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廈門11月10日電(記者康淼、胡蘇)國家防總秘書長、水利部副部長鄂竟平10日在廈門表示,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是我國防禦颱風工作的一項重要經驗。目前我國沿海各地修建海堤的進程加快,已建海堤13718公里,防洪工程體系建設正在逐步走向完善。
鄂竟平在2005年全國防颱風工作會議上説,在防禦颱風過程中,基礎設施是必不可少的物質基礎。我國大陸海岸線總長19429公里,目前已建海堤13718公里,保護人口5831萬人,保護耕地5492公里,保護區內國民生産總值1.32萬億元。
近幾年來,我國沿海各地進一步修訂完善海堤建設總體規劃和分步實施計劃,海堤達標建設進展較快。據統計,目前我國已建成達標海堤6906公里,其中重點海堤達標5246公里,佔重點海堤總長的62.7%。重點海堤的防颱風標準也由上世紀90年代初的5至10年一遇提高到現在的50年一遇以上。
其中,浙江省投資50多億元建成了近1400公里的高標準海塘,從根本上提高了沿海地區防禦風暴潮的能力,今年颱風中沒有一處標準海塘決堤。福建省開展的千公里海堤、千公里江堤和千庫保安等工程體系建設,也經受住了颱風的考驗。上海市510公里海堤全部達標。廣東省已投資54億元對5616座病險水庫進行了除險加固,並計劃投入18億元進行危房改造,提高颱風威脅區域的民宅抗風能力。
鄂竟平説,我國政府對防颱風工作高度重視,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加強,颱風預警預報和各項預案的不斷完善,使得各地防禦颱風的能力不斷增強,颱風中死亡的人數也不斷下降。據統計,上世紀50年代我國每年因颱風死亡969人,60年代降到了645人,70、80、90年代分別為409、431、415人,本世紀前6年降到了178人。單次颱風造成的死亡人數也明顯下降。去年第14號颱風“雲娜”和1956年的第12號颱風相比,颱風的量級、時間、破壞力都差不多,但死亡人數卻從1956年的4945人減少到179人。
鄂竟平認為,從總體上講,我國防颱風工程體系還不夠完善。目前尚有6812公里的海堤達不到設計標準,佔總量將近一半,重點海堤達標率僅37.3%。一些地區的海堤還在建設中,而且防禦標準參差不齊,沒有形成有效的封閉圈。另外,小水庫安全問題仍然非常突出,據統計,在受颱風威脅地區中有16650座小型水庫,其中病險水庫5561座,佔小型水庫總座數的33.4%。(完)