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政務要聞>> 部門信息
 
專訪中國24次南極考察隊領隊:困難雖多 使命必達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11月13日   來源:海洋局網站

    中國第24次南極考察隊將於11月12日從上海出發,奔赴南極執行考察任務。此次南極考察由哪些人員組成?有哪些重點任務?考察隊又將面臨什麼樣的考驗?帶著疑問,記者在隊伍出發前採訪了國家海洋局極地考察辦公室黨委書記、中國第24次南極考察隊領隊魏文良。

    11月12日,考察隊員在“雪龍”號極地考察船上等待啟程。 當日,中國第24次南極科學考察隊從中國極地考察國內基地碼頭啟程,乘坐改裝一新的“雪龍”號極地科學考察船,奔赴南極,執行中國2007-2008年度科學考察和後勤保障任務。 新華社記者 裴鑫 攝

    人數218人 除首次隊外最多

    此次去南極已是魏領隊第十次去南極了。談起南極和極地工作來,魏領隊是如數家珍。

    魏領隊告訴記者,今年南極考察主要有三大任務:一個是IPY國際極地年中國行動計劃開局年,二是十五能力建設現場的實施年,三是中國準備在建設南極內陸冰蓋科考站的起步年。整個隊今年將完成37項科考任務,10項後勤保障任務,分別在長城站、中山站、大洋及內陸冰蓋實施。整支隊伍的總人數為218人,其中從國內出發188人,到達中山站、長城站後,兩站的越冬人員將歸入本次隊管理,因此整個度夏期間隊伍總人數達218人。是中國南極考察以來,除首次隊以外人數最多的一次。

    魏領隊説,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一個是國內的支撐能力強了;一個是因為我們國家在南極的科考的領域在拓寬、內容在不斷豐富。

    面臨任務艱巨 完成任務不易

    據魏領隊介紹,此次南極考察時間緊、任務繁重。他説,今年的考察任務中,比較艱巨的有兩項:一是本次隊將再次派出17名冰蓋考察隊員到有“不可接近之極”之稱——海拔4000多米的南極冰穹A地區進行考察,為我國南極內陸度夏考察站的建站選址進行系統性考察,同時執行“國際極地年”中國行動核心計劃——“熊貓計劃”。

    魏領隊説,按照工作計劃,這17名考察隊員將從中山站出發,用1個月左右的時間到達冰穹A最高點,在那裏工作20天。但是由於種種原因,“雪龍”船起航時間一推再推,他們在冰穹A最高點的工作時間將不得不縮短,估計要壓縮2天~3天。這就只有十七八天,這麼短的時間裏要完成自動氣象站的建設、自動天文觀測臺的建設、冰雪研究、地震觀測和我國南極內陸站明年建站選址工作,把地質各方面情況搞清楚。尤其是自動天文觀測臺的建設,需要在條件艱苦的冰穹A地區,克服沒有施工人員和專業設備的困難,樹立一個30米高的鐵塔,以獲取天文觀測方面的有關參數。這是相當不容易的。再加上沿途還要進行GPS項目的研究等,這就需要科學安排。

    二是今年兩站上站物資之多,超過了以往任何一次。今年要把兩站建設物資、所有鋼結構全部運到現場。這些物資以“雪龍”船的艙容,一趟都拉不完,還有一半的物資需要利用商業船舶運至南美阿根廷的一個港口,等“雪龍”船到長城站卸完貨後,再返回阿根廷去將通過商船運到的貨物轉運到南極。同時,由於兩站建設和內陸冰蓋隊考察的需要,今年的重型機械多,重的設備達20多噸,如大型吊車二三台,大型的雪地車3台、重達六七噸的中型雪地車有五六台,這些物資要在冰上拿上去,保證冰蓋隊的出征和建站工作開展起來,是相當困難的。老天幫忙還好,如果不幫忙,我們不能等冰化開後再卸貨。今年我們從韓國租用的Ka-32直升機,就是看中了它吊運5噸貨物的能力。

    “雪龍”船 大部分時間處於運動狀態

    此次考察“雪龍”船任務很重,在將近160天的任務時間中,“雪龍”船將有120多天處在運動狀態。過去船員幹完活後,要在中山站、長城站等待長達1個月,今年沒這樣的時間了。它在跑到南極卸完貨後要返回南美,裝上貨再跑南極,然後再跑到長城站後,再跑中山站。要數次穿越西風帶,始終在危險海區航行,這都是過去沒有的。這對“雪龍”船是一個很大的考驗。此次“雪龍”船新改造出來後,由於時間緊沒有很好的去試航,不確定因素多。因此,魏領隊提出,要把本次南極考察作為“雪龍”船的一次遠洋試航,考驗一下“雪龍”船還有什麼問題,等到明年回國時再完善。

    專業隊伍施工 兩站建設全面開花

    由於極地考察“十五”能力建設項目的實施,中山站、長城站將進行更新改造,這也是我國南極考察歷史上第一次對兩站進行如此規模的改造。好一點是改造比較正規,過去建站是施工單位、科學家全部一起上。今年改造由專業隊伍——我國大型企業中鐵建工、寶鋼進入南極進行施工,實行“交鑰匙工程”。我們的科學家再不用像過去一樣肩扛手拉地去幫助改造了。“從打地基到吊運,將全由專業化施工隊伍機械化作業。”魏領隊説。

    撤回 晚於以往任何一次

    魏領隊介紹,今年“雪龍”船離開南極撤回國內的時間,將是我國開展南極科學考察以來最晚的一次。由於從12月15日開始,南極就進入冬季,天氣漸漸不適宜人類活動以及進行科學考察了,過去考察隊都是在2月20多號撤離。而此次為了保證各項考察任務的完成,考察隊計劃在3月9日~10日才離開南極。今年船隊將面對南極後期氣候惡劣的影響及威脅,充分作好應對突發情況的準備。

    困難雖多 使命必達

    儘管存在著諸多困難和不利因素,但在採訪結束時,魏領隊仍堅定地表示,我們已經搞了20多年的南極考察了,從管理、站區建設、科學考察和內陸地區考察等方面都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培養了一支隊伍,比過去成熟了。同時,設備比過去好了,施工現代化了,船舶也有了很大改善,從抗冰船升級到現代化的破冰船,特別是今年“雪龍”船改造後,承擔任務的安全性能更高,保障能力更強了。

    為保障此次任務的完成,國家海洋局為24次隊配備了強有力的領導班子,下設了一個臨時黨委九個臨時支部。困難雖多,使命必達。魏領隊説:“現任極地中心副主任的副領隊秦為稼,在極地辦當過科技處長,負責極地科考任務的實施,南北極都去過,有豐富的極地考察經驗,作為領隊,有這麼強的一個副領隊來支持我的工作,我感覺沒問題。”魏領隊對完成本次任務充滿信心! 

 
 
 相關鏈結
· 海洋局:首批31個海洋公益性科研經費項目啟動
· 海洋局局長孫志輝:發展海洋産業 推動海洋管理
· 海洋局發出通知要求掀起學習貫徹十七大精神熱潮
· 加強海水資源開發利用與監管 海洋局成立海水辦
· 海洋局發佈海洋領域應對氣候變化有關工作的意見
· 國防科工委海洋局舉行海洋一號B星在軌交付儀式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