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工作動態>> 部門信息>> 會議
 
交通部馮正霖在全國農村公路工作座談會上講話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5年10月28日   來源:交通部網站

加強農村公路建設 推進管養體制改革
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做出更大貢獻
交通部副部長 馮正霖

同志們:

  全國農村公路工作座談會是繼2003年國家發改委與交通部聯合召開的全國農村公路建設電視電話會之後,兩部委聯合召開的又一次重要會議。這也是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歷史任務後,兩部委就做好農村公路工作、服務新農村建設大局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多年來,各級發展改革部門高度重視和支持交通工作,特別是農村公路工作,形成了兩部門齊抓共管、密切合作的良好局面,為全面推進農村公路建設,推動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在此,我代表交通部和全國交通系統廣大幹部職工向發展改革系統的同志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兩天來,與會代表學習了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方案的通知》(國辦發〔2005〕49號),國家發改委張曉強副主任從提高農村公路建設重要意義的認識、推進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全面落實農村公路建設規劃三個方面作了重要講話,大家現場考察了山西省晉中市和陽泉市的農村公路,實地察看了農村公路建設的顯著成果,親身感受了農村公路服務“三農”的實際成效。今天上午進行了分組討論,對如何搞好農村公路建設和管理養護工作,大家提出了很多寶貴的意見和建議。從會議實際效果看,這既是一次我國農村公路建設的經驗交流會,也是一次研究農村公路發展問題的討論會,更是一次推動新時期農村公路持續健康發展的動員會。與會同志一致反映,這次會議召開的時機很好,內容充實,主題突出,富有成效,開得很好。

  下面,結合大家討論情況,我講四點意見:

  一、農村公路建設的主要成績

  2003年交通部黨組貫徹中央關於解決“三農”問題的一系列重要部署,提出了“修好農村路,服務城鎮化,讓農民兄弟走上油路和水泥路”的建設目標,在各級黨委、政府和發展改革與交通部門的高度重視和共同努力下,在廣大農民群眾的大力支持和直接參與下,農村公路建設取得了顯著成績。據統計,從2003年到今年9月份,全社會農村公路累計完成投資2858億元,建成農村公路46.3萬公里。其中,通暢工程(西部縣際、中部通鄉、東部通村公路)三年滾動計劃中央資金500億元已經下達完畢,總規模17.25萬公里,總投資1432億元,目前累計完成投資1155億元,佔總投資的80.6%,累計建成瀝青(水泥)公路10萬公里,佔總規模的58%。通達工程交通部三年下達計劃規模25.7萬公里,計劃投資563億元,其中車購稅投資172億元,目前已累計完成投資446億元,佔計劃投資的79%,建成農村公路13.7萬公里,佔計劃規模的53.3%。西部地區由於國家給予了傾斜政策,農村公路建設步伐逐年加快,農村交通面貌得到明顯改觀,2002年以來已建成縣際公路4.3萬公里,181個鄉和9162個村通了公路。今年1—9月份,農村公路建設進展順利,完成投資801億元,建成公路11.1萬公里。預計到年底,將新改建農村公路25萬公里,部分有條件的市縣可以提前實現村村通公路的目標。可以説,兩年來,我國農村公路建設投資之巨、規模之大、通車里程增長之快前所未有。從整體上看,農村公路工作呈現出以下六個顯著特點:

  1、制定了農村公路發展規劃。今年初,國務院第80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農村公路建設規劃》,這是指導2020年前全國農村公路建設的總體藍圖。在國家規劃指導下,各地制定出臺了本地區的農村公路建設規劃。江蘇省編制了《農村公路建設規劃》,計劃用五年時間,形成比較完善的農村公路網絡體系。河北省印發了《農村公路發展目標及實施意見》,明確至2007年,全省基本實現行政村村村通瀝青(水泥)路。福建、青海、重慶、新疆等省(市、區)政府也已批復了本地區的農村公路發展規劃。這些規劃的制定,為農村公路健康發展奠定了紮實基礎。

  2、發揮了政府的主導作用。農村公路是農村公益性基礎設施,必須堅持“政府主導、分層負責”的工作方針,充分體現政府的主導作用。安徽省政府2005年出臺了《關於加快農村公路建設的決定》,對農村公路目標、規劃、資金籌集、建設和養護管理等作出了明確規定。吉林省政府頒布了《鄉道管理辦法》。山東、江蘇、青海等省政府也出臺了農村公路建設有關規定。由政府挂帥,各部門配合,齊抓共管,形成農村公路建設的合力,是做好農村公路建設的有力保障。

  3、推廣了多標準建設農村公路的好經驗。各地經濟發展程度不同,地理地質條件差異很大,建設標準一定要因地制宜、實事求是。在這方面,各地創造了很多符合當地實際的實用路面型式。雲南的半整齊和整齊石塊彈石路面,山西的砼預製塊路面、手擺片石路面、行車道混凝土中間砂石的混合型路面,吉林、河南、黑龍江的磚鋪路面,四川的通村通社石板路面,內蒙古的小油路,貴州、新疆的泥結碎石路面,重慶利用工業廢渣鋪築的路面,都體現了就地取材、節約資源的要求。江蘇、甘肅、貴州、青海等省(區)還制訂了地方農村公路技術標準。這些實踐,為科學把握農村公路建設標準提供了有益借鑒。

  4、調動了農民群眾的修路積極性。農民群眾既是農村公路建設的直接受益者,又是農村公路建設的主力軍。從各地情況看,凡是群眾積極性高、參與度高的地方,農村公路就發展的快、建設的好。重慶開縣麻柳鄉推行民主決策,實行“一事一議”,總結出“八步工作法”,在三年時間裏,發揮群眾力量,在大山溝裏修出了306公里的農村公路。四川巴中通過“兩會一表”(即鄉人大會、村民代表大會、徵求意見表),組織群眾投工投勞,使“修路困難一時、不修路困難一世”的觀念深入人心,創造了“寧願苦幹、不願苦熬”的巴中精神,受到了國務院領導的高度肯定。

  5、探索了適合農村公路發展的養護模式。搞好農村公路養護管理是發揮投資效益,保持農村公路可持續發展的關鍵之舉。陜西省頒布了《農村公路建設養護管理辦法》,明確了養護責任主體和養護資金籌集。山西省編制了《農村公路養護管理辦法》,省、市兩級給予養護補助,把農村公路養護資金列入縣財政年度預算管理。貴州省湄潭縣建立了農村公路養護財政資金專戶,推行“三制”、“五定”制度,明確管理責任,公佈獎懲措施,提高了養護水平,增強了抗災能力。

  6、找到了交通工作服務“三農”問題的抓手。近年來,國家發改委和交通部在貫徹落實中央關於解決“三農”問題的重大戰略部署中,從兩個領域入手,找到了在農村交通發展中解決“三農”問題的新路子。一是在農村公路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形成了從建設規劃、組織實施到養護管理的完整政策;二是在農村道路運輸方面,在全國組織了“五縱兩橫”達2.7萬公里的鮮活農産品流通通道建設,把全國所有鮮活農産品生産基地和集散批發市場用這個通道聯合起來,走出一條使鮮活農産品高效率、低成本地流通的路子;組織實施了農村客運網絡化試點,讓農民乘上方便的客運班車,使農民能夠享受與城市居民相同或相近的出行服務。這些情況證明,我們在農村交通發展中,已經找到一個牢靠的抓手。

  這次會議在山西省召開,也帶有現場會性質。山西省從統籌城鄉、興農富民的大局出發,把農村公路建設放在了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來抓,把尊重市場經濟規律與發揚老區優良傳統有機結合起來,走出了一條市場經濟條件下欠發達地區加快農村公路建設的新路子。2002年以來,建成農村公路近6萬公里,9000余個建制村通了水泥(瀝青)路,農村公路發展走在了全國前列。山西省在農村公路建設中總結的4條主要經驗,即:大力弘揚老區人民自強自立、艱苦奮鬥的精神,以資金不足精神補、水泥不足石頭補、機械不足力氣補的大無畏氣概,賦予“太行精神”新的內涵;堅持政府推動、政策調動、典型帶動、輿論發動的“四輪驅動”,施行了省長、市長、縣長、鄉長“四長”攻堅責任制;發揮政府、群眾、行業、社會等多方面的積極性,形成了農民主動修、村與村之間比著修的良好局面;堅持因地制宜,提出了適合農村實際、農民需要的路面結構和標準,較好解決了農民負擔以及生態建設等諸多矛盾。這些經驗和做法,值得大家認真學習,借鑒推廣。

  儘管農村公路建設取得了重大進展,建設管理工作也在不斷加強,但我們要清醒地看到,農村公路建設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概括起來講,主要表現為“四個不夠”。一是建設管理職責落實不夠。一些地方存在“等、靠、要”思想,調動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和發揮農民群眾的積極性不夠,導致農村公路建設的主體職責“缺位”,影響了農村公路健康發展。二是對保護農民群眾的切身利益重視不夠。在沒有充分尊重農民群眾意願的情況下,個別地方出現了強行攤派、亂集資、降低徵地拆遷補償標準的情況,甚至拖欠農民工工資和徵地拆遷款。三是以科學的發展觀指導農村公路建設落實不夠。一些地方沒有正確處理需要與可能、速度與質量、規模與標準的關係,不顧本地經濟和自然條件,提出不切實際的發展目標,不能合理地把握標準。四是建設管理的規範化不夠。有的地方規章制度還不夠落實,建設項目申報不規範,審批環節多,隨意變更實施項目的問題比較突出。這些問題雖不是主流,或者説是發展中的問題,但解決得不好,就會影響全局,阻礙農村公路的健康發展,需要引起高度重視,認真研究解決。

  二、正確把握農村公路工作面臨的新形勢

  剛剛閉幕的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是在我國即將完成“十五”計劃,改革發展進入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在會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中,把“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作為我國現代化進程中的重大歷史任務,要求“加大各級政府對農業和農村增加投入的力度,擴大公共財政覆蓋農村的範圍,強化政府對農村的公共服務,建立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長效機制”。農村公路作為農村地區的基礎性、公益性設施,既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必要保障,也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內容。我們要在認真學習和深刻領會五中全會精神的基礎上,正確把握農村公路工作面臨的新形勢,切實加快農村公路的發展。

  首先,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歷史任務,對農村公路的發展提出了新要求。

  五中全會提出的“要按照生産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堅持從各地實際出發,尊重農民意願,紮實穩步推進新農村建設”的要求,體現了農村的全面發展。既包括農村經濟的發展,也包括農村社會事業的發展。農村公路在農村公共事業中的地位和作用,決定了沒有農村公路的快速發展,就沒有新農村建設的完整體現。以往我們重視“三農”問題,更多地是從經濟的視角來看待和研究,而從農村社會事業發展的視角重視不夠。從經濟視角,多看重的是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基礎地位、農業的經濟産業結構調整等,而對農村社會公共事業發展重視不夠,造成了城鄉差距擴大、社會公共財力分配不合理。長此以往,將影響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進程。因此,我們在加快發展農村經濟的同時,還要大力發展各項農村社會事業。農村公路不論是對經濟建設,還是對社會公共事業發展,都是不可或缺的,是基本前提和必要保障。前幾年的農村公路建設實踐也一再證明,加快農村公路發展,能夠改善農村發展條件,加快城鄉融合,帶動農村産業結構調整,優化農村發展環境,提高農民群眾的生活質量。“公路通了,信息靈了,腦瓜活了,收入多了,講文明了”是許多農民群眾在農村公路通車後的切身感受。公路通暢的地方,幹部群眾長精神、想發展、謀發展,也是一種普遍現象。

  其次,近年來農村公路的發展實踐,為進一步做好農村公路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礎。

  從會議的討論和交流以及發展的數據看,我們農村公路建設與管理的確取得許多好的經驗,這些經驗的總結與提煉,使我們的工作站在了一個新的起點上,使我們更清楚地認識到了農村公路工作中的熱點、難點和重點問題,這是我們工作的有利條件和良好基礎。正是因為有了清晰的思路,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機制,也使我們做好農村公路工作有了較突出的優勢。因此,要深刻認識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對加快農村公路發展的新要求,使之成為我們新的工作動力,抓住機遇,乘勢而上,加快農村公路發展。

  第三,農村公路發展面臨的有利條件進一步增多。

  一是黨中央、國務院領導對農村公路建設十分關心。胡錦濤總書記在各地視察工作時,多次詢問農村公路建設情況。溫家寶總理在今年4月份乘車考察四川巴中時,深有體會地説,“巴中三縣一區,通江是最貧窮的地方。通江缺什麼?第一是交通”。各級領導的關心,農民兄弟的殷切期盼,既是對農村公路建設的親切關懷,也是對我們的巨大鞭策。二是農村公路建設進一步改善了黨群、幹群關係,得到了基層黨組織、幹部和農民群眾的真心擁護。如安徽的基層幹部和農民群眾就講過這樣一句生動形象的話“農村路越修越遠,幹群關係越來越近”,農村公路建設已經真正成為“德政工程”、“民心工程”,這是我們做好農村公路工作最強有力的支撐條件。三是國務院《農村公路建設規劃》和《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方案》的發佈,各地人民政府對農村公路建設和管理作出的政策規定,為農村公路發展長效機制的建立提供了制度和體制保障,提供了更多的資金籌集渠道,這是農村公路發展的可靠保證。

  第四,農村公路建設面臨的壓力也很大。

  經過兩年多的快速發展,農村公路建設取得了很大成績,但與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要求相比,與廣大農民群眾的出行需求相比,總體還處在較低的發展水平上。全國還有167個鄉、49339個行政村不通公路。農村公路資金來源少,建設養護資金匱乏;路網技術水平較低,抗災能力弱;基層工程技術與管理人員相對不足的矛盾還很突出;節約土地與環境保護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農民群眾迫切要求改善生産生活條件與建設管理能力的差距,都給我們形成了不小的工作壓力。我們既要正視眼前的困難,更要把握難得的機遇,統一思想,加大力度,修好農村路,管好農村路,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作出積極的貢獻。

  三、加快農村公路發展的主要措施

  根據《農村公路建設規劃》,到2010年,東部地區所有具備條件的行政村,中部地區80%以上的行政村,西部地區90%以上的鄉鎮,要通瀝青(水泥)路。完成上述目標,任務十分艱巨。各級交通主管部門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統籌規劃,分級負責;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建養並重,協調發展”的工作方針,正確處理發展速度與工程質量、建設規模與建設標準、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效益的關係,做到速度、質量、效益的統一,實現又快又好地發展。

  在今後的農村公路建設過程中,要突出抓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堅持規劃引導,有序推進農村公路建設。

  農村公路建設要切實貫徹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從農村社會經濟發展和農民群眾出行的實際需求出發,綜合考慮山水林田綜合治理、小城鎮建設、扶貧和國土資源開發等要素,科學規劃,統籌安排,有序發展。既要盡力而為,最大限度改善農村交通條件,又要量力而行,保持適度的建設規模。各級發展改革部門和交通主管部門既要把好建設的審查關,做到科學管理,規範運行,又要因地制宜,實事求是,結合農村公路特點,簡化審批程序,提高工作效率,保證農村公路建設的順利實施。

  (二)堅持實事求是,合理把握農村公路建設標準。

  在年初國務院審查《農村公路建設規劃》時,溫家寶總理明確要求,“實事求是,因地制宜,路盡可能多標準”。從實際需求看,農村公路不在寬而在通,等級不在高而在適用。為加強對農村公路建設的指導,去年交通部印發了《農村公路建設指導意見》,今年組織編制了農村公路技術標準。各地要按照“因地制宜、先通後暢、分步實施、逐步提高”的原則,合理確定建設規模和建設標準,避免脫離實際的高標準、高指標,絕不能搞勞民傷財的“形象工程”、“政績工程”。

  農村公路建設標準,應當根據當地經濟發展水平和地理地質條件,實行區別對待。東部經濟發達、人口稠密、交通流量大,標準高一點,可以一步到位;中西部經濟條件差、交通流量小的地區和一些東部山區,標準可以低一些,採用塊石路、彈石路、磚石路、砂石路等多種路面形式。對交通流量不會明顯增加的改建路段,路基可維持原來寬度,以節約投資,避免浪費。

  當前,要特別重視提高農村公路的抗災能力。今年汛期以來,各地普遍持續降雨,一些地區農村公路水毀嚴重,甚至出現大段路基路面沖毀。造成水毀嚴重的原因很複雜,有洪水超過農村公路橋涵的設計洪水頻率的客觀原因,也與一些地方不注重環境保護,造成橋涵淤塞、泄洪受阻有關。但部分農村公路橋梁設計不合理,設計深度不足,缺少必要的、合理的導流和防護工程,也是重要因素。在今後的農村公路建設中,各地要特別注重農村公路建設的系統性,綜合考慮自然環境和災害對農村公路的影響,完善路基、邊坡、橋涵的防護排水設施,切實提高農村公路抗災能力,確保農村公路投資效益。

  (三)堅持尊重民意,維護好農民群眾切身利益。

  農村公路建設的出發點是推動農村經濟發展,提高農民群眾生活質量。建設過程中,一定要處理好加快建設與維護群眾利益之間的關係,切實維護好農民利益,做到“六要六不要”。一要鼓勵採用“一事一議”的辦法,調動廣大農民的積極性,不要修農民不需要、不願意修的路;二要合法籌集建設資金,不要向農民強行集資、亂攤派,加重農民負擔;三要做到公開、透明,依法徵地拆遷,不要隨意降低補償標準和拖欠徵地拆遷費用;四要合理設計公路線形,盡可能避讓民宅、保護農田,不要動輒徵用農民宅基地和耕地;五要在保證工程質量和施工安全的前提下,盡可能多地使用當地農民工,增加當地百姓收入,不要一味調用外地民工,增加建設成本;六要因地制宜,盡可能利用已有的土源和料場,不要亂採亂挖,破壞自然環境。

  (四)堅持責任意識,切實加強建設與養護資金的籌集和使用管理。

   “十一五”期間,國家將對現有投資政策進行適當調整,在繼續加大投資力度的基礎上,實行差異化的投資政策,對中西部地區,適當提高補助標準,重點加大對老、少、邊、窮地區的支持力度。但是,中央投入的增加,不能代替地方各級政府對農村公路建設與管理的事權和責任。各地政府要完善農村公路籌資政策,加大政府公共財政的投入力度,充分調動和發揮各部門以及社會各界的積極性,落實配套資金。在項目安排上,對積極性高且地方資金落實的,可以優先安排;對積極性不高或認識不到位的,不搞“一刀切”,可少安排或暫緩安排項目;中央和省級政府安排的農村公路補助性資金,可以採取先預撥,待工程驗收合格後一次性支付的辦法。

  各級交通主管部門要建立健全農村公路建設資金管理辦法,加強對資金使用情況的監管,防止截留、擠佔和挪用資金。中央對農村公路建設的補助資金以及地方政府安排的農村公路建設與養護資金,要按專項資金管理,實行專項核算、專款專用;中央對農村公路建設的補助資金,應全額用於農村公路項目建設工程款的支付。地方籌集的建設資金要按時到位,滿足工程需要。農村公路建設與養護資金的使用,應向公路沿線鄉(鎮)、村定期進行公示,強化資金使用的社會監督。

  (五)堅持質量第一,建立健全質量保證體系。

  質量是廣大農民和社會各界最為關注的問題。農村公路建設技術標準不高,但質量要求絕不能降低。各級交通部門一定要切實履行行業管理職責,高度重視工程質量,落實質量責任制,研究建立適合農村公路建設實際的質量監督新機制。既要發揮交通主管部門和質量監督機構的作用,也要發動農民群眾參與質量監督工作。要研究建立適合農村公路特點、提高工程耐久性的質量標準和管理辦法。要突出主體工程內在質量,重視排水、防護工程的質量。要在施工現場設立明示主要施工工藝和質量控制措施的告示牌,自覺接受群眾監督。部也將很快把專門制定的農村公路建設科教片下發各地,用以直接指導一線人員科學施工,提高質量。總之,要採取一切有效措施,寧可慢一點,也要好一點,千方百計保證工程質量,讓農民兄弟走上放心路,致富路。

  (六)堅持創新理念,走資源節約型發展之路。

  農村公路建設要高度重視環境保護工作。這不僅是貫徹建立資源節約型社會的客觀要求,也是農村公路自身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前不久,交通部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山區公路建設生態保護和水土保持工作指導意見》,提出了20條具體要求。農村公路建設也要按照指導意見要求,堅持“預防為主,保護優先,防治結合,綜合治理”的原則,牢固樹立“不破壞就是最大的保護”的思想,施工中要盡可能減少對周圍環境的影響和破壞,努力實現公路建設與環境保護並重、公路項目與自然環境和諧。同時,要把保護耕地、節約用地放在重要位置,落實國家最嚴格的土地保護政策,切實貫徹交通部提出的公路建設中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的26條意見,充分利用老路,多用荒地廢地,儘量避免佔用耕地和基本農田,做到最小限度地佔用耕地、最大程度地節約土地。

  (七)堅持預防為主,建設廉潔工程。

  農村公路建設中的廉政工作總體上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薄弱環節。要堅持一手抓發展、一手抓廉政,未雨綢繆,防患于未然。要認真貫徹中央《關於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督並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實施綱要》和交通部《關於進一步加強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廉政工作的意見》的各項要求,結合農村公路建設特點,採取有針對性的措施。特別要注意推行民主決策,公開項目計劃和資金管理,實行陽光操作。要實行政府監督與社會監督相結合,充分發揮群眾監督和社會監督的作用,通過紮實仔細的工作,使參與農村公路建設的所有人員思想上受教育、行動上更自覺,建設讓人民群眾滿意的廉潔工程。

  四、推進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的幾點要求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方案》,是繼《農村公路建設規劃》後,國務院作出的加強農村公路工作的又一重要舉措。深入學習、認真貫徹落實國辦文件,全面加強農村公路管理養護工作,是今後一段時期的工作重點。曉強副主任在昨天的大會上已作了詳細部署,我再補充三點意見:

  (一)深刻認識加強農村公路管理養護工作的重要意義。

  農村公路是全國公路網絡的重要組成部分,全國路網中70%以上是農村公路。近年來隨著農村公路建設進程的不斷加快,農村公路里程迅速增加,養護需求與養護能力之間的矛盾愈顯突出。原有的群眾性、非專業養護模式已經不適應新時期農村公路發展的要求。完善現有農村公路管養體制,緩解農村公路快速發展所造成的突出矛盾,逐步實現農村公路正常化、規範化養護,已經成為鞏固農村公路建設成果,實現交通現代化的迫切要求。各級交通主管部門一定要深刻認識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深刻領會國務院辦公廳文件的重要意義,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把改進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工作作為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的重要工作,象抓農村公路建設一樣抓好抓實,從根本上實現農村公路的可持續發展,使廣大農民兄弟更加久遠地享受到農村公路建設成果,為促進廣大農村地區的社會經濟發展提供長期有效的交通保障。

  (二)準確把握國辦文件的精神實質。

  國辦印發的改革方案共五個部分,主要精神可以概括為“落實責任,保障投入,健全機制,平穩推進”十六個字。

  一是落實責任。方案規定,農村公路管理養護的責任主體是縣級人民政府。這主要是針對當前鄉級政府和村委會無論是資金,還是技術、設備等都無力承擔大規模農村公路的養護管理任務,客觀上造成大量鄉村公路養護缺位的實際情況提出的。但這並不意味著省、地(市)、鄉級政府,以及村委會,不再承擔責任。方案中還規定:省級人民政府可結合當地實際,對有關地方政府及其交通主管部門管理養護農村公路的具體職責作出規定;鄉鎮人民政府有關農村公路管理、養護、保護以及養護資金籌措等方面的具體職責,由縣級人民政府結合當地實際確定;經濟條件較好的鄉鎮要積極投入力量,共同做好農村公路管理養護工作。這些規定,明確表明省、地(市)、縣、鄉四級地方人民政府都有做好農村公路養護管理的責任。對此,必須全面理解,不能簡單的把責任推給縣級政府。各地應根據實際情況做出具體規定,明確各方責任,上下協力,共同做好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工作,並在資金、體制、技術等各方面為縣級人民政府承擔農村公路養護管理責任創造條件。

  二是保障投入。方案規定農村公路養護管理資金來源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公路養路費,包括全部拖拉機、摩托車養路費,以及部分汽車養路費;二是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的財政資金。同時,方案規定,汽車養路費應用於農村公路的養護工程;地方財政資金用於保證農村公路的正常養護。這些規定,明確了農村公路養護資金的兩個來源渠道,清晰界定了兩種資金的不同用途。尤其是要求各級地方人民政府增加財政資金的規定,開闢了農村公路養護資金的新渠道,為加強農村公路管理養護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充分體現了國務院對農村公路管理養護工作的高度重視。

  另外,方案中還規定:公路養路費總收入用於公路養護的資金比例不低於80%,汽車養路費用於縣道、鄉道、村道的資金標準分別不低於每年每公里7000元、3500元和1000元。之所以這樣定,主要是出於以下考慮:一是堅持建養並重,從資金政策上為公路養護管理工作提供保障。前一階段,一些地方為了緩解公路建設資金緊張的矛盾,把公路養路費中的相當比例(最高的達到60%)用於公路新改建,導致公路養護管理資金嚴重不足,路網整體服務水平下降,社會各界反響強烈。這次在方案制訂過程中,國家發改委、財政部一致認為:公路養路費應當首先保證公路養護支出,不能以犧牲養護來保建設。特別是公路養護管理工作,直接關係到行車安全,如果養護不到位,路面坑槽密布,危橋得不到改造,安全防護設施不能及時維修,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産安全將得不到有效保障。為此,在綜合考慮養護現狀、公路建設需求的基礎上,為從源頭上解決以建代養甚至只建不養的突出矛盾,方案中提出了養路費用於公路養護的比例不低於80%的規定。二是堅持先幹線後路網,同時加大農村公路養護資金投入。鋻於國省幹線公路技術等級高、交通量大,對經濟的支撐作用顯著,在安排汽車養路費支出時,應當優先保證國省幹線公路所需。經過綜合平衡測算,提出了汽車養路費用於縣、鄉、村道的資金標準。按此標準測算,全國每年用於農村公路養護的汽車養路費約為80億元。除西藏、青海個別省份存在難度外,其他省份基本都可操作。這種安排,也充分體現了堅持統籌城鄉協調發展的政策取向。

  農村公路量大面廣,養護資金需求巨大,方案規定的兩種渠道必須同時落實,共同發揮作用,才能解決當前農村公路養護資金匱乏的突出矛盾。各地應當準確理解,正確把握,既要保證養路費的支出比例,又要切實把農村公路養護管理納入地方公共財政支出的範圍,建立長期、穩定的農村公路養護管理長效機制。

  三是健全機制。方案中提出要實行管養分離,推進公路養護市場化進程。利用市場機制,合理配置公路養護資源,逐步建立科學、高效、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公路養護新機制,是我國公路養護管理事業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公路養護創新發展模式的必然選擇。國辦文件明確提出了這一發展方向。但這項改革涉及到社會穩定,涉及到國家宏觀政策的配套和完善,是一項較為艱巨的改革任務。為此,方案中強調,一是要逐步推進、分類實施。首先從公路大中修工程改革入手,要求所有等級公路的大中修等養護工程向社會開放,逐步採取向社會公開招標的方式,擇優選擇作業單位。二是允許多種方式並舉,對一時難以通過市場化運作進行養護作業的,以及簡單的日常養護,可由管理單位組織沿線農民或已有的幹線公路養護道班進行招標承包養護,不再新設專職養護隊伍。因此,在具體操作過程時,要從有利於提高公路養護質量、有利於維護社會穩定、有利於提高投資效益出發,認真研究,科學把握。

  四是平穩推進。農村公路養護管理體制改革牽涉面廣、政策性強,為了保證改革平穩推進,方案要求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要加強領導,按照改革的總體要求,緊密結合當地實際,制訂具體的實施方案。各地一定要按照國務院的要求,在推進改革的進程中,因地制宜,不求同一模式,不刮同一陣風,確保改革平穩進行。

  (三)切實抓好改革的實施工作。

  重點抓好以下六項工作:

  1、週密籌劃,認真研究制訂本轄區的改革實施方案。國辦文件明確了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工作改革的主要目標和基本原則。由於各地經濟發展水平、公路技術狀況等差別較大,實施過程中需要各地根據實際情況,對國辦文件進行細化,制訂具體實施方案。這次會後,各地交通主管部門要會同發展改革部門共同做好以下三項工作:一是抓緊向省級人民政府彙報,提出貫徹落實的具體工作建議,供省政府決策;二是要組織專門力量,提前做好調查摸底、資金測算等基礎性工作,並著手研究制訂本地區的實施方案,為領導決策當好參謀;三是對改革中涉及的資金籌措和管理、職責劃分、機構調整等重大問題,進行專題研究,把工作做細做實,確保改革的順利進行。

  2、落實責任,健全農村公路養護管理體系。解決農村公路管養問題,首先必須明確主體,落實責任。要把農村公路管理納入各級政府的工作職責,納入各級交通主管部門的行業管理。各地要根據方案的規定,重點解決三個問題:一是明確和落實農村公路養護管理的責任主體,合理劃分村委會、鄉政府、縣政府及其設置的交通主管部門的職責權限,逐步完善農村公路養護管理體系,從根本上改變農村公路管養缺位的突出問題;二是充分發揮鄉政府和村委會的積極性,按照精簡、效能的原則,採用聘用、委託、承包等各種方式,合理配備鄉政府和村委會中從事農村公路養護管理的人員和設施,把農村公路管養責任落實到位;三是在明確責任的基礎上,按照科學高效的原則,建立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工作的有關協調、監管、考核機制,不斷提高農村公路管理水平。

  3、統籌安排,積極籌措落實農村公路養護管理資金。加大資金投入,是做好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工作的前提和保障。在這次會上,有的同志提出,公路養路費80%用於公路養護不合適,耽心影響公路建設。還有的同志認為,汽車養路費用於農村公路養護的標準過高,會影響幹線公路建設和養護。目前,我國正處在公路建設的高峰時期,各地面臨著加快建設和加強養護管理的雙重壓力,資金缺口很大。提出這些想法,可以理解,也很正常的。但是,從另一角度來看,公路養路費是社會公眾交納的專項用於公路養護、技術改造和管理的國家規費,養好公路,為社會提供安全、暢通的通行條件,是政府應盡的責任和義務。所以,在安排公路養路費使用時,必須統籌兼顧,首先保證必要的養護支出,同時也要按國務院的有關規定,安排公路建設的部分支出。

  這次會後,各級交通主管部門和發展改革部門要根據國辦文件的要求,積極做好農村公路養護資金籌措工作。一是在省級人民政府統一領導下,及時制定《農村公路養護資金管理使用辦法》,合理確定省、地(市)、縣、鄉四級地方政府財政資金的投入比例,從制度上保證地方財政資金在農村公路養護上的投入;二是要積極爭取各級政府領導的支持理解,在地方財力較為困難的情況下,也要統籌本級財政預算,安排必要的財政資金,保證農村公路正常養護;情況特殊的困難地區,要積極爭取中央財政的支持,在中央財政的轉移支付資金中安排必要資金用於農村公路養護;三是各級交通主管部門要統籌建設和養護資金,在保證公路養護資金總量的基礎上,落實汽車養路費用於農村公路養護工程的投資;四是要充分利用“一事一議”政策,採取以獎代補等多種方式,充分發揮沿線村民的主人翁意識,調動他們養路護路的積極性。同時,希望各級發展改革部門,一如既往地支持農村公路建設和養護工作,在綜合平衡政府年度投資計劃時,對農村公路養護工作給予高度關注,保證農村公路養護支出,把國務院的要求落到實處。總之,要通過深化農村管理養護體制改革,建立穩定的農村公路養護管理資金渠道,實現農村公路的持續健康發展。

  4、建章立制,完善農村公路養護管理的制度標準。近年來,各省都出臺了一些農村公路管理規章制度,但從總體上看,這些規定都側重於農村公路建設管理,而對養護管理工作,或過於原則不好操作,或沒有相應規定。目前急需的制度標準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行政管理規章制度,需要明確農村公路的管理內容、責任主體、事權劃分、管理手段、資金渠道、養護要求等;二是技術性的標準規範,包括養護質量標準、養護操作規程、檢查評定方法等。明年部將組織人員制訂《農村公路養護管理辦法》和《農村公路養護技術指南》,以指導各地的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工作。各地也應當根據國辦文件的要求,制訂符合本地實際的農村公路管理養護制度、技術規範、養護定額、質量評定標準和驗收標準,努力提高農村公路養護技術水平,使農村公路養護逐步實現規範化、標準化。

  5、強化管理,不斷加強農村公路養護監管力度。農村公路是全國路網的重要基礎,各級交通部門作為轄區內所有公路的主管部門,一定要發揮行業主導作用,將農村公路納入路網的統一管理範疇。一些同志認為農村公路量大面廣,管理難度大,交通部門不宜參與過多;還有一些同志覺得農村公路養護管理是縣鄉和村委會的事情,交通部門不應承擔管理責任。這些想法是不正確的,不是一個負責任行業和負責任部門應有的態度。《公路法》明確規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的公路工作”。農村公路既然是公路網的一部分,顯然應當納入縣級以上交通主管部門的管理範疇。這是交通部門的法定職責。為此,各級交通主管部門一定要切實履行職責,不斷強化管理措施,從計劃安排、資金管理、工程發包、質量考核等環節入手,加強對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工作領導和監督,定期檢查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工作的開展情況,逐步實現有路必養的工作目標。

  6、依靠群眾,加大農村公路路政管理力度。當前,農村公路的路政管理工作十分薄弱,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由於執法人員配備不夠,路政巡查的範圍小、時效性差,無法及時發現路政案件,更談不上處罰和糾正;二是執法難度大,各種侵佔、損壞路産的行為難以制止。再加上治超以後,大量的超限超載車輛繞行農村公路,加劇了農村公路損壞的速度。路政管理薄弱已經成為影響農村公路持續發展的另一重要因素,各級交通主管部門要以這次國辦文件出臺為契機,加大路政管理工作力度,鞏固農村公路建設成果。一是要結合養護工作,採取聘請路政信息員、委託管理等方式,充分調動鄉政府、村委會和沿線村民保護公路的積極性,逐步探索適合我國國情的農村公路路政管理模式;二是制訂和完善農村公路路政管理的有關規章制度,明確工作職責和工作機制;三是加強宣傳教育,增強沿線群眾愛路護路意識。

  加強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工作,不僅是鞏固多年建設成果的客觀要求,更是保證億萬農村居民出行條件的有效手段,還關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大局。各級交通主管部門要以國辦文件出臺為契機,進一步統籌農村公路建設和養護,全面落實國務院確定的各項改革措施,為實現農村公路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同志們,建設和管理好農村公路是為農民兄弟辦的一件大實事和大好事,是廣大農民群眾期盼已久的“民心工程”,也是各級發展改革和交通部門肩負的神聖使命。我們一定要認真落實十六屆五中全會的各項部署,全面貫徹科學發展觀,以開拓創新、務求實效的工作作風,推動農村公路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做出更大的貢獻。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