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中共福建省委關於制定福建省十一五規劃的建議
中國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5年11月08日   來源:福建日報

中共福建省委關於制定福建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

(2005年11月5日中國共産黨福建省第七屆委員會第十次全體會議通過)

    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對“十一五”規劃的發展目標、指導方針和總體部署作了深刻闡述,是指導今後經濟社會發展的綱領性文件。中央《建議》對海峽西岸的發展提出明確要求,具有重要戰略意義。全會認為,我們要認真貫徹中央精神,結合實際,制定符合時代發展要求、凝聚全省人民意志的“十一五”規劃,把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全面推向前進。

  一、“十一五”是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的關鍵時期

  1.實施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戰略,福建進入新的發展階段。中央《建議》指出,“支持海峽西岸和其他臺商投資相對集中地區的經濟發展,促進兩岸經濟技術交流和合作”,明確了海峽西岸的概念和福建的定位,充分體現黨中央高瞻遠矚、推進兩岸關係發展和祖國統一大業的基本方針與重要主張,體現黨中央對福建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所進行的探索和實踐成果的充分肯定,體現黨中央對福建在祖國統一大業中地位和作用的高度重視,是對福建發展的極大關心、支持和期望。這充分表明,“十五”期間我省在新一輪發展實踐中形成的“四個推進”的指導思想,即推進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推進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推進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推進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四個基本”的目標任務,即基本構想、基本思路、基本態勢、基本格局,“四個關鍵”的工作要求,即關鍵在“活”、關鍵在“和”、關鍵在“實”、關鍵在人,符合中央要求,符合福建實際。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進一步堅定了新時期福建發展的前進方向,必將極大地鼓舞全省人民的信心和鬥志,指導我們立足新起點,把握新機遇,實現新跨越。

  2.“十五”時期我省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重大成就。“十五”時期是不平凡的五年。我們在黨中央正確領導下,高舉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偉大旗幟,認真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紮實推進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努力克服前進道路上的艱難險阻,突出發展,突出統籌,突出創新,突出為民,突出盡責,經濟社會發展邁上新臺階,綜合實力進一步增強。地區生産總值和人均地區生産總值提前一年完成“十五”計劃任務。經濟結構逐步優化,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穩步提高。財政收入大幅度增加,固定資産投資持續增長,價格總水平保持基本穩定。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礎設施有效改善,重點項目前期工作取得新進展。經濟體制改革不斷深化,國有資産管理體制改革紮實推進,農村各項改革成效明顯。利用外資和對外貿易不斷拓展,閩臺港澳經貿關係更加緊密。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得到加強,城鄉人民生活繼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位居全國前列,各項社會事業發展步伐加快,社會安定穩定,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設不斷加強。全省上下呈現風正氣順、人和業興的良好趨勢。圍繞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推出實施項目帶動、發展縣域經濟、加快産業集聚、壯大中心城市、提升民營經濟、轉變政府職能、促進文化振興、推動海洋開發等八項重要舉措,産業發展、基礎設施、城鎮建設、社會事業、對外開放、區域協作、生態環境、防災減災、促進和諧等九大支撐體系的構建全面展開。這些都為“十一五”的發展積累了豐富經驗,奠定了良好基礎。福建和全國一樣,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新的時期。

  3.未來五年發展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和平、發展、合作成為當今時代的潮流,經濟全球化、科技進步和産業轉移加快的趨勢更加明顯,有利於我省廣泛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國內社會政治穩定,市場經濟體制機制創新步伐加快,對外開放水平不斷提高,有利於我省進一步拓展發展空間;隨著海峽兩岸關係新的變化,福建的對臺地位作用更為凸顯,有利於我省在服務祖國統一大業中爭取更大作為;新一輪發展的戰略思路不斷完善,已經在實踐中取得積極成效,有利於凝聚全省力量,加快發展。同時也要看到,我省經濟實力還不雄厚,受國際貿易壁壘、國際市場波動影響較大,抗風險的能力不足,加快發展面臨較大壓力;資源短缺日益突出,環境壓力加大,影響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尚未完全消除,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沒有根本改變,經濟結構不夠合理,科技創新能力和人才支撐能力不強,持續發展受到較大制約;解決“三農”問題的任務依然艱巨,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統籌發展存在較大困難。對前進中的困難和問題,我們必須保持清醒認識,以應對風險的氣勢、攻堅克難的精神、謀求發展的意識、服務大局的合力,緊緊抓住重要戰略機遇期,立足科學發展,著力自主創新,完善體制機制,促進社會和諧,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為後十年順利發展打下堅實基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二、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

  4.制定“十一五”規劃的總體要求。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抓好發展這個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用發展和改革的辦法解決前進中的問題。轉變發展觀念,創新發展模式,破解發展難題,提高發展質量,落實“五個統籌”,按照“四個推進”、“四個基本”、“四個關鍵”的戰略部署,加快建設對外開放、協調發展、全面繁榮的海峽西岸經濟區,把福建建設成為促進祖國統一的前沿平臺、我國區域經濟發展的新增長極、自主創新能力不斷增強的創新型省份,為提前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而努力奮鬥。要把握以下原則:

  ——堅持促進經濟持續較快發展。發展既要有較快的增長速度,更要注重提高增長的質量和效益,加快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進一步擴大內需,保持投資持續健康增長,增強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避免經濟大起大落,實現又快又好發展。

  ——堅持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發展循環經濟,保護生態環境,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促進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推進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切實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堅持節約發展、清潔發展、安全發展,實現可持續發展。

  ——堅持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深入實施科教興省和人才強省戰略,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調整産業結構、轉變增長方式的中心環節,加快創新體系建設。著力解決制約經濟發展的重大科技問題,不斷增強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

  ——堅持統籌協調發展。深化實施項目帶動戰略,著力構建九大支撐體系,推動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和社會建設。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實行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促進城鎮化健康發展。增強海峽西岸經濟區整體發展意識,實現區域功能互補、聯動發展。

  ——堅持服務祖國統一大業。依託“五緣”,推進“六求”,建立長期穩定的閩臺合作機制,推動海峽兩岸區域經濟融合互動,密切閩臺各項交流和人員往來,增強台灣民眾對祖國大陸的認同感和向心力,為推進兩岸關係發展和祖國和平統一大業做出更大的貢獻。

  ——堅持構建和諧社會。更加注重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更加注重社會公平,更加注重民主法制建設。以發展求和諧,以為民求和諧,以風正求和諧,以民主法治求和諧,以提高執政能力求和諧。加快構建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

  ——堅持深化改革開放。以改革增活力,以開放促發展,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和現代産權制度,切實轉變政府職能,更大程度地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密切閩臺港澳僑關係,積極參與國際合作與分工,不斷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增強在擴大開放條件下促進發展的能力。

  ——堅持為民惠民利民。按照以人為本的要求,從解決關係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現實問題入手,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經濟、政治、文化權益,積極擴大就業,增加城鄉居民收入,讓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和質量,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5.“十一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目標。

  經濟社會全面繁榮新成就進一步展現。在優化結構、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礎上,2007年全省地區生産總值比2000年翻一番,2008年人均生産總值比2000年翻一番,年均經濟增長速度比全國平均水平高1—2個百分點。2010年地區生産總值超過10000億元,人均地區生産總值超過28000元,財政總收入超過1200億元。資源利用效率顯著提高,單位生産總值能源消耗繼續低於全國平均水平。海峽西岸經濟區九大支撐體系基本形成,經濟競爭力和綜合實力顯著增強。

  開放型經濟新格局進一步確立。形成一批優勢産業集群,擁有一批自主知識産權和知名品牌,培植一批有較強競爭力的優勢企業。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建設加快,科技進步對經濟發展的貢獻率進一步提高。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更加完善,全社會的創造活力不斷增強。對外貿易增長方式進一步轉變,利用外資的質量繼續提高。閩臺合作實現新突破,區域經濟聯絡進一步擴大。

  統籌協調發展新局面進一步拓展。鞏固提高普及九年義務教育,有條件的地方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就業總量持續擴大,社會保障體系更加健全,貧困人口大幅減少。城鄉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質量繼續提高,價格總水平基本穩定,居住、交通、文化、衛生和環境等方麵條件顯著改善。公共服務和公共安全體系進一步完善,民主政治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進一步加強,社會和諧,人民安居樂業。

  6.完善區域發展佈局。圍繞海峽西岸經濟區“延伸兩翼、對接兩洲,拓展一線、兩岸三地,縱深推進、連片發展,和諧平安、服務全局”的基本態勢,按照“準確定位、主動融入,整合優勢、合理佈局,外延拓展、內涵深化,互動聯動、統籌協調”的基本格局,發揮區域優勢,完善整體功能,促進海峽西岸經濟區一體化發展。發揮福州省會中心城市的重心作用,增強服務全省的帶頭示範效應;發揮廈門經濟特區的龍頭作用,增強先行先試的輻射帶動效應;發揮泉州充滿活力的創業型城市的支撐作用,增強經濟快速發展的拓展效應。以福州、三明、莆田、南平、寧德的發展壯大閩東北一翼,以廈門、漳州、泉州、龍岩的發展壯大閩西南一翼,推進海峽西岸經濟區與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緊密對接、聯動發展。加強兩岸三地聯絡,促進閩臺經濟技術交流與合作,推動閩港、閩澳經濟的緊密合作,進一步形成外資密集、內外結合、帶動力強的經濟區域。依託大型港灣,壯大臨海産業集群,推動以港興城,發展新型港口工業城市;依託日益完善的基礎設施,加強與周邊省份和內陸地區的經濟聯絡,加快發展區域中心城市,培育重要經濟增長極,促進海峽西岸城市群加快崛起。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促進社會和諧穩定,不斷增強綜合競爭力,服務全國發展大局和祖國統一大業。

  三、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7.紮實推進城鄉統籌協調發展。按照“生産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制定總體規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堅持“多予少取放活”,加大各級政府對農業和農村增加投入的力度,擴大公共財政覆蓋農村的範圍,實行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建立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長效機制。培養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提高農民的整體素質。穩步推進農村工業化、城鎮化發展,引導企業向中心集鎮發展,增強對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的承載能力。加快城市基礎設施向農村延伸,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加強公共交通、供水供電、郵政通信、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的城鄉銜接,促進城鄉産業融合、資源共享,形成城鄉互動、協調發展的局面。著力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繼續實施農村路網“年萬里”、水利“六千”、林業“三五”等工程,發展遠程教育和廣播電視“村村通”,切實解決農村飲水的困難和安全問題。加強氣象工作,加快構建防洪排澇、地質災害和森林火災等防治體系,提高抗禦自然災害的能力。

  8.積極促進現代農業建設。加快農業科技進步,加強農業設施建設,優化農業産業結構,轉變農業增長方式,推進農業機械化,提高農業綜合生産能力。穩定發展糧食生産,確保糧食安全。推進農業區域化佈局、專業化生産和産業化經營,積極培育品牌農産品,大力發展高産、優質、高效、生態、安全農業。加快構建閩東南高優農業、沿海藍色産業和閩西北綠色産業帶,不斷壯大畜牧業、園藝業、林産業、水産業,積極發展水産品、畜禽、筍竹、蔬菜、水果、食用菌、茶葉、花卉、煙草等特色農産品。扶持壯大龍頭企業,大力開拓農産品市場,廣辟農産品流通渠道,發揮農民合作經濟組織和農産品行業協會的作用,提高農業組織化程度。推進農業標準化,建立完善産加銷一體化的高效産業體系、農業科技創新體系、推廣體系、社會化服務體系、農産品質量安全體系和農村信息網絡。做好動植物病蟲害防控工作,加快發展無公害農産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建立健全農産品準入機制,提高農産品質量和競爭力。

  9.繼續深化農村改革。穩定並完善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按照自願、有償的原則,依法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加快徵地制度改革,健全對被徵地農民的合理補償機制。鞏固農村稅費改革成果,全面推進農村綜合改革,基本完成鄉鎮機構、農村義務教育和縣鄉財政管理體制等改革任務。壯大鄉村財力,逐步化解鄉村兩級債務,完善村級會計委託代理制度。認真做好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配套完善工作,探索建立林權證抵押貸款機制,加快發展林業合作經濟組織。創新農村工作機制,健全“高位嫁接、重心下移、互動聯動、一體運作”工作制度。改善農村金融服務,積極發展農業保險,加快農村信用社改革與發展。

  10.加快發展農村公共服務事業。加大社會公共産品向農村傾斜的力度,改善農村社會事業的發展條件,鼓勵城市科技、教育、文化、衛生等機構和人員到農村開展服務,逐步縮小城鄉居民享受公共服務差距。重點普及和鞏固農村九年義務教育,對農村學生免收雜費,對貧困家庭學生提供免費課本和寄宿生活費補助。加強農村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體系建設,基本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加強人畜共患疾病防治。實施農村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制度,加強對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開展“少生快富”扶貧工程。大力普及農村沼氣,發展適合農村特點的清潔能源。加強鄉村規劃建設,加大農村垃圾和面源污染的治理力度,改善衛生環境。

  11.千方百計促進農民持續增收。堅持把增加農民收入作為農業和農村工作的中心任務。採取綜合措施,廣辟農民持續增收路子,深挖農業內部增收潛力,促進農産品加工增值。積極引導支持農民發展農産品加工、流通等二、三産業,引導富餘勞動力向非農産業和城鎮有序轉移,大力發展勞務經濟,擴大農村勞動力轉移主渠道,扶持發展農村非農産業,提高非農就業比重,拓展非農收入來源。加快鄉鎮企業結構調整、技術創新和體制創新。大力發展外向型農業,擴大農業利用外資規模,增加農産品出口。大規模開展農民就業技能培訓,建立城鄉一體化的市場就業新機制,改善農民進城務工創業環境,切實維護進城務工人員合法權益。

  四、大力推進産業結構優化升級

  12.建設海峽西岸先進製造業基地。堅持在發展中調整優化産業結構,努力壯大工業總量,強化工業對經濟增長的支撐作用。突出比較優勢,加大對製造業的投資,提高製造業在固定資産投資中的比重,提高能夠引導和促進産業壯大的項目在重點項目中的比重,著力增強電子、機械、石化等主導産業的帶動效應。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著力應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傳統製造業。圍繞構建競爭力強的現代産業,著力建設福廈沿線國家級電子信息産業製造基地,加快形成湄洲灣和廈門海滄石化基地,加快發展汽車、造船、飛機維修、工程機械等裝備製造業基地。培育發展集成電路、軟體、光電、生物、制藥、環保、海洋和新材料等高新技術産業,著力搶佔産業發展制高點,形成更多新增長點。

  13.全面增強産業集聚能力。以各類工業園區、産業基地和項目組團建設為載體,完善區域協作、科技研發、金融服務、品牌創建、市場營銷、現代物流、行業協會等平臺建設,加快産業集聚,完善産業配套能力,培育形成特色鮮明、支撐有力的産業集群。以主導産業、龍頭企業、名牌産品和大型項目為帶動,做大做強電子信息産業、機械製造業、石油化工業等一批戰略型産業集群,延伸産業鏈,提高産業集中度,增強産業競爭力。以傳統産業技術改造為抓手,發展紡織服裝、鞋業、食品及其他輕工業和建材、林産、冶金等一批具有比較優勢的傳統製造業産業集群,擴大製造規模,提升製造業發展水平。以發展高新技術産業為先導,積極推進高新技術産業園區和新型産業基地發展,突出抓好一批重大産業項目,培育形成一批新興産業集群,發揮産業的示範引領作用。以加快農業産業結構調整、推進農業産業化為依託,培育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農副産品加工産業集群,帶動農村工業化發展。

  14.以自主創新提升産業技術水平。把自主創新作為調整優化産業結構、轉變增長方式的中心環節,不斷提高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圍繞培育壯大龍頭骨幹企業,著力開發擁有自主知識産權的關鍵技術和配套技術,形成一批競爭力較強的企業、品牌和産品。圍繞産業共性關鍵技術攻關,突破一批重大技術創新項目,促進産業鏈延伸和産業配套。圍繞發展壯大主導産業和重點産業,整合科技優勢資源,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産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在若干産業領域努力形成一批核心技術。圍繞先進製造技術和工藝推廣運用,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提高重大技術裝備的系統設計、研發、製造和成套能力,淘汰落後工藝技術,關閉破壞資源、污染環境和不具備安全生産條件的企業。

  15.把發展服務業放在突出位置。提高服務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提高服務業從業人員在全社會從業人員中的比重。加快發展現代物流業,建設若干物流樞紐和一批現代物流集聚園區、現代化大型物流配送中心,發展一批大型化、社會化、專業化物流企業。大力發展金融保險、電子商務、廣告會展、信息和法律服務等現代服務業。改造提升商貿、餐飲、交通運輸、郵政通信等傳統服務業。積極發展房地産、社區服務、勞動服務、科技服務等需求潛力大的新興服務業。擴大服務業對外開放,鼓勵服務業引進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有效整合海峽西岸旅遊資源,加大旅遊産品開發力度,延伸旅遊産業鏈,拓展國內外旅遊市場。重點開發和大力宣傳濱海、生態、文化、紅色等旅遊産品,培育一批競爭力強、影響力大的旅遊品牌。

  16.建設海洋經濟強省。堅持陸海互動,優化海洋産業發展的功能佈局,綜合協調各類海洋資源開發,逐步形成海岸帶、海島、近海、遠洋等多層次的海洋開發格局。發展壯大港口物流業、臨港工業、海洋漁業、濱海旅遊業、船舶修造業等主導産業,積極培育礦産能源業、海洋制藥業、海洋信息服務業等新興産業,進一步擴大海洋經濟總量,提高海洋資源綜合開發利用的廣度和深度。堅持科技興海戰略,加強海洋生態環境保護,注重岸線資源、灘塗資源、旅遊資源和海島資源的合理開發,建立海洋特別保護區和重要生態功能區,完善海洋環境監測網絡,增強海洋經濟可持續發展能力,推進我省由海洋資源大省向海洋經濟強省轉變。

  五、積極促進區域協調發展

  17.加快建設海峽西岸城市群。以福州、廈門、泉州三大中心城市為核心,以區域中心城市為骨幹,以發展中小城市為基礎,加快建設規模結構組合有序、功能定位優勢互補、發展佈局科學合理、資源要素有效集聚、基礎設施比較完善的海峽西岸城市群,不斷增強城市的帶動和輻射作用。立足現代交通網絡,強化區域資源整合,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提高城鎮綜合承載能力。統籌區域規劃、城市規劃和土地利用規劃,切實維護規劃的嚴肅性。優化城市産業結構,完善市政公用設施,提升城市競爭實力。培育城市特色,提高文化品位,加強建設管理,改善人居環境。推進區域城市聯盟,促進産業協作配套、設施共建共享和生態協同保護,實現要素資源的優化配置,積極穩妥地推進城鎮化進程。

  18.提升縣域經濟發展水平。支持經濟較發達縣市率先發展,強化人口與産業集聚,提高競爭力。推動中等發展水平縣市更好發展,培育特色經濟,強化産業支撐。扶持經濟欠發達縣加快發展,培育新經濟增長點,增強造血功能。充分發揮縣域經濟推動城鄉互動的紐帶作用,不斷增強縣域經濟承接中心城市輻射的功能,提高接受産業轉移、參與産業分工協作、吸納擴大就業的能力;進一步激發縣域經濟帶動鄉村經濟發展的活力,提高城鄉産業融合、集聚城鄉要素的吸納能力。強化縣域間的産業協作,積極拓展內外部資源和市場,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共同發展。

  19.建設現代化基礎設施。加快構建適度超前、功能配套、高效便捷的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建設以港口為依託,連接高速公路、快速鐵路、省級幹線公路,東出西進、南聯北接的海峽西岸現代化綜合交通網絡。加大重要港灣的協調和整合力度,優化配置港口資源,完善港口功能,建設廈門國際航運樞紐港和福州、湄洲灣(南、北岸)主樞紐港,加快發展寧德港、漳州古雷港,逐步形成規模化、大型化、信息化程度較高的現代化海峽西岸港口群。加強港口配套設施建設,合理確定港口與周邊城市、港口與臨港産業的發展功能。加快推進“二縱三橫”快速鐵路網、“三縱七橫”高速公路網、“八縱九橫”省級幹線路網建設,完善空港發展佈局和機場基礎配套設施,開闢民用新航線,擴大服務領域。把電力作為一個重要産業來抓,大力推進電力結構調整,科學規劃、合理髮展煤電、氣電、水電,加快發展核電,積極發展風能、太陽能、潮汐能等可再生能源,加快電網建設,加大煤炭、石油、天然氣等能源和戰略性資源儲備,構建安全可靠的能源保障體系,建設我國沿海重要的能源基地。加快寬帶通信網、數字電視網和下一代互聯網等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推進“三網融合”,健全信息安全保障體系,提高“數字福建”建設應用水平。

  20.建立健全區域協調互動機制。堅持政府推動、市場導向、企業主體相結合的區域合作模式,大力推進與兩個三角洲、內陸省份和省內各地區間的協作,促進經濟要素跨區域流動和合理配置。立足增強海峽西岸經濟區要素集聚能力和産業競爭力,加強與長三角、珠三角的對接,形成優勢互補、相互促進的協作效應,重點推進産業協作、市場聯接、科技交流、企業合作,實現互利雙贏。立足拓展海峽西岸經濟區的經濟腹地和發展空間,縱深推進省際間區域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合作,共同推進以港口為重點的出海通道建設,聯手開拓市場、開發資源、吸引投資,增強極化和擴散效應。立足推進海峽西岸經濟區整體協調發展,抓住高速公路、快速鐵路建設和貫通的契機,強化沿海意識,推進省內區域連片發展、整體聯動;淡化行政區劃,合理佈局生産力,推進跨行政區的重大基礎設施和重大社會發展項目建設;積極促進沿海與內陸、城市與鄉村的互動融合;繼續加大扶貧開發力度,堅持挂鉤對口幫扶制度,加大對革命老區、民族地區、海島、庫區和欠發達地區的扶持,繼續實施“造福工程”。

  六、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

  21.堅持節約優先,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堅持開發節約並重,按照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的原則,加強節能節水節地節材和資源綜合利用,建立和完善資源循環利用體系。加快開發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新技術、新工藝和新設備,建立固體廢物綜合高效利用系統。強化政策引導,全面推行清潔生産,加快企業節能降耗的技術改造,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節約型增長方式,培育一批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的清潔生産企業,建成一批資源再生産基地,形成資源耦合共生的産業鏈和産業群,建立一批循環經濟型企業、無公害農産品基地、循環經濟工業園區、生態旅遊基地和資源節約型城市。強化節約意識,形成健康文明、節約資源的消費模式。

  22.合理開發利用,增強資源保障能力。堅持可持續發展,必須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嚴格用地管理,採取耕地開發、土地整理、沿海灘塗圍墾等綜合措施,促進耕地佔補平衡。合理佈局工業園區,集約利用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加強深水港岸線和後方陸域資源的統籌規劃和合理開發,推進港口建設、城市建設與土地有效開發利用的銜接。合理配置利用水資源,強化水功能區劃管理,提高農業用水效率和工業用水的重復利用率。加強煤炭等重要礦産資源的地質勘查,整頓和規範礦産開發秩序,完善資源開發利用補償機制,促進資源深度開發和合理利用。

  23.加強環境保護,積極推進生態省建設。採取綜合措施,加強對水污染、大氣污染治理,保障食品安全,讓人民喝上乾淨的水、呼吸清潔的空氣、吃上放心的食品,環境質量綜合評價指數繼續保持全國領先水平。繼續抓好“五江兩溪”重點流域整治,強化畜禽養殖業污染治理,加大對自然保護區管理,加快重點礦業開採區、重點水土流失區等生態脆弱區治理。建立生態補償機制,加大對生態環境脆弱區域和自然保護區域投入。繼續推進城市公用事業産業化,提高污水、垃圾無害化處理率,積極創建衛生城市、園林城市、環保模範城市、生態示範城市。加快發展現代林業,合理利用森林資源,強化生態公益林、濕地和沿海防護林體系的保護和建設,森林覆蓋率繼續保持全國前列,加快建設綠色海峽西岸。

  七、繼續深化體制改革

  24.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改革是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必須努力在一些關鍵領域和重要環節取得新突破。積極轉變政府職能,推進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政事分開、政府與市場仲介組織分開,減少行政審批,建立行為規範、運轉協調、公正透明、廉潔高效的行政管理體制。全面履行政府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加快建設對人民負責的政府。繼續推進政府機構改革,優化組織、人員結構,理順職責分工,實現機構和編制的法定化。加快政府管理創新,推進政務公開,推行電子政務,提高行政效能,降低行政成本。全面提高公務員素質。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

  25.繼續深化國有資産管理體制和國有企業改革。以國有資産管理體制改革為重點,促進國有企業改革進一步深化。完善省、市兩級國有資産監督管理體制,推進國有經濟佈局和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加快建立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制度,探索健全適應國有經濟特點的企業選人用人機制、激勵約束機制和考核監督體系,有效防止國有資産流失,實現國有資産保值增值。以産權制度改革為核心,積極推進國有企業的改組改造,重點推進省屬國有企業結構調整與改革發展,促進國有大中型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增強企業發展活力。深化集體企業改革,發展多種形式的集體經濟。

  26.大力發展和提升民營經濟。落實和完善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創造公平競爭、一視同仁的法制環境、政策環境和市場環境,提升民營企業社會地位。放寬市場準入,鼓勵和支持民營資本進入基礎設施、壟斷行業、公用事業以及法律法規未禁止的其他行業和領域。建立健全民營企業信用擔保、技術創新、人才培訓、市場開拓、對外合作等服務體系,幫助解決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推動民營企業向擁有品牌的龍頭企業集聚,進入大企業生産體系,建立穩定的分工合作關係。促進民營企業加快技術、制度和管理創新,實行集約和規模經營。加強和改進對民營企業的服務和監管,引導民營企業依法經營,誠實守信,自覺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

  27.加快現代市場體系建設。積極發展土地、技術、勞動力和資本等要素市場,規範産權交易。發展行業協會、商會組織,加強行業自律。規範發展市場仲介服務機構,提高服務水平。積極推廣連鎖經營、電子商務、物流配送等現代流通方式,大力培育專業市場,促進商品和各種要素自由流動和充分競爭。加快建設以道德為支撐、産權為基礎、法律為保障的社會信用體系,健全失信懲戒制度。健全市場監管機制,嚴厲打擊走私販私、制假售假、商業欺詐、偷逃騙稅和侵犯知識産權行為,維護市場秩序。

  28.深化財稅體制和投融資體制改革。加快公共財政體系建設,調整和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健全和完善財政轉移支付制度,促進城鄉、地區間基本公共服務的均衡發展。全面推進部門預算、國庫集中收付、政府採購和收支兩條線管理等各項財政改革。實行有利於促進增長方式轉變、科技進步和能源資源節約的財稅制度。加強財源建設,強化稅收徵管,增加財政收入。加強政府非稅性收入管理,規範非經營性國有資産經營收入管理。加強預算內基本建設資金管理,規範基本建設投資。全面推進企業投資項目核準制和備案制,確立企業的投資主體地位。建立市場引導、企業自主決策、銀行獨立審貸、融資方式多樣、仲介服務規範、政府調控有效的新型投資體制。規範招投標行為,推行項目法人招標和代建制,推行政府投資公示制度和重大投資項目後評估制度。拓寬投融資渠道,建立社會資本廣泛參與投資的新機制。加快金融體制改革,提高金融企業的資産質量、盈利能力和服務水平。支持企業境內外上市,積極穩妥推進股權分置改革,提高上市公司質量。

  八、全方位提升對外開放水平

  29.增創對外開放新優勢。實施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擴大開放領域,提高開放水平。加快廈門經濟特區建設,推進“區港聯動”,辦好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技術園區、出口加工區、保稅區等各類園區,著力體制創新,完善功能,不斷提高集聚帶動能力。建立高效的“大通關”協調機制,完成“電子口岸”建設,提高口岸通關效率和整體運作能力。繼續辦好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不斷擴大重大經貿活動的品牌效應。加強政府部門之間協調與合作,增強服務發展的整體合力,優化投資環境。

  30.增強利用外資能力。著力轉變招商方式,創新引資機制,進一步擴大利用外資規模,提高利用外資質量,增強利用外資的帶動效應。著重引進先進技術、管理經驗和高素質人才,加大對資金和技術密集型項目、産業鏈配套和重要生産基地項目的引進,加快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和創新提高。鼓勵外商投資企業增資擴股,吸引更多的跨國公司來閩建立生産基地、研發中心、營銷中心和地區總部,引導外資投向現代服務業和高新技術産業,參與高技術産業化以及傳統産業的技術改造,參與國有企業改革和基礎設施建設。

  31.轉變對外貿易增長方式。保持外貿出口扶持政策的連續穩定,促進外貿健康發展。堅持以質取勝,推進外貿經營主體、經營方式、出口市場、出口商品的多元化,優化出口商品結構,促進加工貿易轉型升級,提高出口競爭力,提高對外貿易的質量和效益。深化外貿體制改革,培育若干大型外貿企業集團和出口規模企業,發展各種所有制中小外貿企業。重視科技興貿,擴大具有自主知識産權、自主品牌商品和機電産品、高新技術産品出口,提高出口商品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大力發展服務貿易,不斷提高層次和水平。有序調控省內資源型産品的出口,鼓勵經濟發展急需的先進技術、關鍵裝備和重要資源的進口。鼓勵優勢企業拓展海外市場,參與海外資源開發,帶動商品和勞務出口,發展對外勞務合作、對外工程承包和境外就業。加快建立應對國際貿易摩擦的有效應急機制和預警體系,增強抵禦國際貿易風險的能力。

  32.密切閩港澳僑合作。利用內地與港澳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契機,創造合作商機,擴大海外聯絡,用好閩港聯合招商、基礎設施與公用事業發展、金融、貿易、中小企業、旅遊、物流業、人才等八大合作平臺,推進閩澳商務、中小企業、旅遊和服務業四項合作,全面提升閩港澳經濟合作層次和水平。鼓勵港澳地區的金融、物流、貿易、旅遊、仲介服務等機構來閩設點執業,引入港澳經營管理經驗改造提升服務業。利用香港的融資渠道和營銷網絡,推動福建企業在香港上市和設立營銷、運營中心。利用香港世界貿易中心的優勢,擴大對外貿易。加強與港澳各類組織的合作與交流,支持港澳企業參與省內企業的重組改造。做好新時期僑務工作,加強同海外華僑華人及社團的聯絡和溝通,擴大“世界閩商大會”的影響,從經濟、文化交流入手,建立長效互動機制,了解僑情,理解僑心,維護僑益,引進僑智,吸收僑資,發揮僑力。

  九、促進海峽兩岸交流與合作

  33.發揮“五緣”優勢。閩臺關係淵源深厚,兩地之間地緣近、血緣親、文緣深、商緣廣、法緣久,這是福建加快發展的獨特優勢,也是服務大局的有利條件。把握中央支持海峽西岸發展和海峽兩岸關係出現積極變化的機遇,堅持從福建的特點和優勢出發,積極探索和創造更多的合作形式,全面發展閩臺關係,以發展求合作,以合作促發展,實現閩臺兩地更緊密、更直接、更深入、更全面的良性互動。健全完善涉臺法規政策,維護台灣同胞的合法權益。

  34.拓展“六求”作為。認真貫徹和主動呼應中央對臺工作的戰略部署,積極拓展合作與交流空間。求緊密經貿聯絡,促閩臺共同發展。繼續落實“同等優先、適當放寬”的原則,支持臺商投資企業發展,發揮臺商投資區的“窗口”作用,加強閩臺製造業和金融、貿易、物流等服務領域的合作,增創閩臺經貿合作新優勢,使我省成為對臺産業合作的重要基地。求兩岸直接“三通”,促往來更加密切。發揮我省在海峽兩岸的重要通道作用,擴大我省沿海與金馬澎直接往來成果,做好海上試點直航工作,推動兩岸全面、直接、雙向“三通”。求旅遊雙向對接,促先行效應擴大。推進閩臺旅遊線路對接、資源共享、信息互通、市場互動,使我省成為兩岸旅遊雙向合作的主要中轉口岸。求農業全面合作,促産業發展雙贏。加快海峽兩岸(福建)農業合作試驗區和海峽兩岸(三明)現代林業合作實驗區建設,大力引進台灣良種、深加工設備、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培育壯大閩臺農業合作龍頭企業,使我省成為兩岸農産品貿易的重要集散地。求文化深入交流,促“根”“祖”“脈”認同。充分利用閩南文化、客家文化、媽祖文化等獨特的吸引力,發揮中國閩臺緣博物館的重要作用,廣泛開展閩臺文化交流。推動閩臺城市交流和民間交流,深化閩臺教育、科技、衛生、體育、文學藝術、廣播影視、新聞出版等領域全方位合作,招收更多台灣學生來閩就學深造,吸引更多台灣民眾來閩尋根謁祖,增強了解互信。求載體平臺建設,促合作更富實效。充分發揮兩岸合作的載體平臺作用,辦好海交會、臺交會、花博會、旅博會以及有關論壇等經貿、文化交流活動,健全和落實常態化、規範化、制度化的交流合作機制。

  十、深入實施科教興省和人才強省戰略

  35.著力建設創新型省份。科學技術發展,要堅持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不斷增強企業創新能力,加快建設區域創新體系。組織實施一批關係經濟社會發展的高新技術重大專項和重點項目,重點建設若干個具有國際水平和區域特色的産業技術創新基地。加強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建設,完善共享機制,建設一批國家級和省級重點實驗室、科研基地、工程研究中心、高新技術創新服務中心、生産力促進中心和技術孵化中心。支持和推動有條件的企業和優勢行業建立科研機構、研發中心或博士後工作站。繼續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快建立現代科研院所制度。加強應用基礎研究和高技術研究,聯合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産權和競爭力的新技術與新産品,突破關鍵技術和共性技術。繼續辦好中國·福建項目成果交易會,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加強科學普及,建立健全技術推廣體系,大力推廣先進實用技術,擴大科技交流和合作。創新科技投資機制,發揮政府資金的放大和引導作用,完善風險投資管理,提高投資效益。完善知識産權保護制度,優化激勵科技創新的創業環境。繁榮和發展哲學社會科學,加強理論研究,進一步發揮對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促進作用。

  36.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整合教育資源,統籌各級各類教育協調發展,統籌城鄉教育和區域教育協調發展,統籌職前教育和繼續教育、現代遠程教育協調發展,構建現代國民教育體系和終身教育體系,建設學習型社會。提高義務教育水平,改革和完善教育投入機制,健全政府對義務教育經費的財政投入保障制度。完善國家和社會資助貧困學生制度。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建設骨幹重點職業技術院校,擴大職業教育招生規模,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實用性、技能型人才,形成與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相適應的職業教育體系。提升高等教育質量,加強重點建設高校、重點學科,使高等院校真正成為人才培養基地和科技創新基地。重視發展高中教育、幼兒教育、特殊教育。加快發展民辦教育,促進中外合資辦學。切實提高師資特別是農村師資水平,增強學生創新和實踐能力。

  37.加快實施人才強省戰略。牢固樹立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觀念,堅持黨管人才原則。健全以品德、能力和業績為重點的人才評價、選拔任用和激勵保障機制,完善人才管理體制,促進形成人才輩出、人盡其才的良好氛圍。培養經濟社會發展急需的高層次人才,著力建設高素質的黨政人才、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隊伍。加大人才資源開發力度,做好人才培養、引進和使用工作,形成人才、項目、技術、資本對接機制。健全人才市場服務體系,推進市場配置人才資源,促進人才合理有序流動。推動發達地區與欠發達地區人才合作與交流,鼓勵引導城市各類人才和大中專畢業生到農村和基層創業就業,培養和開發農村實用人才,穩定農村人才隊伍。繼續辦好留學人員創業園和博士後站點,積極吸引省外境外高層次人才來閩創業。

  十一、努力促進社會和諧平安

  38.鞏固和發展風正氣順、人和業興的良好趨勢。風正氣順、人和業興,是構建和諧社會在福建的生動實踐。加強社會建設,完善社會管理體系,健全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社會管理格局。加強和諧社區、和諧村鎮建設,倡導人與人和睦相處,增強社會和諧基礎。全面貫徹“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方針,鼓勵人們幹事業、支持人們幹成事業。以擴大就業、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發展社會事業和創建平安環境為著力點,從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急需的利益問題入手,妥善協調好各方面的利益關係。建立和完善收入分配調節機制,規範收入分配秩序。切實做好信訪工作,暢通社情民意訴求渠道和反映途徑,完善社會糾紛調處機制和社會利益協調機制,正確處理新形勢下人民內部矛盾,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

    39.千方百計擴大就業。 繼續把擴大就業放在經濟社會發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堅持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強化政府保障充分就業的職責,增加政府用於促進就業的資金投入,健全再就業援助制度,完善創業和就業環境。重點做好大中專畢業生、城鎮新增勞動力和農村富餘勞動力就業工作。拓寬就業渠道,鼓勵企業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增加就業總量,提高就業質量。積極發展勞務派遣組織等就業服務機構,大力發展勞動力市場,完善城鄉就業服務體系,加強就業技能培訓、職業介紹和就業指導,完善促進擴大就業有效機制。鼓勵自謀職業、靈活就業和自主創業。

  40.加快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健全完善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和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推進機關事業單位社會保障制度改革,積極探索農村養老保險制度,健全失業、工傷、生育保險制度,加強社會保險基金徵繳,多渠道籌措社會保障基金,逐步做實個人賬戶,增強統籌調劑能力。發展企業補充保障和商業保障。擴大社會保障覆蓋面,認真解決進城務工人員社會保障問題。探索建立被徵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的辦法。全面推進以大病統籌為主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建立和完善社會救助體系,完善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城鄉低保標準和最低工資標準,建立城鄉貧困家庭醫療救助制度,提高重點優撫對象、革命“五老”人員生活補助標準和“五保戶”供養水平。重視保障婦女兒童權益。發展慈善事業、老齡事業和殘疾人事業,優化社會福利設施佈局,加大公共福利設施投入,扶持民辦福利機構發展,提高老年人、殘疾人和孤殘兒童等特殊困難群體福利服務水平。

  41.建設文化強省。堅持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以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為根本出發點,形成適應海峽西岸經濟區發展要求的文化設施先進配套、文化市場繁榮有序、區域文化特色鮮明、文化産業優勢明顯和群眾文化豐富多彩的文化發展新格局,努力使我省成為全國重要的文化産業基地和海峽兩岸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建立健全黨委領導、政府管理、行業自律、企事業單位依法運營的文化管理體制和富有活力的文化産品生産經營機制。加大政府對文化事業的投入,逐步健全覆蓋全省的比較完備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加快建設一批大型現代化文化基礎設施,有效保護和重點開發一批歷史文物、文化遺産,深入挖掘一批富有特色的民族民間文化資源。繁榮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文化藝術,創造更多更好適應人民群眾需求的優秀文化産品,打造一批福建文化品牌。加強閩臺港澳和對外文化交流與合作,不斷提高富有特色的海峽西岸文化影響力。完善文化産業政策,建立多元化的文化投融資機制,形成一批競爭力較強、規模效益較好的文化産業集團,使文化産業成為我省新的重要經濟增長點。加強文化人才隊伍建設,造就名家大師和一批拔尖的文化人才。加強文化市場管理,營造扶持健康文化、抵制腐朽文化的社會環境,健全文化市場體系,繁榮文化市場。

  42.提高人民群眾的健康水平。建立健全公共衛生和醫療服務體系、疾病預防控制體系,提高疾病預防控制和醫療救治能力,積極有效防治職業病、地方病。加快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加強衛生隊伍建設。統籌城鄉衛生事業發展,完善醫療服務保障體系,整頓和規範市場秩序,健全衛生執法監督體系,確保群眾的食品、藥品和醫療安全,逐步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加強環境衛生和健康教育建設,廣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提高群眾自我保健意識。加強婦幼衛生保健。支持中醫藥事業發展。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穩定人口低生育水平,積極推行優生優育,提高出生人口素質,有效治理出生人口性別比偏高的問題。加強全民健身設施建設,廣泛開展全民健身運動,提高競技體育水平,辦好全國農民運動會和省運會,促進體育事業健康發展,增強人民體質。

  43.推進“平安福建”建設。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落實安全生産責任制,強化企業安全生産責任,健全安全生産監管體制,嚴格安全執法,加強安全生産設施建設。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繼續推進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深入開展平安創建活動,依法嚴厲打擊各種犯罪活動,維護國家安全、經濟運行安全和社會穩定。健全社會公共安全管理和應急救援組織體系,繼續落實社會公共安全管理責任制,建立健全社會公共安全預警體系和統一指揮、功能齊全、反應靈敏、運轉高效的危機處置機制,不斷完善應急救援物資、裝備儲備和社會動員機制,提高對社會治安突發事件、自然災害、公共衛生事件、恐怖事件等社會公共安全問題的處置能力。加強公共安全科學研究,加快公共安全管理和應急體系的科技應用,加快信息平臺建設,提高科技裝備水平,提高公共安全管理、預防和應急能力。

  十二、動員和組織全省人民為實現“十一五”規劃而努力奮鬥

  44.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實現“十一五”發展目標任務,關鍵在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進一步增強黨的領導核心作用。各級黨委要善於總攬全局、協調各方,改革和完善黨的領導方式。堅持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增強機遇意識、發展意識、大局意識、憂患意識和責任意識,突出提高各級黨委科學判斷形勢的能力、駕馭市場經濟的能力、應對複雜局面的能力、依法執政的能力、總攬全局的能力。加強各級領導班子建設和幹部隊伍建設,通過思想教育、理論學習、業務培訓、實踐鍛鍊,提高領導工作水平。全面、客觀、準確地考核評價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的德才表現和工作實績,進一步完善選人用人公正機制,切實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風上過得硬、勤政廉政、群眾公認、政績突出的優秀幹部選拔到各級領導崗位上來。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充分發揮其戰鬥堡壘作用。

  45.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保證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依法履行職能。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進一步加強新時期人民政協工作,支持人民政協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和參政議政的職能。鞏固和壯大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發揮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的橋梁和紐帶作用。進一步做好民族、宗教和僑務工作。完善重大決策的規則和程序。建立健全民主制度,豐富民主形式,擴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參與,保證人民依法實行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擴大基層民主,完善村民自治,健全村黨組織領導的充滿活力的村民自治機制。完善城市居民自治,建設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區。堅持和完善職工代表大會與其他形式的企事業民主管理制度,保障職工的合法權益。堅持依法治省,加強法制建設。加強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質量。規範司法行為,加強司法監督,促進司法公正,維護司法權威。開展“五五”普法,加強法制宣傳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質。

  46.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全面落實用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武裝全黨、教育人民的戰略任務。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精神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繼承和發揚光榮革命傳統,切實加強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在全社會倡導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基本道德規範。大力倡導科學、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廣泛開展群眾性的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全面提高人民群眾的道德素質和城鄉文明程度。大力發揚“平靜之中的滿腔熱血,平凡之中的偉大追求,平常之中極強烈的責任感”的“三平精神”,激發人們投身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事業。加強正確輿論引導,堅持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的方針,營造良好的社會和諧氛圍。

  47.堅持以項目帶動促進發展合力的形成。項目帶動是抓發展、抓機遇、抓落實的重要抓手,是促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和社會建設的重要載體。要深化實施項目帶動,建立富有生機和活力的項目帶動長效機制。堅持以項目集聚生産要素,增強經濟的綜合競爭力和發展後勁;以項目帶動促進各級黨政部門工作作風的轉變和效能建設,運用項目管理的理念、機制和方法,解決實際問題,提高運作效率,改進管理服務;以項目帶動檢驗工作的落實和工作的成效,增強各級幹部的責任心和事業心,敢於負責,敢於作為,敢於創新,形成想幹事、能幹事、幹成事的導向和氛圍。

  48.鞏固和發展軍政軍民團結。堅持國防建設與經濟建設協調發展的方針,進一步形成國防建設和經濟建設相互促進的良好局面。深化國防教育,增強全民國防意識,紮實做好國防動員工作。積極支持國防和軍隊建設,抓好民兵、預備役部隊建設,建設人防體系,加強海防管理和軍事設施的保護。落實優撫政策,妥善安置退伍、轉業軍人和隨軍家屬,把雙擁共建提高到新的水平。

  49.充分發揮共産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共産黨員必須牢固樹立共産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堅定信念,激發創新活力,奮發創造激情,鼓足創業衝勁,為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做貢獻。黨員領導幹部要堅持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樹立推動工作的形象、對人民負責的形象、公正廉潔的形象。加大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力度,堅決糾正損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並舉、注重預防的方針,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督並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堅持求真務實,大力發揚謙虛謹慎、艱苦奮鬥的優良傳統,切實轉變工作作風,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絡。認真做好新形勢下黨員教育管理工作。建立黨員“長期受教育、永葆先進性”的長效機制,在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中充分體現共産黨員的先進性。

  全省廣大黨員幹部和人民群眾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高舉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偉大旗幟,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同心同德,開拓創新,振奮精神,紮實工作,全面推進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為提前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而努力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