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部門信息
 
商務部發佈會通報中美貨物貿易統計差異等情況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0年03月19日 16時04分   來源:商務部網站

商務部召開“中美貨物貿易統計差異研究報告
暨中美經貿關係”專題新聞發佈會

    3月19日,商務部召開“中美貨物貿易統計差異研究報告暨中美經貿關係”專題新聞發佈會,新聞發言人姚堅主持發佈會,商務部綜合司司長劉海泉、美大司司長何寧出席並回答記者提問。實錄如下:

    姚堅:新聞界的各位朋友,歡迎各位再次來商務部參加專題新聞發佈會。在前兩天的例行發佈會上,我向大家報告了商務部近期的工作情況,今天我們將就中美貨物貿易統計差異研究結果及中美雙方的經貿關係情況向大家做一個通報。今天我們邀請到了商務部綜合司劉海泉司長和美大司何寧司長。

    劉海泉:各位記者朋友大家上午好。今天我想主要給各位介紹一下中美貨物貿易統計差異研究報告。這個報告是中美雙方共同研究出來的一個成果,並且已經在中國商務部和美國商務部的官方網站上公佈,美國商務部已經就此成果舉行了新聞發佈會。

    首先給各位介紹一下報告的主要內容。大家知道,中美貿易是中國對外貿易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雙邊經貿關係中很重要的一部分。長期以來雙邊貿易的統計存在很大差異,由於運輸、保險等方面的因素,各國統計當中是存在或大或小的差異,但中美統計之間的差異多一些,大一些,因此雙方成立了聯合小組對此進行研究。

    1994年第8屆中美商貿聯委會時成立了統計小組,決定對雙邊統計差異問題進行聯合研究,當時得出的結論是中國出口貨物經香港等地轉口運輸是造成雙邊貿易統計差異的主要原因。但隨著中美經貿關係的不斷深化,雙邊貿易快速增長,貿易統計的差異在連年增多,因此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2004年第十五屆中美商貿聯委會時,雙方決定成立貿易統計工作組,對雙邊貿易的統計差異問題進行再次研究。

    中方統計小組成員包括商務部和海關總署;美方統計小組成員包括美國商務部和貿易代表辦公室。這項研究歷時5年,期間召開過六次工作會議,雙方成員以實事求是、認真負責的態度,創新研究方法,仔細核對了雙邊貿易的統計數據,在核對範圍、研究結果、報告框架等方面達成高度共識,經過雙方共同努力,研究取得了積極成果,不但在統計方法差異、第三地轉運增值等一些問題上取得了新的突破,而且就直接貿易統計差異的問題進行了研究,找出了主要原因,進行了量化調整,大大縮減了雙邊貿易總體差異的規模。

    2009年10月在杭州召開的第20屆中美商貿聯委會上,兩國政府簽署了《中美貨物貿易統計差異研究報告》,今年3月4日兩國商務部又在各自網站上公佈了該報告全文。按照雙方商定的研究範圍和研究方法,中方小組選取了2000年、2004年和2006年中美貿易統計數據,按照“東向貿易”和“西向貿易”分組進行了比對。“東向貿易”指中國對美國出口及美國統計的美國從中國進口,“西向貿易”指美國對中國的出口及中國統計的中國自美國的進口。通過數據比對發現:“西向貿易”差異很小,2006年僅為40億美元,“東向貿易”差異很大,雙邊統計的差異高達843億美元,這種差異用一般的統計因素很難解釋。我們對“東向貿易”使用了轉口增值、大宗商品跟單比對、核對所有商品編碼等方法,我們研究結論如下:

    一是中國出口的貨物經第三地轉運仍然是導致統計差異的一個重要原因。大家知道,中國對美出口的貨物中,有一大部分先被運到香港、韓國釜山、中國的台灣、墨西哥等這些地方,在經過分裝,分船之後再運到美國的,在這個過程中有的商品會被重新包裝,有的經過了簡單的再加工,中國進口商品被加價,從而産生一部分增值;另外,部分貨物在中國報關時,中國的出口商不知道這個商品是出口到美國,以為這個商品是出口到香港、台灣、韓國,實際上最後的出口目的地是美國,中國根據進口商的報關認為是出口到韓國、香港的,而美國按原産地原則將這些出口統計都歸於自中國進口,這也是差異的原因,這兩種情形造成的差異,在2006年是441億美元,佔“東向貿易”差異的52%。

    二是直接貿易當中的差異日益顯著,是由於雙方報價不同造成的。隨著中美貿易的快速發展,兩國間直接貿易的比重在雙邊貿易中所佔比重越來越高。2006年這一部分佔到90%左右,直接貿易統計造成的差異,數目也越來越大,2006年是402億美元,佔總體差異的48%。

    大家可能會問,從中國直接出口到美國,為什麼價值上存在差異?主要原因在於加工貿易。中國出口到美國的商品中60%多是加工貿易産品,這些産品在中國出口報關與美國進口商在入關報價時存在很大差異,中國的出口商是不掌握這個差異的,因為中國的出口商只負責接單生産,不掌握設計、銷售的環節;進口商的加價過程,中方沒有研究之前也是不掌握的。基於此原因,導致美方統計自中國的進口額大於中方統計的對美出口額。

    除了上述兩個主要原因,在海關統計當中有一些數據加工處理的的方法上,雙方也不完全一致。比如在統計轄區上,美國將波多黎各和美屬維爾京群島作為美國的海關關境,對華的貿易統計中包含了這兩個地區的數據,而中國將上述兩個地區視為單獨行政區,與他們之間的貿易額不計入對美的貿易額,由此也造成了一定差距。另一個原因是中美之間相距遙遠,跨年度運輸也會造成統計數據在記錄的時間上産生差異。比如在本年度內從中國海關已經出關的貨物,運輸船經過10天、20天的航行,到達美國時可能已經跨年度了,也會造成差異。但是這些因素造成的差異在雙方統計數據中互有增減,並且是一個延續的過程,所以對總體的統計差異影響不大。

    我們對這幾個方面的統計差異因素經過量化調整,最後得出的結論是美方自華的進口規模下降了很多,中方統計出口的規模也調減了一些。以2006年為例,中方統計的出口從原來2035億美元,經過比對調整之後調整為2005億美元,比原來減少2%。美方統計自中國進口從原來的2878億美元調減為2247億美元,減少22%;雙方統計差異相應由843億美元調為242億美元,242億美元的原因還沒有完全量化出來。根據這樣可以估算出美方在2006年對華貿易的逆差就由原來美方統計的2326億美元調減為1734億美元,減少26%。

    這就是我們雙方統計小組經過五年研究得出的基本結論。大家知道這樣一個結論是中美雙方統計人員共同認可的,也是雙方商務部共同認可的結果,是一個共識。按照中美雙方的約定,這項研究主要是為了找出雙方貿易統計産生差異的原因,而不表示對任何一方已經公佈的海關統計數據進行修訂或更正。我們都希望這個結果能夠使社會各界,包括新聞界的朋友更加客觀全面的了解中美貿易發展的真實狀況,並且中美雙方在研究結束的時候,也一致同意繼續豐富現有的工作機制,不斷深化雙邊貿易領域的合作,為雙方的經貿合作大局服務好。謝謝各位。

    姚堅:剛才劉海泉司長跟大家報告了中美對於雙邊貿易統計聯合研究的結果,下面我們請商務部美大司何寧司長介紹中美經貿關係的一些情況。

    何寧:剛才劉海泉司長給大家介紹了中美貨物貿易統計差異的研究結果。對於貨物貿易統計差異,特別是中美雙方貿易當中順、逆差情況的研究結果體現了中美兩國都高度重視雙邊經貿關係的發展。在發展過程當中出現的一些問題,雙方只要能夠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通過平等的協商,都可以找到妥善處理這些問題的方法。

    中美經貿關係的發展經過30年的迅速發展,兩國經貿合作早從單純的貨物貿易擴展到經濟的各個領域。同時,貨物貿易的這些統計數字只能體現貨物的流向,並不真正反映在貨物貿易過程當中雙方獲利的情況。我們注意到,在中美經貿發展過程中,部分民眾和媒體所提出的一些看法並不能客觀全面地反映兩國經貿關係發展的實際。所以,我在此向各位媒體朋友介紹一下中美經貿關係的總體情況。

    第一,中美經貿關係的發展是中美關係當中最重要、最具活力的組成部分。中美經貿關係是維繫兩國關係的穩定器,也是兩國關係發展的重要推動力,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最大的發達國家,中美兩國在經濟結構和經濟發展水平方面具有明顯的互補性,雙方的經貿合作潛力巨大。中美兩國在貿易、投資、科技、能源、環境等領域開展了全方位的合作。經貿合作的規模迅速擴大、領域不斷拓寬、內容更加豐富、形式也更加多樣。

    從貨物貿易方面來看,中美雙邊的貿易迅猛增長,兩國建交30多年以來,中美的貿易額從1979年的不足25億美元迅速增長到2009年的2982.6億美元,增長了近120倍。按照中方的統計,在過去的五年當中,中美的貿易額年均增長9%,目前,美國是中國的第二大貿易夥伴,第二大出口市場,第六大進口來源地。中國是美國的第二大貿易夥伴,第三大出口市場,第一大進口來源。

    中美在投資領域多年來也進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到2010年2月底,美國對華投資項目累計達到58362個,美方實際投入達到了628.2億美元。到目前為止,美國仍然是中國外資最大的來源地之一。同時,中國在美國興辦的貿易型和非貿易型公司也呈現增長的趨勢。到今年1月底中國企業在美國的各類投資超過45億美元,投資範圍廣泛。

    第二,互利互惠是中國經貿合作的基本特徵。中美經貿關係的迅速發展為兩國人民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對中方而言,中美經貿合作不僅帶來了經濟建設所需要的資金、技術和先進的管理經驗,還創造了大量的就業、稅收等收益。這方面信息很多,大家都已經比較清楚了。為從客觀角度評價中美經貿關係,今天重點談談美方在中美經貿關係發展當中的獲益情況。

    一方面,美國對華的貨物貿易出口實現高速增長。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以來,已經從2001年的中國作為美國的第九大出口市場躍升為08年美國第三大出口市場。2001年到2009年美國對華貨物的出口總額增長262.8%,年均增長達到15.4%,而同期美國的貨物出口總額的增長是45.5%,年均增長4.3%。美國對華出口的增長率是同期美國總體出口增長率的5.8倍。美國對華出口年均增幅遠遠高於美國對其他主要出口市場的年均增幅,美國對華出口額佔美國對外出口的比重從2001年2.7%增長到2009年的6.7%。另外,中國已經成為美國許多産品的重要海外市場,中國是美國大豆、棉花最大的單一的海外市場,是美國汽車、飛機的重要出口市場。根據中方的統計,2009年美國對華農業的出口額為140億美元,為2001年的5倍,美國對華出口農業的農産品佔中國農産品總進口額的27%。

    另一方面,美國企業獲得從中國進口産品的絕大部分增加值。美國的《經濟學家》雜誌曾經指出,標有“中國製造”的美國蘋果公司的ipod播放器在發達國家市場的零售額是299美元,其中160美元為美國設計營銷和零售企業獲得,中國組裝廠僅賺取每台4美元加工費,美國在華投資企業也通過中國國內市場銷售和對美國市場的出口獲得利益。這種獲益的差異不僅僅體現在這一種産品上,中國貨物出口當中40%、50%都是由外商投資企業來完成的。這也説明了貨物貿易的數據統計掩蓋了實際的利益分配情況。

    除了貨物貿易,在服務貿易方面,美國企業也獲得豐厚的收益。

    在會計業,2008年美國的四大國際會計師事務所在華收入合計超過100億人民幣,佔中國全行業收入的34%。

    在銀行業,到2009年底,美國在華設立法人銀行3家,下設分行15家。6家美國銀行在華設立了8家分行,2009年實現的營業收入達到28億多人民幣,凈利潤達到8.65億人民幣。

    在保險業,2009年底美國保險在華設立的保險公司有12家,2009年原保險保費的收入達到200多億人民幣。

    在證券業,截至2009年底美資的金融機構在華參股設立的合資證券公司有2家,合資基金管理公司有9家。

    在旅遊業,2007年中國的旅遊遊客訪美人數是39.7萬人次,同比增長24%;2008年中國的遊客訪美人次達到49.3萬人次,同比增長24%。中國遊客在美支出也連年增長,2006年是20.7億美元;2007年是26.99億美元;2008年是36.14億美元。

    在教育服務業,2009年中國赴美留學生人數達到98253人,佔各國赴美留學人數的14.6%,繼印度之後排名第二。比2008年增長21%。

    在法律服務業,截至2010年2月底,美國律師事務所共設立駐華代表處98家,佔各國家(地區)律師事務所在華設立代表處總數的33.3%,2008年業務收入為23.14億元,佔各國(地區)律師事務所在華代表機構收入總額的49.68%。

    在航空運輸業,2009年美國各航空公司在華運送旅客達到161.12萬人,在華運貨郵件62萬噸,人數比2008年同比略有下降,但是貨物的郵件的運送增長了30%。

    在版權轉讓領域,2008年中國引進了出版物版權一共有16979種,其中從美國引進圖書版權有4000多種,中方在雙方的圖書版權貿易方面有很大的逆差,2008年我們從美國引進的圖書種類與向美國輸出的圖書種類之比33:1。

    在投資方面,美國對華投資已經成為美國對華經貿利益的主要手段。

    首先,美國對華投資的領域廣泛。目前美國在對華投資國家和地區中居第四位,中國製造業的29個大類和中國承諾的100個服務部門均有美國投資。

    第二,美國企業在華的投資回報豐厚。中國美國商會對會員公司的調查顯示,2008年74%的會員企業實現了盈利,或者盈利頗豐。

    第三,美國跨國公司對在華發展的前景高度樂觀。中國美國商會、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上海美國商會等美資企業商協會組織的調查顯示,絕大多數美資企業對在華發展前景表示樂觀,並且將中國作為其全球投資的首要市場或者最重要的市場之一。超過半數的企業表示要繼續擴大對華投資,絕大多數企業表示其在華經營的目標是進入或服務於中國市場,而不是在中國尋求出口平臺。

    另外,中國市場還成為美國製造業企業在金融危機的中的亮點。中國已成為美國某家汽車公司全球第二大市場,2009年其在華銷量達182.91萬輛,同比增長67%(在歐洲銷量同比下降18%)。目前,以銷量計算,該公司亞太地區業務的84%集中在中國。另一家美國電氣公司2009年在華營業額同比增長14%,為該公司2006年以來在華營業額增長最快的一年。

    美方從中美經貿合作當中獲得的宏觀經濟利益也相當可觀。

    一方面,中美經貿合作有助於保持經濟穩定。美國從中國進口大量質優價廉的産品,使美國在鉅額“雙赤字”的壓力下,得以維持比較低的通脹力,提高了美國民眾的實際消費能力,擴大了消費需求,為美國經濟保持增長提供了動力。據摩根史丹利公司測算,1998年到2003年僅童裝一項,美國年輕的父母因為購買中國貨而節省4億美元,英國的經濟學家所做的統計顯示,如果沒有中國消費品,美國的物價指數將每年上升2個百分點。

    另一方面,中國購買美國的國債也有利於美穩定金融市場。據美國財政部的統計,截至2009年12月底,中國是第二大持有美國國債的持有國,持有美國國債餘額達到了7554億美元,佔美國國債餘額的6.3%,佔美國對外銷售國債餘額17.2%。

    此外,雙邊的經貿關係的互補性也為美國産業升級提供了便利。美國處在全球産業鏈的高端,將勞動密集型産品轉移到包括中國在內亞洲新興市場,為自身産業向高附加值領域轉移創造了條件。根據國際勞工組織的數據,2008年中國人均小時工資僅相當於美國的十分之一,中國有220萬人在美資企業工作,質高價優的勞動力資源美國企業的資金、技術及管理優勢相結合,使“美國品牌、中國製造”的産品擁有較強的國際競爭力,從而擴大美國企業在國際市場的佔有率。以計算機製造業為例,2008年中國生産各類計算機達到1.47億台,所使用的中央處理器芯片幾乎都是從美國的英特爾、超微半導體等公司進口。

    對華貿易的投資還為美國體了大量的就業機會。對華貿易投資加快了美國就業從製造業向服務業轉移的步伐。美方統計數據顯示,2000-2007年之間美國製造業減少338.4萬個工作崗位,而同期服務業增加了823萬個工作崗位,總計多創造就業崗位484.6萬個,其中貿易和與貿易相關的港口、運輸、分銷、零售等領域是就業的重要渠道。以沃爾瑪公司為例,該公司通過銷售中國産品,在全球雇傭工作人員超過200萬人,其中大部分在美國本土就業。

    我們認為中美貿易潛力巨大,前景廣闊。在互惠互利平等的貿易關係基礎上,隨著美國經濟走向復蘇,中國經濟繼續保持穩定增長,中美貿易也會進入一個新的增長期,雙方應該共同努力抓住這個機遇,挖掘潛力,進一步擴大兩國的共同利益。2003年溫家寶總理訪美的時候,兩國領導人曾就如何平衡中美貿易達成共識,即實現貿易平衡,應該從擴大美國對華出口入手,而不是限制中國對美的出口,應該從積極的方面妥善處理這個問題。在這方面擴大美國高技術對華出口大有可為。根據中方的海關統計,2001年中國自美進口的高技術産品佔中國高技術産品進口總額的18.3%,到了2008年美國高技術産品出口所佔的比重下降到6.9%。如果2008年美方仍然保持18.3%的比重的話,美國當年對華産品的出口可以增加387億美元。這充分説明,美國放鬆出口管制有助於中美貿易向更加平衡的方向發展。

    隨著中美經貿合作不斷深入和發展,兩國在經貿往來中出現一些問題和摩擦是正常的。正如溫家寶總理在“兩會”記者招待會指出的那樣,中美兩國“合則兩利、鬥則兩傷”,雙方應該以高瞻遠矚的戰略眼光,充分加強合作,冷靜、妥善地處理雙邊經貿問題。經貿問題只有在遵守經濟規律的基礎上才能比較準確的把握和處理,因此我們要盡一切努力避免將經貿問題政治化,確保中美經貿關係穩定發展的大局。

    我就説這些。謝謝。

    姚堅:下面我們留一點時間給大家進行提問。

    人民日報記者:第一個問題:研究報告主要是針對貨物貿易的統計差異進行了解釋,不知道服務貿易方面是否也存在類似的情況?第二個問題:剛才何司長介紹的數據比較多,有一點不知道是否能介紹一下:2009年我們在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兩方面,中美之間的數額大概是多少?中美貿易整體之間的順差情況從中國來講情況是怎樣的?謝謝。

    劉海泉:你説的服務貿易是否存在類似情況,因為我們沒有進行研究,所以還不能夠下一個結論,但是方法上我可以給大家做一個簡要説明。大家知道貨物貿易的統計全球在方法上、制度上是高度一致的,也是比較成熟的,商品出關、入關都是隨單登記,是一個貨物流程的真實記錄。所以雙方進行這方面的比較有比較可靠的數據,但是對於服務貿易,目前從全球來講,在統計制度上應該説不是非常成熟,不是每一單的服務貿易都要做這種記錄,很多時候是採取抽取樣本的方法。比如商業存在、自然人移動包括各個方面,選取一些樣本,跟貨物貿易統計方法不一致。因此對服務貿易進行雙邊的比較會更複雜,並且比較的結果與貨物貿易相比誤差也不是很準。服務貿易的統計沒有貨物貿易統計的全面、準確,沒有哪個國家做過這種比較,現在沒有看到結果。

    貨幣貿易方面,2009年中方統計對美出口2208億美元,從美國進口774億美元;根據美方的統計,美方對中國出口695億美元,自中國進口2964億美元。

    中新社記者:近期中美兩國摩擦特別頻繁,而且兩國關係出現了一種緊張,商務部這方面有沒有什麼打算去改善?謝謝。

    何寧:剛才我在前面已經講到,中方對於中美經貿關係基本的評價是互惠互利,只要我們在平等的基礎上能夠就一些問題進行磋商,避免政治化、避免情緒化,很多問題都可以得到妥善的處理。實際上中美雙方對於中美經貿關係的發展都是很重視的,為了保持中美經貿關係的穩定,雙方也建立了一些溝通渠道。比如中美之間2006年建立的中美戰略對話,奧巴馬總統上臺之後,去年我們又開始了中美戰略和經濟對話,再加上中美之間的商貿聯委會,這些都是雙方對話的渠道,通過這些對話和溝通交流,都能夠探討如何妥善處理這些問題。中方實際上也採取了其他一些措施,比如在過去幾年裏,每一年都有一些經貿促進團到美國去,開展大量的經貿活動。在2007、2008、2009年,由商協會組織的經貿促進團簽署了總數達700多億美元的協議或合同,對促進中美經貿關係的發展,實現更加平衡的中美貿易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謝謝。

    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請問何司長,您在講話中提到避免中美經貿過程當中的出現的一些問題政治化,實際上政治因素一直在困擾著中美經貿關係。比如説最近美國議員提出要強迫人民幣升值,不知道您怎麼看這個問題?中方會就這樣的問題怎麼樣與美方進行溝通?另外還有一個細節的問題您剛才提到中國現在已經是美國大豆最大的單一齣口市場,而國內業界人士已經對中國大豆産業安全表示擔憂,不知道您怎麼看這個問題,會不會採取一些措施?謝謝。

    何寧:第一,溫總理和美國總統在中美經貿關係問題的有關磋商中曾達成五項原則,其中就講到不要政治化。我的理解是,我們提出某一項倡議、某一項原則,這個倡議、原則和實際情況肯定是不一致的。這説明實際情況中出現了政治化的情況,不然就不會提不要政治化的原則。中美經貿問題政治化的現象由來已久,這在中美多年來的經貿關係發展中也起了一些消極的作用,所以我們一直堅持和美方講不要過多在雙邊經貿關係發展中加入政治因素。但是這個現象在很多情況下往往又是不可避免的,我們要採取措施,通過雙方的溝通避免經貿問題政治化的現象擴大,也要避免雙方在一些問題上的爭論情緒化,盡可能減少政治因素對於兩國經貿關係的負面影響,確保中美經貿關係大局的穩定發展,這對兩國政府、人民的長遠根本利益都是有好處的。

    第二,在世貿規則的大框架下,中美雙方的貿易都是一種平等的貿易,不存在某一方要將産品強賣給另一方,或者某一方強買另一方的産品,都是根據雙方的需求,在互有利益的基礎上進行的。所以中國進口美國大豆的數量是多是少,可能大家的看法不一樣。我個人認為,只要符合買賣雙方的基本利益,這個貿易就是健康的、正常的。謝謝。

    路透社記者:剛才您講到經貿問題也可以找到一些妥善的方法來解決這些問題,現在大家所關注的人民幣匯率的問題,您覺得有什麼樣的渠道和辦法緩解這個問題呢?剛才您講到對話的渠道,您覺得這些渠道可以來討論這些問題嗎?謝謝。

    何寧:中美雙方溝通的渠道是暢通的,所有雙方關注的問題都可以通過這些渠道來討論。但是這些討論應該是在科學的基礎上,在理性的基礎上進行,而不是通過這個渠道由一方給另外一方施壓。人民幣匯率的問題比較複雜,我不是權威人士,不敢妄加評論。但是,我認為按照我們現在講的原則,按照平等、互利、互相尊重的原則,任何問題通過正常的渠道加以解決都是我們最佳的期待。如果有一些政治因素加進來,像剛才有的記者提到美國100多個議員提出某一項要求,這樣會使整個的形勢複雜化,使我們的溝通對話就變得受到外界的干擾,這種發展態勢不是我們所願意見到的。謝謝。

    鳳凰衛視記者:第一,昨天我們去採訪美國大使,他説在4月15號財政部出報告之前跟中國政府有談判,我們想問商務部會不會有參加,如果4月15號的報告,把中國列為貨幣操縱國,商務部有什麼對策。第二,聽説商務部和貿促會已經向12個行業、1000多個企業徵詢意見問問他們是否能夠承受人民幣升值的壓力,我們想請問美大司司長,從您的經驗來看他們能承受多少的幅度?謝謝。

    何寧:其實匯率的問題,國務院領導,我們的發言人,已經在不少的場合,都做了表示,我們也沒有什麼其他更多可補充的。

    鳳凰衛視記者:這些企業能接受多少升值的壓力呢?

    何寧:在整個研究結果出來之前我們不便加以評論。

    姚堅:商務部並沒有牽頭做過這樣的測試,只是商業協會在徵求這方面的意見。

    何寧:我今天講到的美國從中美經貿關係中獲益的情況,只是我們了解到情況的一部分。我們今天講的意思是讓大家客觀地來評論中美經貿關係,不要總是認為這其中一方吃虧了,另一方得了利益。從雙方貿易基本的邏輯來看,雙方都是要獲得利潤的,沒有自己的利益,是不可能看到貿易的持久發展。從這個角度來看,雙方的利益肯定是差不多的,不可能是絕對一致,完全對等的,但不會有很大差異,不然貿易無法發展,貿易也不可能具有可持續性。

    劉海泉:我上午給大家介紹的報告是一個內容比較專業、枯燥的內容,大家如果有興趣還可以在我們的網站上下載這個報告的全文,中英文都有。我們也非常感謝大家對於中美貿易統計問題的關心。謝謝。

    姚堅:謝謝各位。

 
 
 相關鏈結
· 商務部舉行發佈會介紹國內消費市場等情況並答問
· 商務部舉行發佈會介紹國內消費市場等情況並答問
· 商務部例行發佈會通報2009年商務工作並答記者問
· 商務部召開發佈會 通報09年1-8月份商務工作情況
· 商務部舉行發佈會介紹我國實際使用外資等情況
· 商務部召開發佈會介紹2008年商務工作並答記者問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