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和平發展合作旗幟指引中國外交不斷取得新成就
努力促進亞洲地區的和平、穩定與繁榮。中國堅持與鄰為善、以鄰為伴的方針和睦鄰、安鄰、富鄰的政策,在維護地區和平、促進共同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中國用實際行動證明,自己是周邊國家的好鄰居、好朋友、好夥伴。
在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中,中國從亞洲國家共同利益出發,堅持人民幣幣值穩定,並向有關國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為亞洲國家最終戰勝危機發揮了重大作用。
印度洋地震海嘯災難發生後,中國政府和人民與受災國政府和人民心心相係,迅速作出反應,開展了建國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對外救援行動。
在朝核問題上,中國從大局出發,堅持不懈,積極斡旋,先後促成三方和六方會談,避免了半島緊張局勢升級,為維護東北亞的和平與穩定發揮了建設性作用。
中國是亞洲區域合作的積極參與者和支持者,在東盟與中國、東盟與中日韓、上海合作組織、東盟地區論壇、亞洲合作對話機制中發揮了積極作用。在區域合作中,中國堅持協商一致、平等互利、循序漸進的原則,照顧各方利益和關切,以實際行動推動與亞洲國家的共同發展。
中國的發展已經成為亞洲振興的重要組成部分。自1996年以來,中國對亞洲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44%。2004年,中國同亞洲的貿易額達6650.3億美元,佔當年中國對外貿易總額的57.6%。抓住中國發展的機遇,擴大同中國的互利合作,已經成為其它亞洲國家的普遍選擇。
中國本著互諒互讓、公平合理的原則,通過磋商與談判,與俄羅斯等國全面解決了歷史遺留的邊界問題,與印度簽署了關於解決兩國邊界問題的政治指導原則。中國與東盟簽署《南海各方行為宣言》,與菲律賓、越南在南海地區共同開發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
加強與發展中國家的團結與合作是中國外交的基本立足點。新形勢下,中國努力推動南南合作和南北對話,探索與發展中國家互利合作的新領域、新途徑。繼續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幫助發展中國家克服困難,增強自主發展的能力。向亞非最不發達國家提供了優惠關稅待遇,並減免了38個亞非發展中國家137.78億人民幣的債務。積極推動建立中非和中阿合作論壇,加強新形勢下與發展中國家的集體對話與合作。
穩定和發展與發達國家的關係,積極維護和促進世界的戰略穩定。中國與主要大國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夥伴關係,努力擴大共同利益的匯合點,妥善處理分歧,共同維護和促進世界和平與繁榮。
中美關係總體保持穩定和發展。雙方各層次對話與交往密切,增進了相互理解與信任。兩國在經濟、科技、反恐、防擴散、地區安全等領域的對話與合作不斷加強。這符合雙方根本利益,也有利於世界和平與穩定。
中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繼續深化,兩國領導人交往密切,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兩國在政治、經濟、軍事、能源等領域的互利合作不斷加強,在國際和地區問題上密切配合、協作,共同推動多邊主義和國際關係民主化。
中歐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的內涵不斷充實。中國與歐盟及其成員國保持密切的高層往來。2004年,中國和歐盟分別成為對方的第一和第二大貿易夥伴。中歐在文化、科技、教育、環保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保持蓬勃發展的勢頭。
中國和日本是一衣帶水的鄰邦,兩國經濟合作密切,人員往來頻繁。中方重視中日關係。面對近年來中日政治關係中出現的複雜局面,中國主張雙方、特別是兩國領導人應從戰略高度和長遠角度出發,嚴格遵循中日間三個政治文件確立的原則,堅持“以史為鑒、面向未來”,加強交流與合作,消除障礙,為兩國關係穩定健康地發展創造條件。
積極開展多邊外交,推進國際合作。中國積極參與聯合國事務,維護聯合國及其安理會的權威和作用,廣泛開展在反恐、軍控、維和、發展、人權、司法和環境等領域的國際合作。15年來,先後15次參與聯合國維和行動,共派出3000多名非作戰部隊、警察分隊和民事官員。在伊拉克和蘇丹達爾富爾等問題上堅持原則,發揮了建設性作用。作為亞太經合組織、亞歐會議等機制的參與者,中國為有關區域、跨區域合作作出了貢獻。
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穩定與繁榮也需要中國。高舉和平發展合作旗幟、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的中國,必將為維護世界的和平與發展作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