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義務教育階段課程改革工作自2001年啟動以來,在課程結構的調整和資源整合,教師的專業發展,教、學方式的轉變,考試與評價制度的改革,校本教研製度的確立,學校、家庭、社會對教育的評價等方面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這是記者從甘肅省教育廳7月24日召開的有關會議上獲悉的。
2001年,甘肅省首批確定蘭州市城關區、七里河區為國家級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區,2005年秋季開始全面實施義務教育階段課程改革。經過5年來有計劃、有步驟的推進,甘肅省廣大新課程參與者在課程實施中,積極實踐新課程理念,轉變教學行為,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從而出現了一系列喜人的變化:關注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作用,關注學生學習方式的改善,積極開展研究性學習,積極探索新的評價與考試製度改革等。同時,省上及各地把加強教師培訓和建立促進教師發展的教研製度作為課程改革的關鍵環節來抓,堅持“先培訓、後上崗,不培訓、不上崗”的原則,使教師整體素質得到提升。
與此同時,各地注重加強對新課程的管理,在實踐中不斷深化認識,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甘肅省教育廳依託西北師大、省教材中心、省教科所等科研院校,市、縣教育部門依託當地師範院校、教研室、師培中心等,成立了專門的專業支持隊伍,專門組織有關專家通過巡迴報告、調研、培訓等多種形式,加強了課程改革的研究和指導。各地、各校加強圖書資料、儀器設備及其他配套設施建設,調整和完善規章制度,總體提升了學校的管理水平。甘肅省上還以課程改革為契機,努力促進基礎教育的均衡發展。幾年來,通過以城帶鄉穩步推進課程改革,加大對農村地區課改工作的支持,使薄弱學校得到了發展,義務教育辦學水平和質量穩步提升,為推進甘肅省高中課程改革奠定了良好的社會基礎。 (記者 馬效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