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聲:新常態對改革開放的新要求是在經濟新常態下,開放戰略要充分利用外部資源與市場,與國內資源與市場有機整合,促進創新、結構升級與價值鏈提升,打造全面開放新格局。要實現參與全球競爭的新優勢需要有兩個支撐:一是體制,就是形成開放型經濟新體制,進一步提高管理和服務水平;二是開放的新格局,既包括空間上的格局,也包括行業上的格局。新時期中國對外開放的戰略要從以往以“出口創匯”為核心目標,調整為“新興大國的競爭力升級戰略”。全球的經濟治理處在一個變革期,主要表現在:第一,代表性不足;第二,公平性不夠;第三,當前的經濟治理不能充分適應國際分工不斷深化的新要求;第四,全球經濟治理機制防範和應對金融危機乏力。今後,在全球經濟活動中,中國要進一步積極參與全球治理。第一,我們要著力提升在國際經濟治理中的地位,同時與國際社會密切合作,積極參與並推動全球經濟治理體系的改革與完善。第二,把“一帶一路”和自貿區建設放到中國作為一個新興大國,參與全球經濟治理這個大格局下來看待。第三,我們要主動提出一些戰略倡議,更加積極主動地謀劃全球戰略,這是國家軟實力的體現。

隆國強 副主任

2016年4月14日
經濟日報

 

發聲:面對結構調整陣痛,工作重心要從“鋪攤子”轉向“上臺階”。進入新常態,伴隨經濟增速的階段性轉換和國內外市場需求變化,傳統産業面臨嚴重的過剩壓力。産業發展“上臺階”,核心是提升産業價值鏈和産品附加值;産業發展“上臺階”,需要實現資源優化再配置。面對發展動力轉換,工作重心須從要素驅動轉向創新驅動。進入新常態,勞動年齡人口開始減少,人口數量紅利快速消失,土地、資源供需形勢發生變化,生態環境硬約束進一步強化,生産要素成本趨於上升,支撐經濟發展的主要驅動力由生産要素高強度投入轉向提高生産效率,提高勞動生産率、投入産出率和全要素生産率成為經濟發展的主旋律。通過創新培育發展新動力,最緊要的是營造良好創新生態環境。

王一鳴 副主任

2016年4月8日
人民日報

 

發聲:人口老齡化是當前與今後很長一個時期我國社會的一個重要特徵,能否有效加以應對已經成為關係我國未來發展的一個重大問題。我國的人口老齡化態勢極為嚴峻,主要表現為:一是老年人口絕對規模大,高齡、獨居空巢、失能半失能等弱勢老年人快速增加,養老照料需求巨大。二是人口老齡化發展速度快,增加了應對緊迫性。三是未富先老,應對老齡化的能力建設受到極大制約。四是城鄉發展不平衡,農村養老問題十分突出。五是家庭規模小型化,家庭養老功能弱化。人口老齡化是未來影響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長期性重大問題。“十三五”時期是應對老齡化制度體系建設的重要窗口期,必須抓住機會,加快相關制度建設。第一,順應形勢變化,大力倡導積極老齡化。第二,加大對居家養老和社區養老的支持力度,合理髮展養老機構。第三,加快養老保障、醫療以及就業領域的制度建設,以適應我國人口老齡化需要。第四,利用信息技術整合資源,加快智慧化養老發展。此外,還要鼓勵市場力量參與老年服務産業發展。

張來明 副主任

2016年4月7日
《經濟日報》

 

發聲:“十二五”時期是中國改革發展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五年。這五年,我國發展的內外環境發生深刻變化。從國際看,世界經濟處在金融危機後的深度調整期,呈現低增長、不平衡、多風險的特徵,全球經濟持續低迷,地緣政治事件多發,我國面臨的外部環境更為錯綜複雜。從國內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三期疊加”的階段性特徵更趨明顯,多重困難和挑戰相互交織。“十二五”時期是我國銳意改革創新的五年。“十二五”時期我國經濟總量穩步攀升;結構調整取得重大進展;基礎設施水平大幅躍升;科技創新取得重大成果;開放型經濟發展開創新局面;經濟社會發展協調性增強。“十二五”圓滿收官使我國站在更高的發展水平上,經濟實力、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又上了一個大臺階,為“十三五”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奠定了更加堅實的基礎。展望“十三五”,我國經濟發展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經濟韌性好、潛力足、迴旋餘地大的基本特徵沒有變,經濟持續增長的良好支撐基礎和條件沒有變,經濟結構調整優化的前進態勢沒有變。

王一鳴 副主任

2016年4月1日
《求是》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