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政務要聞>> 地方政務
 
成都試驗區建設總體設想首次完整提出 有8大重點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12月18日   來源:四川省人民政府

    12月17日,在成都市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上,成都市市長葛紅林作了關於推進城鄉統籌配套改革試驗區建設的專題報告,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成都試驗區建設的總體設想——

    主要目標

    力爭到2017年,“三個集中”取得顯著成效,經濟社會實現跨越發展,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明顯縮小,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的體制機制初步形成。鞏固成都西南地區科技中心、商貿中心、金融中心和交通樞紐、通信樞紐的戰略地位;把成都建設成為我國重要的高新技術産業基地、現代製造業基地、現代服務業基地和現代農業基地;確保成都成為中西部地區創業環境最優、人居環境最佳、綜合競爭力最強的現代特大中心城市。

    基本思路

    堅持“全域成都”理念,全面提升城鄉統籌水平;統籌推進“三個集中”,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深入推進市場化改革;加強規範化服務型政府建設,構建統籌城鄉發展的體制機制;穩步推進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發揮人民群眾在試驗區建設中的主體作用。

    八個重點

    推進規劃管理體制改革;探索耕地保護和土地集約利用的新機制;健全城鄉金融服務體系;探索農民向城鎮轉移的辦法和途徑;創新統籌城鄉的管理體制機制;健全城鄉一體的就業和社會保障體系;推動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建立促進城鄉生態文明建設的體制機制。

    1、與成渝經濟區對接

    按中心城區和二圈層加快聚集生産要素,集中打造産業密集帶和城市密集帶,成為建設“全域成都”的龍頭和戰略支撐。完善城鄉一體的規劃體系,實現市域範圍內各類規劃滿覆蓋。統籌編制好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功能區規劃、城鄉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實現各層次、各規劃之間的銜接配套,加強與成都經濟區、成渝經濟區的規劃對接。

    2、設耕地保護基金

    健全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市場,支持採取轉包、出租、互換、轉讓等方式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組建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股份合作社,建立農村新型集體經濟組織,推動規模化經營。

    明晰集體林地使用權和林木所有權,放活經營權,落實處置權,保障收益權,配套推進相關改革,促進傳統林業向現代林業轉變。建立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交易市場,允許通過出讓、轉讓、出租、作價入股、聯營、抵押等形式流轉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積極探索農村房屋産權流轉的辦法和途徑。

    3、組建農村商業銀行

    發展農村金融機構,推進農村信用合作社改制,加快組建成都農村商業銀行;推動建立村鎮銀行、貸款公司和農村資金互助社及小額信貸組織。探索建立農業保險體系和農業災害轉移分攤機制。開展農村信用體系建設,在農村全面建立農戶信用檔案,逐步實現與人民銀行個人徵信系統的聯結。

    引導農民新居建設,設立統籌城鄉産業投資基金,為現代農業發展和城鄉基礎設施建設籌集資金。發展壯大各類政府性投資公司,支持其通過發行市政收入債券進行融資。依託重大産業化和基礎設施項目,推動政府性項目中部分投資回收週期較長、具有一定現金流的資産整體打包發行資産證券化産品。

    探索建立農産品期貨交易市場、區域性林木産權交易市場和非上市公司股權櫃臺交易市場;規劃區域金融中心和金融後臺服務集中發展區,吸引各類金融機構和金融後臺服務機構落戶成都。鼓勵發展金融控股公司,開展金融企業綜合經營試點。積極在成都市商業銀行的基礎上組建成都發展銀行。

    4、農民和市民享受同質生活

    健全促進農民轉移就業的優惠政策,幫助農民解決好進城後的就業問題;扶持農民進城居住。建立健全政府援助和市場供給相結合的住房資源配置機制,建立城鄉統一的公共住房制度運行與支持體系,對進城工作生活的農民,鼓勵和支持其購買商品房或經濟適用房;提供同等的城市社保、教育、衛生、文化等公共服務,讓農民享受城市居民同質化生活待遇,使其真正轉變為市民。

    深化一元化戶籍制度改革,探索城鄉人口新的管理辦法。對落戶轉移為城鎮居民的農民,在享有城鎮居民社會保障和公共服務的前提下,探索其與村集體經濟組織利益分配的途徑和辦法。按照産權明晰和利益共享的原則,探索農村集體經濟股份制改造,將集體經營性資産折股量化給農民,讓農民持股進城。

    5、鄉鎮(街辦)重管理重服務

    將執行、服務、監管等職責的重心下移到區(市)縣。探索將部分縣級行政管理職能、社會管理權限、行政執法職能向鄉鎮延伸的有效方式,促進管理服務向農村延伸。強化鄉鎮(街道辦事處)的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逐步減少或取消直接參與經濟建設的職能。根據統籌城鄉發展需要,適時調整完善市域範圍內設區建制。

    建立覆蓋城鄉的公共財政體系。加大改善民生的投入,加大對農村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的直接支出和轉移支付力度,形成統一規範透明的轉移支付制度,提高一般性轉移支付規模和比例,實現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促進更多財政資金投向公共服務領域。採取財政貼息、適當補貼、稅費減免等手段,引導社會資金投向公共産品和服務領域。

    開展村級綜合改革試驗。有條件的農村地區,推動村事務管理服務職能與集體資産經營管理職能進行分離,提高農民市場組織化程度。在城市近郊和有條件的場鎮區域,推動村級事務管理向城鎮社區管理轉變。

    進一步健全公推差額直選制度,完善鄉鎮幹部公推差額直選,並逐步向學校、醫院、企事業等基層組織延伸。

    6、就業社保市民農民一個樣

    以創業促進就業,提高城鄉勞動者就業素質和就業競爭力。完善面向就業困難群眾的就業援助制度,擴大就業再就業政策的扶持範圍。健全維護進城務工農民權益保障機制,保障依法享有與城鎮職工相同的各種權益。

    完善覆蓋城鄉的養老保險制度。建立新型農民養老保險制度,完善農民養老保險辦法,逐步提高農民養老保險待遇水平。擴大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覆蓋面,進一步提高養老保障待遇水平;加快建立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覆蓋之外的城鎮居民養老保障辦法。

    逐步實現與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銜接。完善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擴大基本醫療保險覆蓋面,逐步提高醫療保障待遇水平。

    完善農民工綜合社會保險,建立符合農民工從業特點的工傷浮動費率機制。探索建立農民工失業待遇保障機制,逐步提高農民工大病和門診醫療保障水平,探索農民工綜合保險跨地區轉移接續的辦法。

    完善城鄉一體的社會救助體系。逐年提高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縮小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差距。

    7、公共服務

    教育:上高中也是接受義務教育逐步把義務教育延伸到高中階段。推進城鄉中小學佈局結構優化和師資流動。逐步實現區(市)縣域內中小學的生均公用經費、教師待遇基本統一併逐年提高。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多渠道增加職業教育投入,合理配置職業教育資源。加強對新生代農民的培訓,探索對義務教育階段後和高中畢業後未升學的農民子女實行延長一年的免費職業教育制度。

    衛生:每個村都要有衛生院(站)確保每個建制鄉鎮(村)建好一所公立衛生院(站),推動醫務人員和醫療技術的城鄉互動。制定基本醫療目錄,建立基本藥物制度,形成覆蓋城鄉的藥品供應保障體系。深化醫療機構管理體制、運行機制和財政經費保障機制改革。

    文化:公益性文化場館免費開放進一步完善城鄉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實施城鄉文化資源共享,逐步建立完善公益性文化場館免費開放制度、經營性文化場館優惠服務制度和文化義工服務制度。

    8、籌措生態建設資金

    探索資源環境補償機制、投入機制、産權和使用權交易機制。完善城鄉一體的環境保護與建設管理體制,形成全覆蓋、網絡化的環境保護三級監管體系。創新生態補償機制,多層次、多渠道、全方位籌措生態建設資金,以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和土壤污染防治為重點,推進農村生態環境建設。加強全市綠地建設,加快農村垃圾集中處理和污水處理能力建設。加強城鄉能源供應、污水處理、水資源利用與保護設施、防洪設施等的整體協調,推進城鄉之間、區域之間共建共享基礎設施。

    加強節能減排和節水、節地、節能與資源綜合利用,大力倡導綠色消費生活方式,引導環保産業集約發展。探索建立促進循環經濟發展的標準體系,加強節水、節地、節能等資源節約標準化工作。建立健全污染治理機制,開展強制性清潔生産審核。完善自然資源有償使用機制,改革資源性産品的價格形成機制,探索建立全面反映各種成本的資源價格體系。

 
 
 相關鏈結
· 成都:高層次留學人才可申購一套限價商品房
· 成都新增39家惠民藥店 保障低價藥供應
· 成都雙流機場因霧關閉2小時30分8000名旅客滯留
· 成都繞城高速1日起對川A和川O牌照車輛免費開放
· 成都啟用“移動電子眼”保障路況通暢
· "實現夢想要不了那麼久"--成都統籌城鄉發展紀實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