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部門信息
 
重新犯罪率0.2% 社區矯正助服刑者重揚人生風帆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10月21日   來源:司法部網站

    2003年,社區矯正試點工作在中國6個省份正式啟動。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兩年後,又有20多個省份陸續加入到了試點行列。

    截至目前,全國有27個省(區、市)、208個地(市、州)、1309個縣(區、市)、14202個鄉鎮(街道)開展了社區矯正試點工作,試點地區累計接收社區服刑人員35.8萬人,解除矯正17.1萬人。

    這不是一場普通意義上的改革,它涉及國家刑罰權的執行,涉及對罪犯教育改造的效果。自上而下的精神指導,從下至上的實踐創新,若干部門的聯動,全社會的積極參與,凝聚成了一股強大的合力。

    “社區矯正”這個幾年前還略顯陌生的詞彙,如今已成為中國司法體制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正帶著豐沛的原動力呼嘯而來。

    6年來,社區矯正試點經驗證明:它是適合中國國情的,是具有強大生命力的,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據統計,試點以來,社區服刑人員在矯正期間的重新犯罪率一直維持在0.2%左右。

    【幫困扶助】

    讓矯正對象重拾生活的信心

    雖然社區矯正與監獄服刑同屬刑罰執行,但事實證明,注意幫助矯正對象解決實際困難,其産生的矯正效果要比僅把罪犯關押在監管場所執行刑罰好得多

    “我現在已經是一名公交車司機了。每天工作雖説累點兒,但特別充實。我時刻不忘從前的大錯誤、大教訓,不時激勵自己要痛改前非、重新做人,開始新的生活……”

    這是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龍沙區江安街道司法所管理的社區服刑人員李某的真情告白。去年李某因犯職務侵佔罪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一年,緩期一年執行。判刑後的他,失去了工作,在家待業。一家老小,嗷嗷待哺。

    社區矯正工作人員了解到李某的實際困難後,為他找到了一份公交車司機的工作。李某的家庭困難解決了,改造也更積極了。

    在山西太原,劉某因交通肇事被法院判處緩刑,原本生活富足的他突然陷入了困頓。司法所了解這一情況後,多次與之談心,鼓勵其樹立起生活的自信心。今年1月,在司法所的幫助下,劉某開起了一家服裝攤點,重拾信心的他很快便讓生意有了起色。

    劉某逢人便説,只有踏實做事,本分做人,才能對得起政府、社會對自己的真心幫助。

    今年3月,浙江省青田縣社區服刑人員張某收到了鎮司法所送來的一份特殊禮物———低保證。手拿低保證的張某激動萬分,一再表示要好好做人,回報社會。

    自社區矯正試點工作開展以來,司法行政、民政、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等多部門聯動,探索建立社區服刑人員的就業安置生活保障制度,為其安心接受矯正奠定必要的物質基礎,有效預防了因生存問題引發的重新違法犯罪。

    這些幫困措施主要包括:為社區服刑人員免費提供職業技能培訓;為老弱病殘、無生活來源的社區服刑人員提供最低生活保障、安排相應困難補助;為有就業願望、暫無工作的社區服刑人員,提供過渡性就業崗位等。

    【心理矯治】

    讓迷途的心靈回歸正軌

    使社區服刑人員從心理上真正做到悔過自新,主動放棄再犯罪並樹立良好的人格與心理,是社區矯正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與環節

    “喂,您好,這裡是社區矯正心理諮詢熱線。”

    “有件事……我想……”電話裏傳出結結巴巴的聲音。

    原來,打進電話的小李因強姦罪被判處有期徒刑3年,緩刑4年,接受社區矯正。已經離異的父母嫌棄他丟人現眼不想要他,18歲的小李為此感到萬分苦惱。

    主持熱線電話的心理諮詢師,根據小李訴説的情況,深入淺出地從法律、倫理、家庭等方面,幫助他分析事情的前因後果,及時進行心理疏導。經過近兩個小時的心理“導航”和“危機干預”,小李終於解開了心理上的疙瘩。

    據專家分析,社區服刑人員中有相當一部分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缺陷,進行必要的心理矯正有助於消除他們不健康心理因素,幫助其培養正確的人生觀,儘快適應社會。

    自社區矯正試點以來,在多數試點地區心理矯正作為一項重要矯正內容迅速推開。

    上海市建立了93個“社區服刑人員心理諮詢工作室”,培養了127名社工心理諮詢師,發展了282名心理諮詢師志願者,組建了由專業人士參加的心理矯正督導組。

    江蘇省建立了社區矯正心理服務中心35個,培養心理諮詢師130人,由具有專業資質的心理諮詢人員對社區服刑人員實施心理諮詢和心理危機干預。

    許多試點單位還與監獄、民政等部門組建了“警示教育基地”、“公益勞動基地”,加強對社區服刑人員的思想教育、法制教育和社會公德教育。

    【制度創新】

    實現刑罰效果的最優化

    在社區矯正實踐中創造的審前社會調查制度,促進了審判與執行工作的有效銜接,可以使非監禁刑的適用更加準確,也有利於社區矯正機構提前介入,提高矯正工作的針對性

    “一直以來是父母眼中的好兒子,妻子身邊的好丈夫,領導眼中的好職工,而且曾經因拾金不昧受到單位領導的表揚。但由於哥兒們義氣重,法律意識淡薄,在他人的鼓動下,許某走上了歧途。”

    在法庭上,司法所工作人員向法官宣讀了許某的社會調查報告,建議對其作出非監禁刑判決,得到法官採信。

    在社區矯正實踐中産生的審前社會調查制度,為像許某這樣真誠悔過、立志重新做人的犯罪嫌疑人灑下了一縷陽光。

    有專家指出,審前社會調查作為社區矯正的前置程序,是判定被告人或者罪犯是否適合社區矯正的重要依據,是刑罰提高針對性在社區矯正中的具體體現,有利於實現刑罰效果的最優化。

    除審前社會調查制度外,各試點省份在試點過程中還創造出了多種行之有效的矯正制度。如重慶市建立了“八個一”制度,即服刑人員進入矯正後,接受一次法制教育;司法所為每個服刑人員制定一個矯正方案;社區服刑人員每週電話彙報一次個人行蹤;每月書面彙報一次個人思想情況;司法所每月對服刑人員進行一次談話教育;每月一次走訪調查;每季度一次評議考核;重大節假日和重要活動期間,對服刑人員進行一次守法教育。

    【資源整合】

    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參與矯正

    社區矯正整合社會資源和力量參與罪犯監外執行工作,探索在開放環境中對罪犯進行監管教育的方式方法,豐富了非監禁刑罰執行的內容,發揮了非監禁刑罰在教育改造罪犯方面的積極作用

    與監禁刑不同,社區矯正作為一種開放式的刑罰執行方式,使得它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為各種社會力量的參與創造了條件。

    小林是武漢某大學的學生,去年她光榮地成為了一名社區矯正志願者。她的工作對像是一名因故意傷害被判緩刑的高中生。第一次見面時,小林告訴他:“我是以朋友的身份來看你的。”她説,他需要朋友,需要有人能夠聽自己傾訴心事。

    像小林這樣的志願者有很多很多。他們中,有意氣風發的大學生,有白鬚皓首的退休法官、檢察官,也有在職的公司白領。他們懷著一腔熱情參與社區矯正工作,目的很執著很單一:讓這些失足者儘快回到正常的人生軌道。

    為廣泛整合社會力量,江蘇省徐州市司法局在社區、街道(鎮)聘請了6000多名懂法律、懂政策、會做思想工作的老黨員、老教師、老支書、老模範、離退休政法老幹部組成了一支社區矯正志願者隊伍。

    上海市由政府出資,招聘了460名社會工作者分佈到各司法所參與社區矯正工作。許多離退休幹部、專家學者、高等院校學生等熱心的社會志願者積極參與到社區矯正工作中來,無償為社區服刑人員提供矯正幫助。(張亮)

司法所長心得:”他們就像我的孩子"

    藺軍(北京市朝陽區常營司法所副所長):今年我們司法所接受的11名社區服刑人員中,5人是青少年,這對我的觸動非常大。其中一名未成年人因為在網吧認識的一個哥兒們沒錢了幾天沒吃飯,就搶了50元錢,結果被判刑3年,緩期4年執行。

    我也是一個母親,我覺得他們就像是我的孩子一樣,我有責任幫助他們。社區矯正寬嚴相濟的服刑方式,有利於他們順利改造。

    針對這5名青少年社區服刑人員,我們一方面積極為他們找學校、找工作,一方面經常開導教育他們,告訴他們怎樣交朋友,朋友之間應該遵守哪些底線。看到他們露出孩子般的笑容時,我特別開心。

    我們轄區內青少年違法犯罪比例較高,怎樣讓孩子們從小就懂法,把握好自己人生的底線是我經常思考的問題。今年,常營司法所在北京市首創了“1、2、4模式”,即教育1個孩子,影響2位家長,啟示4位老人。這項活動首先在轄區內的中小學裏開展,很受孩子和家長們的歡迎。

    “社區矯正有優越性”

    肖渺(北京市朝陽區和平街司法所所長):社區矯正制度具有優越性,表現在:使社區服刑人員保持與社會的接觸,將來能更好地回歸社會;能發揮司法所、警察、社區和家人4方面的共同力量,讓社區服刑人員定期報告、定期勞動,能更好地起到教育矯正的作用;很多社區服刑人員能發揮專長為社會作些貢獻,如具有較高知識水平的人員可以從事一些對社會有益的公益活動,而缺乏技能的社區服刑人員則可以為社區做些服務型的工作,如修車、送飲用水等。

    社區服刑人員就業難是個普遍問題,由於社會上對社區服刑人員的歧視和偏見,一般單位都不願聘用他們,不少人只能靠低保維持生活。還有經費保障的問題等,在這方面,有關部門已做了不少工作,但沒有徹底解決,呼籲能有相應的配套資金和配套設施支持社區矯正工作的開展。

    社區矯正·矯正社工感言

    “我很喜歡這份工作!”

    馬文升(北京市朝陽區和平街司法所專職從事社區矯正工作的社會工作者):社區矯正工作要講究工作藝術,對於不同的社區服刑人員要採取不同的矯正方法,給他們制訂量體裁衣的矯正方案。

    有些社區服刑人員其實素質挺高,因過失犯罪被判刑,對他們主要是給予心靈上的溝通,減輕他們的心理壓力和負擔。

    有些社區服刑人員,法律法規他們可能比我們還要熟悉,沒有必要給他們講大道理,而要和他們拉拉家常,幫他們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就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誠心相待感化心靈”

    有一名社區服刑人員,犯罪入獄後妻子和他離婚,帶走了孩子,拿走了房子。他出獄後無所依靠,我們去他家走訪,他態度蠻橫地説:“我沒有錢只有病,你們還是把我送進監獄吧。”後來,我們幫他解決了低保和廉租房,他激動地説:“感謝社區矯正好政策。”

    社區矯正工作很辛苦,工資也低,每月800元,但我還是挺開心的,因為我做這份工作不是為了掙錢,而是有一種成就感和責任感,這是多少錢也換不來的。

    潘鳳崎(在北京市朝陽區小黃莊社區居委會從事治安工作):我是2007年3月50歲時開始做這項工作的。時間不算長,但我總結出了一些不同的待人處事方法。

    針對不同的社區服刑人員,談話要注意方式方法。對於文化程度較高的社區服刑人員,我們儘量用委婉的言語,以免傷害他的自尊;而對於文化水平不高的社區服刑人員,不能盡説文縐縐的話,否則他會覺得你不真誠,而不願與你溝通。

    對社區服刑人員一定要誠心相待、細心服務,這樣才能感化他們。曾有個青少年社區服刑人員,開始時玩世不恭,在我們的教育感化下慢慢改變了。2008年,他撿到一個手包後還給人家沒留名。我們都為他自豪,他卻説,“是你們的教育感化了我”。

    我做的工作平凡又不平凡,平凡的是我只是一個普通的社區工作者,不平凡的是我可以挽救感化人的心靈。社區服刑人員能順利回歸社會是我最大的成就。

    社區矯正·服刑人員心聲

    “像親人一樣關心我”

    小明(男,17歲,北京市朝陽區社區矯正對象):前年我在網吧裏認識了一些玩伴,常和他們混在一起。後來家裏不給錢不讓去上網,玩伴中有人提議去“要”一些錢,我稀裏糊塗就跟著去了。搶了錢後,我分到50元。這50元卻給我換來3年徒刑,緩期4年執行。

    剛開始到司法所報到時,我思想包袱很重,沒想到司法所的工作人員對我非常好,他們經常到我家走訪,像親人一樣關心我、開導我,還一次次地幫我聯絡新學校,鼓勵我好好學習文化知識,做個遵紀守法對社會有用的人。遇到困難時我常給司法所的工作人員打電話,不管大事小事他們都耐心地幫我解答,給我出主意,幫我解決了很多生活困難和心裏的疑惑。前天是我的生日,他們還特意給我打電話祝賀,我很感動。

    現在我在一個中專學習電腦設計。快考試了,我一直熬夜復習,生怕考不好沒法和司法所的叔叔阿姨交待。今後我要多學些一些專業知識,不辜負大家對我的期望!

    “沒把我當罪犯看待”

    老王(男,57歲,北京市朝陽區社區矯正對象):我原來在一家大型國企做工程設計,我們單位在雲南省承包了一個大型項目,工程完工後,單位為了獎勵我們,開大會公開給我們幾個核心工程人員每人發了10萬元作為獎金,我們都以為這是行業內的潛規則。但因為同事的檢舉,我在2008年因犯貪污罪被判兩年有期徒刑,緩期3年執行。我也被單位開除了。

    被判了這個罪名對年過半百的我來説,是個沉重的打擊,我感覺很委屈,沒想到自己滿腔的工作熱情,卻因不知行為是犯罪而被判了刑。好長一段時間我都萎靡不振。

    司法所的工作人員了解到我的情況後,並沒有把我當罪犯看待,而是真誠地關心幫助我。他們多次和我推心置腹地談心,緩解我的心理壓力。和他們聊聊天,我心裏就舒服些。現在我心態很平和,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對待周圍的每一個人。(于吶洋 林燕)

 
 
 相關鏈結
· 公安、工商機關聯合查處"世界通"涉嫌傳銷犯罪案
· 烏魯木齊打砸搶燒三起重大犯罪案件一審公開宣判
· 公安部將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 加大治理假幣犯罪
· 公安部:全國打擊發票犯罪"端點"行動獲顯著成效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