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部門信息
 
我國食用菌産業已發展成為我國第六大種植産業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11月30日   來源:農業部網站

    11月26日,記者從農業部科技教育司和種植業管理司在福建省福州市召開的食用菌優異種質與安全生産技術體系引進與創新觀摩培訓會上獲悉,我國食用菌産業經過30多年的發展,産量達到1800多萬噸,已成為我國繼糧、棉、油、菜、果之後的第六大種植産業。

    據專家介紹,食用菌産業具有點草成金,化害為利,變廢為寶的産業特點,其生産成本低,週期短,效益高,投入産出比約為1:3—5。如果在由“作物生産+動物生産”二維要素構成的傳統農業産業模式中引入食用菌生産,不僅能加速自然的物質循環、能量循環,更有利於動植物生産副産物的資源化,而且利用動植物生産副産物進行食用菌生産發展空間很大。據測算,我國每年動植物生産過程中約産生30億噸左右廢棄物,只將其中5%用於食用菌生産,至少可生産1000萬噸幹食用菌,而由此所增加的蛋白質相當於600—800萬噸瘦肉或900—1200萬噸雞蛋或3600—4800萬噸牛奶的蛋白質含量。

    會議認為,我國食用菌産業的發展趨勢將呈現六大趨勢,一是隨著我國食用菌産業發展支撐體系的完善,食用菌産業將會在規模、産量、品質、安全、加工、效益等多個方面呈現出增量化趨勢。二是隨著資源短缺和食物短缺的矛盾日益加劇,食用菌産業將在食品安全體系中承擔重任。三是隨著宣傳的跟進和人們對健康的關注,內需拉動的食用菌産業和産業經濟將逐漸形成,食用菌將進入尋常百姓家並成為餐桌的常客。四是隨著食用菌産業發展,産業內部分工細化,産業鏈條不斷延伸。五是隨著食用菌産業的發展和市場對産業發展的要求,食用菌栽培模式將逐步向機械化、動植物生産廢棄物代料栽培、規範化、産業化、規模化方向發展。六是隨著食用菌産量增加,食用菌産品的初深加工技術和能力對提高産業附加值和産業競爭力尤為重要。

    會議針對當前存在的突出問題,提出了下一步的政策建議。首先要以産業集群發展理念為指導,加強食用菌産業區劃和規劃,以提高産業發展的綜合效益和産業發展的持續性,避免盲目性發展,同時要注重食用菌種質資源保護區建設和保護,確保食用菌産業發展的潛在創新能力。其次要進一步強化標準化生産,推進從餐桌—産品—産地—農戶的溯源體系,確保食品質量安全,提高産品的國際競爭力。第三要加大宣傳,提高公眾對食用菌産業的認識,形成需求導向的全民拉動和保護的主導産業。第四要提高技術創新能力,以科技研究為先導,實現研究與應用的協同發展。第五要根據國情,國家給予“惠菌”政策支持,推進食用菌産業機械化、規模化、産業化、規範化進程,快速提升我國食用菌産業的國際競爭力。

    據悉,農業部組織實施的“948”計劃、産業技術體系和行業科技項目在不同環節有力支撐了食用菌産業的發展,總體目標是到2010年,引進和建立食用菌重金屬和農藥污染的全方位預防和關鍵點控制技術體系;建立菌種脫毒技術平臺,將種源脫毒納入相關種類的一級種生産技術規範,提高菌種質量;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細菌病害複合生物拮抗劑和菌蚊生物防治製劑,減少病蟲害的發生。並將引進技術、消化吸收的成果、國內現有技術成果有機結合,全方位地系統集成、優化組合和規範實施,建立適合於我國多食用菌種類、多場地環境條件類型、非工業化生産的食用菌優質、經濟、實用的預防型安全生産技術體系,確保菇體無直接農藥接觸,重金屬和農藥殘留完全達到日本、歐盟和美國等對食用菌産品的限量要求,為我國食用菌的國際市場開拓,農民增收提供全面的技術支撐。

    174名代表參加了培訓會,福建省農業廳廳長陳紹軍到會並致辭。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農業大學、吉林農業大學、華中農業大學、福建農林大學菌物研究中心的專家對食用菌主産省縣的科技人員、管理人員、科研技術推廣人員和食用菌企業代表進行了産業技術與管理培訓。

 
 
 相關鏈結
· 我國食用菌年産量世界首位 去年産量1800多萬噸
· 中國食用菌協會援建四川什邡菌種場日前竣工投産
· 全國規模最大的現代工廠化食用菌基地落戶長春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