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大洋一號”10月27日電(記者邱紅傑)中國環球科考船“大洋一號”26日結束了在北大西樣的停船作業。首席科學家郭世勤説,“大洋一號”圓滿完成了在這個地區的預定科考任務。
“大洋一號”從18日開始在西經45度、北緯15度一帶停船作業,採集海底礦物、沉積物、水樣標本,使用儀器勘測海底地形地貌。在過 去幾天裏,科考隊員24小時不停工作,使用電視抓鬥、多管採樣器、柱狀取樣器採集到內容豐富的各類樣品,並使用多波束、磁力儀等設備獲取了大西洋溫度、鹽度、濁度和海底地形地貌的大量第一手數據資料。郭世勤説:“我們原定想要採集的樣品基本上都採到了。”
“大洋一號”停船作業的區域是國際知名的羅卡切夫熱液活動場區,長期活躍的海底地熱活動在這裡沉積了豐富的金屬硫化物。這種硫化物已成為近年來學術界和採礦業研究的熱點。這個區域1993年被俄國學者羅卡切夫發現,後來美國、法國、德國科學家也在這裡進行過調查地質。中國科學家是第一次來到這裡。
“各國在這裡採集到的樣品,都不會輕易給別人,所以過去我們只能看別人研究,現在我們必須親手拿到第一手材料。”郭世勤説,這次拿到的樣品將讓中國科學家進一步了解大西洋中脊礦石類型、硫化物類型、基岩類型、生物類型,更加明確全球熱液硫化物分佈,也為和平利用國際海底資源打下基礎。大量的工作要在回到陸地後的實驗室去完成。
郭世勤説,這次唯一的遺憾是沒有看到活動的熱液噴口,沒有看到生活在熱液噴口附近的生物。在接下來的20多天裏,“大洋一號”將沿大西洋中脊南行,沿途再完成兩次小範圍的採樣工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