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1月10日電(記者顧瑞珍) 《關於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斯德哥爾摩公約》正式對我國生效一週年之際,環保總局副局長張力軍表示,我國將繼續做好履約工作,削減和控制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又稱“POPs”),保護環境安全和人體健康,構建環境友好型社會。
在目前所知因人類活動而向環境釋放出的污染物中,持久性有機污染物(POPs)是對人類生存威脅最大的一類污染物。《關於持久性有機污染物(POPs)的斯德哥爾摩公約》中首批列入受控名單的POPs有滴滴涕、六氯苯、氯丹、滅蟻靈、毒殺酚、多氯聯苯和二惡英等12種。它們會造成人體內分泌系統紊亂、破壞生殖和免疫系統、誘發癌症,導致畸形、基因突變和神經系統疾病,而且在人體內可以滯留數代,嚴重威脅人類生存繁衍和社會可持續發展。
據了解,我國政府高度重視POPs污染削減和控制工作。針對我國POPs底數不清、污染狀況不明的問題,環保總局進行了殺蟲劑POPs的生産、流通、使用、進出口、庫存、廢棄和排放情況調查,開展含多氯聯苯電力裝置使用及封存情況調查;對於可能産生二惡英和喃的行業及重點企業進行了篩選分析,開展有針對性的取樣檢測,初步了解了我國POPs的狀況,提出了我國POPs的防治重點領域;圍繞國家實施計劃的編制工作,目前已組織開展了殺蟲劑戰略與規劃、多氯聯苯管理與處置戰略、二惡英減排戰略研究和POPs庫存與廢棄管理和處置戰略等系列戰略研究,還對我國現有機構、政策、法規和基礎設施進行了評估;今年經國務院批准成立了由環保總局任組長、發展改革委等11個相關部委組成的國家履約工作協調組。
作為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我國同時面臨著淘汰與削減現有持久性有機污染物、預防新持久性有機污染物污染的雙重挑戰。張力軍説,我國將繼續採取措施,推動履約工作,通過參加與POPs公約的相關活動,加強POPs污染防治對策研究,開展POPs削減和淘汰行動;充分利用國家協調機制,不斷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實施綜合POPs防治行動;開展POPs宣傳教育,加強管理能力建設、加大技術和資金支持力度。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