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政務要聞>> 部門信息
 
國家林業局發佈《中國林業與生態建設狀況公報》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8年01月21日   來源:林業局網站

    森林是地球之肺,濕地是地球之腎,土地沙化是地球的癌症,生物多樣性是地球的免疫系統,在維護地球生態平衡中起著決定性作用。科學家警告:隨著森林銳減、土地沙化、濕地減少、水土流失、乾旱缺水、物種滅絕、氣候變暖等生態危機的日益突出,地球將失去供養人類生存的能力,生態危機有可能成為人類面臨的最大威脅。聯合國發佈的《2000年全球生態環境展望》指出:人類對木材和耕地的需求,使全球森林減少了50%,難以支撐人類文明大廈,並強調,“沒有任何問題比人類賴以生存的森林生態系統更重要了,在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中應賦予林業首要地位”。

    林業作為生態建設的主體和生態文明建設的主要承擔者,肩負著建設和保護森林生態系統、保護和恢復濕地生態系統、治理和改善荒漠生態系統及維護生物多樣性、弘揚生態文明的重要職責。面對生態惡化對人類生存與發展的威脅,中國政府高度重視林業與生態建設,在生態建設中賦予了林業首要地位,在貫徹可持續發展戰略中賦予了林業重要地位,在西部大開發中賦予了林業基礎地位;從維護本國生態安全和全球生態安全的戰略高度,以對人類、對未來高度負責的精神,持續開展了中國歷史上乃至人類歷史上規模空前的林業與生態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不僅有效改善了中國的生態狀況,而且為應對全球生態危機、維護全球生態安全作出了積極貢獻。

    那麼,中國政府對生態建設作出了哪些重大決策,中國人民為改善生態作出了哪些艱苦努力,中國林業與生態建設取得了哪些明顯成效,中國的生態狀況如何?在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國際會議在北京召開前夕,我們特向全世界作一簡要介紹。

    一、建設生態文明的歷史選擇

    過去的半個多世紀,中國政府在領導人民擺脫貧困、發展經濟、建設現代化的歷史進程中,一直以戰略眼光關注著與人類生存、發展息息相關的森林問題、生態問題,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決策,在探索中不斷前進,以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建設生態文明等重大戰略思想的確立為標誌,逐步找到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文明發展道路。

    新中國成立後,以毛澤東為核心的中國共産黨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對森林問題極為重視。1955年,毛澤東向全國人民發出了“綠化祖國”、“實行大地園林化”的號召。1956年,中國開始了第一個“12年綠化運動”。1958年,毛澤東又進一步指出:“要看到林業、造林,這是我們將來的根本問題之一。”這一時期,中國政府確定了“普遍護林、重點造林”的方針和“青山常在、永續利用、越採越多、越採越好”的森林經營原則,有力推動了森林資源發展。

    1978年,以鄧小平為核心的中國共産黨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改革開放的同時,帶領中國人民開展了一場規模浩大的植樹造林運動。1978年11月,中國政府決定在中國西部、華北北部、東北西部延綿4480公里的風沙線上,實施“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這項被鄧小平稱為“綠色長城”的生態建設工程,開創了我國生態工程建設的先河,也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生態建設工程。1979年,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試行)》,並根據國務院的提議,決定3月12日為中國植樹節。1980年,中共中央、國務院發佈《關於大力開展植樹造林的指示》。1981年,中共中央、國務院發佈《關於保護森林發展林業若干問題的決定》,同年12月在鄧小平的倡導下,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作出了《關於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決議》。為加快國土綠化進程,鄧小平寫下了“綠化祖國,造福萬代”的題詞,並高瞻遠矚地指出:“植樹造林,綠化祖國,是建設社會主義、造福子孫後代的偉大事業,要堅持二十年,堅持一百年,堅持一千年,要一代一代永遠幹下去。”從此,從中國最高領導人到億萬民眾持續27年,年年履行植樹義務,參加義務植樹人數達104億人次,義務植樹492億株。當時一位關注世界森林的當代著名林學家、英國人理查德·邁克爾評價説,中國的義務植樹,為全世界樹立了光輝的榜樣。

    改善生態的任務是極其艱巨的,中國政府的決心也是極其堅定的。1991年後,以江澤民為核心的中國共産黨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又發出了“全黨動員、全民動手、植樹造林、綠化祖國”、“再造祖國秀美山川”的號召,進一步動員全國人民植樹造林、保護森林。中國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修訂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世界上首部防沙治沙法也在中國誕生。中國政府還發出了《關於進一步加強造林綠化工作的通知》、《關於加強森林資源保護管理工作的通知》、《關於保護森林資源制止毀林開墾和亂佔林地的通知》,制定了《全國生態環境建設規劃》,明確提出:“生態環境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本條件,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保護和建設好生態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是我國現代化建設中必須始終堅持的一項基本方針。”“建設祖國秀美山川,是把我國現代化建設事業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紀的重大戰略部署。”2001年,剛剛走進小康的中國毅然決定,在今後十幾年內,投資幾千億元,實施天然林資源保護、退耕還林、京津風沙源治理等六大林業重點工程。

    在新世紀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中,如何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發展,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中國共産黨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在繼承的基礎上,繼續帶領中國人民進行著創新和發展。2003年6月,中共中央、國務院作出了《關於加快林業發展的決定》,指出:“加強生態建設,維護生態安全,是二十一世紀人類面臨的共同主題,也是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在貫徹可持續發展戰略中,要賦予林業以重要地位;在生態建設中,要賦予林業以首要地位;在西部大開發中,要賦予林業以基礎地位。”明確提出:“確立以生態建設為主的林業可持續發展道路,建立以森林植被為主體、林草結合的國土生態安全體系,建設山川秀美的生態文明社會”,把“生態建設”、“生態安全”、“生態文明”確立為國家發展的重大戰略。2005年9月,中國政府又作出了《關於進一步加強防沙治沙工作的決定》,制定了《全國防沙治沙規劃》。同時,發出了《關於加強濕地保護工作的通知》,制定了《中國濕地保護行動計劃》和《全國濕地保護工程規劃(2002—2030年)》。從而在全國形成了建設森林生態系統、保護濕地生態系統、改善荒漠生態系統、全面推進生態建設的基本格局。在深刻總結人類歷史發展規律和世界各國發展規律,科學判斷我國發展階段的基礎上,中國政府以對民族和人類高度負責的精神,提出了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建設生態文明等重大戰略思想,並將“建設生態文明”、“成為生態環境良好國家”確定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描繪了新世紀中國生態建設的宏偉藍圖。

    生態文明是繼人類原始文明、農業文明、工業文明之後形成的新型文明形態。其核心是人與自然和諧的價值觀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落實和成果的反映,它擯棄了人類破壞自然、征服自然、主宰自然的理念和行為,走上了在經濟社會發展中保護自然、尊重自然、合理利用自然,並主動開展生態建設,實現生態良好、人與自然和諧的偉大征程。這是人類社會進步的重要標誌,是21世紀人類文明的旗幟和方向。中國政府和人民在經過艱辛探索、借鑒國外發展經驗的基礎上,作出建設生態文明的歷史選擇,不僅對中國自身發展具有十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而且對維護全球生態安全具有重大意義。

    中國在自身走文明發展道路的同時,也在謀求為人類文明發展作出新的貢獻。在2007年召開的亞太經合組織第十五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胡錦濤主席從維護全球氣候安全的戰略高度,向世界莊嚴承諾:到2010年中國森林覆蓋率將由現在的18.21%提高到20%,並提出了建立亞太森林恢復與可持續管理網絡的重要倡議。這是中國為維護全球生態安全、促進世界文明發展又邁出的重要一步。

    二、森林資源保護和發展

    森林是陸地生態系統的主體,具有調節氣候、涵養水源、防風固沙、保持水土、改良土壤、養護物種、凈化空氣、美化環境、固碳釋氧、維護生態平衡等重要生態功能,被稱為“地球之肺”。正如聯合國糧農組織前總幹事薩烏馬所説:森林即人類之前途,地球之平衡。

    中國政府認為,森林是支撐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關係人類的生存與發展,失去森林將失去未來、失去一切。基於這些認識,中國政府把保護和發展森林資源放在了生態建設的首要位置,並力求改變中國森林資源稀少的狀況,維護中華民族的生存根基,為維護全球生態安全作出貢獻。經過中國政府和人民長期艱苦的努力,中國的森林覆蓋率從新中國成立時的8.6%,增加到目前的18.21%,森林蓄積量達到124.56億立方米,活立木蓄積量達到136.18億立方米。在世界森林資源總體減少的情況下,中國的森林資源持續增長,並成為世界上增長最快的國家。

    (一)人工林面積佔世界人工林面積近1/3

    大力發展人工林,是發展森林資源的重要途徑。自1949年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後,中國政府採取人工種植、飛播造林和國家、集體、個人一齊上等一系列措施,加快人工林發展步伐。中國人工林保存面積達到5300多萬公頃,佔世界人工林總面積的近1/3,居世界首位,實現了森林面積和蓄積量“雙增長”。2000—2005年全球年均減少森林面積730萬公頃,而中國年均增加森林面積405.8萬公頃;全球人工林面積年均增加280萬公頃,其中中國年均增加148.9萬公頃,佔全球人工林年均增量的53.2%。這一重大成果,得到國際社會的充分肯定。聯合國糧農組織發佈的全球森林評估報告指出:在全球森林資源繼續減少的情況下,亞太地區森林面積出現了凈增長,其中中國森林資源增長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其他地區的森林高採伐率。

    (二)嚴格保護天然林

    天然林的生態效益十分顯著。中國在大力發展人工林的同時,也十分重視天然林保護。中國天然林面積為1.17億公頃,佔森林總面積的60%。為加強天然林保護,在試點階段投入114億元的基礎上,中國政府決定,從2000—2010年投入962億元,實施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全面停止長江上遊、黃河上中游地區天然林的商品性採伐,大幅度調減東北、內蒙古等重點國有林區的天然林採伐量。聯合國糧農組織駐華代表凱文·坎普先生當時曾讚嘆:“中國政府在今後11年中投入110億美元用於天然林保護,我為你們的國家感到驕傲。”經過9年的努力,工程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累計減少森林資源消耗4.26億立方米,有效地保護了9837.72萬公頃森林,工程區內凈增森林面積815.7萬公頃,凈增森林蓄積4.6億立方米,生物多樣性得到有效保護,生態狀況明顯改善。

    (三)實行具有中國特色的森林資源管護制度

    經過多年的探索,中國逐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森林資源保護管理體制。一是建立了以森林限額採伐、林權登記發證、徵佔用林地審核審批和森林資源定期清查為主要內容的森林資源管理制度。全國森林憑證採伐率達到92.4%,徵佔林地審核率達到91.2%,林權登記率達到85%。二是建立了以森林防火、森林病蟲害防治為主要內容的森林資源保護制度。成立了國家森林防火指揮部,實行了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行政領導負責制,組建了武警森林部隊和專業撲火隊伍,制定了撲救應急預案。20年來,中國森林火災受害率平均控制在0.5‰以下,低於世界同期平均水平。中國森林病蟲害防治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初步形成了以生物防治為基礎,生物、倣生和化學防治相結合的森林病蟲害防治體系,防治率達到67%,其中無公害防治率達到70%。三是建立了森林資源監督制度。從1989年開始,中國政府在全國相繼設立了14個森林資源監督機構,對森林資源保護、利用和管理等情況實施了有效監管。這些制度的形成,保障了森林資源消長的良性循環。

    三、發展碳匯林業和生物質能源

    森林是陸地最大的儲碳庫和最經濟的吸碳器。森林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氣,把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吸收和固定在植被和土壤中,這是森林的“碳匯”功能。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估算:全球陸地生態系統中約儲存了2.48萬億噸碳,其中1.15萬億噸碳儲存在森林生態系統中。森林還是一種十分重要的生物質能源,就其能源當量而言,是僅次於煤、石油、天然氣的第四大能源,而且具有清潔安全、可再生、不與農爭地、不與人爭糧等優點。森林以其佔陸地生物物種50%以上和生物質總量70%以上的優勢,而成為各國新能源開發的重點。

    中國政府認為,大力發展林業,不僅是緩解氣候變暖的重要途徑,而且是充分利用太陽能實現資源循環利用、改善能源結構、維護能源安全的重要手段。中國政府通過採取有力措施不斷提升森林的“碳匯”功能,積極發展生物質能源,為應對全球氣候變暖作出了重大貢獻。

    (一)中國森林資源吸收了大量二氧化碳

    為增加森林資源,中國政府不僅採取了一系列措施著力加快植樹造林步伐、提高森林質量,而且還大力發展沼氣、改灶節材,以減少森林資源低值消耗,保護和增加了森林資源。

    隨著中國森林資源持續增長,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也顯著增加。中國科學家研究表明,中國森林固碳能力由20世紀80年代初的136.42噸/公頃增加到21世紀初的150.47噸/公頃。1980—2005年,中國通過持續不斷地開展造林和森林經營,累計凈吸收二氧化碳46.8億噸,通過控制毀林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4.3億噸。2004年中國森林凈吸收了約5億噸二氧化碳當量,約佔同期全國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的8%以上。2006年底,來自中國、芬蘭、蘇格蘭及美國等國的6位不同學科的國際著名專家共同對全球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進行了評估。一致認為,1999—2005年間,中國是世界上森林資源增長最快的國家,吸收了大量二氧化碳,為中國乃至全球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創造了巨大的生態價值。

    (二)建立中國綠色碳基金

    中國政府對維護全球氣候安全高度重視,于2002年8月正式簽署《京都議定書》。作為發展中國家,中國不承擔減排義務,但中國政府以高度負責的精神,不但十分重視工業減排,關停了一批高排放、高耗能企業,而且也十分重視植樹造林等吸收和固定二氧化碳的措施。中國國家林業局設立了林業碳匯管理辦公室,積極推動林業碳匯項目實施。2005年2月,《京都議定書》生效後,在中國政府的積極支持下,世界銀行生物碳基金項目在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實施。該項目計劃造林4000公頃,預期從2006年到2035年凈吸收二氧化碳當量超過60萬噸。廣西項目是全球第一個被聯合國批准的清潔發展機制(CDM)林業碳匯項目。該項目方法學也是全球第一個獲得批准的清潔發展機制再造林碳匯項目方法學。

    為推動全社會參與植樹造林,應對氣候變化,2007年7月,中國國家林業局聯合有關單位和機構成立了中國綠色碳基金。該基金是中國綠化基金會的專項基金,旨在通過企業、個人或組織出資造林吸收二氧化碳,並將所造林木吸收的二氧化碳量登記在出資方的社會責任賬戶並予以公佈,以此為減緩氣候變暖作出貢獻。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已先期注資3億元人民幣。

    (三)大力發展林業生物質能源

    發展林業生物質能源,主要是通過工業化利用途徑,將富含油脂、木質纖維及非食物類果實澱粉的林木生物質材料轉化為多種形式的能源産品和生物基産品,包括液體生物柴油和燃料乙醇、固體成型燃料、氣體燃料、直燃發電以及生物塑料等。

    中國現有灌木林、薪炭林、林業剩餘物,每年可提供發展林業生物質能源生物量為3億噸左右,折合標準煤約2億噸,如全部得到利用,能夠減少1/10的化石能源消耗;如刺槐、檸條、沙棘、檉柳等資源,通過平茬收割可作為燃料用於生物發電或加工固體成型燃料。此外,中國木本油料樹種總面積超過400萬公頃,種子含油量在40%以上的植物有154種。目前,具有良好的資源和技術基礎並可規模化培育的油料能源樹種約有10種,如黃連木、麻瘋樹、光皮樹、文冠果、油桐、烏桕、石栗樹等。其中,麻風樹栽培2—3年即可結果,結果期長達30—50年,其果實平均含油率40%左右,5年生每畝果實産量達200公斤,可生産生物柴油60公斤左右。中國森林資源中果實富含澱粉的樹種也很豐富,如櫟類果實經加工提煉可轉化燃料乙醇和生物化工産品,現有面積達1800多萬公頃,開發潛力很大。中國現有宜林荒山荒地5700多萬公頃和近1億公頃的鹽鹼地、沙地以及礦山、油田的復墾地等邊際性土地,培育能源林的潛力和空間很大。

    為大力發展林業生物質能源,提升可再生能源比重,促進節能減排降耗,推動生態文明建設,中國國家林業局成立了林業生物質能源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並將規模化培育能源林列入“十一五”林業發展規劃,編制了《全國能源林建設規劃》、《林業生物柴油原料林基地“十一五”建設方案》。為逐步建立從原料培育、加工生産到銷售利用的“林油一體化”、“林電一體化”發展模式,中國國家林業局先後與中國石油、中糧集團、國家電網公司等開展了合作。2007年已在雲南、四川、湖南、安徽、河北、內蒙古、陜西等省區合作建設油料能源林基地100萬畝,並積極推動林業生物柴油加工業的發展。國家電網公司所屬的國能生物發電公司在山東省建立的以林木質為主要原料的生物發電廠已投産運行,並著手在黑龍江省、內蒙古自治區等地建設林木質生物發電廠。

    四、沙化土地治理

    土地沙化被稱為地球的“癌症”。中國是受土地沙化危害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全國沙化土地面積為173.97萬平方公里,佔國土面積的18.12%。為遏制土地沙化,中國政府堅持科學防治、綜合防治、依法防治的方針,帶領中國人民進行了長期不懈的頑強奮鬥,使沙化土地擴張趨勢初步得到遏制。全國土地沙化由20世紀90年代末期年均擴展3436平方公里轉變為新世紀初年均縮減1283平方公里,受到了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機構的高度評價。

    (一)實施“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

    1978年啟動的“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建設範圍涉及中國北方13個省區市的551個縣,規劃造林3508.3萬公頃,建設期1978—2050年,將歷時73年。經過近30年的建設,累計造林保存面積2374萬公頃,工程區森林覆蓋率由1977年的5.05%增加到10.51%,森林蓄積量由7.2億立方米增加到10億立方米,取得了重大的階段性成就。一是改善了生態狀況。工程區內20%的沙化土地得到初步治理,毛烏素、科爾沁兩大沙地林木覆蓋率分別達到15%和20%以上,黃土高原40%的水土流失面積得到治理,近5年來減少流入黃河的泥沙達3億多噸。二是促進了農民增收。工程區共營造薪炭林105萬公頃,灌木飼料林500多萬公頃,經濟林391萬公頃,年産幹鮮果品2000萬噸,佔全國産量的1/5,年産值300億元,促進了農民增收致富。三是提高了農業綜合生産能力。工程區3130萬公頃農田和牧場得到林網的有效保護。

    (二)強化京津風沙源治理

    中國政府于2000年啟動的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涉及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5省區市的75個縣(區、旗),規劃治理總面積2057.35萬公頃。到2006年,工程累計完成治理任務612萬公頃,實行禁牧面積568.4萬公頃,生態移民10.12萬人。2005年與2001年相比,工程區林草植被蓋度平均提高了10%—20.4%,植被多樣性指數提高0.45—1.65,向大氣釋塵量下降15.8%。內蒙古伊金霍洛旗有林地面積已由治理前的17.8萬公頃增加到目前的23.53萬公頃,森林覆蓋率由27.6%提高到32.6%,扭轉了沙進人退的局面。

    (三)建設規模宏大的農田防護林體系

    中國平原地區耕地和人口約佔全國的40%,是糧食主産區,也是無林少林地區。新中國成立初期,華北平原森林覆蓋率僅為1.1%,許多平原地區沒有森林,風沙和幹熱風對糧食生産造成了嚴重危害。為了改善平原地區的農業生産條件,中國政府組織人民大力開展平原綠化。特別是1988年實施全國平原綠化工程以來,逐步探索出了以農田林網為主體,“四旁”(宅旁、村旁、路旁、水旁)植樹、農林間作、成片造林相配套,網、帶、片、點相結合的農田綜合防護林體系建設模式,有力推動了平原地區的生態建設。從1988年到2007年,全國平原地區累計完成造林710萬公頃,森林覆蓋率從1987年的7.3%提高到現在的15.8%,新營造農田防護林376.8萬公頃,農田林網控制率由1987年的59.6%增加到現在的74%,3356萬公頃農田得到保護。據測定,農田林網通常可減緩低空風速30%—40%,提高相對濕度5%—15%,增加土壤含水量10%—20%,可有效改善農作物生長條件,提高農作物生産量。過去一些風、沙、旱、澇、鹼等自然災害嚴重的地區,如今綠樹成蔭、林茂糧豐。

    五、濕地保護與恢復

    濕地被稱為“地球之腎”,具有保持水源、蓄洪防旱、調節氣候、凈化水質和維護生物多樣性等重要生態功能。健康的濕地生態系統,不僅為人類提供多種物質産品和文化産品,而且對維護生態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國濕地類型眾多,生物多樣性豐富。單塊面積大於100公頃的濕地總面積為3848萬公頃,居世界第四位、亞洲第一位。中國濕地保存了全國96%的可利用淡水資源,分佈高等植物2276種,野生動物724種,其中水禽類271種,兩棲類300種,爬行類122種,獸類31種。濕地水鳥中屬國家重點保護的有56種,在亞洲57種瀕危鳥類中,中國濕地內有31種,佔54%。

    中國濕地保護工作雖然起步較晚,但保護強度大、措施有力,制定了搶救性保護自然濕地、制止隨意侵佔和破壞濕地、開展示範工程建設等一系列切實有效的政策,已取得顯著成效。全社會保護濕地的意識明顯增強,保護行動得到落實,科研監測等基礎工作得到強化,管理能力和水平得到提高,受到國際社會的高度讚譽,中國政府先後獲得“獻給地球的禮物”特別獎、“全球濕地保護與合理利用傑出成就獎”、“濕地保護科學獎”、“自然保護傑出領導獎”等國際榮譽。

    (一)實施全國濕地保護工程

    2005年,中國國家林業局等10個政府部門,編制了《全國濕地保護工程實施規劃(2005—2010年)》,確定了濕地保護、恢復、可持續利用、能力建設等工程建設項目,計劃投資90億元,實施400多個項目。目前,已審批實施近200個項目。在國家項目的示範帶動下,全國已建立國家濕地公園18處,面積27萬公頃;建立470多處濕地自然保護區,使1715萬公頃、近45%的現有自然濕地得到有效保護;一批退化濕地的生態功能正在恢復;濕地可持續利用的示範模式正在形成。

    (二)加強三江源濕地保護

    三江源是指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源地,這一地區濕地資源十分豐富,關係到中國乃至東南亞地區的水資源供給,被譽為“中華水塔”。為保護這一地區的濕地,2003年中國政府建立了三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將生態功能最重要的15.23萬平方公里區域納入保護範圍;2005年制定了《青海三江源自然保護區生態保護和建設總體規劃》,計劃投資75億元,對河流、高原、湖泊、沼澤等類型的濕地進行重點保護,同時通過退耕還林、防沙治沙、草原恢復、水土流失治理等措施,全面保護和恢復這一地區的生態環境,增強水源涵養能力。

    六、水土流失治理

    中國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全國水土流失面積為356萬平方公里,佔國土面積的37.1%。新中國成立以來,採取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結合的治理模式,累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96萬平方公里,每年可保持土壤15億噸,增加蓄水能力250多億立方米。

    (一)實施退耕還林工程

    中國的水土流失主要來源於坡耕地。1998年長江、松花江流域發生特大洪災後,中國政府把“封山植樹,退耕還林”放在災後重建綜合措施的首位,並作出了實施退耕還林工程的重大戰略決策。中國政府決定:向退耕農戶提供種苗和造林費補助,每畝補助50元;無償向退耕農戶提供糧食、生活費補助,長江流域及南方地區每畝退耕地每年補助糧食(原糧)150公斤,黃河流域及北方地區每畝退耕地每年補助糧食(原糧)100公斤,每畝退耕地每年補助生活費20元;對還生態林的糧食和生活費暫補助8年,還經濟林的補助5年,還草的補助2年。1999—2006年,25個省區市及新疆生産建設兵團的2279個縣、1.2億農民,累計完成退耕地造林896萬公頃、荒山荒地造林1162萬公頃、封山育林156萬公頃。中央財政需投入2244億元,到2006年已投入1303億元。為確保退耕農戶長遠生計得到有效解決,確保退耕還林成果切實得到鞏固,2007年8月,中國政府又作出了現行退耕還林政策補助期滿後再延長一個週期,繼續對退耕農戶給予適當現金補助,並安排專項資金鞏固退耕還林成果的重大決策。中央又需新增投入2066億元,使退耕還林工程總投入達到4310億元,相當於2.4個三峽工程或13條青藏鐵路的投資。這項工程,改寫了工程區“越墾越窮、越窮越墾”的歷史,實現了中國墾殖史上的重大轉折,並成為世界上最偉大的生態工程之一。

    退耕還林工程實施以來,佔國土面積82%的工程區森林覆蓋率提高了2個多百分點,有效減輕了水土流失,改善了生態環境。據四川省水文監測,實施退耕還林等工程後,2004年與1998年相比,長江一級支流年輸沙量大幅度下降,其中岷江夾江站減少38.6%,嘉陵江亭子口站減少94%,涪江射洪站減少95.6%。據四川省生態定位監測,通過實施退耕還林工程,全省年均滯留泥沙0.54億噸、增加蓄水6.84億噸,累計減少土壤有機質損失量3646萬噸、氮磷鉀損失量2083萬噸,平均每年提供的生態服務價值達134.5億元。

    退耕還林工程現已完成的造林全部成林後,木材蓄積量將達10億多立方米。據測算,10億立方米的森林可生産氧氣16億噸、吸收二氧化碳18億噸,這將為緩解全球氣候變暖作出新貢獻。

    退耕還林工程不僅取得了良好的生態效益,還改變了傳統農業生産方式,提高了農業綜合生産能力,促進了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增加了退耕農戶的收入,被廣大農民稱為生態工程、富民工程、德政工程。地處黃土高原的陜西省延安市1999—2006年累計退耕還林57.6萬公頃,實現了“糧下川、林上山、羊進圈”,水土流失綜合治理程度由1998年的20.8%提高到2006年的45%, 全市糧食總産量從以前正常年份的6億公斤左右提高到2006年的7.45億公斤,農民人均純收入由1998年的1356元增加到2006年的2425元。

    (二)實施長江流域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

    長江流域涉及18個省區市,總面積約180萬平方公里,佔國土面積的18.8%。由於長期不合理的耕作方式和人為破壞,長江流域森林植被大量減少,生態嚴重惡化,洪災、旱災、泥石流成為長江流域的三大心腹之患。為恢復長江流域的森林植被,遏制生態惡化的趨勢,1989年中國政府啟動了長江流域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工程實施以來,共完成營造林832萬公頃,治理水土流失6.5萬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凈增9.6個百分點。

    (三)構築萬里海疆生態屏障

    為改善沿海地區生態狀況,促進區域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1991年中國政府啟動了沿海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工程覆蓋沿海11個省區市、221個有海岸線的縣。經過10多年的建設,累計完成營造林386.4萬公頃,低效防護林改造6.82萬公頃,工程區森林覆蓋率增加10.6個百分點;新造和更新沿海基幹林帶7884公里,使海岸基幹林帶達到1.7萬多公里;新增農田林網控制面積近 50萬公頃,農田林網控制率達80%;建立沿海濕地自然保護區90多處,保護區面積達543萬公頃。在沿海防護林體系的庇護下,區域內水土流失面積減少108萬公頃,土壤侵蝕模數下降25%。為吸取印度洋海嘯的慘痛教訓,中國政府已經進一步修編了工程建設規劃,決定到2015年,再投資99.84億元,全面加強沿海防護林體系工程建設,力爭早日建成萬里海疆生態屏障。

    七、野生動植物保護與自然保護區建設

    中國政府認為,物種是最珍貴的自然遺産和人類未來的財富,維護物種安全是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標誌。一個物種一旦滅絕,就不可復得,人類就失去了一種獨特的基因庫,並將永遠失去利用它的可能性,這對人類將是無法挽回的巨大損失。

    中國幅員遼闊,生態系統多樣,野生動植物極其豐富,僅脊椎動物就有6481種,居世界前列;高等植物達3萬多種,居世界第三位。中國保存了許多北半球地區瀕臨滅絕的孑遺物種,如大熊貓、朱鹮、金絲猴、華南虎、揚子鱷和水杉、銀杉、香果樹等數百種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中國政府將保護野生動植物種作為自己的重大責任,為此作出了巨大努力,並於2001年實施了野生動植物保護及自然保護區建設工程,取得了重大進展。

    (一)野生動物保護

    為了保護珍貴的野生動物資源,中國政府採取了五項措施。一是加強野生動物保護立法並切實加大執法力度。頒布了《野生動物保護法》、《自然保護區條例》、《瀕危野生動植物進出口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組織開展了“綠盾行動”等一系列專項執法行動。二是強化棲息地保護。通過建立自然保護區、自然保護小區等形式,有效保護和改善了野生動物棲息地。三是拯救繁育珍稀瀕危物種。圈養大熊貓種群達到239隻,野外種群數量達到1596隻;朱鹮從1981年發現時的7隻,增加到1000多只。四是積極推動野生動物資源繁育。野生動物馴養繁殖單位達24500多家,有效緩解了野生資源保護的壓力。五是建立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體系。在候鳥等野生動物重要聚集分佈區域建立了350處國家級、550處省級和2000余處市縣級監測站,布設監測點和巡查路線近萬處。

    (二)野生植物保護

    為了保護珍貴的野生植物資源,開發利用其潛在的生態、經濟和科學價值,中國政府頒布了《野生植物保護條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等法律法規。初步建立起野生植物就地保護網絡體系,涵蓋了65%的高等植物種類和130多種重點保護的野生植物主要棲息地。積極開展遷地保護和針對珍稀瀕危野生植物的拯救繁育,建立起400多處野生植物種質資源保育、基因保存中心和160多家植物園、樹木園,保存了中國植物區係成分植物物種的60%,上千種珍稀瀕危野生植物得到有效保護。嚴厲打擊亂採濫挖、非法經營和走私野生植物及産品等違法行為,有效遏制了破壞野生植物資源的勢頭。

    (三)自然保護區建設

    早在1956年,中國政府就開始建立自然保護區,到2000年共建立自然保護區1147處。自2001年實施野生動植物保護及自然保護區建設工程以來,自然保護區事業進入了快速發展階段。截至2006年,共建立各類自然保護區2395處,覆蓋了15%以上的陸地國土面積,超過了世界平均水平;建設各類自然保護小區5萬多處,總面積150多萬公頃。目前,中國已初步形成了類型齊全、功能完備的自然保護區網絡體系,有效保護了90%的陸地生態系統類型、85%的野生動物種群和65%的高等植物群落,涵蓋了20%的天然優質森林和30%的典型荒漠化地區。

    八、發展林業産業

    中國政府在高度重視植樹造林、保護森林的同時,也十分重視對森林的合理採伐利用,實行在培育中利用、在利用中培育,以滿足中國經濟增長對木材等林産品的需求。50多年來,全國累計生産木材85億立方米,消耗森林資源122.8億立方米,接近中國現有森林資源的總量。中國重視木材及林産品的國際貿易,在彌補國內優質木材缺口的同時,也向國際社會提供了大量林産品。在凈進口木材及木質林産品中,原木為3215萬立方米,這對國內需求只是一種補充。2006年,中國進口木材為64.21億美元,出口木材類林産品為166.85億美元,出口額大於進口額。同時,中國進口了大量的廢紙,為全球節約木材作出了重大貢獻。據總部設在華盛頓的《森林趨勢》説,中國這幾年節約了5400多萬噸的木材。

    立足國內解決木材需求是中國的基本政策。為了改善生態環境和解決國內的木材需求,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中國陸續建立了4466個國有林場,森林面積達3666.6萬公頃,其中培育人工林1333.3萬公頃,20世紀90年代又大力推進速生豐産用材林基地建設,2002年中國政府又啟動了重點地區速生豐産用材林基地建設工程。目前,全國已營造速生豐産林490萬公頃。

    在以速生豐産林、紙漿林、能源林等為主的林業第一産業持續快速發展的同時,以木材加工為主的林業第二産業迅猛發展。中國人造板、木質地板、竹材及竹製品、傢具、松香等産品産量均已位居世界前列,不僅滿足了國內市場需求,而且為繁榮國際市場發揮了作用。此外,以生態旅遊為主的林業第三産業方興未艾。2006年,僅森林公園就接待遊客2.13億人次,佔當年國內旅遊總人數的15%,直接旅遊收入達到118.29億元,實現社會綜合産值950億元,提供就業機會400多萬個。

    九、構建生態文化體系

    生態文化是反映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態價值觀的文化。生態文化在普及生態知識、樹立生態道德、建設生態文明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中國政府高度重視發展生態文化,構建繁榮的生態文化體系,致力於使全社會牢固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態價值觀。

    中國政府把生態教育作為全民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不斷加強社會宣傳和公眾教育。發佈了《關於加強未成年人生態道德教育的實施意見》,突出抓好未成年人生態道德教育。每年開展“關注森林”、“保護母親河”行動,在植樹節、國際濕地日、世界環境日、世界防治荒漠化和乾旱日等重要紀念日,深入開展宣傳教育活動。拍攝製作了系列電視專題片《森林之歌》,中央電視臺開辦了“人與自然”、“綠色時空”、“綠野尋蹤”等專題節目。創辦了《中國綠色時報》、《中國林業》、《森林與人類》、《國土綠化》、《生態文化》等報刊,搭建了普及生態知識、傳播生態文化的平臺。樹立了林業英雄馬永順、治沙女傑牛玉琴和治沙英雄石光銀、王有德等先進模範人物,堅持用榜樣的力量推動生態建設。

    深入開展“林業與構建和諧社會”、“林業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林業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林業與國家安全”、“林業與節能減排”等重大生態課題研究,形成了一批有價值的研究成果。出版了《新時期黨和國家領導人論林業與生態建設》、《毛澤東論林業》、《周恩來論林業》、《劉少奇論林業》、《98洪水聚焦森林》、《中華大典·林業典》、《生態文化建設論》、《生態文明建設論》、《草原文化生態魂》等重要圖書,豐富和發展了生態建設理論。文學藝術家創作了《青山常在》、《秋天的牽掛》、《笑著和明天握手》、《天狗》等生態文學藝術作品,豐富了生態文化産品。舉辦了中國國際綠化博覽會、林業産業國際博覽會、森林旅遊博覽會、花卉博覽會、生態文化節、竹文化節、中國城市森林論壇、生態文化論壇、濕地保護論壇、國際沙漠論壇、綠色財富論壇和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及“創綠色家園、建富裕新村”等活動,豐富了生態文化活動的載體。

    十、加強生態領域國際合作

    生態危機沒有國界,保護生態需要全球的共同行動。中國政府在加強生態建設的同時,高度重視生態領域的國際合作,以多種形式積極參與相關國際事務,先後與世界上70多個國家(地區)及國際組織(機構)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與國際社會一道共同推進全球生態建設事業的發展。

    (一)認真履行國際公約

    ——中國于1980年12月加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2000年和2004年連續當選為公約常委會副主席國和亞洲地區代表。中國實行了集中統一的履約管理體制,成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瀕危物種進出口管理辦公室、中華人民共和國瀕危物種科學委員會,並在北京等22個中心城市設立了國家瀕危物種進出口管理辦事機構,形成了有中國特色的履約管理體系,健全了野生動植物進出口管理制度,建立了部門及國際間的聯合執法網絡,查處了大批野生動植物走私案件。

    ——中國于1992年1月3日加入濕地公約,目前為公約常委會成員國和公約財務小組成員國。中國政府積極參與公約各項事務,並將濕地保護與合理利用作為中國政府在可持續發展總目標下的優先行動,認真履行公約的各項義務和對國際社會的承諾。中國政府先後成立了國際濕地公約履約辦公室和中國履行濕地公約國家委員會。

    ——中國于1992年6月11日加入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根據京都議定書規定,作為發展中國家,中國目前不承擔減排義務。但中國政府以高度負責的精神,主動實行節能減排,並積極與發達國家合作開展清潔發展機制下造林再造林碳匯項目。積極開展氣候變化下森林生態系統脆弱性、適應性評估和分析,與發達國家就森林碳匯計量和監測等開展合作和技術交流。

    ——中國于1992年11月7日加入生物多樣性公約。中國政府建立了森林和野生動植物資源管理基本制度,實行了野生生物資源有償使用和限額使用制度;制定了《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林業行動計劃》、《中國21世紀議程林業行動計劃》、《執行〈關於森林問題的原則聲明〉的實施方案》、《大熊貓及其棲息地保護工程規劃》;編制了《全國林業自然保護區發展規劃》等。

    ——中國于1997年5月9日加入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積極參與公約各項事務,擔任第一屆科技委員會主席和第六屆締約方大會副主席。中國制定並實施了國家履約行動方案,成立了中國防治荒漠化協調小組,將荒漠化防治納入國家發展規劃和戰略;建立了荒漠化監測、政策保障、生態建設國家財政投入體系;中國積極參與全球乾旱地區土地退化評估;承擔公約亞洲區域第一專題網絡,推動區域荒漠化監測和評估工作;在北京設立了荒漠化公約國際培訓中心,開展發展中國家防治荒漠化培訓;中國與韓國、日本、蒙古國建立了東北亞森林網絡機制,共同應對區域荒漠化和沙塵暴問題。

    ——中國于1999年4月23日加入國際植物新品種保護公約。中國政府頒布實施了《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先後成立了植物新品種保護領導小組及植物新品種保護辦公室、植物新品種復審委員會等機構,初步形成了植物新品種保護機構體系框架。

    (二)全面加強國際合作

    中國與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全球環境基金、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聯合國糧農組織、國際熱帶木材組織、聯合國糧農組織林業委員會、聯合國糧農組織亞太區域林業委員會、國際竹藤組織、國際楊樹委員會、亞洲森林夥伴關係、東亞及澳大利西亞水鳥遷徙路線合作夥伴關係、亞太地區村社林業培訓中心、蒙特利爾進程、世界自然基金會、世界自然保護聯盟、濕地國際等國際組織(機構) 建立了有效的合作模式,與世界上幾十個國際組織建立了工作聯絡。

    中國國家林業局代表中國政府先後與11個國家簽署政府間合作協定,與34個國家簽署了41個部門間合作協議(備忘錄)。中國還與歐盟、東盟、日本、德國、加拿大、澳大利亞,以及世界銀行、聯合國糧農組織、全球環境基金、國際熱帶木材組織、世界自然基金會、商品共同基金等國家和國際組織(機構),在雙邊無償援助下實施了多項生態建設領域的合作項目,對加快林業發展,改善生態環境,起到了積極的推動和示範作用。

    國外貸款、外商投資和無償援助等支持中國生態建設的力度不斷加大。到2006年,投入中國林業的各類外資達64.66億美元,其中無償援助資金近8億美元,實施項目640余個。這些項目輻射全國近30個省區市,內容涉及從苗木培育到森林可持續經營、林業法規等各個領域。為促進全球森林資源恢復和可持續發展,中國政府積極鼓勵企業規範參與全球森林資源培育和可持續經營,2007年頒布了《中國企業境外森林可持續培育指南》。

    十一、提供有力支持保障

    生態建設作為一項公益事業,離不開政府強有力的領導和推動。多年來,中國政府在體制機制、法制建設、資金投入、科技支撐等方面採取了一系列措施,為加強生態建設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堅持深化改革

    中國政府根據森林資源權屬和管理方式的不同,分別進行了集體林權制度、國有林區、國有林場改革,有效促進了林業生産力的發展。中國有1.67億公頃集體林地,佔全國林業用地的60%,涉及億萬農民的切身利益。2003年以來,福建、江西等省按照中央政府的要求,開展了以“明晰所有權,放活經營權,落實處置權,保障收益權”為主要內容的集體林權制度改革試點,取得了明顯成效,創新了集體林業發展的體制機制,有效增加了農民收入,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的積極性,被譽為中國農村土地經營制度的又一次深刻變革。目前,這項改革正在中國全面推開。到2007年,已有4406.6萬公頃集體林完成了明晰産權任務,佔集體林地總面積的27.5%。同時,中國政府還積極開展國有林區和森工企業改革試點,積極探索國有林場改革,不斷理順體制機制,保障生態建設順利推進。

    (二)加強法制建設

    中國政府高度重視林業法制建設,經過多年努力,中國已經走上了依法治林的軌道。

    ——形成了完善的法律法規體系。主要法律有森林法、防沙治沙法、野生動物保護法、農村土地承包法等;行政法規有森林法實施條例、森林防火條例、野生植物保護條例、退耕還林條例等13部;地方性相關法規和規章達300多件。

    ——建立健全了執法體系。建立了林政管理、森林公安、野生動植物保護、森林防火、植物檢疫等方面的執法機構和隊伍。全國共設有森林公安機構7000多個,公安幹警6萬多名,森林病蟲害防治檢疫機構3000多個,林業植物檢疫員2萬多人,還建有3萬多個鄉鎮林業工作站、4300多個木材檢查站、850多個檢疫檢查站等行政執法機構,共有執法人員約20萬人。“十五”期間,共查處林業行政和刑事案件215.62萬起,收繳木材304.68萬立方米、野生動物886.25萬隻(頭),有效保護了生態建設成果。

    (三)投資與政策

    投資拉動與政策推動,是中國政府開展生態建設的主要措施。新世紀以來,中國政府大幅度增加了生態建設投入。“十五”期間,國家共安排林業投資2120億元,是新中國成立後前50年總和的1.5倍。

    在投資政策方面,國家將國債資金重點用於生態建設;2001年建立了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制度,目前已有4453萬公頃重點公益林被納入中央補償範圍,累計安排補償基金133億元。

    (四)科研與推廣

    在生態建設中,中國政府高度重視科學技術的作用。經過多年的建設,已經形成了國家、省、地、縣四級林業科學技術研發體系、成果轉化與技術推廣體系、技術標準與質量監督體系、林業科技管理體系。目前,全國有地級以上林業科研機構241個,科技人員約1萬人;縣級以上林業技術推廣站(中心)2500多個,從業人員近5萬人。“十五”以來,完成了中國可持續發展林業戰略研究,制定了《林業科學和技術中長期發展規劃》、《國家林業科技創新體系建設規劃綱要》,取得了1000多項生態建設和産業發展方面的重要科研成果,推廣了800多項科研成果和實用技術,實施了重大科技産業化示範項目,發佈了324項林業國家標準和707項行業標準,建立了可用於林業生態效益監測的森林、荒漠、濕地定位觀測研究網絡,推進了森林認證。林業科技貢獻率已由1996年的27.3%提高到2006年的35.4%。

    十二、生態建設的戰略重點

    中國的生態建設雖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中國政府清醒地認識到,實現生態良好的目標,任務極其艱巨。中國政府站在維護國家和全球生態安全的戰略高度,明確提出要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建設生態文明,並將為此實施宏大的生態建設工程,力爭改善中華民族的生存條件併為維護全球生態安全作出較大貢獻。

    ——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為減緩全球氣候變暖,降低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一方面將加大直接減排的力度,另一方面將充分發揮森林的間接減排作用。加大植樹造林力度,力爭到2010年森林覆蓋率達到20%以上、2030年達到23%以上、2050年達到26%以上,增加森林的固碳總量。加強森林經營,提高森林質量,增強單位面積森林固碳能力。加大以生物措施為主的水土流失治理力度,增強土壤的儲碳功能。加大對森林火災、病蟲害和非法徵佔用林地行為的防控力度,減少森林破壞導致的碳排放。加快構建“亞太森林恢復與可持續管理網絡”,加強森林可持續恢復和經營技術經驗交流,推動亞太地區森林資源恢復和發展。

    ——建設和保護森林生態系統。繼續實施好天然林資源保護、退耕還林、長江流域防護林體系建設、沿海防護林體系建設等重點工程,促進森林生態系統的自然修復和人工修復,減少水土流失、風沙危害、乾旱洪澇等自然災害的發生。

    ——治理和改善荒漠生態系統。堅持發揚“胡楊精神”,堅持科學防治、綜合防治、依法防治的方針,加強“三北”防護林工程、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建設管理,加強重點地區防沙治沙和石漠化治理,全面提升沙化土地防治成效,加快推進從“沙逼人退”向“人逼沙退”的歷史性轉變。

    ——保護和恢復濕地生態系統。力爭到2030年,使中國濕地自然保護區達到713個,國際重要濕地達到80個,90%以上天然濕地得到有效保護,形成較為完整的濕地保護和管理體系。

    ——嚴格保護生物多樣性。繼續實施野生動植物保護及自然保護區建設工程,到2050年使全國森林、野生動物等類型自然保護區總數達到2600個左右,總面積1.54億公頃,佔國土面積的16%,使全國85%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種群數量得到恢復和增加,所有的典型生態系統類型得到良好保護,維護物種安全。

    ——努力保障木材供應。立足國內保障和改善木材等林産品供給。大力發展速生豐産林,力爭到2015年完成1333萬公頃的建設任務。強化對現有人工用材林的科學經營,力爭將每公頃蓄積量提高到100立方米左右。切實提高木材綜合利用水平,力爭到“十一五”末,把木材綜合利用率提高到70%以上。

    ——大力發展木本糧油。力爭到2020年,使我國人均佔有食用木本植物油達到0.8公斤,人均佔有水果達到50公斤,人均佔有木本糧食10公斤,為維護國家糧食安全、提高國民營養水平作出貢獻。

    ——積極開發林業生物質能源。通過發展林業生物質能源,改善能源供應結構,維護能源供應安全,同時促進節能減排。一方面,積極開發現有森林中能源原料的3億多噸生物量;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現有宜林荒山荒地培育能源林。同時,積極開發相關的配套技術,逐步形成原料培育、加工生産、科技開發的“生物質能一體化”格局。

    加強生態建設,維護生態安全,已經成為全人類的共識和國際社會的共同行動。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發展中大國,解決好自身的生態問題,是增加中國人民福祉的要求,也是維護全人類共同利益的要求。中國政府和人民將與世界各國人民一道,為維護全球生態安全、實現人與自然和諧作出更大貢獻。 

 
 
 相關鏈結
· 新疆塔城生態建設收成效——人工林鎖住老風口
· 內蒙古伊金霍洛旗生態建設見聞:煤海上一片綠原
· 國家林業局關於生態建設與森林保護新聞發佈會
· 草原茫茫天地間-內蒙古自治區加強生態建設紀實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