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部門信息
 
中法青藏高原動力學研討會在北京舉行 汪民出席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0年09月15日   來源:國土資源部網站

    為紀念中法青藏高原地學合作30週年,9月14日,中法青藏高原動力學研討會在北京舉行。國土資源部副部長、中國地質調查局局長汪民在研討會開幕式上提出,青藏高原地學研究已從基礎研究轉向為社會需求服務。他表示,國土資源部將一如既往地支持青藏高原地學研究,全力以赴支持中外地學合作。

    30年前,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同志親自批准的“中法青藏高原地球科學合作研究”(1980~1984年),是我國打開國門後的第一項國際間的大型科學合作,開啟了中國地球科學國際合作的新時代。在過去30年中,國土資源部先後組織了兩輪中法合作地學科研項目。圍繞青藏高原的構造格架、形成演化,地殼、地幔結構和深部驅動力等開展研究,共同出版大量論文和專著,使中法兩國在青藏高原動力學研究領域處於國際領先水平。30年間,先後參加合作的中法科學家達300余人,産生了一批青藏高原地學研究著名學者。他們中的許多人已經成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法國和美國科學院院士,有的獲中國政府頒發的外國專家友誼獎,許多人獲得國際和國內的重大科技獎。在中法青藏高原合作研究中成長起來的年輕地質科技工作者,已經擔當起青藏高原動力學研究的重任。

    汪民在講話中指出,當前,青藏高原動力學研究仍然是國際地學研究的大熱點。青藏高原大陸動力學的問題浩瀚廣闊。青藏高原是造山的高原,對大地構造格局産生深遠影響,需要持續研究,需要全世界科學家聯合攻關。只有持續的研究,才能真正建立起青藏高原大陸動力學理論體系的自然王國。

    他説,現在,青藏高原的地球科學研究已經步入新的階段,從大陸動力學和活動論的角度出發,許多科學家更為關注重建青藏高原結構、再造特提斯的演化、聚焦印度板塊、歐亞板塊碰撞以來高原隆升和周緣造山帶的崛起,探索青藏高原深部地殼—地幔結構對陸殼行為的制約等重大問題,更加關注青藏地區的資源、能源前景,併為防止地震災害提供科學基礎。汪民説,青藏高原研究正從單純的基礎研究轉向為社會需求服務,拓展了基礎研究的視野和為經濟社會服務的領域。

    法國科學家奧貝爾和阿列格爾共同回憶了中法青藏高原合作30年的歷程。他們表示,中法合作留下了美好的回憶。合作不僅有巨大的科學意義,也使法國人重新認識了中國人,見證了中國30年開放和改革發展。他們很榮幸為中國發展貢獻了一點力量。中國科學院院士、中法喜馬拉雅科學考察隊中方隊長李廷棟表示,30年間,中法青藏高原合作研究從最初的喜馬拉雅山擴展到秦嶺、冀東、桂林、滇西等地,中國科學家也考察了法國東西大陸。中法青藏高原合作是中外地學合作中時間最長、人數最多、研究地域最廣的項目,將在世界地學史上留下光輝一頁。  

 
 
 相關鏈結
· 國土資源部:做好三峽庫區175米蓄水地質災害防治
· 國土資源部部長徐紹史實地考察新疆烏拉根鉛鋅礦
· 國土資源部出臺26條支持政策助力西部大開發
· 國土資源部廉政專項行動動員部署大會在北京召開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