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十五”前四年全國城鎮就業人數增加3325萬
中國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5年10月14日   來源:經濟日報

  我國每年新增勞動力1000萬,同時還有1.5億農村剩餘勞動力,就業壓力非常巨大。特別是“九五”期間,下崗職工的持續增加為“十五”期間的就業增加了更多的難度。解決就業問題是我們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在黨中央、國務院領導下,“十五”期間,我國出現了就業規模持續擴大、就業渠道不斷拓寬、下崗再就業成績顯著的良好態勢。

    就業規模持續擴大 再就業成績顯著

    2000年末全國城鎮就業人員為23151萬人,而到2004年末,全國城鎮就業人員增加到26476萬人,“十五”前四年,全國城鎮就業人員凈增3325萬人。

    從2001年開始,全國城鎮就業人數出現了持續增長的好勢頭。“十五”開局第一年即比2000年增加789萬人,2002年比2001年又增加840萬人、2003年增加859萬人、2004年增加837萬人,城鎮年均新增就業人員超過800萬。

    在這種就業規模不斷擴大的基礎上,下崗職工再就業也取得了顯著成績。“九五”期間,由於國有企業改革的不斷深化,下崗人員持續增加,下崗再就業面臨著非常嚴峻的形勢。截止到2000年末,國有企業下崗職工為657萬人,比上年末增加4.7萬人。但從2001年開始,下崗職工人數開始逐年減少,下崗再就業人數逐年大幅度增加。

    統計顯示,2001年末國有企業下崗職工為515萬人,比上年末減少142萬人。全年通過多種途徑使227萬人實現了再就業。2002年末國有企業下崗未實現再就業職工人數為410萬人,比上年末減少105萬人。2003年全年有440萬下崗失業人員實現了再就業。而到2004年,全年有510萬下崗人員實現了再就業。

    就業觀念轉變 就業渠道拓寬

    “十五”期間,全國就業規模持續擴大,下崗再就業取得了突出成績。國家統計局專家認為,實際上“十五”期間就業人員的增加遠遠不止這些。由於人們就業觀念發生了巨大變化,因此而帶來的實際就業人數在不斷增加,但是並沒有列入統計的範疇。

    變化之一是創業成為解決就業的一個重要渠道。擁有一個國有企業的“鐵飯碗”曾經是大部分人夢寐以求的事情。而近幾年來,隨著國有企業改革的不斷深化,人們就業的觀念隨之發生了轉變。“只要能有穩定的收入,幹什麼都一樣”的思想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於是,一部分有經驗的工人開始進入民營企業,而很多人則選擇了自主創業,而且創業的形式更加豐富,創業的規模也不斷擴大。如今開飯店、辦加工廠、搞物流、跑運輸、提供仲介服務等等已經成為很多下崗職工和新就業人員的選擇。

    創業成為一種潮流,既是人們就業觀念轉變的結果,也和各級政府的積極支持密不可分。為了支持更多的人自主創業,很多地方在工商、稅務、行政審批等方面都提供了便利和支持,為更多的人創業創造了良好的環境。2005年,各地開始全面推動落實小額擔保貸款政策。全國將在100個城市建立創業培訓、信用社區和小額貸款聯動機制,降低貸款門檻、簡化貸款手續。 

    自主創業的渠道將更加寬廣,創業的規模將不斷擴大,自主創業也成為解決就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變化之二是自由職業者不斷增加。 

    過去沒有固定單位就是失業或者半失業;現在很多人沒有固定單位也能獲得較高的收入。這就是自由職業者。 

    自由職業者較多的領域是各種不同類型的寫作、軟體編程、動畫製作、音樂創作、歌手、藝術創作、股票、保險等。 

    據了解,這些自由職業者儘管沒有固定單位,但是由於有一技之長,普遍收入較高,成為很多年輕人效倣的對象,其規模也在不斷擴大。據不完全統計,全國目前已經有超過一千萬人從事自由職業。自由職業已經成為解決就業的一個新渠道。

    在經濟發展中建立就業長效機制 

    “十五”期間我國在解決就業問題上取得了一定成績,但是面臨的就業形勢依然十分嚴峻。“十五”期間,每年城鎮新增就業人數都在大幅度增長,我國的登記失業率2004年為4.2%。 

    每年平均新增1000多萬的勞動力,此外還有1.5億龐大的農村剩餘勞動力需要解決就業,甚至一些高校畢業生的就業也遇到了困難等等,所以就業將是我國面臨的長期而艱巨的任務之一。 

    目前,除了前面所説的自主創業和自由職業之外,工業化、城鎮化仍然是解決就業的主要渠道,因此必須在工業化、城鎮化不斷加快的過程中,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統籌城鄉勞動力市場,全面解決就業問題。 

    一方面要大力發展中小企業。據統計,目前我國城鎮就業人口中,每4人就有3人在中小企業就業。中小企業和非公經濟已經成為我國解決就業問題的主渠道。而目前我國工業的重化傾向非常明顯,大部分投資投在了資本、技術密集型的重化工業。宏觀調控在解決固定資産投資偏高問題的同時,也重在調整投資結構,鼓勵勞動密集型工業的投資加大,這樣才能發揮工業化對就業的促進作用。 

    另一方面要在加快城鎮化發展的過程中,避免簡單的“變戶口”,而要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據有關專家分析測算,城鎮化可以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我國城鎮化水平每提高一個百分點,能相應帶動500萬個就業機會。為此,城鎮化建設必須正確處理城鄉經濟發展與促進就業的關係,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多渠道開發城鎮就業崗位,進一步完善勞動力市場機制和就業服務體系,大力加強人力資源能力建設,統籌城鄉就業,走出一條既能保證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又能促進充分就業的路子。 

    回顧“十五”,解決就業成績顯著;展望未來,就業再就業工作任重道遠。 

    目前,國家正在加快法制建設,建立促進就業長效機制。同時將繼續加大再就業資金預算、深入落實小額擔保貸款、全面實行再就業援助、為農民工提供良好環境和服務等等。這些措施的實行,在國民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將有助於形成就業崗位多、創業環境好的局面。 (記者 薛志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