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1年9月末,我國外債餘額為6971.64億美元(不包括香港特區、澳門特區和台灣地區對外負債,下同)。其中,登記外債餘額為4405.64億美元,企業間貿易信貸餘額為2566億美元。
從期限結構看,中長期外債(剩餘期限)餘額為1895.39億美元,佔外債餘額的27.19%;短期外債(剩餘期限)餘額為5076.25億美元,佔外債餘額的72.81%,其中:登記短期外債(剩餘期限)餘額為2510.25億美元,企業間貿易信貸餘額為2566億美元。
從短期外債構成看,2011年9月末,與貿易有關的信貸餘額為3749.96億美元,佔短期外債(剩餘期限)餘額的73.87%,其中,企業間貿易信貸佔50.55%,銀行貿易融資佔23.32%。與貿易有關的信貸大多具有真實的進出口貿易交易背景,其增長與我國進出口貿易的增長基本上相適應,因此,這部分短期外債佔比上升不會影響我國外債安全。
從債務人類型看,登記外債餘額中,中資金融機構債務餘額為2096.05億美元,佔47.58%;外商投資企業債務餘額為1320.27億美元,佔29.97%;外資金融機構債務餘額為543.73億美元,佔12.34%;國務院部委借入的主權債務餘額為385.97億美元,佔8.76%;中資企業債務餘額為57.97億美元,佔1.31%;其他機構債務餘額為1.65億美元,佔0.04%。
從債務類型看,登記外債餘額中,國際商業貸款餘額為3709.98億美元,佔84.21%,所佔比重較上年末上升4.23個百分點;外國政府貸款和國際金融組織貸款餘額為695.66億美元,佔15.79%。
從幣種結構看,登記外債餘額中,美元債務佔75.81%,較上年末上升5.4個百分點;日元債務佔8.11%,較上年末下降0.45個百分點;歐元債務佔7.21%,較上年末上升2.8個百分點;其他債務包括特別提款權、港幣等,合計佔比8.87%,較上年末下降7.75個百分點。
從投向看,按照國民經濟行業分類,登記中長期外債(簽約期限)餘額中,投向製造業的為534.82億美元,佔24.24%;投向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的為276.77億美元,佔12.54%;投向電力、煤氣及水的生産和供應業的為173.54億美元,佔7.87%;投向信息技術服務業的為81.52億美元,佔3.69%;投向房地産業的為106.90億美元,佔4.85%。
2011年1-9月,我國新借入中長期外債339.48億美元,同比增長61.01億美元,上升21.91%;償還中長期外債本金209.61億美元,同比增長30.57億美元,上升17.07%;支付利息17.79億美元,同比減少2.52億美元,下降12.41%。中長期外債項下凈流入資金112.08億美元,同比上升41.66%。
附:名詞解釋及相關説明
企業間貿易信貸是指發生在中國大陸居民與境外(含港、澳、臺地區)非居民之間,由貨物交易的賣方和買方之間直接提供信貸而産生對外負債,即由於商品的資金支付時間與貨物所有權發生轉移的時間不同而形成的債務。具體包括供應商(如境外出口商)為商品交易和服務直接提供信貸,以及購買者(如境外進口商)為商品和服務以及進行中(或準備承擔)的工作預先付款。
銀行貿易融資是指第三方(如銀行)向出口商或進口商提供的與貿易有關的貸款,如外國金融機構或出口信貸機構向買方提供的貸款。
與貿易有關的信貸是一個較廣義的概念,除企業間貿易信貸外,它還包括了為貿易活動提供的其他信貸。從定義上看,與貿易有關的信貸包括企業間貿易信貸、銀行貿易融資、與貿易有關的短期票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