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工作動態>> 地方政務
 
山東省政府印發《意見》 推進農業信息化建設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6年02月15日   來源:山東省人民政府網站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運用信息技術加快改造傳統農業,促進農業發展、農民增收和農村進步,山東省政府辦公廳1月25日印發《關於推進農業信息化建設的意見》,內容如下:

    一、充分認識推進農業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意義

    農業信息化是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包括農業科學研究信息化、農業基礎設施信息化、農業生産過程信息化、農業經營管理信息化、農業資源環境信息化。推進農業信息化建設,對於進一步提高我國農業競爭力,實現農業現代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具有重要意義。

    近年來,山東省農業信息化建設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基礎設施有了較快發展,農民家庭電話、彩電、計算機普及率,廣播、電視、互聯網農村人口覆蓋率居全國前列;信息資源開發利用初具規模,建立了農産品市場價格、供求信息、科技信息、農村政策、農業氣象等主要農業數據庫;信息網絡建設實現新的突破,基本形成了以省級平臺為龍頭,市、縣網絡為骨幹,貫通鄉鎮、重點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和部分村、戶的信息網絡體系;信息服務體系逐步健全與完善,初步形成了市、縣、鄉、村四級農村信息員隊伍,總結推廣了“招遠蠶莊”等多個農村信息服務成功模式;農業生産、農産品流通、農村管理和社會服務領域信息化水平有了較大提高,信息技術在農業各領域得到一定應用。但是,同國內外先進水平相比,山東省農業信息化建設存在工作機制不夠健全、人才缺乏、信息資源分散、信息進村入戶難、地區間發展不平衡等問題,不能適應山東省農業現代化建設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各地、各部門一定要統一思想,充分認識農業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切實採取措施,下大氣力推進農業信息化建設。

    二、指導思想和工作目標

    (一)指導思想。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圍繞實現農業現代化的目標,以技術創新為動力,加快實施“金農工程”,突出農業生産信息化、農産品流通信息化、農村管理信息化和農村社會服務信息化四個重點,加強農業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和農業信息資源開發利用,全面提高農業信息化水平。

    (二)工作目標。到“十一五”末,基本構建起適應現代農業發展要求的信息化支撐體系。建成較為完備的農業信息化基礎設施,通信服務“村村通”向深層次推進,基本實現各類涉農信息資源的整合共享;精準農業、虛擬農業、農業專家系統、農情監測和速報、自動化控制等主要農業信息技術在農業生産中得到更廣泛應用;信息技術對於農業增加值的貢獻率有較大提高;國家級和省級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利用電子商務的普及率達到90%以上;全省65%的鄉(鎮)和50%的行政村基本實現農村管理信息化。

    三、工作重點

    (一)推進農業生産信息化,積極探索發展高效農業新路子。依託省農業科學院、山東農業大學等科研單位和高等院校開展研究與試驗,力爭使山東省農業信息化關鍵技術研究能力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引導信息技術企業開發、生産適應農業需求的電子産品和應用軟體,並提供技術支持服務。建設好濟南、煙臺、濰坊、聊城4個省級農業信息技術應用示範園區。有重點、有步驟地推廣3S技術(地理信息系統GIS、全球定位系統GPS和遙感技術PS)和計算機自動控制、模擬等技術,逐步實現精準選種、精準播種、精準灌溉、精準施肥、精準田間管理和精準收穫等農業生産過程的信息化。用信息技術改造傳統農業,合理使用各種農業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發展節約型農業和生態農業,推動山東省農業的現代化、集約化和可持續發展。大力提高農業龍頭企業的信息化水平,以龍大集團、諸城外貿、金鑼集團、凱銀集團等省內45家國家級重點龍頭農業企業為示範,推動信息技術在産品研發、生産、銷售、管理等環節的廣泛應用,提升農産品深加工能力,加快山東省農業産業化、現代化步伐。

    (二)推進農産品流通信息化,促進市場繁榮、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加快農産品批發市場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推廣設立電子信息屏。以國家和省級農産品批發市場、重點農業龍頭企業、農業信息技術應用示範區為依託,建設省級農産品交易平臺等農業電子商務系統。鼓勵農業電子商務網站建設,扶持建設“壽光蔬菜網”、“煙臺蘋果網”、“繡川梨園網”等一批縣域經濟特色網站,拓寬銷售渠道,形成品牌效應,促進縣域經濟的快速發展。搞好農産品現代物流,推進信息技術在農産品運輸、銷售環節的應用,實現供需對接,積極推動訂單農業。圍繞糧食體制改革,全面提高糧食收儲、流通的信息化水平,提升糧食行業的管理質量,保障糧食運行安全,增強糧食企業參與國際競爭的能力。

    (三)推進農村管理信息化,提高農村科學決策水平。開展農村管理信息化建設試點工作,研製推廣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農村經濟管理系統、稅費徵收管理系統等農村管理應用軟體,組織開發具有山東省特色的農村管理信息系統等。採集、整理農村財務、土地、水資源、勞動力等基礎信息,建設完善農村信息數據庫,加快涉農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儘快建成省級農村管理信息系統數據處理中心、縣(市、區)級農村管理信息系統數據處理分中心和鄉(鎮)數據處理站,逐步實現省、縣(市、區)、鄉(鎮)、村間的數據傳輸和信息共享,促進農村管理的民主化、科學化、規範化和高效化。

    (四)推進農村社會服務信息化,促進農村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以建成具有國內先進水平、功能完備的農業信息化基礎設施為目標,採用互聯網、廣播、電視、信息接收機、電話、無線傳呼機、信息欄、明白紙等多種形式,確保信息進村入戶。加快推進農村社會公共領域信息化建設,普及信息技術在農村教育、科技、文化、醫療、衛生、社會保障和社會治安等公共事業中的應用,重點建設完善農村飲用水水質監測系統、農村疫情監測防治和衛生信息報告系統、醫藥食品檢疫防疫信息系統、農村勞動力就業及社會保障服務信息系統、農村遠程教育系統等,儘快啟動農村公共事件應急處理信息系統。

    四、主要措施

    (一)加強宣傳和政策扶持力度。要加強農業信息化宣傳工作,形成全社會關心支持農業信息化的良好氛圍。貫徹《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關於加快推進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的意見》(魯辦發〔2004〕25號),落實有關優惠政策。各地、各部門要結合製定“十一五”發展規劃,研究制定支持農業信息化發展的優惠政策,推動農業信息化的快速發展。

    (二)加強人才隊伍建設。農業信息化人才培養要列入信息化培訓總體規劃,有步驟、分階段地推進實施。優先抓好對農村信息員的培訓,提高信息採集、分析、整理、發佈的能力。採用學校教育、繼續教育、社會教育等多種方式和途徑,培養農業信息化高級實用人才和農業信息技術應用專業人才。建立農業信息化專家諮詢隊伍,為農業信息化重大建設工程及信息資源開發利用提供技術諮詢,為農業信息化人才培訓提供智力支持。鼓勵引導農業信息化研發企業開展面向農村的信息技術培訓。

    (三)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完善以政府投入為引導、社會投入為主體的多元化農業信息化融資體制,不斷加大農業信息化研究、基礎設施建設、農業信息化項目和人員培訓等投入。國債貼息、科技三項經費、高科技産業投資、信息技術推廣應用等資金要對農業信息化給予支持。各地要安排一定資金,對農業信息化建設的重點項目給予支持。

    (四)加強組織領導。各級政府要把農業信息化工作目標納入社會信息化總體規劃和農村經濟發展規劃,切實加強組織領導。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負責推進農業信息化工作的組織領導,領導小組辦公室要做好規劃管理、政策研究、組織協調和指導監督等工作。各有關部門要履行職責,密切配合。農業部門負責農業信息化建設的組織實施和農村信息員培訓。信息産業部門負責為農業信息化建設提供裝備保證、技術支撐和應用培訓。財政部門負責統籌財力,保障重點,並切實監督農業信息化資金的使用效益。通信、廣播電視部門負責加快完善農業信息化基礎設施。

 
 
 相關鏈結
· 河北省施行農業經濟信息“村村通”工程
· 黑龍江各級政府努力為農民搭建信息平臺
· 我國信息化建設走向成熟須在六方面加以提高
· 國信辦首次公開發佈信息化發展的政府報告
· 江西省財政廳努力提升全省財政信息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