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局局長李家祥在12月26日召開的2012年全國民航工作會議暨航空安全會議上提出,推進全行業實現更高水平的安全發展,要把握好八個方面的關係,即安全責任體系中“四個責任”之間的關係、安全保障能力與發展速度規模的關係、堅持“安全第一”與追求效益最大化的關係、防範關口前移與人員資質建設的關係、完善規章標準與依法嚴格監管的關係、提升運行品質與強化科技支撐的關係、安全鏈條穩固與行業內外和諧的關係、創新安全管理與建設行業安全文化的關係。
李家祥指出,在民航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最根本的就是要堅持安全發展。近年來,全行業堅持安全發展,正確處理安全發展中的各種關係,做了一定的探索,取得了不少共識。
在民航安全工作方面,2008年民航局黨組基於對民航安全特點、規律的新認識和民航發展的新要求,提出持續安全的理念,並在實踐中對其不斷豐富和深化。2009年提出前移九方面的安全防範關口;2010年強調“三個力戒、三個防止”;2011年突出嚴格落實安全主體責任,狠抓關鍵專業技術人員特別是機長的資質建設。通過扎紮實實抓安全工作,2008年1月至今年12月20日,全行業運輸飛行累計達1889萬小時、876萬架次,億客公里死亡人數為0.003(同期世界平均水平為0.01),百萬架次重大事故率為0.11(同期世界平均水平為0.5),百萬小時重大事故率為0.05(同期美國平均水平為0.18)。雖然三項指標均好於世界平均水平,但全行業仍要始終保持清醒頭腦,進一步做好各項安全工作。
在民航發展工作方面,2008年民航局及時出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十項措施,促進了行業快速發展。近年來,站在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高度,民航局加快行業結構調整,適時出臺一系列相關政策,支持和鼓勵中西部及東北老工業基地民航業發展,對支線航空、支線機場以及部分遠程國際航線等給予補貼,行業中的一些增長結構已發生積極變化:中西部快於東部,中小機場快於幹線機場,幹線機場快於大型樞紐機場。民航局提出了《建設民航強國的戰略構想》,在各種場合宣講民航的戰略地位和作用,許多地方政府主動把民航業納入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戰略規劃,並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的重要抓手,發展現代服務業和新興産業的平臺,形成了各方聯手共同發展民航業的局面。
在處理安全與發展的關係方面,民航局妥善處理社會需求旺盛與關鍵資源不足、行業發展快速與保障能力不強等矛盾,注重提升行業運行品質,通過宏觀調控努力促進行業又好又快發展。特別是從2008年開始,連續三年暫停審批新成立航空公司,提高設立分(子)公司門檻,嚴格控制飛機引進速度。2008~2011年,共引進飛機805架,比原計劃減少149架。這些不僅有利於飛行員隊伍穩定,也提升了行業運行品質、客公里收益水平和整體效益。從平均正班客座率和正班載運率看,“十五”期間分別為67.5%、62.5%,而2008年分別為74.5%、66.1%,2009年分別為76.3%、67.2%,2010年分別為80.2%、71.6%,今年1~11月分別為82.2%、72.3%;從全行業盈利總額看,2008年為-278億元(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2009年為113億元,2010年為450億元,預計今年為456億元左右。預計今年全行業運輸總週轉量、旅客運輸量和貨郵運輸量,分別同比增長6.6%、8.2%和-2%。儘管始於2007年下半年的美國次貸危機影響了全球經濟,但我國民航沒有出現預期的效益下滑,盈利總額屢創歷史新高。
李家祥強調,全行業今後要繼續在實踐中抓特點、摸規律,把實踐經驗上升為更高層次的理性認識,推進全行業實現更高水平的安全發展。為此,要把握好八個方面的關係。
一是把握好安全責任體系中“四個責任”之間的關係。李家祥指出,近年來,我們在民航安全工作方面,明確提出從責任體系上抓落實,即嚴格落實生産運行單位的安全主體責任、民航各級行政機關的安全監管責任、各單位(部門)領導者的安全領導責任、各類員工的安全崗位責任。實現民航安全發展,“四個責任”都要嚴格落實,但“四個責任”不是同等的,主體責任是根本,監管責任是保證,崗位責任是基礎,領導責任是關鍵。
他説,在民航系統,各生産運行單位是生産運行活動的主體,也是安全生産的實踐主體。安全與生産一體化運行的客觀規律,決定了安全主體責任就在於生産運行單位本身。本身就是根本。我們經常講確保航空安全,一定程度上講,民航其他各單位要圍繞確保航空器的安全運行,開展工作和履行責任的。因此,航空公司嚴格落實安全主體責任更為關鍵;民航各級行政機關依法履行行業監管職能的著眼點在於保證安全主體責任的落實;企業法定代表人是企業安全生産第一責任人,希望大家以敬畏之心對待這一責任;要強化員工的崗位安全責任,將安全工作由少數領導者和管理人員的事,變為每名員工自己的事。
二是把握好安全保障能力與發展速度規模的關係。李家祥指出,要防止增長速度過快,避免超能力發展;防止企業攤子過大,避免超出管控能力;防止經營範圍過寬,避免保障資源分散。
他説,要防止航空公司、機場運量增長過快、季節性航班增加過多、安全保障能力跟不上等問題;航空公司要進一步重視運行控制中心建設,提高整個公司運行風險控制能力;要集中使用安全保障力量,防止分散有限的保障資源。
三是把握好堅持“安全第一”與追求效益最大化的關係。李家祥強調,搶市場不能壓縮安全裕度,抓正點不能降低運行標準,降成本不能忽視安全投入。
他表示,安全與效益並不對立,而是相輔相成的。安全好,為效益最大化奠定了基礎;效益好,又為安全投入提供了物質支撐。他要求各航空公司搶市場、抓效益,不能以犧牲安全裕度為代價;堅持運行標準,統籌做好安全與正點工作。在航班延誤尤其是航班大面積航班延誤情況下,更要勇於堅持規章標準,有序組織生産運行;抓安全工作,在投入上一定要“算大賬”,滿足安全生産運行的基礎性投入,增加提高安全水平的附加性投入。
四是把握好防範關口前移與人員資質建設的關係。李家祥指出,要建立飛行員特別是機長資質排查、能力建設長效機制,要像抓飛行員隊伍那樣高度重視其他關鍵專業技術隊伍的資質建設,要對各級領導、安全管理隊伍資質有更嚴格的要求。
他説,人的因素始終是航空安全的根本因素,其中,飛行、機務、空管和運控等崗位人員的綜合素質是關鍵。抓飛行安全,關鍵是抓資質,而且要常抓不懈,要將飛行員特別是機長資質專項排查制度化、常態化,重點完善相關規章標準,進一步明確細化教員、機長、副駕駛的資質和行為準則要求,嚴把外籍飛行員資質關;高度重視機務、空管和運控等關鍵專業技術隊伍的資質建設;飛行幹部既要確保一定的飛行時間,又要履行好安全管理職責。要繼續做好民航各單位主要負責人、相關安全管理人員的定期安全培訓和復訓工作。
五是把握好完善規章標準與依法嚴格監管的關係。李家祥指出,切實履行好安全監管職能,既要不斷完善規章標準,更要敢於監管,堅持依法,嚴格監管。
他強調,民航各級行政機關一定要敢於監管,積極履職,主動作為。民航各企事業單位要擺正位置,主動配合民航各級行政機關開展監管;民航廣大監察員要認真學習法律法規,做到“執法有依據,執法按程序”。同時要建設一支過硬的監察員隊伍,並不斷完善各類監察大綱和《監察手冊》;監管工作要堅持“嚴”字當頭,嚴格運行標準,嚴格行政處罰,嚴格責任追究。
六是把握好提升運行品質與強化科技支撐的關係。李家祥指出,要突出重點,注重實效;統籌兼顧,形成合力;建立機制,加大投入。
他説,科技是第一生産力,也是保證安全的最有效手段之一。我國民航業正處於快速發展時期,在新技術應用方面具有後發優勢。要抓住有利時機,通過推廣運用新技術進一步全面提升全行業安全保障能力和運行品質。要繼續以提高整體安全運行保障能力為突破口,加大繁忙機場、區域管制中心建設力度,重點在西部地區、中小機場廣泛運用空管新技術;在新技術運用過程中,正確處理好傳統技術、規章標準、人員與新技術三個方面的關係;推廣運用新技術,要堅持政府引導與市場機制相結合,支持航空公司、空管和機場等單位先行先試。
七是把握好安全鏈條穩固與行業內外和諧的關係。李家祥強調,要加強生産組織管理,確保安全鏈條完整性;要加強業內協作配合,維護行業運行系統性;要加強外部溝通協調,凝聚安全發展積極性。
民航業是一個系統性非常強的行業。全行業更要進一步強化大民航意識,加強溝通協調,密切配合,這對確保安全運行鏈條的完整性至關重要。為此,他要求民航各單位統籌兼顧、各方和諧聯動,保持各類安全信息渠道的暢通,確保民航整體安全;各單位之間要相互尊重、緊密團結協作,各單位領導要樹立大局意識,建立有效的協作機制;要進一步加強內外交流合作,地方政府要為機場的安全運營提供良好的環境,民航各單位要協同地方政府,爭取在一定區域範圍內逐步解決空域資源不足問題。
八是把握好創新安全管理與建設行業安全文化的關係。李家祥指出,要加強隊伍建設,倡導職業精神;要加強法規教育,弘揚手冊文化;要營造良好氛圍,形成齊抓共管機制。
他説,安全是民航行業文化的一項重要內容,要努力進入人文內涵式管理階段,實現“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轉變,進一步凝聚全行業共識,深入推進民航安全文化建設。要在隊伍建設的過程中,倡導包含使命感、責任感、事業心、敬業精神和良好的職業操守等核心元素在內的職業精神,以文“化”人;要進一步加強法律法規宣傳教育,在廣大從業人員特別是飛行、機務、簽派等崗位人員中,樹立手冊意識,養成“以遵守手冊為榮,以違反手冊為恥”的職業習慣,使手冊文化內化為廣大從業人員的自身訴求,外化為個人的自覺行為;各單位要確保其他職能部門工作與安全工作密切配合,以風清氣正的廉政文化促進安全工作。
李家祥強調,在安全與發展的問題上,需要著重把握和處理好的關係,遠不止這八個方面,但抓住了這八條,就抓住了民航安全發展的關鍵,推動其他各項工作就有了主動權。他要求民航各企事業單位結合本單位特點,繼續有針對性地總結提高、不斷豐富發展,共同推動民航安全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