的貢獻。

二是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介紹到多邊和雙邊的關係,也講了十八大以來,我們所在自貿區戰略當中取得的成績。現在我們可以給大家報個數,我國目前自貿區建設已經簽署了14個自貿協定,自貿夥伴達到22個,涵蓋我國對外貿易38%。這個就我們這麼大一個規模來説已經是一個很不錯的成績了,但是我們仍然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其中既有東盟、巴基斯坦等周邊的發展中國家,也有瑞士、冰島、韓國、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自貿區建設的積極效益日益顯現,我對自貿夥伴出口增速高於其他國家和地區5個百分點。中韓自貿區是中國迄今為止涉及國別貿易額最大、覆蓋領域最廣的自貿區。去年年末,今年年初開始第二次降稅,大家可能已經在消費市場上已經感覺到了,實際上在製造領域和其他方面都發展的非常好,一季度雙邊的貿易額在明顯的提升,雙方的投資也在明顯的提升。我們現在推進的自貿區的建設,也是大踏步的在推,大家也注意到中日韓自貿協定在談,RCEP乃至亞太自貿區建設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中澳自貿協定是我國商簽的貿易投資自由化整體水平最高的自貿協定之一,其市場準入規則、投資和貿易規則及相關標準,所有管理的體系、框架的建設,與西方發達國家幾乎完全一致。“十三五”時期,我們要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擴大自貿區網絡覆蓋範圍,提升自貿區建設質量,逐步形成立足周邊、輻射“一帶一路”、面向全球的高標準自由貿易區網絡。“加速”,加快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中日韓自貿區等談判,爭取結束中國-海合會、中國-斯裏蘭卡、中國-馬爾代夫、中國-格魯吉亞自貿區談判和中國-巴基斯坦自貿區第二階段談判。這個談判由東盟發起的,今年16方一致認為爭取結束,當然這個取決於各方的發展程度。

三是積極承擔國際責任和義務。消除貧困等全球性問題,任何國家都難以獨善其身,需要與其他國家共同努力,合力應對。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切實落實好正確的義利觀,做好對外援助工作,做到弘義融利”。我國對外援助起步于1950年,在各個歷史時期,對外援助始終忠實服務於黨和國家對外戰略,始終堅持不干涉受援國內政的原則,形成有中國特色對外援助的政策和方針。支持和幫助發展中國家特別是最不發達國家脫貧減困、改善民生,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增強自主發展能力,開創了具有中國特色的援外模式,已成為南南合作的典範。即使在我們國家還比較困難的時候,也沒有停止過對這些困難發展中國家的援助和支持。與此同時,我與受援國家關係得到了加強,很多受援國,成為我國重要的合作的貿易夥伴和投資夥伴,實現了互利共贏。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支持了亞非拉國家民族獨立鬥爭,壯大全世界反殖反帝力量,拓展了我國國際生存與發展空間;1971年我國依靠對外援助贏得第三世界國家廣泛支持,成功實現政治突圍,進入了聯合國,被外界稱為“被非洲兄弟抬進了聯合國”。這是一個有歷史意義的一件事情。

新中國成立60多年來,我國累計向16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了近4000億元人民幣的援助,援建工程項目2700多個,培訓各類人員和專業人員1200多萬名,派遣60多萬援助人員。2014年3月份西非三國爆發埃博拉疫情後,我國以最快的速度向西非13個國家提供了四輪緊急援助,最為難能可貴的是我們一線醫療工作人員,包括我們的部隊的醫務人員和必要的裝備人員和這些疫區的人民,和他們的醫生和他們的患者共同在應對這場鬥爭。目前第五輪援助正在實施,支持疫區公共衛生體系建設和疫後重建。這是我國歷史上支持其他國家和地區應對公共衛生危機持續時間最長、規模最大、力度最大的一次行動,贏得了非洲國家和國際社會的廣泛讚譽和高度評價。

“十三五”期間,我國將在實施精準扶貧、消除自身貧困的同時,積極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推動南北合作,加強南南合作,積極承擔與我國能力相符的國際責任和義務。穩步擴大對外援助規模,加大對減貧、基礎設施、能力建設、生態環境保護等重點領域的援助力度,支持和幫助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在能源安全、糧食安全、氣候變化、重大傳染性疫病防控等全球性議題上,主動提出中國的主張、中國的新倡議和新行動方案,共同推動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

我之所以講這個題目,是想從另外一個角度説我們的責任和義務是應該一致的。應該有我們的聲音,也應該我們有我們的貢獻。我們從來沒有過逃避,或者減少我們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承擔的義務,更何況我們發展更應該緊緊的落實好總書記提出的堅持正確的義利觀。

同志們,“十三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對外開放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前景光明,任務繁重。我們要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認真踐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加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力度,全面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推進更高水平對外開放,努力開創對外開放新局面,不斷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拓展空間、注入強大動力,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新的貢獻。我就跟大家交流這麼多。謝謝各位!

主持人:同志們,剛才虎城部長給我們做了十分精彩的報告。報告科學分析了“十三五”時期,我國對外開放的國內外環境和發展思路,從發揮“一帶一路”建設對新時期對外開放的引領作用,推動我國從外貿大國邁向貿易強國,提升利用外資和對外水平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等六個方面系統講解了推進對外開放的主要任務和重大措施,報告既站的高,又講的實,視野開闊,觀點明確,內容豐富,論述清晰,是我們正確認識和準確把握形勢政策的難得的好教材。聽了之後,我們深受啟發,也很受鼓舞。展望“十三五”美好前景,我們充滿必勝信心,讓我們更加緊密的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以“十三五”規劃綱要為行動綱領,堅定信心,埋頭苦幹,攻堅克難,奮發進取,為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做出新的更大貢獻。讓我們再次以熱烈的掌聲向高虎城同志表示衷心感謝!

主持人:報告會到此結束,散會!

責任編輯: 張倩倩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