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氣象為農服務 增強現代農業基礎支撐
——從氣象角度解讀中央一號文件
1月31日,2013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現代農業 進一步增強農村發展活力的若干意見》正式發佈,明確提出要加快推進農村氣象信息服務和人工影響天氣工作體系與能力建設,提高農業氣象服務和農村氣象災害防禦水平。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副司長鄭江平日前就中央一號文件中的相關內容進行了解讀。
記者:今年中央一號文件中有哪些內容與氣象部門密切相關?
鄭江平:2013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與氣象部門密切相關的內容主要有“加快推進農村氣象信息服務和人工影響天氣工作體系與能力建設,提高農業氣象服務和農村氣象災害防禦水平”“重點開發氣象預測預報、災害預警等技術”“加強山洪、地質災害防治”“增強農村突發公共事件和自然災害的應對處置能力”“繼續開展糧食穩定增産行動,著力加強800個産糧大縣基礎設施建設”和“推動國家農村信息化試點省建設”等內容。
記者:2013年農業農村工作的目標任務是“保供增收惠民生,改革創新添活力”,結合中央一號文件,2013年,氣象部門在為農氣象服務方面將開展哪些重點工作?
鄭江平:2013年,氣象部門在為農氣象服務方面主要有五項重點工作。一是強化面向現代農業發展和農業生産經營體制創新的農業氣象服務。二是加強基層氣象防災減災體系建設,推進氣象為農服務長效發展。三是貫徹落實國辦44號文件,提升人工影響天氣服務能力。四是推進融入創新發展,建立健全基層氣象為農服務長效機制。五是強化科技驅動和人才建設,形成氣象為農服務支撐合力。
記者:強化氣象為農服務工作是推進氣象現代化建設的有力抓手,那麼氣象為農服務與氣象工作政府化、氣象業務現代化、氣象服務社會化之間是什麼關係?
鄭江平:中央強調促進“四化同步”和城鄉發展一體化,其著眼點是夯實農業基礎、補上農業現代化這個短板,加快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解決好農村發展這個重點難點。氣象現代化作為我國“四化同步”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切實提高農業農村的防災減災能力、加快推進公共氣象服務均等化、保障現代農業和城鄉一體化的發展的根基。可以説,氣象為農服務工作豐富了氣象現代化建設的內涵,氣象現代化建設的成果又有力支撐了氣象為農服務工作的深入發展。因此,發揮氣象為農服務的職能是氣象工作政府化的重要方面,氣象為農服務能力是氣象業務現代化的重要標誌,充分利用社會資源提高為農服務覆蓋面和效益是氣象服務社會化的重要體現。
記者: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加快推進農村氣象信息服務”的要求,在農村氣象信息服務方面,我們還存在哪些不足?如何改進?
鄭江平:主要存在三方面的問題,一是農村氣象信息服務覆蓋面還有限,二是現有農村氣象信息發佈系統的作用還沒有充分發揮,三是農村氣象信息服務的産品還不能滿足需求。
今年,氣象部門將健全基層氣象防災減災組織體系,實現每個縣有氣象防災減災領導機構,縣、鄉兩級有分管領導,鄉鎮有氣象信息服務站和氣象協理員,村(社區)有氣象信息員;力爭氣象信息服務站鄉鎮覆蓋率和氣象信息員村屯覆蓋率在去年基礎上提高5%;氣象預警喇叭、電子顯示屏數量在去年基礎上提高5%;加大“直通式”農業氣象服務力度,重點強化面向農民合作社、專業大戶、涉農企業等的信息服務,“直通式”重點服務對象數量在去年基礎上提高10%。
另一方面,氣象部門將充分利用社會資源,推動氣象為農服務的社會化進程;繼續深化部門合作,推進氣象災害監測和預警信息發佈資源共建共用,推進氣象部門農網、氣象信息服務站和氣象信息員由單一氣象信息服務向綜合性服務發展;建成省級統一的農村氣象預警信息發佈手段實時監控平臺,健全氣象信息員和氣象信息服務站激勵機制;強化氣象部門農網在“兩個體系”建設中的作用。
同時,氣象部門還將建立完善省、地、縣三級有效聯動業務服務機制,強化省、地兩級製作發佈針對不同縣災害特點和農業特點的分縣業務指導産品的能力。
記者:隨著全球極端天氣事件增多,乾旱、洪澇、風雹等自然災害頻發,制約農業農村發展因素不斷增多。在強化重要農産品生産的氣象保障,健全基層農業氣象服務體系,增強農村突發公共事件和自然災害的應對處置能力方面,我們將有哪些具體舉措?
鄭江平:今年,氣象部門一是將在糧食主産區、設施農業和特色農業重點區、農村氣象災害易發區開展“兩個體系”示範建設,打造“百縣千鄉”氣象服務示範區。二是強化農業氣象支撐能力建設,制定農業氣象試驗站建設與發展指導意見,強化農業氣象適用技術研發開發和示範推廣,加大縣級農業氣象業務服務平臺的開發和應用力度。三是著力推動基層氣象災害風險預警服務業務系統建設,實現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地質災害多發易發地、縣氣象風險預警服務業務化。四是大力推進基層氣象防災減災長效機制建設,基層積極爭取中央和地方財政、組織部門對基層氣象防災減災體系的支持,健全基層氣象防災減災體系建設長效發展機制,重點將基層氣象防災減災納入各級政府績效考核和督察督辦,納入各級政府公共財政預算。五是深入開展春耕春播、夏收夏種、秋收秋種等關鍵農時季節氣象服務,為糧食穩定增産提供氣象保障。
記者:在人工影響天氣工作方面,今年氣象部門將重點推進哪幾方面工作?
鄭江平:一是要貫徹落實第三次全國人工影響天氣工作會議和國辦44號文件精神,加快建立組織體系健全、長效機制完善、協調指揮有力、業務能力過硬、安全監管到位、法規標準齊備的人工影響天氣工作體系。繼續推動各地政府出臺人工影響天氣工作新政策文件,提高縣級政府設立工作機構、給予地方編制的比例。推進中國氣象局人工影響天氣中心機構建設,強化中國氣象局人工影響天氣管理職能。二是制定《全國人工影響天氣發展規劃(2013-2020年)》,組織制定農村標準化作業炮站建設標準並在東北區域工程中開展示範建設。推動中央財政人工影響天氣補助資金專項轉移支付管理模式創新工作,逐步加大向基層投入力度。三是制定《全國人工影響天氣業務體系建設指導意見》,規範縣級、鄉村作業站點兩級作業業務建設。爭取兩個區域人工影響天氣工程(含國家級中心工程)立項。四是做好年度作業服務重點工作,探索東北區域跨省區作業協調指揮業務流程,加強空中雲水資源監測評估和效果評估檢驗的方法研究與試驗,規範各類作業技術裝備的立項研發、測試考核、應用推廣工作。五是推動各地制定適合本地實際的作業人員聘用政策措施,落實工資、補貼和保險等經費,探索推動在氣象行業中設立作業炮手技術職稱工作,加快人工影響天氣安全技術標準的制訂。
記者:中央一號文件提到要“重點開發氣象預測預報、災害預警等技術”,在這方面,我們將有哪些舉措?
鄭江平:我們將積極推進GRAPES全球模式和氣候模式發展,加快推進區域精細尺度模式發展,加強綜合觀測資料的融合分析應用和資料同化;完善各級天氣預報業務支撐平臺,全面推廣應用SWAP和SMART平臺;推進中尺度天氣分析、定量降水估測預報、強對流天氣和山洪地質災害監測預警業務,全面實施大城市精細化預報、鄉鎮氣象要素預報以及海洋氣象精細化預報業務;提高延伸期預報及短期氣候預測準確率和客觀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