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興,基礎牢;農村穩,天下安。“十五”期間,我國國民經濟連年保持較快平穩發展,城鄉居民收入持續較高增長,這其中,農業基礎地位得到加強、糧食生産形勢好轉,功不可沒。
全國上下形成共識,農業基礎必須加強
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明顯提升,工業化、城鎮化速度加快,土地、資金等要素大量向城市集中,而農村人口卻沒有相應減少,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從改革開放初期的2.57:1擴大到3.23:1。農村積累下來的種種矛盾,向國民經濟發出了強烈的預警信號———農村凋敝,農民富不起來,經濟也難以長久繁榮,必將拖國家現代化的後腿。
欠賬太多,形勢緊迫。城鄉差距不能進一步拉大,農業基礎必須進一步加強。從中南海到人民大會堂、到農家小院、到田間地頭,從中央召開會議到下基層調研,中央領導在各種場合反復強調,加強農業基礎,任何時候都不能放鬆。
十六大提出要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2003年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重點和難點都在農村,要把“三農”工作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在2003年中央關於農業農村工作意見中,要求對農業實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十六屆四中全會,中央立足全局,適時作出了“工業反哺農業,城市帶動農村”的正確判斷。
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出臺一系列扶持農業的政策,頻率之密集,措辭之緊迫,規定之具體,力度之大,多年未有。改革開放以來,中央關於“三農”問題共發了7個1號文件,僅“十五”期間就連發兩個。2004年的中央1號文件規定,在5年內全部取消農業稅,同時取消除煙葉外的所有特産稅;同時,對種糧農民進行糧食直接補貼、良種補貼和農機補貼。2005年的1號文件繼續強調:支農政策不能變,給農民的實惠不能減。“三農”問題已經到了非解決不可的時候,連續兩個“1號文件”,振奮人心。
社會各界達成共識,各級政府高度一致,中央支農政策得到很好落實,9億農民備受鼓舞。目前,全國已有28個省(區、市)免徵農業稅,其餘省區也將再降低農業稅稅率2個百分點以上。
支農措施更細更實,農民收入穩定增長
認識統一了,思路明晰了,措施更加果斷、有力。
據統計,2005年僅減免農業稅、取消特産稅一項,就減輕農民負擔233億元。中央在29個省份實行對種糧農民直接補貼資金總額達112億元,6億農民因此受益。對種糧農民直接補貼穩步增加,據財政部初步統計,今年中央和省安排對種糧農民直接補貼約135億元。對糧食大縣實行補助和獎勵,中央財政安排150億元用於對産糧大縣和財政困難縣的轉移支付,其中用於近800個糧食大縣的獎勵資金約55億元。
在去年以來的宏觀調控中,農民切身利益得到保護。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國務院大力清理各種開發區和園區,堅決制止和糾正亂佔濫用耕地的現象。與此同時,制定了早秈稻、中稻、晚稻和粳稻的最低收購價;及時出臺了一系列對化肥生産和進出口的稅收、價格等優惠政策。
農民進城務工環境進一步改善,農民工的合法權益更加得到重視。從2003年溫家寶總理為農民工討工錢開始,各地的“清欠”工作逐漸實現制度化、法律化,工資拖欠得到有效治理。目前,建築領域已基本沒有新的拖欠農民工工資行為發生。外出務工成為農民增收的第一要素。
2005年,“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陽光工程”計劃培訓280萬人,中央財政專項補助資金4億元。截至8月底,“陽光工程”全國已累計培訓農村勞動力150萬人,培訓就業率達到84.7%。據農業部對部分項目縣統計,接受培訓轉移就業的農民,人均月收入比未受訓農民工約高出200元。
得益於“多予少取放活”,近年來,農民增收渠道進一步拓寬,增收格局發生積極變化,農民收入穩定增長。2004年,儘管受禽流感的影響,我國農民人均收入增長率仍然達到6.8%;今年上半年,我國農民人均現金收入1586元,同比實際增長12.5%。
農村改革不斷深化,建立長效機制已經破題
在各地區、各部門積極落實各項支農、惠農政策的同時,著眼于建立長效機制、解決制約農村發展深層次矛盾的各項改革也在逐步推進。
農業稅減免,延續2000多年來的“皇糧國稅”正在走向終結。稅費改革不斷深入,鄉鎮政府機構改革、農村教育體制改革和縣鄉財政管理體制改革等綜合配套改革,取得了可喜進展。
糧棉流通體制改革,堅持購銷市場化、經營主體多元化,打開了農産品購銷市場化的大門。
農村信用社進一步發揮農村金融的主力軍作用。小額信貸使更多農戶增強了生産經營能力。針對農村的特點,正在著力構建功能完善、分工合理、産權明晰、監管有力的農村金融體制。
農村土地徵用制度改革,在提高補償標準、改進分配辦法、妥善安置失地農民、集體非農建設用地進入市場等方面取得積極進展。
改革換來滿眼春,農民負擔輕了,農業更有活力了,農村更穩定了。
陜西省洛川縣黃莊鄉方廂村。靳楊禮老漢説:“果樹不用化肥用沼肥,每斤多賣2到3角錢,一年多收入4000多元哩!”當地農民通過沼氣建設,實現了家居溫暖清潔化,農業生産無害化。
小沼氣、小水電、鄉村道路、草場圍欄,小工程解決了大問題。“十五”期間,各級政府調整了國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了對農村的教育、衛生等社會事業的投入力度,村鎮公共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日益改善。
回首“十五”,農業亮點頻頻;放眼未來,人們充滿期待。可以相信,只要我們堅持改革,進一步統籌城鄉發展,繼續堅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國家倉廩充實,農民腰包漸鼓,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列車就能跑得又快又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