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工作動態>> 部門信息
 
三部委聯合表彰百名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突出貢獻者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6年01月05日   來源:國防科工委網站

    國防科工委提出“十一五 ”總體要求、奮鬥目標和主要任務

    2006年1月4日至5日,2006年國防科技工業工作會議在京召開。此間,國防科工委提出了“十一五 ”期間國防科技工業的總體要求、奮鬥目標和主要任務。

  國防科技工業“十一五”期間改革和發展的總體要求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十六大和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統攬全局,以“四個堅持”為根本指導方針,以確保完成高新武器裝備研製生産任務和推動産業發展為重點,著力加快體制機制改革,著力增強自主創新能力,著力推進經濟結構和經濟增長方式轉變,著力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全面實施轉型升級,切實將國防科技工業轉入科學發展的軌道,實現平穩較快發展,為國防現代化和國民經濟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奮鬥目標是:提高高新技術武器裝備供給能力。科研生産能力和技術水平邁上新臺階,研製週期明顯縮短,效費比明顯提高;提高自主創新能力。關鍵技術取得重大突破,國防專利數量大幅增長;提高軍民結合高技術産業發展能力。軍民結合産品佔民品産值的比重進一步提高,全行業總收入年均增長15%以上,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提高30點以上;進一步健全體制機制。建立健全“四個機制”,規範企業法人治理結構,科研院所改革取得明顯進展,基本形成適應武器裝備建設和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的新體制新機制;培養造就一支素質優良、能打硬仗的隊伍。人才結構得到顯著優化,人才培養、使用和激勵機制健全。

  “十一五 ”期間,國防科技工業有七項重點任務:一是服務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大局,確保完成武器裝備研製生産任務;二是大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防科技工業;三是大力提高軍民品研發和製造水平,使國防科技工業成為國家先進製造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四是加強任務能力結合型軍工建設,實現協調可持續發展;五是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建立健全適應武器裝備發展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新體制;六是加強人才隊伍和先進文化建設,著力構建和諧軍工;七是加強政府管理,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服務水平。

  國防科工委提出,“十一五”期間,國防科技工業要瞄準國家遠景目標,立足當前國防建設和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在高新技術武器裝備供給方面基本滿足部隊裝備機械化和信息化要求,在高技術産業發展方面初步實現結構高級化,在基礎能力方面使基礎科研和基礎建設得到顯著加強,初步形成寓軍於民新體系框架和軍民互通、互動機制,實現國防科技工業的新跨越。核工業要以核電發展為龍頭,以核燃料循環為支撐,以核應用技術産業化為新的經濟增長點。航天工業以載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大容量通信衛星、新一代運載火箭為重點,加快發展民用航天。航空工業以支線飛機為重點,適時啟動大飛機的研製,重視發展通用飛機、民用直升機和轉包生産,初步實現民用飛機産業化。船舶工業要重點建設環渤海、長江三角洲及珠江三角洲三大造船基地,突破一批重大關鍵技術,設計和集成能力顯著增強。兵器工業要用信息技術、新型工藝改造、提升傳統兵器工業,初步實現兵器工業高科技、産業化的發展格局。加快發展民用車輛、特種化工、光電和應急防護等産業,形成知名品牌,提高整體實力和經濟效益。電子工業要加強並著力提升電子信息系統的綜合集成能力;加大關鍵電子元器件和信息基礎産品的工程化力度,加速推進國産化進程。“十一五”期間,國防科技工業總收入要大幅度增加,經濟效益顯著提高,初步形成若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企業集團。

國防科工委表彰 “武器裝備型號研製獎”獲獎單位與個人

    在2006年國防科技工業工作會議上,國防科工委表彰了“2005年國防科技工業武器裝備型號研製獎”獲獎單位和個人。國防科工委副主任陳求發宣讀了表彰決定。

  國防科工委分別授予了63個單位和個人“2005年國防科技工業武器裝備型號研製獎”金獎、銀獎和銅獎,併為1329人記功,其中252名同志榮記一等功,437名同志榮記二等功,640名同志榮記三等功。

    1 2 3  
 
 
 相關鏈結
· 黃菊出席國防科技工作會 要求弘揚載人航天精神
· 黃菊會見載人航天工程突出貢獻者等代表
· 我國121家實驗室獲國防科技工業實驗室認可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