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居民生活向全面小康邁進
西部大開發十年來,青海城鄉居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穩步向全面小康邁進。省統計局統計信息顯示,2009年,全省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2691.85元,比1999增長1.7倍,年均增長10.4%。扣除價格因素,西部大開發以來青海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7.4%,與西部大開發之前的十年相比,年均增速高3.2個百分點。2009年,農牧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346.15元,比1999年增長1.3倍,年均增長8.5%。扣除價格因素,西部大開發以來農牧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5.0%,與西部大開發之前的十年相比,年均增速高0.8個百分點。
反映城鄉居民生活富裕程度的恩格爾系數不斷下降。2009年,城鎮居民恩格爾系數40.3%,比1999年的42.4%下降2個百分點;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38.1%,比1999年的61.7%下降23.6個百分點。
城鄉居民的居住面積不斷增加。城鎮居民人均住宅建築面積25.8平方米,比1999年的11.4平方米增加14.4平方米。農村人均住房面積20.3平方米,比1999年的14.2平方米增加6.1平方米。
城鄉居民擁有的財富快速增長。2009年底城鄉居民人均人民幣儲蓄存款餘額達13572元,比1999年底的2595元增長4.2倍,年均增加1097.7元。股票、債券等金融資産規模不斷擴大。
城鄉居民生活水平和質量明顯改善。2009年,全省居民人均消費支出達到6495元,比1999年的2260元增加4325元,增長1.9倍,年均增長11.1%。其中,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增長1.6倍,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增長1.8倍,年均分別增長9.9%和10.8%。從耐用消費品看,彩電、洗衣機、電冰箱等在城鎮地區已普及,汽車、家用電腦、移動電話等高檔耐用消費品擁有量大幅提高;農村居民在普及基本家電的基礎上,彩色電視機、移動電話、影碟機、摩托車、拖拉機等普及率也大幅提高。
社會保障為群眾撐起“安全網”
西部大開發以來,省委、省政府堅持“小財政、大民生”,加快全省社會保障體系建設進程,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全面鋪開,城鎮企業職工養老保險不斷完善,新型農村牧區社會養老保險開始試點,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走在了全國的前列,基本建立起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求的社會保障體系框架,政策措施逐步完善,保障範圍不斷擴大,保障能力明顯增強,基本實現了老有所養、病有所醫、困有所助、弱有所濟。
據省統計局統計,2009年末,全省城鎮企業養老保險參保人數71.3萬人,比1999年增長41.2%,其中在崗職工52.0萬人,離退休人員19.3萬人;城鎮失業保險參保人數36.0萬人;醫療保險參保人數460.5萬人,其中城鎮單位職工醫療保險參保人數75.7萬人,比1999年增長5.0倍,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參保人數50.6萬人;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參合人數334.3萬人;城鎮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數22.1萬人,農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數38.0萬人。
對外開放不斷擴大
西部大開發十年來,青海加大對外開放的廣度和深度,對外經濟呈現良好發展態勢。
據省統計局統計,2009年進出口總額5.86億美元,比1999年的1.08億美元增長4.4倍,年均增長18.4%。其中,出口增長11.2%,進口增長31.9%。出口産品結構逐步優化。目前,青海出口商品品種達一千多種,出口的主要産品由以硅鐵及硅系列、鋁及鋁材等高耗能産品轉向紡織品、服裝、地毯、機電産品等轉變。貿易夥伴多元化。經過多年的努力,青海實施市場多元化戰略取得明顯成效,貿易夥伴不斷增加,目前已遍及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2009年向日本、中國香港、巴基斯坦、美國、韓國、沙特阿拉伯、英國、德國等國家或地區的出口額佔總出口額的74.7%。
西部大開發十年來,青海依託優勢資源,積極引進外資,外商直接投資項目累計達328個,實際利用外資累計19.25億美元,大大高於1991-1999年的累計1.42億美元。其中2009年實際利用外資2.15億美元,比1999年的0.27億美元增長7倍。
城鎮化步伐加快
西部大開發十年來,青海城鎮化步伐加快,城鎮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逐年提高,2009年城鎮化水平達到41.9%,比1999年的34.6%上升7.3個百分點,年平均上升0.73個百分點。城鎮總人口年平均增加5.7萬人。
大量鄉村人口由農村向城鎮轉移,促進了城鄉經濟的協調發展。隨著城鎮化和工業化進程的加快,城鎮吸納就業的能力不斷增強,據省統計局統計,2009年,城鎮就業人員佔全省的比重達到36.7%,比1999年的28.7%上升8個百分點。與此同時,城鎮就業崗位的快速增加帶動了鄉村勞動力不斷向城鎮轉移,使鄉村就業人員佔全部就業人員的比重由1999年的71.3%下降到2009年的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