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工作動態>> 部門信息
 
我國十一五期間新型植保體系建設將實現三大目標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6年04月29日   來源:農業部網站

    記者4月28日從農業部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佈會上獲悉:“十一五”期間,我國將圍繞現代農業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總體要求,按照“公共植保”和“綠色植保”理念,加快構建新型植物保護體系。

    農業部種植業管理司副司長王守聰在發佈會上説,植物保護工作直接關係農業生産安全、食品安全、生態安全、公共安全乃至國家安全,我們要像對待禽流感和“非典”一樣對待植物疫情,要像對待人類醫療和動物衛生一樣對待植物衛生。新型植保體系是一個系統工程,包括法規標準、監測預警、防治控制、科技創新、評估評價、支持保障等系統。構建新型植保體系,要牢固樹立“公共植保”和“綠色植保”理念。所謂“公共植保”理念,就是要把植保工作作為農業和農村公共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突出其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所謂“綠色植保”理念,就是要把植保工作作為人與自然和諧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突出其對高産、優質、高效、生態、安全農業的保障和支撐作用。

    王守聰透露,“十一五”期間,我國將重點加強新型植保體系建設,努力實現三大目標:力爭到2010年末基本建成新型植保體系的雛形,有害生物監測預警能力進一步提高,全國農作物病蟲監測網點覆蓋的縣數達50%以上,預報準確率達到85%以上;重大和外來有害生物的應急防控機制基本建立,綜合防治能力不斷增強,農作物重大病蟲危害損失率控制在3%-5%以下,檢疫性有害生物得到有效控制;施藥機械更新換代步伐加快,科學用藥水平進一步提升,農藥産品結構更趨合理,農藥有效利用率提高5個百分點以上。

    據了解,近年來,我國植保工作在促進糧食增産、農民增收和農業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一是提升了農業綜合生産能力。通過加強植物保護措施,主要糧食作物的病蟲害損失率一直控制在2%-3%,挽回糧食損失佔産量的比率已提高到11%。二是促進了農業結構調整和農民增收。一方面,植保工作促進了設施園藝、“南菜北移”、“南果北移”的迅速發展。另一方面,各級植保部門大力研究開發和示範推廣農業防治等綜合控害技術,減少了單位面積農藥使用量,從而進一步增強了我國農産品市場競爭力,增加了農民收入。三是推動了農業科技進步。我國植保科技人員已初步摸清了蝗蟲、小麥條銹病、稻飛虱、棉鈴蟲等30多種重大病蟲災變規律,研究和推廣了主要農作物病蟲害監測預報和綜合防治技術體系。四是初步形成了與農業發展基本相適應的植保體制和機制。目前,全國縣級以上農業部門都設立了植保植檢機構,國家、行業、地方和企業植物保護標準不斷完善,全國植保技術人員達5萬多人,植保科研人員5000人以上。五是保障了生産和生態安全。目前,生物農藥推廣速度逐步加快,徹底改變過去“三個70%”(即農藥中殺蟲劑佔70%,殺蟲劑中有機磷産品佔70%,有機磷農藥中高毒農藥佔70%)的狀況。

    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主任夏敬源、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張潤志也回答了記者的提問。(梁寶忠)

 
 
 相關鏈結
· 農業部構建新型植保體系 提高生物災害監控能力
· 農業部舉辦植保機械與施藥技術高層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