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近日,有學者稱,由於人民幣兌美元升值,2003年以來外匯儲備損失2711億美元。請問,對此有何評論?
國家外匯管理局有關負責人:首先,人民幣升值不會直接導致外匯儲備損失。外匯儲備是外匯資産,以美元作為記賬貨幣。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變動,導致了外匯儲備折算成人民幣的賬面價值變動,並不是實際損益,也不直接影響外匯儲備的對外實際購買力,而只是用人民幣還是美元作為報告貨幣所導致的賬面差別。只有在將外匯儲備調回並兌換回人民幣的情況下,才會發生匯兌方面的實際變化。目前我國外匯儲備沒有大規模調回並結匯的需要。況且,考慮到銀行、企業和個人在當初將外幣賣出時已經獲得了等值的人民幣收入,人民幣升值之後在降低進口成本、增加投資收益等環節也獲取了巨大收益,肉已經“在鍋裏”。
其次,人民幣升值造成的外匯儲備賬面損失遠小于我金融資産的賬面盈餘。由報告貨幣所産生的賬面損失和盈餘正如一個硬幣的正反兩面(經濟學上稱之為對偶)。與以美元計價的儲備折合人民幣後的賬面損失相對應的是,我國國民持有的人民幣金融資産以美元計價的賬面盈餘。截至2011年3月末,我國外匯儲備餘額3.04萬億美元,按3月末匯率折算,同期企業和居民人民幣各項存款、股票、國債和保險資産等人民幣金融資産總規模是我外匯儲備資産的5倍以上。這意味著當人民幣升值時,人民幣資産的賬面收益是外匯儲備資産賬面損失的5倍以上。如果再考慮居民以股票、債券等形式持有的其他金融資産和房地産資産的規模,人民幣資産的賬面收益將更大。同樣,上述損失或收益均是賬面計值變動,只要不發生實際兌換,就不會成為現實。
第三,外匯儲備的實際購買力取決於外匯儲備的收益率和投資所在國的通貨膨脹率。我國外匯儲備經營多年保持穩定收益,經營收益率遠高於美國、歐洲、日本等主要投資所在國(地區)的通貨膨脹水平,保障了外匯儲備的實際購買力。2000-2010年,美國、歐洲和日本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年均分別增長2.4%、2.1%和-0.2%,我外匯儲備的年均經營收益率遠高於這些水平。
我國外匯儲備首破3萬億美元 未來增速或現回落
新華社北京4月14日電(記者安蓓、王宇)中國人民銀行14日公佈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3月末,我國外匯儲備餘額為30447億美元,首次突破3萬億美元關口。
分析人士指出,外匯儲備的快速增長與我國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趨勢密切相關。預計隨著我國貿易結構的進一步均衡化,未來外匯儲備的增速有可能將出現回落。
改革開放之初,我國外匯儲備增長緩慢。1996年11月,外匯儲備首次突破1000億美元。5年後,這一數字才翻一番達到2000億美元。進入21世紀,我國外匯儲備增速開始加快。2006年2月,我國超過日本成為全球第一大外匯儲備國。2006年10月,我國外匯儲備首次突破萬億美元。不到3年,2009年6月,外匯儲備一舉突破2萬億美元。而外匯儲備從2萬億美元增至3萬億美元,僅僅用了不到兩年的時間。 >>>詳細閱讀
厲以寧委員:從六方面關注我國外匯儲備安全問題
新華社北京3月8日電(記者王宇、羅沙)厲以寧委員在全國政協十一屆四次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上作大會發言時強調,要關注我國外匯儲備安全問題。
厲以寧委員説,當前,在國際經濟仍然動蕩的形勢下,防止我國外匯儲備持續貶值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從理論上分析,外幣的貶值影響外匯儲備安全,而某種外幣的貶值可能是該國國內經濟波動的結果。
厲以寧委員提出六方面建議:第一,優化外匯儲備結構。根據實際情況,及時調整,全盤考慮。第二,外匯儲備可以擴大為外匯黃金儲備。我國可以適當增加黃金儲備,特別是在黃金價格稍有下跌的時候,應該抓緊時間以外匯購入黃金。第三,要樹立外匯資産儲備的理念。應該既有外幣所構成的外匯儲備,還可以用能夠較快變現的外匯資産作為儲備。要選擇優質的外匯資産,如土地、礦山、森林以及業績好的上市公司股票。第四,利用外匯儲備作為對外信貸資金。這樣不僅可以帶動國內經濟發展,增加就業,還可以獲得外匯收入。第五,用活外匯儲備的關鍵在於如何“用”。一是鼓勵國內企業走出去,二是增加進口先進的機器設備、短缺的原材料和燃料,三是建立海外投資基金。第六,力求做到“藏匯于國”和“藏匯於民”並重。 >>>詳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