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工作動態>> 部門信息
 
氣象局發佈今春五大天氣氣候事件及近期天氣趨勢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6年06月2日   來源:氣象局網站

中國氣象局發佈今春氣候特徵、天氣氣候事件和近期天氣預報
今春氣溫偏高 降水偏多 沙塵偏多 局部旱情嚴重

    6月2日,中國氣象局召開新聞發佈會,由中國氣象局預測減災司副司長李彰俊代表中國氣象局向來自首都十多家新聞媒體的記者介紹了今年春季重大天氣氣候事件和未來天氣氣候預報預測等相關情況。中國氣象局辦公室主任孫健主持了會議。中國氣象局國家氣象中心副主任肖子牛以及國家氣象中心和國家氣候中心的部分專家應邀出席新聞發佈會,並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今年春季我國氣候主要呈現如下主要特徵:今春(3—5月),我國平均氣溫較常年偏高0.7℃,其中西北東部和西部、華北西部、黃淮大部、江淮、江南大部及西南的部分地區偏高1℃—2℃。全國平均降水量比常年同期略偏多,其中西北地區中西部、西南地區西部和南部、華南東南部以及魯、晉、冀、陜、內蒙古等地的部分地區降水量偏多3成至1倍,東北西部及內蒙古東部等地偏少3—8成。

    今年春季,我國未出現大範圍的持續乾旱,但3~4月份西北地區東部、華北、黃淮以及內蒙古中東部、雲南等地發生春旱,部分地區旱情嚴重;5月份,西北地區東部、華北、黃淮及雲南旱區出現明顯降水,乾旱得到有效緩解,但內蒙古東部及黑龍江、吉林、遼寧等省的部分地區仍存在較明顯旱情,東北林區森林火險氣象等級也居高不下。3月下旬以來,南方暴雨及雷雨大風、冰雹等強對流天氣發生頻繁,部分地區受災較重。春季,受強冷空氣影響,部分農作物遭受凍害和雪災。初臺登陸早、強度大、損失較重。春季北方沙塵天氣過程比去年同期明顯偏多,也是2000年以來最多的一年。

    2006年春季,我國主要出現了以下五大天氣氣候事件:

    1.華北、黃淮、西北地區東部以及雲南等地一度旱情嚴重

    今年1—4月,我國黃河以北大部地區以及雲南北部、四川南部等地降水量普遍小于50毫米,華北大部、西北地區東部、黃淮北部及內蒙古中東部等地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少3—8成,春旱明顯。河北、陜西、甘肅、寧夏、內蒙古、山東的部分地區旱情比較嚴重。截止4月底,全國受旱耕地面積1660萬公頃, 1006萬人、788萬頭大牲畜因旱發生臨時性飲水困難。

    5月以來,我國北方先後出現5次較明顯的降水過程,西北地區東部、華北、黃淮等地的旱情得到有效緩解,但東北西部及內蒙古東部持續少雨高溫,乾旱持續或發展。到目前為止,內蒙古東部和黑龍江仍然有森林火災發生,森林火險氣象等級仍維持高或極高水平。

    今年1月1日—4月25日,雲南省平均降水量70.8毫米,為1984年以來同期最小值,發生全省性乾旱,旱情為近20年來最重。4月底以來,雲南旱區大部降水量普遍有100-300毫米,旱情得到有效緩解。

    2.我國部分地區雷雨大風、冰雹等強對流天氣頻繁,南方暴雨頻發

    今春,我國部分地區出現了暴雨及雷雨大風、冰雹等強對流天氣,特別是5月以來,南方暴雨頻發,暴雨日數為1961年以來同期最多。因暴雨洪澇及引發的地質災害和雷雨大風、冰雹等局地強對流天氣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已超過126億元,死亡人數超過140人。4次主要暴雨時段及損失如下:

    4月11-13日,南方部分地區遭受暴雨及雷雨大風、冰雹等強對流天氣襲擊,其中江西、湖北、湖南等省部分地區受災嚴重,共造成1600多萬人受災,32人死亡,直接經濟損失32億元。

    4月24-29日,我國中東部出現大範圍強降雨、強對流天氣過程,局部地區出現山洪或風雹等災害,其中26-28日,山東省有23個縣(市、區)先後遭受冰雹、大風襲擊,受災人口218萬人,死亡17人,農作物受災面積15.6萬公頃,直接經濟損失24.76億元。

    5月2-13日,江南、華南等地多次遭受暴雨或風雹等局地強對流災害。湖南、安徽、湖北、江西、重慶、廣東、廣西、貴州、浙江9省(市、區)800多萬人受災,死亡或失蹤30余人;38萬多公頃農作物受災,絕收面積1萬多公頃,因災直接經濟損失達16億元以上。5月下旬,南方地區又出現強降水天氣過程,局部暴雨造成湖北、湖南、重慶、江西、安徽、廣西、廣東等省(市、區)共478萬人受災,5人死亡;農作物受災面積33.2萬公頃,絕收面積2.7萬公頃,因災直接經濟損失達11億多元。

    3.沙塵天氣過程為近5年最多,較去年同期明顯增多今春,我國北方地區共出現18次沙塵天氣過程(5次強沙塵暴,6次沙塵暴,7次揚沙),與2001年持平,為近5年最多,較2005年多9次,分佈範圍也較2005年同期明顯增大。全國區域平均沙塵日數比2003、2004、2005年偏多,但仍低於歷史同期平均值。

    我國今年範圍最大、強度最強的一次沙塵暴天氣過程出現在4月9-11日,北方13個省(市、區)受到影響,新疆吐魯番地區遭遇了22年來最強的沙塵暴襲擊,全區受災人口達13.9萬人。4月16-18日,又一次強沙塵暴天氣過程影響我國北方地區,範圍約120萬平方公里,其中內蒙古中部出現了能見度只有200米的強沙塵暴,16日-17日,北京降下了總量約33萬噸的沙塵。

    4.強冷空氣影響我國,部分地區遭受低溫凍害和雪災

    今春,冷空氣比較活躍,以3月10-14日、4月9-13日強冷空氣影響大,具體影響如下:

    3月10—14日,受強冷空氣影響,西北地區東部、華北西部、東北東部及江南、華南中部和北部降溫幅度達12-20℃,江南中北部最低氣溫下降至0℃左右,山區出現冰(霜)凍。低溫和積雪對越冬作物正常生長髮育不利,部分作物遭受凍害;華南南部早稻播種和秧苗生長也受到影響,其中江西、貴州等地受災較重。江西有22個縣(市、區)遭受寒潮和雨雪災害,農作物受災面積11.9萬公頃,因災直接經濟損失1.4億元。

    4月9—13日,強冷空氣再次影響我國,西北大部、華北西部、江淮西部、江南中西部以及重慶、貴州東北部、兩廣北部等地降溫幅度達15℃—20℃,西北大部及山西等地出現霜凍。山西、陜西、河南、四川等省農作物受災面積118萬公頃,直接經濟損失達77.5億元。

    5.初臺登陸早、強度大、影響重

    5月9日晚,今年第1號颱風“珍珠”在菲律賓以東洋面上生成。18日淩晨2時在廣東省饒平到澄海之間沿海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12級(35米/秒)。登陸時間比初臺平均登陸時間早了40余天,是1949年以來登陸廣東省最早的一個颱風,也是1949年以來5月份登陸我國最強的颱風之一。

    受颱風影響,福建、廣東、浙江、江西四省有1111.8萬人受災,緊急轉移105.2萬人,死亡31人,失蹤5人,倒塌房屋1.59萬餘間,農作物受災面積32.03萬公頃,因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83.34億元。

    未來十天天氣趨勢預報和建議:

    1.未來十天天氣趨勢預報

    (1) 江南、華南等地多降雨

    未來10天,我國主要降雨區將位於江南、華南及貴州、雲南南部等地,降雨量一般有50-90毫米,其中江南和華南的部分地區有100-150毫米、局部地區有200毫米以上。具體預報如下:2—7日,江南、華南將為持續性陰雨,降雨量一般有40-90毫米,其中江南、華南西部和北部的部分地區有120—150毫米。貴州和雲南南部地區的部分地區降雨量有50-80毫米。8—12日,江南和華南等地還將出現明顯降雨。

    (2) 北方地區天氣多變

    未來10天北方地區陰雨過程較多,雨量分佈不均,降水量一般有3-10毫米,局部地區有15-30毫米,並將出現局地短時雷雨大風等強對流天氣。主要陰雨過程將出現在2-3日、5-7日和9-11日。陰雨過程對華北南部、黃淮、江淮冬小麥的收曬有一定影響,但雨勢不強,影響一般不嚴重。

    內蒙古東部和東北地區陰雨天氣較多,森林火險等級較前期有所降低,但雨量分佈不均,並可能出現局地短時雷暴和大風天氣,仍需注意森林防火。

    2.建議:

    (1)5月下半月以來,江南中南部和華南大部地區先後受到“珍珠”颱風和3次強降雨過程的影響,塘壩、水庫和河段水位和山丘區表土含水量較高。6月,全國大部地區進入主汛期,強降雨天氣將明顯增多。強降雨過程較前段時間更易引發洪澇和山洪、山地災害,須進一步加強注意防禦。同時,各地要做好各種防洪設施的加固、配套工作,提高防洪、排澇能力,防禦或減輕暴雨、洪澇對農業生産造成的危害。

    (2) 儘管內蒙古東部和東北地區陰雨天氣較多,森林火險等級較前期有所降低,但雨量分佈不均,部分地區降雨量較少,嚴重乾旱形勢還很難徹底解除,並可能出現局地短時雷暴和大風天氣,仍需注意森林防火,加強抗旱工作,未完成春播任務或出苗質量較差的地區,應因地制宜毀種或改種一些生育期較短的作物或蔬菜,提高農業産值,以減輕乾旱對農業生産的不利影響。

    (3) 北方冬麥區已陸續進入“三夏”的大忙時節,各地要根據小麥成熟情況和天氣預報,抓住有利天氣,及時搶收、晾曬、儲存;同時要注意搶墑夏播,並做好春播作物的夏管工作。

    (4) 各地要做好病蟲害的監測預測工作,及時防禦,防止小麥條銹病等病蟲害發生和蔓延。(記者李丹 王媛)

 
 
 相關鏈結
· 氣象局啟動風雲二號C星加密觀測模式監測天氣
· 專家表示我國南方今夏將重臨乾旱天氣
· 中央氣象臺每兩小時上報火區氣象預報服務材料
· 黑龍江和內蒙古林火區6月2日天氣有利人工增雨
· 內蒙古黑龍江十個探空站緊急啟動探空加密觀測
· 中國氣象頻道5月18日正式開播 收看費用每月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