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部部長汪光燾在首屆中國城鎮水務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上説,我國政府鼓勵社會資金、外資等各種所有制企業參與城鎮供水、污水處理設施的建設和運營,實現投資主體和産權多元化。
建設部政策研究中心的一份資料顯示,要基本滿足約3.5億人口在飲用水數量和質量上的需要,解決全國近400座城市的供水緊張矛盾,估計到2010年約需供水投資2000億元。到2010年要實現城市排水管道普及率和城市污水處理率分別達到90%和60%的目標,預計用於污水處理的總投資將達到2500億元。加上工業和生活污水治理、城市管網的改造、自來水的深度凈化等,所需的投資將更大。
資料同時顯示,由於我國大部分城市水務行業仍在沿用傳統的財政投資、銀行貸款的建設方式,2001年到2004年在全國市政公用設施總投資以年均26.5%速度增長的同時,到2004年供水、排水(包括污水)設施投資所佔市政設施投資的比例,從2001年的21.69%下降到了15.79%。
為此,汪光燾説,按照引入市場機制,積極穩妥推進改革的要求,政府將在堅持政府主導,繼續加大對公益性市政公用事業的投入,統籌市政設施建設的同時,本著公平、公開、公正的原則,推行特許經營制度,通過招標確定特許經營主體。城鎮排水等公益性政府投資工程的養護作業,也將逐步引入競爭機制。
汪光燾同時表示,隨著市場機制的引入,國家也將通過進一步完善相關法規,來健全市場的準入與退出、運行安全、産品與服務質量價格與收費等管理機制,加強對設施投資、建設和運營等方面的監管,保障公眾利益和公共安全。(記者 謝然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