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精神文明建設領導小組2006年工作安排
2006年,是實施“十一五”規劃的開局之年,是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一年。按照中央總體部署,根據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2006年工作安排和《教育部2006年工作要點》的精神,2006年教育系統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的總體要求是:高舉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偉大旗幟,自覺同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保持一致,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中發〔2004〕8號和16號文件精神,緊緊圍繞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和教育事業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著力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著力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著力加強高校黨的先進性長效機制建設,廣泛深入地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不斷提高師生員工的思想道德素質,為教育事業持續健康協調發展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思想保證和輿論環境,辦好讓人民滿意的教育。
一、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統領教育系統精神文明建設
1.進一步深入學習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各地教育部門和各級各類學校要以抓好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為重點,建立健全黨員幹部理論學習的考核和激勵機制,採取有力措施,加強基層黨組織和普通黨員幹部的學習。把學習貫徹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同學習貫徹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結合起來,同學習運用黨的最新理論成果結合起來,努力做到真學、真懂、真信、真用。
2.深入系統地學習貫徹科學發展觀。要深刻認識科學發展觀與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關於發展的思想一脈相承,是對經濟社會發展一般規律認識的深化,是指導發展的世界觀方法論的集中體現。要切實把科學發展觀作為推進社會主義教育事業全面發展的指導方針,貫穿于教育事業發展的全過程。
3.繼續推進“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促進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繁榮和發展。大力推進反映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的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和教材體系建設。加強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建設,積極開展事關經濟政治社會發展的重大問題的研究。加強高校哲學社會科學教學科研隊伍建設,繼續辦好教學科研骨幹研修班。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提高針對性、實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著力推進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進課堂、進教材、進學生頭腦的工作。
4.繼續推進高校黨的建設和先進性建設。貫徹落實第十四次全國高等學校黨的建設工作會議精神,鞏固保持共産黨員先進性教育成果,建立健全保持共産黨員先進性的長效機制。進一步加強高校領導班子思想政治建設,提高領導學校發展的能力。加強教育系統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全面落實黨風廉政責任制,大力加強教育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和行風建設。
二、牢固樹立“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觀念,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5.大力推進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按照《教育部關於整體規劃大中小學德育體系的意見》,科學確定德育目標和德育內容,建立和完善德育工作評價體系,促進各級各類學校德育工作相互銜接。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大工作力度,加強督導檢查。
6.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努力發揮中小學校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中的主渠道、主陣地、主課堂作用。修訂《中小學德育工作規程》和《中小學德育大綱》,修訂義務教育階段德育課程標準,加快德育課程改革和教學改革。中等職業學校要認真貫徹落實《中等職業學校德育大綱》,突出以誠信、敬業為重點的職業道德教育。豐富和活躍中小學校園文化活動,加強公民道德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制訂加強中小學班主任工作的文件,抓好班主任隊伍建設。推動中小學校外活動場所和教育基地建設。
7.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實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新課程方案,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充分發揮主渠道作用。加強形勢與政策教育,大力推進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積極推動高校校園文化建設。深入推進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建立和完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體系,繼續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徑。貫徹落實《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規範管理,服務學生。做好大學生黨員發展工作,加強大學生黨組織建設。開展多種形式的安全教育活動,增強大學生自我保護意識和自身防範能力,深入推進高校安全文明校園創建工作。
8.重視和加強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堅持教育與管理相結合,充分調動研究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自我教育主體意識,改進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機制和工作方法。結合開展形式多樣的學術活動,加強學術規範和學術道德教育。充分發揮研究生導師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導師要主動關注學生思想動態、關心學生生活、指導學生擇業。
9.廣泛開展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教育。加強和改進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建設。積極探索和研究把弘揚體現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教育納入國民教育的全過程,落實到學校教育教學、學術科研和學科建設的各個環節。圍繞建黨85週年和長征勝利70週年,廣泛開展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主題教育活動,加大愛國主義教育力度,不斷增強廣大師生員工特別是廣大青少年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10.重視對青少年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切實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按照《中共教育部黨組關於學習貫徹胡錦濤總書記講話精神切實加強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的通知》要求,把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作為中小學生思想道德建設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結合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於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和《中共教育部黨組關於進一步加強教育系統公民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把樹立和弘揚社會主義榮辱觀的普遍要求與各地區、各學校和不同層次學生的具體情況有機結合起來,採取有針對性的方式方法開展教育。圍繞第四個“公民道德宣傳日”活動,組織師生開展豐富多彩的公民道德宣傳教育活動,不斷豐富教育的內涵和形式,增強教育效果,務求取得實效。
11.逐步推廣青少年廉潔教育和廉政文化進校園工作。進一步貫徹落實《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督並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實施綱要》和《中共教育部黨組關於貫徹落實〈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督並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實施綱要〉的具體意見》,把廉潔教育納入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內容,促進廉政文化進校園,培養青少年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12.凈化青少年健康成長的社會文化環境。廣泛開展網絡文明創建活動,用先進文化佔領網絡陣地。組織實施“綠色校園網絡”計劃,繼續推動“中國大學生在線”全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示範網站的建設,促進校園網絡健康發展。配合有關部門開展經常性網吧治理工作。繼續做好校園及周邊環境綜合治理工作,創建安全文明校園。加強未成年人法制教育,在廣大青少年中開展遠離毒品和拒絕邪教教育。積極推動《未成年人保護法》修訂工作,建立完善未成年人法律保障機制。
三、廣泛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努力營造文明和諧的校園環境
13.大力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努力建設體現社會主義特點、時代特徵和學校特色的校園文化,不斷滿足學生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為學生提高素質和健康成長提供強大的精神力量。編寫《高校校園文化建設指南》,展示校園文化建設成果。大力加強文化素質教育,開展豐富多彩、積極向上的學術、科技、體育、藝術和娛樂活動,把德育與智育、體育、美育有機結合起來,寓教育于文化活動之中。培育優良的校風、教風、學風、班風,營造健康的校園文化氛圍和育人環境。加強學校宣傳文化陣地建設與管理,堅決抵制各種有害文化和腐朽生活方式對學生的侵蝕和影響。
14.深入開展社會實踐活動。積極推動社會實踐活動規範化建設,豐富社會實踐活動內容,創新活動方式,增強活動效果。逐步完善社會實踐與專業學習相結合、與服務社會相結合、與勤工助學相結合、與擇業就業相結合、與創新創業相結合的管理體制。會同有關部門組織開展大中專學生寒暑假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和“四進社區”活動,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受教育、長才幹、做貢獻,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15.加強和改進學校體育、美育和衛生工作,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認真組織實施《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廣泛開展群眾性青春健身運動,普及學生每天鍛鍊一小時活動。繼續提高體育課和藝術課的開課率和教學質量,加強學生課外文體活動。深入推進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繼續加強國防教育,做好學生軍訓工作。
四、樹立師生先進典型,展示師生良好精神風貌
16.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師德建設,造就高素質的教師隊伍。認真貫徹落實《教育部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師德建設的意見》,加強和改進教師思想政治教育、職業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學風及學術規範教育。嚴格實施教師資格認定制度,推行中小學教師全員聘任制度,完善師德考評制度、師德問題報告制度和輿論監督的有效機制。修訂《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範》,建立師德建設工作評估制度、教師評價方法和指標體系。大力宣傳優秀教師先進事跡,弘揚和培育高尚的師德。深入推進“全國教師教育網絡聯盟計劃”和“高層次創造性人才計劃”,全面提高教師素質。
17.加強對當代大學生精神風貌的宣傳工作。樹立大學生先進典型,凝練和培育反映當代大學生良好精神風貌的大學生精神。組織全國大學生先進事跡巡迴報告團,赴部分省市和高校進行講演,用大學生自身的榜樣力量感動大學生,教育大學生。
五、認真做好宣傳工作,努力營造有利於教育事業發展的良好輿論環境
18.要圍繞全黨全國工作的大局和教育部今年的中心工作,大力宣傳中央的重大決策部署,教育戰線貫徹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的新舉措、新思路,取得的新成就和新經驗。大力宣傳教育系統精神文明建設的先進人物、先進典型和工作成就,努力形成崇尚先進、學習先進、爭當先進的良好風尚。教育報刊、電視要成為宣傳黨的教育方針、指導教育工作、推動教育改革、促進教育發展的輿論宣傳陣地。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加強對社會關注的教育熱點和難點問題的宣傳引導,形成全社會關心支持教育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