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工作動態>> 地方政務
 
陜西省與林業局召開秦嶺大熊貓保護與發展研討會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6年06月15日   來源:新華網陜西頻道

    陜西日報訊(記者 楊建平 通訊員 趙建強)在由國家林業局、陜西省政府于6月10日共同組織召開的“秦嶺大熊貓保護與發展研討會”上,國家林業局副局長趙學敏鄭重宣佈:目前已正式確認秦嶺大熊貓是一個獨立亞種,並命名為“大熊貓秦嶺亞種”。

    我國大熊貓研究領域于去年獲得重大發現:在全球僅有的1596隻野生大熊貓中,還存在著一個更為稀有的群體——大熊貓秦嶺亞種,其總數大約有273隻。以佛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三官廟、西河為中心,向毗鄰的洋縣、周至、太白以及寧陜、留壩等地延伸,它們分佈在莽莽森林和茂密的竹林裏,悠然地過著“隱士”一般的生活。此次重大發現,在國際、國內大熊貓研究領域引起了強烈反響。

    近年來,在洋縣倪家溝和金水河口發現的大熊貓化石證明:秦嶺南麓腹地才是大熊貓最早的故鄉。國家林業局大熊貓保護管理專家委員會委員、國家瀕危野生動植物種質基因保護中心主任、浙江大學生命科學院教授方盛國率領的研究小組,通過對秦嶺和四川六大山系的大熊貓進行了DNA圖譜、微衛星、mtDNA控制區分析,以及遺傳基因和形態學分析,證明秦嶺大熊貓遺傳多樣性系數較高,分子分類生物進化樹上體現兩個類群互為單係群,最終確定秦嶺大熊貓是新亞種。據悉,方盛國等專家以研究大熊貓秦嶺亞種為主要內容的課題——《瀕危野生動植物種質基因高技術保護及遺傳多樣性評價》已通過國家科技部973專家組的鑒定。而大熊貓秦嶺亞種的發現,在國內、國際學術界一致獲得通過。

    方盛國教授等通過研究發現:秦嶺大熊貓與四川大熊貓遺傳分化發生了較大變異,分子證據表明,秦嶺大熊貓種群大約在1萬年前産生分化後,在進化力作用下,已發育成大熊貓的一個亞種。兩個亞種在形態上已經形成了明顯差異,通過頭骨對比,四川亞種的頭大牙齒小,秦嶺亞種的頭小牙齒大,四川亞種的頭長近似熊,秦嶺亞種的頭圓更像貓。此外,兩者的毛色差異也很突出,四川亞種胸部為深黑色,腹部為白色,下腹部毛尖黑色,毛幹為白色;秦嶺亞種胸部呈深棕色,腹部為棕色,下腹部毛尖棕色,毛幹白色。這一研究成果隨後發表于《美國哺乳動物學雜誌》。這份權威的動物分類學刊物首次將中國大熊貓定名為四川指名亞種和秦嶺亞種,這意味著大熊貓秦嶺亞種的發現得到了國際動物學界的公認。同時,這也意味著秦嶺大熊貓將是今後中國大熊貓研究的重點,併為研究和保護中國大熊貓增加了新的內涵和提出了新的課題。

    專家認為,與國內其它山系的大熊貓種群相比,秦嶺大熊貓是一個更為古老和原始的新亞種種群,在遺傳多樣性上更具有研究價值。而2004年完成的全國第三次大熊貓調查結果顯示,秦嶺野生大熊貓種群數量為273隻,僅佔全國大熊貓總數的17%。因此,“大熊貓秦嶺亞種種群更瀕危,基因更珍貴!”有關專家認為,亞種是形成新物種的前奏曲,其存在也使物種的基因多樣性更為豐富。專家呼籲,要緊急採取有效措施,防止大熊貓秦嶺亞種滅絕。同時,要採取多種措施保證大熊貓秦嶺亞種的純度,儘快建立大熊貓秦嶺亞種繁育基地,以防遺傳基因污染和優良基因喪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