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工作動態>> 部門信息
 
氣象局局長秦大河:正確認識自然 科學應對災害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6年08月1日   來源:氣象局網站

中國氣象局局長 秦大河

    地球上大氣、海洋、陸地和冰凍圈構成了所有生物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自然為人類的生存提供了寶貴而豐富的資源,同時各種自然災害的發生也給人類帶來了災難。抗禦自然災害始終與人類社會的發展相伴隨。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就是一部與各種自然災害不斷抗爭的歷史。正確認識自然規律,才能科學應對災害,有效減輕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保障人的生命安全,推動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

    一

    近一時期,全球頻繁出現重特大自然災害,人員傷亡和財産損失都十分嚴重。2004年12月26日的印度洋海底地震引發海嘯,瞬間致使從印度尼西亞到非洲東部沿海的印度洋周邊地區30多萬人死亡,造成140多億美元的經濟損失。2005年,強颱風“卡特裏娜”登陸美國,造成了1100多人死亡,直接經濟損失高達1250億美元。2005年10月,巴基斯坦的強烈地震又造成8萬多人死亡。

    今年以來,世界上許多國家和地區自然災害形勢依然十分嚴峻。1月下半月,歐亞大陸和北美大陸頻繁發生暴風雪和寒流,其中僅在歐洲地區就造成300多人死亡。2-5月,全球許多國家均遭強度不同的暴雨襲擊,一些地區還引發了嚴重的泥石流災害,其中2月17日菲律賓東部因連續暴雨誘發嚴重泥石流災害致1800多人喪生。4月下旬巴基斯坦中部地區極端最高氣溫達49.5℃,高溫熱浪造成至少137人死亡。5月15日,印尼首都雅加達以東約400公里的墨拉比火山開始爆發。7月上旬至今,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持續高溫熱浪,141人死亡,並造成嚴重的電力和能源緊張。7月17日,印尼爪哇島南部海岸海底強烈地震並引發海嘯,襲擊爪哇南部沿海一帶,導致668人遇難,287人失蹤。

    我國是世界上自然災害較為嚴重的國家,每年受各類災害影響的人口達4億人次,造成的經濟損失平均高達2000多億元,約佔國內生産總值的1-3%。特別是今年以來,我國氣候異常多變,災害頻發,與去年同期相比,除乾旱面積偏小外,暴雨、雷電、颱風、沙塵暴、低溫凍害、雪災、酸雨均偏重。截至目前,因上述各種氣象災害以及森林火災、泥石流等衍生災害已造成1382人死亡,直接經濟損失近1000億元。由於持續乾旱少雨,今年5月下旬我國東北林區發生了多起特大森林火災,持續時間長,造成了巨大經濟損失。特別是7月中旬以來,在不到半個月的時間裏我國接連兩次遭受強颱風襲擊,其中今年第4號強熱帶風暴“碧利斯”引發的洪澇災害造成612人死亡,208人失蹤。颱風“格美”又使得福建、江西、廣東、安徽、湖南出現暴雨洪澇、山洪和山地災害。嚴重且頻發的自然災害對經濟建設、社會發展,特別是廣大人民的生命財産安全構成了嚴重威脅。

    二

    為什麼會發生自然災害,一些地區的自然災害為什麼又會在一段時期內集中發生,這都需要科學、客觀的分析。

    自然災害的發生都有其內在的原因,同時它與地球系統各子系統之間的相互作用有著緊密聯絡。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是由大氣、海洋、岩石、生物、冰雪等多個圈層構成的複雜巨系統,每一個部分都處在變化之中,一些變化緩慢而溫和,另一些變化短暫而劇烈,劇烈變化所形成的巨大能量瞬間爆發,形成極端的天氣氣候事件和地震、火山等,繼而導致災害。由於地球系統各個圈層之間的相互作用過程非常複雜和多樣,各類自然災害都會不同程度的通過地球系統的子系統如大氣、海洋等進行衍生和疊加,火山地震會導致海嘯和氣候變化,暴雨會導致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乾旱容易引起森林草原火災等,這就使得防禦自然災害成為人類一項長期不得不面對的艱巨而複雜的任務。

    今年我國自然災害較多、較重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在全球變暖的大背景下異常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偏多,強度偏強。例如暴雨、大暴雨出現的頻率比以往增加。颱風強度增強、登陸颱風的破壞性增強、移動路徑異常,加之與其他天氣系統配合,容易導致我國南方一些地區的強降雨,引發嚴重的洪澇和滑坡、泥石流等災害。二是今年冬春季和初夏氣候系統的異常。冬春季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溫偏低,西太平洋暖池區海溫偏高,使得東亞季風活動加強,副熱帶高壓位置偏西偏強,從而增加了向我國大陸輸送的水汽,同時誘導颱風頻繁發生,並增加了登陸和西行的幾率。然而,雖然今年我國遭受的自然災害比常年同期偏重,但並不是歷史上最嚴重的年份。截至目前,颱風造成的災害損失雖然是自1997年以來最為嚴重的,但1996年的颱風損失和死亡人數都比今年嚴重得多。此外,暴雨洪澇造成的影響範圍與造成的損失也遠比1998年要小。

    人類對客觀世界的認知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科學地認識地球、認識自然也是一個永無止境的由淺入深的過程。隨著科學的發展,人類認識能力的提高,我們就能夠不斷揭示自然變化的規律,解決人類社會發展所面臨的自然災害問題。面對自然災害,如果不是依靠科學的力量,而是寄希望於迷信和巫術或者偽科學,人類只能愈受其害。只有科學地認識自然災害發生的原因,探索其發生的規律,人類才能夠減輕各種自然災害帶來的損失。

    三

    胡錦濤同志指出,防禦自然災害是全球面臨的重大共同問題。嚴重自然災害並不可怕,關鍵是要科學應對,積極防禦。

    增強防禦和減輕自然災害能力,必須堅持發展是第一要務。雖然颱風、暴雨、地震、火山等的強度、頻次並不會因人的意志而改變,但是災害造成的損失大小與經濟、科技發展水平和綜合國力以及社會制度相關的防災減災體系有著密切的關係。歷史經驗和國際經驗都充分表明,經濟越發展,綜合國力越強,防禦和減輕自然災害的綜合實力就越強,重特大自然災害的人員傷亡程度就越輕。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近年來,我國政府高度重視防災減災工作。我國先後發射了風雲系列氣象衛星,建成了由近百部新一代天氣雷達、7000多個自動氣象站組成的先進氣象監測系統,我國短期天氣預報準確率穩步提高,中期數值預報可用時效達到6天,氣候與氣候變化預測水平有了較大提高,對颱風路徑的預報,預報誤差半徑比以前顯著減小,預報時效也明顯增加。我國地震監測預報也取得巨大成就,在全國建立了先進的地震數據信息通信網絡。近年來,又建設了長江三峽水利樞紐等一大批重點工程,大江大河治理取得顯著成效,水利設施在抗擊嚴重洪澇災害工作中發揮了巨大作用。國家10多個部委聯合成立了防汛抗旱總指揮部,建立了包括災前預報預防、災中救援以及災後重建措施等相對比較完備的應急預案,極大地提高了對自然災害的應急和響應能力,使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數在逐漸下降,因災經濟損失佔國民經濟的比重也持續下降。從長期來看,我們仍然必須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依靠不斷增長的經濟實力,加大在自然災害發生發展規律、預報預測、防災減災措施等方面的科技研發投入,加快交通、通信、電力基礎設施特別是與減災密切相關的海防、堤壩、監測預警系統工程建設,加強救災物資儲備,以有效防禦和減輕自然災害。

    增強防禦和減輕自然災害能力,必須堅持走人與自然和諧的可持續發展道路。事實證明,人類不合理的開發、建設活動加重了自然災害。特別是上個世紀中葉以來,由於化石能源燃燒造成溫室氣體的大量排放,在以全球變暖為主要特徵的氣候變化背景下,極端天氣氣候災害逐漸增多,生態環境急劇惡化,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面積不斷擴大,淡水資源日益匱乏,大氣和水污染日益嚴重,生物多樣性銳減,海平面上升,人類的生存和發展環境遭到了嚴重破壞。我們必須從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高度上,保護自然環境,加強生態建設,節約資源能源。要尊重自然規律,調整工業特別是對自然環境具有較大影響的工程建設佈局。要未雨綢繆,加強規劃,科學設計,使人居環境和重要的戰略基礎設施遠離災害多發、易發區和自然環境脆弱區。

    增強防禦和減輕自然災害能力,必須堅持依靠科技進步提升研究、監測、預報和預警水平。用不斷發展的科學認識自然,用現代科學技術手段防災減災是減輕自然災害損失的根本途徑。近幾年,我國天氣氣候的監測、預測和影響評估能力有了大幅提升,但極端天氣預報與氣候預測仍然是一個世界性的科學難題。當前,科學水平對重大自然災害的監測、預警和預報能力距離人類社會發展的需求仍有差距,對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和未來氣候變化趨勢的預測預報的能力還有待提高。並且由於技術水平的制約,預警信息傳遞仍然是廣大農村、山區、海島防災減災的薄弱環節。我們必須進一步加強地球系統科學、全球變化科學和可持續發展科學的研究,發展先進的天基、空基、海基和地基探測技術和地球系統預測預報模式系統,通過對地球系統各個圈層的實時監測,收集大氣、海洋、陸面、冰雪、植被等演變的信息,進一步強化信息共享,提高和改進對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及其災害的監測預測預報能力。必須加快建設更加快速有效的應急體系,加強預警信息傳播,盡最大努力使災害預警實時到達所有受災害影響的群眾,為防禦自然災害,挽救生命爭取更多的時間。要在全社會廣泛普及防災減災科學知識,既要切實增強社會公眾的防災減災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也要避免“天災迷信”造成的社會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