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中央關於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部署和全國人才工作會議精神,大力推進吉林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結合吉林省“十一五”人才隊伍建設的總體規劃,7月14日,吉林省人事廳、省農委、省財政廳共同下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全省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工作的意見》(吉人聯字[2006]72號) ,就進一步加強全省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工作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充分認識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培訓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農村實用人才是用科學文化知識武裝起來的新型農民,是寶貴的人力資源。近年來,全省各地積極開展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工作,我省農村和農業生産的各個領域都涌現出了一大批專業技能型、經營管理型、市場營銷型和勞務輸出型的優秀人才,他們優先掌握和運用先進的農業實用技術和經營管理知識,在示範農業技術、引導農業結構調整、安置農村勞動力就業、帶動農民增收致富、活躍農村市場、豐富農村文化生活等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促進作用,推動了我省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但是,隨著我省農業和農村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還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現在:一是農村農業實用型人才總量不足,尤其是具有較高素質的實用人才缺乏,在全省680萬農村勞動力中,現有農村實用人才不足10萬人,僅佔1.5%,能解決農業生産中出現的實際問題的人才比較短缺;二是實用人才在各産業的分佈結構不盡合理,新興農村産業人才缺乏,尤其市場營銷、技術推廣、旅遊管理與開發等新興産業人才較為短缺;三是農村富餘勞動力中技能型人才匱乏,農村勞動力絕大多數沒有受過職業技能訓練。這些問題嚴重阻礙了我省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和發展。全面加強對農民的培訓,是提高農民素質的關鍵。提高農民素質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根本所在。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必須提高農民素質,培訓新型農民。沒有農民素質的提高,就不可能實現農業和農村的現代化。儘快建設一支規模宏大、素質較高、結構合理,適應農業現代化發展要求的農村實用人才隊伍,是擺在各級組織、人事、農業部門面前的一項緊迫任務。要站在發展現代農業的戰略高度上,提高對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培訓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切實加強緊迫感和責任感,下決心把這項關係農業及農村經濟發展全局的大事抓緊抓好,抓出成效。
二、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工作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全省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工作,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科學人才觀為指導,以提高農村實用人才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為目的,以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目標,按照“激活存量、擴大總量、提高素質、優化結構、完善機制、發揮作用”的工作方針,逐步構建起集教育培訓、科技普及、推廣服務、信息傳播多功能一體化的農村實用人才教育培訓體系,培養和造就一批有覺悟、懂科技、善創業、留得住、用得上的農村實用人才隊伍,為我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圍繞我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突出培養農民增收需要的“知識、能力、素質”,動員和利用各種科技教育培訓資源,建立和完善多渠道、多層次、多形式的農村實用人才教育培訓體系,提高農民的科技文化素質。培訓工作堅持分類培訓、服務産業、注重實效、創新機制的原則。
1.分類培訓。主要是面對農村基層黨員幹部、青壯年農民、農村婦女、新生勞動力、種養殖大戶及農民企業家等,按不同區域、不同産業、不同需求分類培訓。
2.服務産業。立足縣域經濟發展的主導産業和資源的現狀,圍繞優勢産業和特色産業開展培訓,以市場為導向、以農民增收致富為目標,為農業結構調整和産業化經營服務。
3.注重實效。堅持實際、實用、實效的原則,緊密結合農時季節和需求,開展靈活多樣、不同形式的技術培訓,使農民學以致用,注重案例和實踐教學。
4.創新機制。按新農村建設的需要,整合全省現有農業科技教育培訓資源,使其在農民科技教育培訓中發揮更好的作用。培訓單位要健全培訓管理制度,創新培訓模式,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手段和現代遠程教育技術,努力提高培訓質量和效果。
三、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工作的目標要求和主要內容
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工作的總體目標是:通過對農村實用人才進行職業化、規範化、專業化、標準化培訓,提高農民的科技致富能力,市場競爭能力和自主發展能力。從今年開始,全省每年培訓農村實用人才5萬人,利用5年時間,到2010年,全省新增農村實用人才25萬人,農村實用人才總數力爭達到35萬人,佔農村勞動力總數的5%。力爭經過培訓的農村實用人才在以下四個方面發揮積極作用:一是利用農村實用人才的技術優勢,開發種植、養殖項目,積極發揮其科技示範帶動的輻射作用,推進和促進村屯、鄉鎮,形成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的發展格局;二是創新農業經營體制,通過組織成立協會和加入專業合作社,運用産業化的經營形式,不斷壯大産業規模,延長産業鏈條,實現對傳統農業經營體制和經營方式的創新,增強其內在凝聚力和外向輻射力,給傳統農業帶來新的生機與活力;三是搞活農産品流通,依託農村經紀人,幫助農民及時將農産品推向市場,為農民提供生産和技術信息,解決農民因盲目種植而造成損失的問題;四是帶動農村富餘勞動力的轉移,通過農村實用人才領、創辦經濟實體,實現農民就地轉移。通過能工巧匠的帶動作用,引導一大批農村勞動力主動學技術、學手藝,外出務工。
培訓的重點內容主要包括:
1.黨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和公民道德知識。
2.市場觀念、市場營銷與農村經紀人技能知識。
3.大田作物優良品種、煙草、蔬菜、花卉、水果等優質高産無公害生産技術和操作規程。
4.畜、禽、魚等優質高産無公害養殖技術操作規程。
5.農産品、畜産品、水産品的加工、貯藏。
6.食用菌栽培技術、人參、西洋參規範化栽培與加工技術、茸鹿飼養及疾病預防技術。
7.計算機互聯網信息技術在農業中的應用與普及。
8.現代設施農業技術的應用。
9.農業機械、電機、電器的操作。
10.非農産業就業人員創業技能。
各市(州)、縣(市區)可根據本地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實際,結合當地實施優勢農産品區域佈局規劃、農業結構調整、農業産業發展特色、農業生産實際的需要,每年自選確定相應的培訓內容和項目,開展針對性強、務實有效、通俗易懂的實用人才培訓。
四、農村實用人才培訓的組織方式和管理辦法
全省農村實用人才培訓採取分級負責的辦法:全省農村實用人才培訓的師資培訓,省、市(州)、縣(市、區)科技示範戶,年産值10萬元以上的種、養殖大戶,年經營額50萬元以上的農村經紀人培訓,由省農委負責,培訓任務由省農業技術培訓中心承擔。各市(州)、縣(市、區)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當地農村實用人才的培訓工作,培訓任務主要由高中等職業院校,農業廣播電視學校和農機校承擔。每個鄉鎮都要建立一個技能培訓基地和主導産業培訓基地。建立健全各級培訓組織。培訓工作要因時制宜、因地制宜、因需制宜,結合農時,分區域進行。採取多種形式靈活辦班,與“陽光工程”培訓相結合,與新型農民培訓相結合,與農業職業技能鑒定相結合,與有關農業項目相結合,與科技下鄉等工作結合進行。可以採取集中培訓與深入鄉(鎮)、村、屯進行巡迴培訓相結合的培訓方式。為了確保培訓效果,每期培訓理論授課時間不低於15學時,實際操作不低於5學時。承擔培訓任務的單位,都要建立包括培訓人員、培訓時間、培訓內容、培訓效果跟蹤等內容的培訓臺帳制度。
經培訓的農村實用人才,通過理論知識考試及實際技能操作考核合格者,統一頒發相應工種的國家級職業資格證書。鑒定工作由省農業行業職業技能鑒定總站組織實施。
培訓大綱和所需教材由省農委組織專家編寫,供各地使用。
五、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工作的組織領導和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工作在各級黨委的領導下,以政府農業部門為主,相關涉農部門緊密配合,共同組織實施。人事部門負責指導、檢查工作落實情況。要把培養農村實用人才工作放在從根本上解決“三農”問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位置,進一步加強對農村實用人才教育培訓工作的領導,將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工作任務的完成情況,作為各相關部門政績考核的重要內容。要充分利用各種農業科技教育資源,按照市場機制原則,促進農科教的有效結合。
(二)保證經費投入。建立以政府投入為主導的農村實用人才教育培訓投入機制。對全省農村實用人才實行免費培訓,各級政府財政部門要將農村實用人才培訓所需經費列入各年度財政預算,並隨著財政收入的增長不斷增加。同時要每年從人才開發資金中拿出一定數額的資金,用於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工作。要鼓勵農業龍頭企業、社會仲介參與農村實用人才教育培訓工作,建立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社會化的投入保障機制。對農村實用人才教育培訓資金,實行項目管理,做到專款專用,使資金髮揮更大的效益。
(三)制定培訓規劃。各市(州)、縣(市、區)要對本區域農村實用人才情況進行調查研究,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制訂出符合本地實際的農村實用人才培訓規劃。要將現有農村實用人才分清類別、區分層次,因人制宜開展培養工作。對全省種植業、養殖業、運輸業、服務業等各類人才分別建立檔案,分年度逐步進行培訓。要引進優質教育資源,加強與省內外高校和農業科研機構的合作,建立培訓教師人才資源庫。用活用好科技音像培訓資料;建立農村實用人才信息庫;開發農村實用人才教育培訓資源。
(四)營造輿論環境。要運用廣播、電視、互聯網等現代媒體和遠程教育手段,宣傳農村實用人才教育的培訓工作;要本著注重實效、體現示範性和帶動性的原則,大力開展農村優秀實用人才表彰和宣傳工作。有條件的地區和單位要經常性推出典型人才和工作經驗。各級政府農業部門要分頭組織現場會,請典型人才介紹致富經驗,充分肯定其在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營造“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良好社會氛圍。
(五)抓好督促檢查。各級培訓單位要建立崗位目標責任制度,規範教學,樹立質量意識,加強師資培訓,完善規章制度,強化教學管理。要制定切實可行的考核評估體系,建立和完善相應管理制度促進農村實用人才教育培訓工作規範化、制度化。對各市(州)、縣(市、區)落實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工作情況,省裏將不定期地進行抽查驗收。對工作突出的單位和個人,進行表彰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